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致密油藏储集层岩性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包括气孔、溶蚀孔、微裂缝等,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差,油藏不受构造控制,分布面积广。哈尔加乌组下段为主要的烃源岩,发育多个生烃中心,油气以近源短距离侧向运聚成藏为主,油藏受烃源岩与火山岩体控制,油层主要发育在火山喷发间歇期形成的淋滤溶蚀带附近,裂缝有效地沟通了储集空间,控制着油气的富集程度,平面上邻近湖沼相的泥坪亚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马中构造带西斜坡紧邻生烃中心且位于有利岩相带,保存条件优越,是下一步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南部辽河外围探区的义县组广泛发育中-基性火山岩,并在张强凹陷获得了工业油流。依据岩心观察和薄片分析,可将义县组火山岩归纳为14种岩石类型,安山岩类揭示厚度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火山岩主要发育3类岩相7种亚相,喷溢相约占84%。研究区共发育6类主要的原生、次生储集空间类型,4种主要的孔隙组合方式。岩性、岩相和断裂共同控制了储层的平面分带和纵向展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决定了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储集性、渗透性和连通性。物性和油藏资料分析表明,火山碎屑熔岩、气孔杏仁状熔岩和火山通道相(火山颈亚相、隐爆角砾岩亚相)、喷溢相上部亚相是最有利的储集岩性、岩相带。在靠近或紧邻生烃洼陷和靠近大断裂的构造高部位,寻找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以及火山岩喷发旋回的上部和顶部,火山岩油气成藏几率最大。  相似文献   

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从火山岩的岩性、岩相特征、孔隙类型及储层物性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了惠民凹陷商741断块沙一段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发现该区火山岩的形成由构造运动控制,自下而上可划分为6期;岩性主要为正常的火山碎屑岩类、沉积火山碎屑岩类和火山碎屑沉积岩类;研究区沙一段火山岩属于爆发相,可划分为火山口、近火山口、远火山口和火山沉积4个亚相;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和裂缝、溶蚀孔隙和构造裂缝;储集物性主要受岩相、岩石类型、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影响。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储层物性资料和试油资料,预测了沙一段火山岩储层的有利储集层位,从而为后期的油气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储层物性差是制约民和盆地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的关键。通过对上侏罗-下白垩统储层沉积相、砂体特征、岩石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认为盆地主要为低孔低渗或低孔特低渗储层,高地温场、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与胶结作用是造成盆地物性差的主要原因。古埋藏浅、次生孔隙发育、易形成裂缝的环凹陷周缘斜坡带及凹中继承性隆起带是有利的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岩心、岩屑及显微结构观测,系统分析了二连盆地洪浩尔舒特凹陷火山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岩性主要为安山岩,其次为凝灰岩和少量火山角砾岩,岩相主要有爆发相、喷溢相、喷发沉积相和火山通道相,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原生气孔、次生溶孔、裂缝及其组合型,储层物性主要受火山岩岩相类型、成岩作用和构造活动影响,其中以岩相和构造影响最为明显,结合地震储层参数反演预测结果,认为该凹陷中央洼槽靠近断裂附近的喷溢相为火山岩有利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6.
查干改造型凹陷下白垩统储层及油气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主要发育碎屑岩和火山岩两种储层,以碎屑岩储层为主。碎屑岩储层具有成分与结构成熟度均低、高岩屑与高填隙物含量、多填隙物组分与多胶结类型的总体地质特征。碳酸盐胶结物的“选择性”溶蚀与火山岩层对其下砂岩压实作用的抑制共同作用使部分砂岩段在总体为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中形成较发育的次生溶蚀孔隙并成为有效储层;火山岩储层主要为溢流相的玄武岩,未被完全充填的气孔、岩石次生蚀变及构造动力产生的裂缝,形成缝洞型火山岩储层。已发现的构造岩性复合低产油气藏的油层分布受有利相带砂体展布及碳酸盐胶结物晚成岩作用次生孔隙发育段的控制,同时良好的油质是物性较差储层能够储集油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岩心观测、铸体薄片、物性分析等资料,分析了春风油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岩相、储集空间类型及储层物性,研究了岩性、岩相、风化淋滤及断裂对储层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区石炭系储层岩性主要为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以溢流相安山岩、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火山角砾岩储层最发育,溢流相玄武岩、爆发相空落亚相凝灰岩次之,火山沉积相储层不发育;纵向上储层分布于石炭系顶部风化壳内,风化淋滤作用使风化壳具有不同结构,其中顶部的土壤带、水解带物性差,中间的淋滤带和崩解带物性好,是主要的储层发育段;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溶蚀孔隙、风化缝和构造缝,表明风化淋滤和断裂作用对储层改造起到关键作用。春风油田石炭系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风化壳和裂缝发育区,为典型的"缝-壳"型火山岩储层。  相似文献   

8.
