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和自然间矛盾越来越对立和紧张,国际社会提出一系列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想,国家有关部委也提出中国城市发展的各种模式,公园城市是继中国城市各种发展模式后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新的城市文明形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阐述公园城市极其丰富和深厚的内涵,概括为三重内涵和十大理念。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西南山地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少有的古代规划与营建知识体系的鲜活载体和典范工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保护意义。面对西南山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恶化、资源趋紧、特色缺失、文化断层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归纳提炼其所蕴含的三大生态智慧核心,包括"遵循自然的形制格局""功能融合的空间形态"和"物尽其用的营造法则"。针对其当代发展困境,基于生态智慧理念分别从"消减胁迫因子,提升生态韧性""精明管理土地,优化产业结构""传承空间要素,更新场所环境""关注人文感知,回归设计本原"4个层面提出西南山地传统村落保护策略,以期为山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汪芳 《中外建筑》2003,(2):6-10
以如火如茶的城镇化建设为背景,从现存的主要问题着手,本文明确提出了小城镇聚居环境建设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观、适当的生态承载力及弹性的可生长原则;并谈及了适宜的人口容量、合理的土地利用、能源的多渠道开发、环境污染的有效防治、特色的保持与延续、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等七项内容。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聚居环境的生态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大中城市居住情况不同的是,小城镇及农村地区的生活场所往往也是生产场所。居民以住宅为生产基地,把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如:1)种植型的农业户,住宅除生活部分以外还应配置家庭副业生产、农具存放及粮食晾晒和贮藏等设施,太阳能育秧  相似文献   

5.
高明 《建筑与文化》2014,(4):125-126
彝族民居建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与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应,选址环境、形体布局、结构构架、节点构造、材料利用等方面都体现了对生态的适应.本文通过分析彝族民居的建造特点,探讨地域建筑与自然环境、地形结合的方式,和对于现代地域建筑的建造启示.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下人类聚居环境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对人类社区的形态、结构、组织方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今,信息革命正如一场风暴席卷全球,它无法估量的巨大冲击力正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经济、社会、生态和家庭的面貌都将经历一次深刻的革命,从而必将带来改变未来的人类社区面貌的巨大改变。因此,我们在探讨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信息时代下人类聚居方式改变的同时,也要探究信息化条件下人类聚居环境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8.
张静 《室内设计》2002,(1):13-18
一、从传统社区建筑走向社区聚居环境 人类追求生存空间的活动包括居住和聚集两种。居住与建筑对应,聚集则与环境场所相关。 对于“居”,大家都能理解,对于“聚”,我们则可以形象化的把它理解为当人们走出自己的住房外,走出带有屋顶的建筑之外,在开敞的空间环境里的活动聚集。经历数千年的建筑活动,人类不仅解决了造房筑屋、遮风避雨的基本需求而且从结构材料到体量形态,已是无所不能。“居”,对于  相似文献   

