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类型矿床形成过程,主要可划分为火山喷流沉积和潜火山气液叠加改造两大成矿、蚀变期。从破火山口演化规律入手,分析研究了环形火山构造对矿床形成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庐枞多金属矿集区地震资料特点及浅、深多重探测目标,对深地震反射数据进行了处理技术实验研究。在区域长剖面上,为了获得矿集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的精细图像,解释成矿深部过程,开展了循序渐进的常规处理技术实验和精细处理技术实验。在矿区剖面,为了获得了浅层精细结构,针对变观测系统接收等特点,进一步开展了特殊处理实验。经过区域剖面与矿区剖面的多重处理实验,集成了一套矿集区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处理方法与处理技术流程,为我国进一步的深部探测积累了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3.
卡林型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产于狭义扬子地块周边的古生代、中生代坳陷区内,即稳定地块与活动地块之间的构造过渡带。明显受构造控制,具有分级控制特点,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着金矿带的分带,旁侧次级断裂,短轴背料或穹隆控制着矿床,更低序次断裂控制着矿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安徽庐枞地区北部的龙桥铁矿含矿层位在第二找矿深度的空间分布,本文应用小道距、长排列接收的地震反射初至波走时数据,运用层析成像方法,得到该地区近地表1000m以上的速度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反射地震初至波携带了丰富的上地壳速度结构特征和界面变化的构造信息,精细的速度结构揭露出龙桥铁矿隐伏岩体顶界面深度与起伏形态,发现岩体顶面凸起及陡变化部位与矿体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长排列的深地震反射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能够为金属矿集区深部隐伏矿床的勘探与研究提供岩体的空间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5.
断裂及褶皱构造是邯邢地区矽卡岩型铁矿重要的控矿构造:断裂活动不仅控制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而且改造了矿体的空间分布;褶皱构造提供了有利的成矿和容矿空间。在分析矿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侵入体之间的第四系覆盖区是寻找隐伏矿体的有利靶区,而石炭—二叠系地层分布区则具备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岩石力学及分形统计分析,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探讨了扩容构造控矿机制及其在福建马坑铁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指出马坑铁矿床成矿过程与构造变形作用造成的扩容机制密切相关,其中,锯齿状断裂扩容构造及流体超压作用扩容是马坑铁矿床除接触交代作用外成矿的关键因素。锯齿状断裂扩容构造形成于伸展剪切作用,造成矿体沿倾向的尖灭再现。成矿流体超压扩容主要是由于流体沸腾作用引起,使岩石发生角砾岩化,其中大规模角砾岩是矿体的有利赋存部位。福建马坑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应重点关注大规模高强度的汇流扩容区。  相似文献   

7.
李大鹏 《地质与勘探》2010,46(6):1051-1060
矽卡岩型金属矿床的形成与构造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本文以安徽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体侵位特征、矽卡岩矿化分带特征、和矿物组合变化规律的研究,系统分析了断裂、褶皱、不整合、接触带等构造活动对本区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控矿意义以及对于矽卡岩矿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构造运动贯穿岩浆上侵、就位、岩浆热液流体活动、接触交代、成矿等整个地质过程;岩浆侵位和矿体的赋存主要受不整合面控制;垂向上矽卡岩矿化分带不同,浅部矿体主要产于石炭-二叠系(C-P)灰岩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体形成的矽卡岩接触带上,而深部矿体则是由于岩浆热液流体的灌入式侵位,发生接触交代、矽卡岩化而成矿的;断裂-接触带共同控矿导致反向矽卡岩矿化分带。  相似文献   

8.
湖南川口三角潭黑钨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矿床特征入手,在对控矿构造进行具体分析的同时,论证了构造与成矿的时空关系,认为控矿断裂是由内接触带隆起部位的节理发展而成的;矿液致裂使含矿断裂规模进一步加大,矿液自接触带向下倒灌,因而矿化具逆向分带现象,矿体呈大脉状产出,矿床不具“五层楼”特征。  相似文献   

9.
