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药物.方法 对15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多因子进行回顾性综合性分析.结果 多药物可致肝损害,西药较中药多,居前几位的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化疗药和抗菌素等.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和老年易致病,最常见肝细胞损害型.结论 药物性肝病是多因子损害,应该以预防为主,切忌乱用药,早期诊治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药物。方法对15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多因子进行回顾性综合性分析。结果多药物可致肝损害,西药较中药多,居前几位的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化疗药和抗菌素等。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和老年易致病,最常见肝细胞损害型。结论药物性肝病是多因子损害,应该以预防为主,切忌乱用药,早期诊治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着重对药物性肝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2~2007年收治的3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列举各种临床上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及其临床特点。结果:3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中,以抗生素和中草药类导致的肝损伤最多见,其中,抗结核类药占13.16%(5/38),中草药占31.58%(12/38),抗甲状腺药物占5.26%(2/38),保肝类药物谷胱甘肽占13.16%(5/38),抗精神病药及化疗药各占5.26%(2/38)。结论:以上引起肝脏损伤的药物很多为临床上常用药物,其中尤以抗结核药和中草药最多见,因而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179例因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引起肝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以各类中药为主,占44.2%,其次为抗生素,共占24.6%;其中抗结核药物占13.4%;潜伏期大多数为1~8周(64.8%),但不少病例(26.8%)用药至发现肝损伤时间〉12周.临床类型主要为胆汁淤积型(57.5%),重型肝炎少见;主要表现有乏力(54.8%)、纳差(61.5%)、黄疸(65.4%).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病病因中以中药为主,临床分型主要为胆汁淤积型,详细询问用药史和用药过程中监测肝功能是诊断的关键.应积极建立我国药物性肝病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特点及致病药物 ,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 162例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病原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进行综合判断。结果 引起肝病的相关药物中 ,抗结核类药物占 3 2 .10 % ,解热镇痛消炎类药占 2 0 .10 % ,抗生素类药占 13 .5 8% ,抗甲状腺类药占 10 .49% ,其它占 2 2 .83 %。经停药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引起药物性肝病常见的药物是抗结核类药 ,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为肝细胞损害型。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病120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超  张学武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2):1059-1060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20例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以及治疗转归作出综合判断。结果多种药物可引起肝损害。西药占63.3%(76/120),居前几位的依次为抗结核药、解热镇痛消炎药、抗甲状腺药、抗肿瘤药、抗菌药物等;中药占36.7%(44/120),以治疗皮肤病及骨关节系统疾病的药物为主。女性(55.8%)多于男性(44.2%)。潜伏期1~8周。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为肝细胞损害型。结论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高度重视中药所致的药物性肝病。  相似文献   

7.
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日趋上升。为了增加对药物性肝病的了解,预防其发生,对1994~1997年本院收治的药物性肝病50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袁炳康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2):111-111,118
目的探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和防治。方法将有肝功能损害、有病前明显服药史、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8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5例药物性肝损害以抗结核病药物和中草药最为多见,分别占41%和26%;经停用引起损肝的药物,护肝解毒对症支持治疗,84例痊愈或好转,1例死亡。结论药物性肝病重在预防,应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药物性肝病(DILD)通用诊断标准及Maria计分标准,探讨DILD分级量化诊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分别以通用诊断标准及Maria标准对325例疑为药物性肝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诊断及评分.比较评分分值在符合与不符合诊断标准的两组之间的分布情况,研究分值与定性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325例患者中218例符合通用诊断标准,其中208例(95.4%)计分≥10分,107例不符合诊断标准,其中79例(73.8%)计分<10分.符合与不符合诊断标准的两组病例之间的分值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总分≥10分诊断DILD的敏感性为95.4%,特异性为73.8%.[结论]两种DILD诊断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Maria评分系统诊断DILD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低,应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药物性肝病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  房殿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9):1097-1097,1100
近年随着临床用药种类的增加 ,药物性肝病 (Drug inducedhepaticdisease ,DIHD)的发生率也有增加的趋势。迄今为止 ,国内外报道的大约有 10 0 0余种药物可能导致肝损害[1] 。为提高对本病诊治水平 ,本研究对 1990 -2 0 0 0年我院临床诊断的药物性肝病 9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 资料与方法  观察对象 :病例来自我院 1990 0 2 -2 0 0 0 12临床诊断药物性肝病的住院患者 ,共 92例 ,男 42例 ,女 5 0例。年龄 15~ 6 8岁 ,平均 40 .5岁。  观察内容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①临床特点 ;②…  相似文献   

11.
12.
急性药物性肝病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急性药物性肝病发生的类型、药物年龄分布概况。方法对60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及致损害药物进行分析和归类。结果肝炎型39例,淤胆型8例,混合型13例;致损害药物有12类计26种。中药损害占第1位,其次是抗癫痫药、抗结核药、抗癌药等。结论急性药物性肝病常见,临床用药时注意肝损害的发生,特别是中药制剂应用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分析引起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48例药物性肝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有9类,最常见的是中药类(31.3%),其次是抗结核类(25%)、抗生素类(12.5%)、解热镇痛类(8.3%)以及抗肿瘤类药物(6.3%)等,绝大多数药物性肝病出现于服药后2~12周。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其次为胆汁淤滞型及混合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药物性肝病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警惕和认识,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2007年35例药物性肝病的住院病例,记录基础疾病及临床特点、肝功能、治疗、预后等,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结果:药物性肝病患病平均年龄48.2岁,多在用药后2~4周出现临床症状,用药前HBsAg阳性、有饮酒史者较HBsAg阴性、无饮酒史者更易出现肝损害;中药引起者值得关注,本组35例中7例为中药引起,占20.0%。结论:药物性肝病病因多样,药物种类繁多,易误诊漏诊,中药引起药物性肝病近年有增多趋势,停用相关药物后大部分患者愈后良好,少数可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治疗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解热镇痛药18例(25.71%)居首位,其次为抗排斥药物15例(21.43%)、中药14例(20.00%)和抗生素13例(18.57%),其他10例(17.14%)。临床主要表现为巩膜黄染(64.29%)、消化道症状(21.43%)和倦怠乏力(11.43%)、其他尚有肝区不适、发热等(2.86%)。结论随着药物的不当应用,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逐步增加,应重视药物的肝脏毒性,预防药物性肝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临床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尤其是目前非处方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容易误诊。本分析48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总结其临床诊治经验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药物性肝病的患者312例,分别对其临床病历与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两组,各1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甘利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肝宁联合硫普罗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病因:在导致药物性肝病的各种类药物中,以抗结核药物导致的发生率最高,占42.3%(132/312),显著高于其他药物种类导致的发生率(P〈0.05);②治疗: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6%(146/156),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8.6%(107/156),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药物性肝病预防是重中之重,建议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尽量避免大剂量使用药物,并对用药期间进行随访跟踪,监测生化指标变化,以降低药物性肝病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氟康唑致药物性肝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康唑致药物性肝病1例余秉翔,徐萍,王淑敏,刘又宁临床病例患者,男性,50岁,1981年因支气管扩张行左肺下叶及上叶舌段切除术。1992年9月出现右下肺感染,院外先后用青霉素、西力欣、菌必治、泰宁等多种抗菌素治疗,1993年5月肺部继发霉菌感染,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引起药物性肝炎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和防治。方法:对64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常见的是抗结核药、中药、抗生素、抗肿瘤药等。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多,许多临床常见的药物可引起肝脏损害,应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及药物性肝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