9.
人类聚居环境剖析--聚居社区元素演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人类聚居环境概念,提出聚居社区的拓扑元素。通过实例调查、元素量化,揭示聚居社区的演变规律及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10.
王国今  黎玉玲 《城市建筑》2023,(19):217-220
为全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以生态修复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方式方法,有效改善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文章在分析生态智慧含义的基础上,以最早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典范的中国古典园林为对象,以中国古典园林的时期划分为线索,深入挖掘经实践证明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园林营建方式方法。系统归纳为循山就水的选址智慧、注重合力的要素组合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秩序营造智慧三种类型的生态智慧。将生态智慧应用于当代生态修复,提出在生态修复理念确立、生态修复方法使用、生态修复体系构建三方面的策略,以期为当代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国内外流域风景的研究发展,指出基于城市八景的大尺度流域风景研究具有的拓展性价值与文化自信意义。整理出长江沿线(湖北段)29个清代府州县、总256景目构成的方志八景清单,以此为素材,从自然、人文及两者综合三方面来佐证城市八景中的流域风景特质。自然风景方面,阐述了城市八景诗意响应流域自然山水格局,以典型集萃的方式彰显流域自然风土特质;人文风景方面,探讨了城市八景高度响应流域文化地理格局,是流域人文风土特质的集萃;最后从流域自然与人文的综合视角,提出了城市八景时空制宜组构流域天人要素,是极具中国吉时均衡特质的文化景观之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以湘桂黔侗族聚居区统计数据、田野调查资料和矢量地图为数据源,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侗族村寨的选址布局特征以及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内容。结果表明:1)传统侗族村寨主要在海拔500~900m,坡度7°~15°,坡向为北或西北方,与水源距离小于100m的区域选址建寨;2)侗族村寨整体上在高程、坡度、坡向和与水系距离上属于高值分布,侗族村寨选址布局的空间特征与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3)传统侗寨的选址布局具有地势中等、坡度适宜、背风向阳、易取水的特点,蕴含着主动适应环境的生态智慧,体现了"因地制宜、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思想,对于维持人地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珠三角围田区传统聚落景观的生态智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田区是珠三角地区的农业景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众多传统聚落分布其中,从选址布局、场所构建、空间营造等各个方面都显现了人们营造聚落的生态智慧。以围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对聚落的景观环境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 个层次进行分析,揭示传统聚落的宏观环境体现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态智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聚落择址和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体系;中观环境体现的是“安身立命”的生态智慧,包括满足使用功能的功能性场所和承载聚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性场所;微观环境则体现“心安理得”的生态智慧,表现为安心舒适的庭院空间和顺应气候的民居建筑。  相似文献   

14.
以桂林龙脊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南山地民族地区传统人居环境适应的营造智慧。结果表明:1)该区域聚落选址坐北朝南、山环水抱,呈现"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四素同构的垂直景观结构;2)梯田开垦耕作、景观维护及水利灌溉过程充分适应地形和气候条件,并与传统农耕技术完美融合;3)壮族干栏建筑与路网体系巧妙地呼应了山地环境,体现出因地取材(木、石、竹)的营景智慧。桂林龙脊"人与天调"的人居营造智慧对于当今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洛阳古代都城的选址体现出中国传统营城中自然和人文协调共生的生态智慧,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不断适应人类的发展、迁徙,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智慧的结晶。通过历史文献和图像解译即舆图、历史地图、考古报告和遥感影像的信息叠合,结合相关学科研究洛阳古代都城选址响应自然环境的内在规律。结果显示:洛阳古代都城选址不仅需要考虑都城因水而兴,社会文明因水而就的原则,更需要考虑洛水泛滥的威胁;伊洛河交汇位置、洛河泥沙含量、土地肥力及气候的变化对都城选址的影响均体现了古人善于利用自然地势防御、调适气候及交通组织等的生态智慧。对洛阳古代都城选址如何响应自然环境的生态智慧进行更为系统、全面地研究,不仅可以为今天古都的合理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更可以为未来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岭南广府地区传统聚落中的生态智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杨栩  唐孝祥 《华中建筑》2012,(10):164-168
该文以岭南广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文化为背景,从环境、聚落、建筑等方面探析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揭示出广府地区传统聚落和谐务实的环境生态理想、适应地域的聚落生态格局、创造舒适的建筑生态措施,以期为当今岭南地区的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河套平原地处黄河内蒙古段沿岸,在其特有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适应性的聚落与民居,村镇民居经历了由生土房屋向砖石房屋演变的过程。笔者通过现场调研、问卷统计、实测和理论分析,从聚落单元、院落空间、建筑形式、火炕、地窖四方面阐述河套平原传统聚落与民居的生态智慧,并进行其地域适应性的研究,希望这些生态智慧在今后的居住建筑发展中得到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扩张,处于地理劣势的少数民族聚落经济落后,少数民族聚落空间秩序混乱不堪,并逐渐被肓日的旅游业所侵占,本土文化缺失.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如何进行更新,是当今风景园林规划者亟待思考的问题.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特点突出、空间结构类型各异,在研究其各自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民族开展不同方式的景观更新,需要更加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措施.在现代文化洪流的冲击中,使少数民族乡土景观能够得到恰当的保护和关注,使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重现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