以石西地区地层钻遇最全、岩相连续性最好的石西1井、石西2井为基础,结合相邻井的单井资料,开展石西油田石炭系火成岩油气藏特征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火成岩的岩石特征、物性特征及岩相特征等方面。石炭系火成岩自下而上发育基性-中基性、中性和中酸性三个不同的岩性段,属于一个完整的火山喷发旋回,不同的岩性段其储层特征不同;根据对目的层段火山活动产物和岩石特征的研究结果,将石西地区的火成岩岩相划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以溢流相发育为主,且溢流相带为本区最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域;通过对石西油田火成岩储层的综合研究,推断了火成岩储层的发育区,并预测了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9.
风化店中生界火山岩油藏特征及油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骅坳陷风化店中生界火山岩油藏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粗面英安岩、粗面岩及少量英安岩和粗面安山岩。火山岩可分为火山喷发相(包括火山爆发亚相和火山溢流亚相)及火山沉积相两个岩相带。位于不同岩相带的储层其储集物性不同,火山爆发亚相是最有利的储集层段。火山岩所处的古地貌位置对其储集性也有较大的影响,位于古构造高部位及转折部位的火山溢流亚相熔岩的上部是理想的油气储集层段。有机地化研究显示,火山岩原油样品与孔店组二、三段泥岩抽提物的TIC图谱和饱和烃图谱十分相似,原油甾烷和藿烷也与孔店组二段泥岩抽提物相似,因此,沧东坳陷中的烃源岩及火山岩上覆地层下第三系孔店组二段泥页岩为火山岩油藏的主要烃源岩。断裂为油气的运移起了输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哈尔加乌组(C2h)及卡拉岗组(C2k)油藏特征,认为有效烃源岩、有利岩相带和断裂带、邻近生油凹陷的古构造以及后期的改造作用,是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层复杂,油气以纵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距离有限,有效烃源岩对油气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控制作用。继承性发育的古凸起、古构造,为多期运聚成藏提供了良好的构造背景。火山活动受深大断裂的控制,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深部位生成的油气沿断层或裂缝向隆起部位运移聚集成藏。溢流相上部亚相是有利火山岩储集相带,火山角砾岩储集性能和含油性最好,其次为玄武岩和安山岩。构造运动、风化淋滤产生的微裂缝有效地改善了储集空间,油气主要赋存于裂缝沟通的火山溶孔中。指出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条湖凹陷、条山凸起、苇北凸起和南缘冲断带是有利的勘探领域,对该区的石炭系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史大海  陈清棠  邱微  郭展  吴小琴 《断块油气田》2013,20(3):321-323,328
近年来在查干凹陷乌力吉构造带获得了勘探突破,发现了火山岩之上的浅层普通稠油油藏,油源分析表明,该油藏原油主要来自于深层巴音戈壁组的暗色泥岩。对浅层油藏成藏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毛西断层晚期构造反转,形成了良好的油气输导条件,早期形成于构造带深层原生油藏中的原油向上运移至浅层,是浅层成藏的主控因素。同时,构造浅层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扇三角洲相和辫状河流相,储层较为发育,为油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上覆的乌兰苏海组发育大套泥岩,形成了区域性盖层,为浅层油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封堵条件,从而形成了下生上储的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2.
Exploration practices show that the Siluria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Tazhong Uplift is extremely complicated.Ou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is controlled by favorable facies and low fluid potential.At the macro level,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this uplift is controlled by structural zones and sedimentary systems.At the micro level,oil occurrences are dominated by lithofacies and petrophysical facies.The control of facies is embodied in hig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controlling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Besides,the macro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in the uplift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relatively low fluid potential at local highs,where most successful wells are located.These wells are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djacent fractures.Therefore,the Siluria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 in the Tazhong Uplift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Induced by structures,the deep and overpressured fluids migrated through faults into the sand bodies with relatively low potential and hig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The released overpressure expelled the oil and gas into the normal-pressured zones,and the hydrocarbon was preserved by the overlying caprock of poorly compacted 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 mudstones.Such a mechanism reflects favorable facies and low potential controlling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ervoirs and commercial wells in the uplift,a relationship between oil-bearing property in traps and the facies-potential index was established,and a prediction of two favorable targets was made.  相似文献   

13.
