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200MW机组锅炉制粉系统掺混热炉烟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河电厂200MW机组锅炉采用热风干燥中储式制粉系统,为最大限度掺烧褐煤,解决中储式制粉系统磨制高挥发分、高水分褐煤极易发生爆炸的问题,提出了在制粉系统中掺混热炉烟的2种改造方案,使褐煤掺烧比例达到50%,制粉系统末端含氧质量分数降低到16%以下。可行性研究表明,在锅炉转向室抽取热炉烟掺入制粉系统的改造方案是可行的,该方案与制粉系统启停时的安全措施相结合,能够满足制粉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防爆要求。该方案也为同类型锅炉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涛  张磊 《黑龙江电力》2013,35(1):38-40,45
针对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简称哈三厂)一期工程2台200 MW机组中储式锅炉制粉系统实际生产状况,结合中储式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及褐煤的特点,阐述了200 WM机组制粉系统主要参数,分析了掺烧褐煤时制粉系统爆炸因素,提出了掺烧褐煤对制粉系统改造的原则和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制粉系统改造能够消除烟煤掺烧褐煤对中储式制粉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降低了燃料成本,有效地防止了中储式制粉系统烟煤掺烧褐煤爆炸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中储式制粉系统对高水分燃煤的适应性,国电谏壁发电厂通过分析研究,对9号锅炉制粉系统创新性地进行了抽高温炉烟掺混技术改造.改造后采用炉烟风机来抽热炉烟掺混进制粉系统,提高制粉系统干燥出力,降低了制粉电耗,也大幅提高褐煤等劣质煤种掺烧比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为同类型锅炉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电站系统工程》2017,(6):20-22
针对某两台型式相近、煤种不同的锅炉中储式制粉系统掺炉烟改造进行对比试验。对制粉系统掺炉烟改造前后的安全性、环保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研究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后续解决方案,提高制粉系统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某电厂200 MW机组为了大比例掺烧褐煤,在1号锅炉制粉系统进行了中温炉烟改造,增加了中温炉烟系统。为使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实现大比例掺烧褐煤的目的,对1号锅炉进行制粉系统改造后相关试验。试验结果在掺烧50%、60%比例褐煤并投入中温炉烟系统时,磨煤机入口负压保持在1 100 Pa以上,磨煤机出口温度均能维持在60~70℃,制粉系统末端含氧量均低于16%,能够满足掺烧大比例褐煤时制粉系统防爆和干燥出力要求。1、2号磨煤机最大出力分别为63 t/h和68 t/h。在掺烧60%比例褐煤条件下,磨煤机总出力基本能够达到规定裕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烟煤锅炉直吹式制粉系统大比例掺烧褐煤,为解决制粉系统磨制高挥发分褐煤易燃易爆等问题,提出了在制粉系统中掺混冷炉烟的改造方案,使褐煤掺烧比例达到50%以上,制粉系统末端含氧质量分数降低到16%以下。计算表明:从引风机出口抽取冷炉烟至一次风机入口的改造方案是可行的,能够满足制粉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防爆要求,并能提高制粉系统干燥能力。详细分析了改造后对锅炉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日,由东北电网公司研究并应用的《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项目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鉴定。参会的14位锅炉专业权威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全面解决了中储式制粉系统烟煤锅炉掺烧高挥发分、高水分、低灰熔点、低热值褐煤易发生的制粉系统爆炸及干燥出力不足、受热面结渣、锅炉不能满出力运行等技术难题,拓宽了烟煤锅炉的燃用煤种范围;提出并实施了工程应用技术,规范了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烟煤锅炉两种方式掺烧褐煤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掺烧褐煤对制粉系统、燃烧过程以及排烟温度3个方面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炉外掺烧方式与炉内掺烧方式的差异,并采用现场对比试验的实测结果,对分析结论进行了验证。从中得出主要结论:(1)炉内掺烧方式在制粉系统安全性、预防炉内结渣以及降低制粉系统电耗等方面优于炉外掺烧方式;(2)对于某具体褐煤,主煤的含水质量分数存在一个临界值。当主煤含水质量分数大于该临界值时,炉内掺烧方式下的锅炉排烟温度低于炉外掺烧方式,其经济性优于后者;(3)对于大多数烟煤锅炉,其主煤实际含水质量分数通常大于或接近其临界水分值,炉内掺烧方式的运行经济性优于炉外掺烧方式。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电厂应尽可能地采用炉内掺烧方式掺烧褐煤,在褐煤含水质量分数小于35%,主煤含水质量分数大于10%时尤应如此。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源严重不足,对1025t/h锅炉进行最大限度掺烧褐煤并能单烧当地劣质烟煤的技术改造。采用在转向室抽取中温炉烟加入制粉系统干燥介质,同时对热风送粉系统加入调温风的改造方案,以降低制粉系统末端氧量及送粉系统输送介质的温度,提高制粉、送粉系统防爆能力和制粉系统的干燥能力,并将双通道煤粉燃烧器改造为水平浓淡燃烧器。应用该改造方案后,锅炉具备掺烧50%褐煤的能力,适应煤种能力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10.
