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CPT系统能量与信号混合传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CPT)系统中的信号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通道的数字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切换谐振逆变器开关管的软开关周期来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幅调制,电能接收端在通过功率调节单元接收电能的同时,提取调制信号特征并进行信号复原,在不改变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主电路拓扑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传输数字信号。介绍了信号传输原理,分析了功率与信号混合传输特性,以及和信号传输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业导轨小车(RGV)无接触供电系统(CPS)中信号传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2ASK/OOK方式的能量信号耦合传输方法。系统采用LCL全桥谐振拓扑实现能量传输,采用LC半桥谐振拓扑实现信号传输;通过在轨道两侧设计合适的信号调制和解调电路,实现了信号从电源侧到负载侧的传输,系统能量信号共用传输通道,互不干扰,信号发射功率可根据轨道长度进行调节。实验结果表明基于2ASK/OOK方式的CPS能有效调制解调需传输的信号,信号能在不影响能量传输的基础上实现可靠传送。  相似文献   

3.
传输信息有两种方式:基带传输和调制传输。由信源直接生成的信号,无论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都是基带信号,其频率比较低。基带传输就是将信源生成的基带信号直接传送,如:音频市话、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等。基带传输系统的结构较为简单,但难以长距离传输,因为一般的传输信道在低频处的损耗都是很大的。为进行长途传输,必须采用调制传输的方式。调制就是将基带信号搬移到信道损耗较小的指定的高频处进行传输,调制后的基带信号称为通带信号,其频率比较高。DVB传输系统是数字传输系统,因此其中采用的调制技术是数字调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变电站等室内可见光通信(VLC)系统中,发光二极管(LED)光源通过多径色散从发射端经过光通道传输到接收端。文章基于以白光为主的发光二极管特性,通过MATLAB仿真建模,将室内不同反射面的反射率纳入模型,提出了信道脉冲响应算法。仿真信号传输过程引入了直流偏压矢量编码(DCO-VC)技术,采用M位脉冲幅度调制(M-PAM)作为调制方案,通过调节脉冲幅度调制参数来调整系统数据传输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仿真模型中引入了小区间干扰以验证信号传输在干扰存在情况下的表现。研究表明,调制参数越高,系统数据传输效率越高,对信号功率强度的要求也更高;调制参数较低时,系统传输效率相对较低,但同等信号功率条件下传输准确率更高,小区间干扰存在时仍能有效输出。因此实际应用中当信噪比低于35 dB时,应采用2PAM或4PAM调制方式保证传输准确率;信噪比高于40 dB时可按实际需求采用8PAM及以上调制方式提升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在实现电能正向无线传输的同时,对副边电路状态信息的采集与反向传输,基于ICPT系统电能耦合传输通道,提出了一种在负载变化情况下,电能与信号反向同步传输ICPT系统,并对其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系统在副边增加信号调制电容,检测负载大小以确定具体的信号调制方案,通过切入与切出该调制电容以改变原边电流波形包络,进而将数字信号调制到系统中,这样原边在发射电能的同时接收来自副边的状态信息,最后通过设计信号解调机构,复原信号。首先介绍了ICPT系统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电能与信号反向同步传输ICPT系统;然后,通过对该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得到负载变化情况下不同的信号调制策略,并对系统变负载情况下系统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针对理论分析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实验实现了ICPT系统在电能正向传输情况下的信号的反向低误码率传输。该研究结果可以为ICPT系统电能与信号反向同步传输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室内可见光通信调制解调,根据室内可见光通信的特点,提出了传空双头脉冲间隔调制(space dualheader-pulse interval modulation,SDH-PIM)解调方法。首先研究了双头脉冲间隔调制的原理,给出了该调制的符号结构,符号不设置保护时隙,并且符号长固定。其次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这种调制、解调方式的实现系统。系统主要特点是采用FPGA器件实现,利用传空方式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并给出了VHDL语言实现的算法流程,最后完成了调制解调系统并进行了实验。这种调制解调系统最大优点无需同步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制解调方式能很好地用于可见光通信。  相似文献   

7.
针对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ICPT)系统中的信号反向(即从系统的副边向原边传输信号)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射阻抗调制的信号反向传输方法。该方法根据被传输信号调节副边谐振补偿电容的容值进行信号调制,在原边检测电流包络形状特征,进行信号复原。文章分析了副边对原边的反射阻抗对原边电流的影响,并用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无线电能传输WP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系统的控制、监测等操作需要在能量发送侧和能量接收侧之间建立通信链路实现,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WPT系统的全双工调频相移键控FMPSK (frequency-modulated phase-shift keying)近场通信方法,该方法采用较小的相位调制深度来减少对能量传输的干扰,并使用频率调制器和频率解调器来保证信号传递的准确性。首先介绍了FMPSK全双工通信的总体方案设计,其次通过推导出WPT系统输出功率和效率的相应数学表达式来探究FMPSK通信方法对能量传输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对所提的方法进行验证,证实了能量传输受到信号通道的影响很小,同时实现了可靠稳定的全双工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9.
基于磁场反馈技术,完成了无线信号传输装置的研制。主机以C8051F020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ASK方式进行信号调制;从机以PIC18F1220为核心芯片,采用FSK作为信号调制方式。系统利用磁场反馈耦合能量,基于装置的硬件特点设计了主从机的底层通信协议,实现了主机与无源从机之间的双向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10.
马会斌 《电测与仪表》1990,27(11):41-43
采用调制解调技术将数据信号调制在不同频率的载波上,并且在话网上使用滤波器来隔离话音及其它杂波对数据信号的干扰,从而实现在原有的话网上进行数据和语音信号同时传输。  相似文献   

