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氨气法制备氢氧化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硼镁肥精制液硫酸镁为原料,通过氨气法制备花瓣状氢氧化镁.研究搅拌速度、反应温度、氨气流量等因素对氢氧化镁粒径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对MH(Mg(OH)2)粉体的晶型、粒度、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大流量氨气条件下,氨气流量为8 333 mL/min时,产品的表观粒径随合成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反应温度45℃,氨气流量80 mL/min时,氢氧化镁形貌一致,分散性良好,容易过滤,其产率在80.1%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二正丁胺代替传统无机碱性前驱物作为沉淀剂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镁.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得到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对氢氧化镁产品进行了形貌表征和粒径分析,并对氢氧化镁的阻燃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通过该方法制备氢氧化镁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70℃左右,反应时间50 min左右,搅拌速率400 r/min;制得的氢氧化镁为片状结晶,尺寸在1.8μm左右,产品各项性能符合当前工业要求,且沉淀剂可回收二次利用,有望改善氢氧化镁的传统制备工艺.通过热重分析与模拟燃烧实验,推测氢氧化镁的阻燃机理为:一方面提高了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另一方面氢氧化镁分解产生的氧化镁同碳形成隔热隔氧层,共同达到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白云石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首先分析了白云石的热分解条件,获得了最佳分解温度,然后使用流变相反应法对轻烧白云石进行了分离工艺研究,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最后测定了氢氧化镁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白云石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白云石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首先分析了白云石的热分解条件,获得了最佳分解温度,然后使用流变相反应法对轻烧白云石进行了分离工艺研究,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最后测定了氢氧化镁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6.
双滴加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氯化镁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镁,研究了原料滴加方式、滴加时间、底料类型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滴加法,使用去离子水或少量氨水为底料,物料滴加时间为15 min时,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镁分散性好,且易过滤,氢氧化镁收率和纯度可分别达94.48%和93.33%。  相似文献   

7.
采用振动球磨方式并添加少量粉碎助剂对磷酸二氢铵干粉进行超细化,制得了超细磷酸二氢铵粉体.再利用甲基含氢硅油在高速粉体混合机内对其表面改性,制得了粒子表面形态规整,中位径4.12 μm,比表面积880.43 m2/kg的超细磷酸二氢铵灭火剂.所制得的干粉灭火剂疏水性好,抗结块性强,吸湿率为1.7%,抗结块性(以针人度表示...  相似文献   

8.
以六水氯化镁、有机胺为原料,通过有机胺共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分别研究了氯化镁溶液的浓度、反应温度、添加有机胺的方式、搅拌速率对氢氧化镁晶粒分散性的影响。通过制备的氢氧化镁的沉降时间来对氢氧化镁晶粒的分散性进行初步判断,并利用X衍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搅拌速率为500 r/min下,有机胺急加入80 ℃的3.0 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可制备出粒径均一、晶形完整单片状结构且具有良好分散性的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9.
以菱镁矿轻烧粉和盐酸为原料,经过酸溶反应得到酸溶精制液,再以氨气为沉淀剂制备氢氧化镁.研究酸溶过程中Mg2+浸出率随酸矿比(HCl与MgO物质的量的比,以下同)、酸溶时间和盐酸浓度的变化规律;沉镁过程中反应温度、氯化镁初始浓度和氨镁比(氨气与氯化镁中Mg2+物质的量的比,以下同)对Mg2+转化率的影响.采用SEM和XR...  相似文献   

10.
以硼酸母液和氨水为原料制备纤维状氢氧化镁.经过预处理后的硼酸母液,在有表面活性剂OP乳化剂的条件下,且在一定温度下,加入氨水进行反应,再经陈化,几次醇洗,干燥后得纤维状氢氧化镁.经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检测,所得氢氧化镁为白色纤维状.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将硼酸母液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在一定MgO/MgCl2摩尔比条件下,不同拌合水量对氯氧镁水泥水化相的结晶形态及数量和制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低成本制备无水氯化镁,实验采用半固相法,分别向Mg(OH)2-H2O体系和Mg(OH)2-无水乙醇体系中通入无水氯化氢进行氯化反应制备氯化镁。研究了反应温度与溶剂质量对不同体系下Mg(OH)2氯化效率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氯化效率的检测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Mg(OH)2-H2O体系具有更好的氯化效率:水加入质量为60 g,反应温度为200 ℃时,氯化效率为90%。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样品表面形成了疏松的氯化镁晶须且晶须生长完整,提高了氯化效率,对无水氯化镁的工业化生产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盐酸和轻烧粉为原料合成碱式氯化镁晶须(MHCH).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IR)等手段对碱式氯化镁晶须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碱式氯化镁的分子式为Mg2(OH)3Cl·4H2O,粒径约为100~300 nm,晶须长度大于20μm.轻烧粉中的MgO与盐酸的摩尔比在0.75∶1~0.5∶1可以得到形貌较好的碱式氯化镁晶须.合成碱式氯化镁的适宜条件为:轻烧粉中的MgO与盐酸的摩尔比为0.65∶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 h.此外,利用配位化学理论合理地解释了轻烧粉与盐酸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用量改性淀粉代替部分炭黑填充到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中,研究改性淀粉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淀粉对SBR/BR混炼胶的硫化产生延迟作用;改变淀粉用量使SBR/BR硫化胶的拉伸性能有所下降,耐磨性降低;改性淀粉的填加使硫化胶的回弹性、动态生热性能显著提高.综合考虑以上性能,改性淀粉的最佳填加份数为8份.  相似文献   

15.
白云石经煅烧、消化后与卤水沉淀反应,得到阻燃剂型氢氧化镁,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反应温度、卤水浓度、加料速率等因素对氢氧化镁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卤水浓度1.0 mol/L,加料速率3 mL/min,得到纯度98%以上的片状氢氧化镁产品,可用作添加型阻燃剂.  相似文献   

16.
以菱镁矿及尿素为原料制得氢氧化镁晶须,用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最后得到黏度好,分散性高的Mg(OH)2阻燃剂.通过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的实验,阐述了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与其单一成分对氢氧化镁晶须的表面改性效果.并进行活性指数、比表面积、抑烟效果等测定.结果表明:复合型表面活性剂改性后的活性指数、比表面积、抑烟效果都高于单一成分改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老卤通过氢氧化钠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然后再煅烧制取高活性纳米氧化镁,考察了纳米氢氧化镁的煅烧条件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3 h,二次粒径小于106μm。在上述条件下,所制得的活性氧化镁的柠檬酸活性值(CAA值)为10.6 S,MgO的碘吸附值为147.9 mg.g-1,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96.6%,活性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90.97%,平均粒径约为93.70nm,粒子形状为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