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崔强  侯明明 《中国药师》2016,(12):2254-2257
摘 要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并评价大鼠尾静脉给药的药动学特性。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 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粒径分布、Zeta电位和微观形态进行表征。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多西他赛注射液组和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组,尾静脉给药剂量均为7.5 mg·kg-1,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中多西他赛的药物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多西他赛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结果: 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09.2±28.6)nm,Zeta电位为(-15.8±2.7)mV。多西他赛注射液和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t1/2(α)分别为(0.19±0.05)h和(0.36±0.07)h;t1/2(β)分别为(1.82±0.33)h和(17.93±1.37)h;AUC0-t分别为(4.42±0.76)μg·mL-1·h-1和(33.73±3.52)μg·mL-1·h-1。结论: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与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相比,延长了药物在血浆中的滞留时间,能达到长循环目的。  相似文献   

2.
周舒君  仇峰  杨世海  杨美华 《中国药房》2012,(41):3918-3920
目的:为伏立康唑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伏立康唑临床前和临床药动学研究所涉及的生物样品预处理技术、动物和人体内分析方法、临床前和临床药动学予以综述。结果与结论:样品预处理与体内分析的新方法、新技术联用,提高了伏立康唑体内定性、定量分析和检测的灵敏度、选择性,确保了药动学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设计更合理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肾移植患者服用伏立康唑的群体药动学(PopPK)特征,探究影响伏立康唑药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84例肾移植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谷浓度和生理病理资料,利用Phoenix NLME软件建模,并用VPC法和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肾移植患者的伏立康唑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级消除一室模型,最终PopPK模型为:表观分布容积V(L)=183.69×[1+(HGB-98)×0.016]×exp(ηV),清除率CL(L·h-1)=7.24×[1+(ALB-36)×0.037]×exp(ηCL)。结论:血红蛋白(HGB)对V有显著影响,白蛋白(ALB)对CL有显著影响,所建PopPK模型较稳定,可以较好地描述肾移植患者伏立康唑的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伊曲康唑脂质体及伊曲康唑注射液,建立液相-质谱联用分析(LC—MS/MS)方法测定血浆中的伊曲康唑药物浓度。结果:伊曲康唑血浓度在10~1600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9),伊曲康唑脂质体及市售伊曲康唑注射液大鼠体内MRT分别为(3.68±0.19)h和(1.70±0.06)h,AUC分别为(155.47±13.84)mg·L^-1·h和(87.12±5.55)mg·L^-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伊曲康唑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5.
伏立康唑对家兔体内环孢素A的药动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江红  赵延斌 《中国药师》2012,(12):1749-1751
目的:研究伏立康唑对家兔体内环孢素A(CsA)药动学的影响。方法:测定6只家兔单用CsA及合用伏立康唑后CsA的血药浓度,并进行药动学参数的计算与比较结果:与合用前比较,合用伏立康唑后CsA的t1/2显著延长[(16.31±9.80)和(46.77±19.36)h,(P<0.05)],AUC0-24h显著增加[(18.25±4.67)和(25.48±2.39)mg·h·L-1,(P<0.01)],CL显著降低[(2.29±0.62)和(1.43±0.17)L·h-1·kg-1,(P<0.01)],其余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变化。结论:合用伏立康唑后CsA的半衰期延长,临床上两者合用需调整CsA的剂量并监测血药浓度,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伏立康唑的药动学/药效学及其药物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立康唑为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主要用于治疗患有进展性、可能威胁生命的真菌感染的患者。其药动学呈非线性,个体差异大。本文对伏立康唑药动学影响因素,药动学/药效学特性,血药浓度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间关系以及不同类患者伏立康唑药物监测作一综述,以指导临床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艳 《中国药师》2017,(6):1023-1028
摘 要 目的:制备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与及组织分布。 方法: 采用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并评价了白蛋白纳米粒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外观形态以及体外释药行为;考察了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特征。 结果: 本研究制备的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21.9±41.6)nm,PdI为0.197,Zeta电位为(-42.1±0.9)mV,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在0.5%吐温80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24 h累积释放67.5%;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和伏立康唑注射剂的AUC0-24分别为(98.27±1.42)和(105.32±1.45)g?h?L-1,MRT0-24分别为(4.48±0.38)和(4.86±0.51)h;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能增加药物在大鼠肝、脾、脑中的靶向性。 结论:伏立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在大鼠体内具有良好的肝、脾、脑中靶向性,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long-circulating liposome,LCL),并考察其在体内外的性质。方法 利用逆相蒸发法制备奥沙利铂LCL,观察其形态,测定粒径电位、包封率、载药量等理化性质。采用SD大鼠进行药动学研究,考察脂质体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与生物利用度。结果 奥沙利铂LCL的平均粒径为(195.1±1.8)nm,电位为(-29.53±0.57)mV,包封率为18%,载药量为2.4%。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奥沙利铂的血浆清除率是LCL的71倍,LCL能够显著降低奥沙利铂的血浆清除率,延长药物体内滞留时间,LCL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是奥沙利铂溶液的70倍,显著提高了生物利用度。结论 本研究选择逆相蒸发法制备并筛选出具有合适包封率,低毒性和高药效的奥沙利铂LCL。  相似文献   

9.