410 t/h锅炉掺烧褐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后燃烧煤种的变化,在410 t/h锅炉采用分磨、分燃烧器炉内掺烧方式,并进行制粉系统出力、煤粉特性、燃烧调整、最低负荷稳燃及锅炉效率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下排磨磨制烟煤、上排磨磨制褐煤为最佳,掺烧褐煤比为50%,掺烧时锅炉主要运行参数正常,在大负荷下锅炉未发生严重结焦,掺烧褐煤锅炉效率与单烧烟煤时相比略高。  相似文献   

11.
MPS磨煤机主要用于锅炉燃烧直吹系统中碾磨烟煤和高水分次烟煤,我国早期燃烧高水分褐煤锅炉的制粉系统均采用磨损较严重的风扇磨煤机。随着高水分褐煤的大量开发和利用,研制了MPS-HP-Ⅱ型中速磨煤机,通过模型试验,得出MPS-HP-Ⅱ型中速磨煤机可磨制收到基水分高达33.7%的褐煤,磨煤机碾磨出力和通风出力均达到设计要求。实际应用证明,MPS-HP-Ⅱ型中速磨煤机分离器分离效率高,可代替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能提高制粉效率,延长部件寿命和降低电耗。  相似文献   

12.
介绍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一发电厂325 MW亚临界机组直流锅炉进行燃烧贫煤改烟煤工程、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改为直吹式制粉系统后协调控制方案的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3.
任世杰 《黑龙江电力》2013,35(2):159-161,165
为了解决燃用高水分褐煤锅炉中速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出力不足、磨煤机振动、堵塞等问题,以内蒙古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600MW机组锅炉为例阐述了褐煤直流锅炉及其制粉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制粉系统出力不足的原因,提出了保证安装质量、一次风率、一次风温和合理的风煤比等措施,满足了制粉系统出力要求,从而保证了600MW机组褐煤直流锅炉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陈庆生 《江西电力》2007,31(4):41-42
江西新余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200MW机组均采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和16台GF-9型叶轮给粉机。自投产以来,给粉机一直下粉不均,风粉混合浓度波动很大,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通过运行分析对比,查出给粉机给粉量失控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受到制粉系统制约的问题,阐述了某电厂300 MW机组HG - 1025/17.5 - YM36型锅炉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燃料特性,计算了在不同褐煤掺烧比例以及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制粉系统热平衡,分析比较了4种干燥方式对制粉系统的影响,确定了以“热风+冷风”为合理的干燥方式,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磨煤机组合下褐煤掺烧比例及锅炉最大负荷,褐煤掺烧经济性分析结果证明了机组掺烧褐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坑口电厂制粉系统及褐煤干燥系统技术方案的 选择,首先分析对比了制粉系统采用风扇磨与中速磨+褐煤干 燥系统的优缺点,选择了中速磨+褐煤干燥系统的工艺线路; 然后介绍了国内外用于褐煤干燥的主要工艺技术,通过综合 分析比较,确定采用蒸汽管回转干燥机作为褐煤干燥系统主 要设备;最后对该褐煤干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将褐煤 干燥技术引入电力行业,对于探索适合于我国电力行业的褐 煤干燥工艺技术以及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荣  王君  赵忠  李善涛 《发电设备》2007,21(1):42-46
介绍了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工作流程,分析了磨煤机运行(乏气送粉)/停止(热风送粉)的切换过程,提出了相关的控制策略,并在上海石化热电总厂进行了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发电厂2×1 000 MW超 超临界火电机组工程锅炉、制粉系统及磨煤机选型,配合开发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 000 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关键 技术。开展1 000 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制粉系统的优化研 究,提出克什克腾电厂1 000 MW褐煤锅炉制粉系统选型参 数,并提出了1 000 MW褐煤锅炉制粉系统参数选择范围,为 1 000 MW等级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