炉霍构造带控制了该区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作用,其主干断裂之一的丘洛断裂是一条切穿地壳的深大断裂,是成矿的主要导矿构造,拉普-格底村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已发现丘洛和普弄巴两个金矿床,沿该断裂走向还有找到新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陆相火山沉积岩系非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有 《现代地质》2005,19(3):361-368
为讨论陆相火山岩系中由火山岩与沉积岩交互堆积的火山沉积岩系与非金属矿床成因的关系,采用宏观(野外地质观察研究及东南沿海7省非金属矿床地质调查)与微观(岩矿显微镜研究与相关的测试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了大量地质详查和勘探成果,总结了陆相火山岩系非金属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条件。研究表明火山沉积类型非金属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为: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厚度、品位变化较稳定;蚀变微弱;矿区内断裂及浅成侵入岩体均未见矿化;含矿火山沉积岩系的韵律旋回明显,含矿构造与火山机构关系密切;含矿岩石主要为沉火山碎屑岩,它与陆地堆积的“干式”火山碎屑岩在不同碎屑块度中的形态和成分不同,如出现石英晶屑的炸裂、玻屑中的撕裂状构造等,物质成分也有改变;其控矿地质条件为成矿温度在50~100 ℃,低压(1×105~n×105 Pa),由于酸碱度不同,从酸性→碱性可形成明矾石、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近于中性)至碱性的膨润土和沸石等矿床。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庐江-枞阳火山岩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6,他引:16  
为探测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江-枞阳白垩纪火山岩盆地和铁、硫矿集区深部构造和地壳结构,探讨成矿深部控制条件,作者完成了穿越火山岩盆地的深反射地震剖面(150km,记录30s)和罗河铁矿区浅层高分辨反射地震剖面(20km),以及平行剖面的大地电磁、高精度重磁剖面,揭示了矿集区全地壳精细结构和电磁结构,同时开展区域构造测量和火山岩年代学研究,获得了新的认识。证实"耳状"的庐-枞火山岩盆地是一个沿北东向罗河断裂向东侧发育的非对称火山盆地,排除了另一半被断在西侧红层之下的判断;罗河断裂是一条切穿MOHO的深断裂,倾向南东,是引导地幔流体和岩浆上涌和喷发的通道,在中地壳形成岩浆房(反射亮斑);鉴别出多层界面,火山岩-侏罗系厚度约4~5km(其中火山岩厚度约3km),三叠系-震旦系变形层底界深度大致18~20km,变质基底组成中下地壳,MOHO平缓向北西倾,深度33~31km;追踪郯-庐断裂带的深部产状,陡立延伸到MOHO,宽约10km。从而揭示了早白垩系(132~127Ma)庐-枞火山岩矿集区深部过程与成矿、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准苏吉花斑岩型钼矿床是一个中型金属矿床,目前勘查区内还没有较深的钻孔资料。为探测深部隐伏金属矿和控矿构造及深部地质结构,在内蒙古准苏吉花钼矿区及其外围开展了高精度反射地震测量。该反射地震采用2台套大功率可控震源激发,5 m道间距,960道接收,80次覆盖的工作方法,获得了能清晰反映深部地质结构和构造的高精度反射地震剖面。在该剖面上,能够清楚地解释测区导矿和控矿构造及隐伏岩体分布及燕山期与华力西期岩体的交切关系,并据此讨论了地壳深部流体运移的路径和动力过程,为在该区寻找深部隐伏金属矿指明了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3.
热液矿床矿物微形貌与晶体生长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高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场效应扫描电镜(FEG SEM),对取自山西义兴寨金矿等4处热液矿床的黄铁矿、方铅矿、赤铁矿等矿物的表面生长微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与实验合成的黄铁矿、方铅矿等矿物的微形貌特征进行对比。发现了自然矿物结晶三维成核成因的黄铁矿微球状晶,在合成和自然矿物的晶面观察到漏斗状晶和胞状结构等生长形貌。合成黄铁矿表面发育平整光滑的生长台阶,反映静态无扰动、接近平衡的晶体生长环境;而大量产于热液矿床的黄铁矿、方铅矿等晶体普遍发育胞状或拉长的胞状结构表面,并总体呈台阶状排列的表面结构,证明自然成矿热液体系的高过饱和度和流动生长环境。研究表明,热液成矿过程中矿物结晶作用有从成核、台阶状晶体生长、到形成“平衡”多面体生长的一个演化过程;形成于复杂条件的矿物晶体表面微观结构,包含丰富的成矿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4.