羟基喜树碱长循环亚微乳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2000共聚物、大豆磷脂S75、硬脂酰胺、泊洛沙姆188为辅料制备羟基喜树碱长循环亚微乳,所得长循环亚微乳平均粒径为(170.7±10.0)nm,ζ电位为(28.98±1.06)mV.同法制备了未PEG修饰的亚微乳.以喜树碱为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大鼠分别单剂量尾静脉注射给予羟基喜树碱长循环亚微乳、未PEG修饰的亚微乳和注射液.药动学研究表明,长循环亚微乳的t1/2β.和MRT均较未修饰亚微乳和注射液显著延长,提示PEG修饰的亚微乳在体内有较好的长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盐酸吡硫醇脂质体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并与盐酸吡硫醇注射液进行比较,评价盐酸吡硫醇脂质体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大鼠股静脉给药,眼眶取血,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盐酸吡硫醇的浓度,运用MasslynxTM NT4.1软件进行数据采集;运用QuanLynxTM progra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脂质体及溶液剂的AUC0-t分别为(1817.093±197.832)、(2592.349±303.194)μg/(L?h);Cmax分别为(6080.502±549.12)、(9525.987±531.813)μg/L;t1/2分别(1.512±0.387)、(0.732±0.388)h。两制剂的药时过程均符合三隔室模型,两者药动学行为相似。结论 运用DAS2.0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脂质体组与溶液剂组药动学参数均在等效置信区间内,两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1.
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近年来长循环脂质体研究的一些主要进展,包括制备及影响因素、稳定性、药物动力学特性、靶向性等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其发展前景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行叶酸(FA)受体介导盐酸小檗碱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与动物体内药效学研究,探讨其作用特点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胆固醇上引入丁二酸酐,便于其通过酰胺键与FA-PEG上氨基结合,进而通过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叶酸介导主动靶向盐酸小檗碱脂质体.BALAB/cA裸小鼠接种人肺癌SPC-A4细胞株,被动靶向小檗碱脂质体组、被动靶向小檗碱脂质体组(含游离叶酸)、主动靶向小檗碱脂质体组、主动靶向小檗碱脂质体组(含游离叶酸)、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组均按40 mg&#183;kg-1给药,连续静脉给药3周,停药观察1周后脱颈椎处死,解剖取瘤块,称质量.测定叶酸介导主动靶向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在小鼠体内肿瘤抑制率.结果:该合成方法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目标产物.叶酸介导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组较无叶酸介导的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组肿瘤抑制效果好,进一步证实叶酸主动与叶酸受体(FR)结合并引导抗癌药物主动攻击肺癌细胞;叶酸介导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组较叶酸介导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含游离叶酸)对肿瘤抑制率高,原因是游离的叶酸竞争性地占据了叶酸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的位点.结论:叶酸介导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对人肺癌SPC-A4小鼠异体移植瘤有明显的肿瘤抑制率,叶酸受体介导盐酸小檗碱长循环脂质体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将可能为肺癌患者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3.