11.
文中着重介绍了陀螺测斜仪的井下数据采集、信号调制、井上数据解调及数据处理部分。对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部分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数据信号调制、解调方法及计算机如何进行数据处理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得到伪码调相和锯齿调频复合调制探测系统中频信号的能量时频分布,根据理论推导得到复合调制中频信号是伪随机码与锯齿调频波的差频信号相乘的结果,使用相位分析法和傅里叶变换对复合调制中频信号的锯齿调频波差频信号项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其精确时频域表达式,结合时频重排方法并借助Matlab得到了中频信号的时频分布,继而得到伪码...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三相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SVPWM)技术的载波调制形式,对LF2407A基本载波调制原理与三相载波调制零序信号进行了分析,在用LF2407A实现三相SVPWM算法的基础上,导出了三相SVPWM基于载波调制的调制波形式以及零序信号形式.在实验中直接获得了三相SVPWM载波调制形式的调制信号波形与零序信号波形,经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因此SVPWM技术与载波PWM技术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并具有相应的载波调制形式.  相似文献   

14.
FM信号源调制延迟和调制上升时间的测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FM信号源的外调制特性,提出了FM信号源调制延迟和上升时间的一种测量方法,借助于方波信号源调制处于外调制状态下的FM信号源,以数字存储示波器对FM信号及其外调制信号进行同步波形测量,用数字化解调方法解调出FM信号中的阶跃调制波形,最终获得了FM信号源的调制延迟和上升时间的测量结果.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所述方法可用于FM信号源外调制延迟和上升时间的测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闪变与间谐波存在密切的关系,文中从信号调制理论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一方面,在充分考虑相位参数的影响下,分析了间谐波叠加在工频信号上所引起的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效应,指出只有发生幅度调制时,间谐波才会引起信号包络的波动。另一方面,从闪变信号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由调幅波所引起的间谐波参数的定量计算公式。基于MATLAB软件的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FPGA的基带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主要叙述了成型滤波以及任意重采样内插比等关键技术。该基带信号发生器不仅实现了标准数字调制格式的基带信号发生,而且通过FPGA内部的并行架构设计,实现了500 MHz的高速数据速率,I/Q带宽达到200 MHz。将其应用于矢量信号发生器中,既实现了PSK、ASK、FSK、MSK、QAM等标准数字调制格式的矢量信号,又实现了400 MHz矢量调制带宽。经过测试,在4 M码元速率的情况下,QPSK和512QAM调制格式的EVM分别达到0.7%和1.0%;400 MHz带宽的矢量调制信号频响小于1 dB。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配电网工频通信信道特性,开发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控制器的工频通信系统装置,包括子站装置和用户终端.对工频通信系统构成,以及信号调制和信号解调原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合我国配电网信道特性的工频通信系统装置.装置由主控单元、过零检测电路、信号调制/解调电路等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主控单元的选择和各功能电路的...  相似文献   

18.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技术中,外加注入诊断信号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注入信号易受到各种电磁干扰、热噪声和同频噪声的影响。为了提高注入信号的稳定度和抗干扰性,研究并开发了一种高性能的注入信号发生器:采用了高稳电源,引入了PWM控制技术,并对输出的信号进行编码。该信号发生装置具有稳定的输出和较强的带负荷能力,为较好完成单相接地故障自动选线和定位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复合调制信号测量校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复合调制信号是经过调幅,然后再进行调频的信号,主要应用于制导系统中,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设计了能自动产生调频调幅的复合信号,并能进行测量的自动测量校准系统。本文就该系统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包括系统软硬件组成与整体方案设计、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系统的功能和模块设计、测量校准系统的仪器控制方式等。并对设计中的2个关键技术,即信号同步和滤波器的设计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还介绍了系统的试验的结果,试验的结果表明,系统完全符合设计的要求,目前该系统已在实际测量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对非连续谱雷达信号体制的研究,结合了相位编码信号和跳频信号提出一种脉内调相脉间跳频信号。研究了该信号提取信息的处理方法,根据其信号形式,对相同载频频率的不同脉冲,实现脉间多普勒处理,通过对回波信号的频谱变换获得目标的速度信息。根据信号的编码特性应用采样相关进行距离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获得比较理想的速度、距离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