薛志强 《地质与勘探》2014,50(4):599-616
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是我国著名的VMS矿床之一,具有容矿火山岩系+硫化物矿体+喷气岩的“三位一体”特征,以及下部筒状或漏斗状网脉状矿(西矿带)和上部层状块状矿(东矿带)的“双层结构”样式。其南部有热矿区找矿虽有进展,但突破不大。为确定有热矿区的找矿方向,本文对呷村矿床和有热矿区含矿带进行了精细结构对比,认为有热北部19-31线由块状硅化流纹质火山岩+条纹条带状流纹质凝灰岩+千枚状绢云母凝灰岩组成火山喷发单元,以强烈的硅化为特征,发育大量的脉状-网脉状构造,与呷村西矿带完全可以对比;而有热南部39-55线则由块状“黄矿”矿石与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组成喷气一火山单元,但缺乏重晶石、硅质岩等喷气沉积岩;以“黄矿”为主,仅形成铅锌贫矿体,与呷村矿床东矿带富含重晶石、以“黑矿”为主,形成银铜铅锌富矿体的特征有较大区别。同时,有热块状矿体上部还存在厚达70-130m的流纹质火山岩和脉状-网脉状矿体,据此认为有热矿带总体上可与呷村西矿带对比,代表热液喷流成矿系统的热水补给通道相,其中的块状(黄矿)矿体具微“双层”结构特征,有可能为早期热流成矿系统的另一个独立的“微”VMS矿床。由此判断有热矿区东部流纹质火山岩与碳质板岩的转换界面处深部存在类似呷村东矿带的以“黑矿”块状矿体+重晶石组合为代表的隐伏矿体,从而共同组成一个“下黄上黑”共两层块状矿体的“堆垛式”结构型式。寻找以“黑矿”-重晶石组合为代表的隐伏银铜铅锌块状矿体是有热矿区今后取得找矿重大突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深部资源是未来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地震技术在深部资源勘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试验该方法在探测深部“层控”矿床和浅表容矿构造方面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金属矿地震勘查技术,在铜陵矿集区进行了反射地震和首波地震层析方法试验。结果显示,反射地震技术可以精确确定研究区的主要容矿层位石炭系黄龙组与泥盆系五通组接触面的空间分布,并能清晰反映地表5km深度内的大尺度结构、构造;首波地震层析技术可以揭示浅表岩体形态。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在中国东部“第二富集带”寻找深部“层控”矿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预示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四川杨柳坪热液型富铂族元素矿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四川杨柳坪是中国最主要的铂族元素矿床之一,但以往控制的97%以上的储量赋存在蚀变超基性岩体中,品位普遍不高,笔者等1999年通过对杨柳坪主矿体外围热液型矿体的调查,认为其中的热液型矿石可能富含铂族元素,经过初步的分析测试,证实了这一推测,并发现热液成民岩浆作用在杨柳坪地区具有明显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最近在鱼海子等地地调查的新发现,建议在扬子地台西缘进一步开展找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西准噶尔塔尔巴哈台-谢米斯台地区研究和找矿勘探工作十分薄弱,近年来随着谢米斯台铜矿的发现,本项目组陆续发现了喀因德、乌兰浩特、阿依德、巴汗等铜矿点,指示该区具有与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的铜成矿作用有的潜力。本文对这些矿床(点)开展了地质特征、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区内发育的阿尔木强、谢米斯台铜矿床以及喀因德、乌兰浩特、阿依德、巴汗等铜矿点与火山岩地层密切相关,矿化主要表现为黄铁矿化、孔雀石化,发育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硅化、碳酸岩化等蚀变,具有火山热液型铜矿特点。锆石LA-ICP-MS U-Pb测年获得喀因德铜矿点火山岩年龄为455.1±5.4Ma,乌兰浩特铜矿点火山岩年龄为428.6±4.6Ma,阿依德铜矿点火山岩年龄为428.8±7.2Ma,谢米斯台铜矿床火山岩年龄为424.3±4.3Ma,阿尔木强铜矿床火山岩年龄为426.7Ma,巴汗铜矿点火山岩年龄为411.7±4.7Ma,可分为晚奥陶世、中志留世、早泥盆世三个阶段,以中志留世为主。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晚奥陶世、中志留世、早泥盆世三个阶段的火山岩均形成于岛弧环境;且具有类似的岩浆源区和演化过程;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受到外来物质混染。综合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塔尔巴哈台-谢米斯台地区与火山热液有关的铜矿床(点)主要受控于构造背景、地层组合、岩石类型、蚀变、控矿构造等因素,其中中志留世中基性火山岩、与火山机构相关的深部可能存在的次火山岩或浅成侵入岩分布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萤石是许多热液矿床中重要的脉石矿物,其稀土元素含量及相关参数(如∑REE、LREE/HREE、Eu/Eu*、Ce/Ce*、Y/La、Tb/Ca-Tb/La图解等),能为揭示成矿流体性质、来源与演化,建立成矿模式,评价区域成矿潜力等提供重要信息。然而,随着微区分析技术的日趋成熟,原位实测数据显示,萤石中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的分配在显微尺度上可能具有不均一性,致使依据萤石溶液法获得的稀土元素含量所反映地质信息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因此,在应用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探讨相关地质问题前,有必要加强萤石微观结构的观察和配套的流体包裹体以及相关同位素组成分析。本文在综述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影响萤石稀土元素不均一分配的主要机制,以期为萤石稀土元素在热液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庐枞矿集区全地壳的精细结构,在研究火山岩盆地的深部构造、探讨成矿深部过程等方面取得了新认识。从长江至大别山下,Moho由30km左右加深至33km左右,罗河矿下方Moho错断大约3km。庐枞火山岩盆地是一个沿着罗河断裂向东发育的"耳状"非对称盆地,并不存在另外一半隐伏在红层之下的盆地。罗河铁矿对应Moho错断处,处在构造的转换带上。罗河断裂之下存在近于透明的弱反射区域,可能是地幔流体和岩浆上涌、喷发的通道。郯庐断裂、罗河-缺口断裂、长江断裂是庐枞地区的三个重要断裂。郯庐断裂带为不对称花束状构造,近于直立,切穿地壳。小岭矿与龙桥矿可能产出在一个隆起的火成岩体的两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