胡春梅  朱莉  赵俊义  王驰  潘黎军 《中国药房》2008,19(13):995-997
目的:比较粉防己碱脂质体2种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和薄膜分散法制备粉防己碱脂质体,从渗漏率、粒径大小、磷脂含量3个方面进行稳定性比较,从包封率方面进行质量比较。结果: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粉防己碱脂质体包封率高达81.1%,且稳定性好;薄膜分散法包封率仅为32.9%,且稳定性欠佳。结论:硫酸铵梯度法较薄膜分散法制备粉防己碱脂质体更优。  相似文献   

14.
谢威  郭嘉 《中国药师》2015,(1):23-27
目的::制备奈韦拉平纳米混悬剂,考察其在大鼠口服给药后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奈韦拉平纳米混悬剂,以纳米混悬剂粒径分布、PdI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了奈韦拉平纳米混悬剂的影响因素,并对制得的纳米粒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奈韦拉平浓度,使用3P97软件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奈韦拉平纳米混悬液平均粒径为(456.1±72.1) nm,PdI为(0.441±0.072),Zeta电位为(-24.4±4.7) mV。奈韦拉平混悬液和奈韦拉平纳米混悬剂在大鼠体内的AUC0-12分别为(7.57±0.52)和(11.72±1.83) mg·h·L-1;t1/2分别为(2.45±0.31)和(3.16±0.39) h;Tmax分别为(1.43±0.38)和(1.61±0.32) h;Cmax分别为(1.62±0.42)和(3.15±0.52) mg·L-1。结论:奈韦拉平纳米混悬液能够明显改善大鼠体内奈韦拉平的药动学行为,与奈韦拉平混悬液相比显著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冬凌草甲素长循环胶束,对比普通冬凌草甲素磷脂/胆盐混合胶束和冬凌草甲素长循环胶束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冬凌草甲素长循环胶束和普通冬凌草甲素磷脂/胆盐混合胶束,测定粒径,HPLC法测定血浆中冬凌草甲素的浓度,并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胶束粒径为14.53±1.19 nm,PDI为0.28±0.06。冬凌草甲素长循环胶束的体内T1/2为125.25±40.78 h,是普通胶束的12.8倍,AUC为168.04±39.01μg.L-1.h-1,为普通胶束的5.8倍(P<0.05)。结论所制备的冬凌草甲素长循环胶束与普通磷脂/胆盐混合胶束相比,其体内半衰期明显延长,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具有长循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 制备塞来昔布纳米混悬剂(CXB NSs),并考察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反溶剂沉淀 高压均质法制备CXB-NSs,并考察其粒度分布,多聚分散系数和Zeta电位。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XB NSs组和CXB混悬液组,灌胃给药剂量均为100 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CXB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CXB NSs平均粒径为(442.5±61.9) nm,多聚分散系数为0.312±0.057,Zeta电位为(-31.6±3.9) mV。CXB NSs和CXB混悬液在大鼠体内的AUC(0-t)分别为(5.13±0.77)和(13.51±3.18) mg·L-1·h;t1/2分别为(12.31±1.91)和(12.73±1.83) h;Tmax 分别为(2.48±0.37)和(1.41±0.27) h;Cmax分别为(0.94±0.31)和(2.38±0.25) mg·L-1。结论:CXB NSs能显著提高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逆相蒸发-挤出法制备奥沙利铂聚乙二醇(PEG)修饰脂质体,处方中蛋黄卵磷脂E80-胆固醇-聚乙二醇修饰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 2000-DSPE)重量比为100∶25∶34,药脂比为1∶10.所得制品平均粒径为140 nm,包封率97.5%.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奥沙利铂,考察奥沙利铂PEG修饰脂质体静注给予大鼠的药动学情况,并与奥沙利铂溶液相比较.结果显示,奥沙利铂PEG修饰脂质体组的cmax和AUC均显著大于溶液组(P<0.05);平均滞留时间(MRT)比溶液组延长了约20倍.说明奥沙利铂PEG修饰脂质体能延长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丹参酮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冻融法制备了丹参酮的脂质体,比较了冻融前后丹参酮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度分布,形态以及稳定性,并考察了冻融次数及冻融之后的搅拌和超声对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冻融处理的丹参酮脂质体的包封率明显提高,稳定性也更好;一定范围内,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度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略有增大,冻融后搅拌或超声均可使聚集的脂质体解聚,从不影响包封率的角度,搅拌比超声处理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