银根盆地查干凹陷火成岩岩相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银根盆地查 干凹陷中广泛分布着的火成岩相和它们在地震剖面上的识别标志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区火成岩与油气藏的关系,指出了火成岩油气藏的有利区带。该区火成岩岩相类型有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颈相及火山沉积相,尤以溢流相最为发育;依据火山岩类通常以地震波速较高、密度大、磁化率高、电阻率大和地震波吸收能量大的特征,建立了4种火山岩岩相和4种侵入岩岩相的地震识别标志。深大断裂控制着火成岩的分布,同时控制着火成岩圈闭的分布。断裂发育带附近是火成岩油气藏勘探的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子长油田安定地区延长组长6 油层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子长油田安定地区延长组长6 油层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长6 油层属典型的低渗-超低渗储层,生、储、盖组合单一;湖相烃源岩为油气的生成提供了物质保障;泛滥平原相、沼泽相泥岩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条件;长6 油藏属于典型岩性圈闭油气藏,油气富集主要受物性、岩性及岩相等因素影响。有利的沉积相带和储层物性共同控制了长6 油藏的油气分布。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英雄岭构造带油气成藏条件、探究油气勘探领域及勘探方向,利用钻井油气显示、有机地球化学、铸体薄片鉴定、实验测试、地球物理、试油气等资料,开展英雄岭构造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结果表明:油气成藏条件上,明确发育多套烃源岩,主要烃源岩分布在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新近系上干柴沟组;存在碎屑岩、湖相碳酸盐岩和混...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油田闵桥地区火山岩油藏为典型多期次喷出玄武岩油藏,通过岩心观察和实验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熔岩和火山沉积岩两大类火山岩,火山岩储层发育原生和次生两类储集空间,并具有中-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强非均质性等特点。通过单井和剖面等研究,认为研究区火成岩发育多个期次,每个期次又可划分为4种岩相类型,不同岩相具有不同的孔隙特征。在断层发育、裂缝分布等的分析基础上认为,研究区正断层不仅控制着火山岩的厚度,并且控制了构造裂缝的发育,裂缝的出现沟通了气孔、溶孔等孔隙,形成了火山岩的有效储层,最终来自于深凹的油气通过断层在该处火山岩聚集,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断-缝-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陕北油区丰富川油田长2油层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陕北油区丰富川油田长2油层成藏有利条件及油气成藏规律综合研究表明,该区纵向上生储盖组合匹配利于油气成藏。斜坡东南部长2油藏的有效烃源岩是长,油组的湖相泥页岩,鼻褶带轴部的高角度构造裂缝系统及渗透性强的连通孔喉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空间,燕山运动对陕北斜坡延长组的构造定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形成的低幅度鼻褶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并确定长2油藏的油气运聚模式为阶梯状爬升运移+构造脊聚集型。  相似文献   

18.
莺山断陷侏罗系火山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莺山断陷侏罗系火山岩主要为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岩石类型不同测井曲线表现形式不同,火山岩地震反射特征为乱岗状,连续性差其主要储集空间为孔隙和缝,孔隙类型较多,孔括气孔,溶蚀孔洞,收缩孔等,裂缝主要为构造裂缝,其次为风化裂缝和成岩裂缝。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长4+5油层组油气成藏条件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油气生成、储层条件、运移条件、圈闭和聚集成藏等方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该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并总结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各种成因类型的砂体,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间湾暗色泥岩、致密粉砂岩以及粉砂质泥岩可形成良好的盖层;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长7泥岩形成的异常高压。长7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高剩余压力的驱动下,通过垂向叠合砂体与微裂缝向上运移进入长4+5储层,并沿连通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横向运移进入圈闭成藏,形成鼻隆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构造-岩性油气藏,其形成受烃源岩、沉积相带、微裂缝、鼻隆构造以及剩余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