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孙涛  贾洪顺 《广东医学》2006,27(3):430-430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生率低,仅占全身肿瘤的0·2%,占消化道肿瘤的1%~4%[1]。我院1989~2002年共收治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2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男16例,女11例,首次就诊年龄7~74岁。1.2肿瘤性质与部位本组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23例,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具体情况及在各肠段的分布:恶性间皮瘤,十二指肠2例;腺癌,十二指肠7例;平滑肌瘤,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神经纤维瘤,回肠1例;淋巴瘤,回肠2例;壶腹周围癌,十二指肠11例。1.3临床表现出血、腹痛、黄疸、腹部包块、肠穿孔、肠梗阻为首次就诊症状。1.4诊断本组于术前明确…  相似文献   

2.
3.
4.
尿路肿瘤的特点是其多源性,复发的尿路肿瘤可以在原来的位置,也可以发生在整个尿路的任何部位。50%以上的浅表性膀胱肿瘤(Ta及T1)会复发,Oldbring综合文献约40%(18%-57%)的上尿路肿瘤同时或在其前后发生膀胱肿瘤,但在膀胱肿瘤之后发生的上尿路肿瘤所占比例较小。文献报道浅表性膀胱肿瘤其发生率为2%-4%,膀胱全切术后的发生率1%-9%。Holmang等报道在他们一组患者680例,随访至少5年,有16例发生肾盂和输尿管肿瘤,发生率为2.4%,每年的发生率是0.5%。Oldbring认为他们统计的数据比较可靠(1.7%),因为他们所在的城市有91%的尸体得到解剖,他们所统计的11例(11/657)患者有5例是在尸解时发现的。国内文献报道尚不多,我院近年收治2例膀胱肿瘤后发生的上尿路肿瘤,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51例均手术治疗;其中,单纯瘤体切除11例,肿瘤加肠段切除21例,肿瘤部分切除15例,活检4例。结果:全组手术病例均无手术死亡;51例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病理分型主要为恶性淋巴瘤,总手术切除率64.3%。结论:对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主张以外科治疗为主,根据其病理类型辅助相应的放疗、化疗。  相似文献   

6.
四种肿瘤标志物与胃癌扩散转移的关系吴云飞陈峻青宋茂民何三光我们通过检测胃癌术前病人血清组织多肽抗原(TPA)、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含量,探讨其与胃癌扩散转移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一、材料和...  相似文献   

7.
8.
9.
脊柱是骨转移性肿瘤最常见的部位〔1〕,尤以腰椎较多见。1986~1996年,我院曾有13例腰椎转移性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并按后者进行手术。现就此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男5例,女8例;年龄28~61岁。病程9d~6个月,首发症状均为下腰...  相似文献   

10.
肿瘤生长,转移与肿瘤微血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福山 《广东医学》1996,17(11):766-767
  相似文献   

11.
作者用光镜及电镜对比观察了1000例人体肿瘤,结果如下:①电镜与光镜诊断完全相符者占93%;②电镜观察改变了原光镜诊断,或光镜未能确诊,通过电镜观察才确定诊断者,占4%;③电镜诊断与光镜诊断基本相同,但有补充或发展,占3%;④电镜观察仍未能确诊者,占1%。对电镜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范围以及几类常见恶性肿瘤的电镜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压片,组织切片及电镜检查对脑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手术活检脑组织标本行常规压片,切片及电镜检查,并作对比。结果:31例中,星形细胞瘤7例(22.6%),间变性星形细胞瘤9例(29.0%),胶质母细胞瘤15例(48.4%),电镜检查对肿瘤来源确定及疑难病例诊断有帮助。结论:脑组织压片快而便捷,对初筛肿瘤性质有重要意义;组织切片对诊断脑肿瘤的性质及准确分级分型有很大帮助;电镜检查为少数特殊疑难病例提供了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Eight cases were reported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important role of electron microscopy (EM) played in diagnosis of knotty tumors. The diagnosis of tumors made by light microscopy (LM) could be confirmed, corrected or eliminated with EM, and the types and histogenesis of tumors could be decided more accurately with EM than with LM. But EM has its inherent limitations, so it is emphasized that diagnosis made by EM must rest on solid basis of LM, and sometimes EM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other methods, such as histochemistr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相似文献   

14.
Uterine biopsies from normal cyclic cows were optimally prepared for examination in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fter examination in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same tissues were routinely processed for paraffin sectioning and reexamined with the light microscop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s satisfactory for examination of the fine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endometrium and the light microscope for subsurface structures of the bovine uterus.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5例孢子丝菌病多菌标本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对比观察。组织液直接涂片光镜及扫描电镜下均发现孢子。病理组织HE及PAS染色光镜下,在真皮內主要见到三区病变、小脓肿及孢子,1例见到星状孢子。在扫描电镜下真皮组织间隙见到散在或聚集的孢子。透射电镜下真皮细胞间及细胞内发现圆形及椭圆形孢子,并发现一个生芽孢子,它正处于被一个中性粒细胞包围将被吞噬状态,其结构清楚,为一较难遇到的图象。观察例均经真菌培养证实为申克氏孢子丝菌。  相似文献   

16.
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和恶性间皮瘤的电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赵一岭 《医学争鸣》1995,16(2):134-136
作者用透射电镜观察了14例瘤性浆膜腔积液,并与常规细胞学光交易检查进行了比较,结果,光镜诊断的胸腹膜转移性腺癌(AC)4例中,电镜证实其中3例为AC,1例为恶生间皮瘤(MM);光镜诊断的9例MM中,电交易诊断其中7例为MM,2例为AC。电镜技术的应用为区别瘤性胸腹水中瘤细胞的组织起源提供了客观的依据,解决了常规细胞学检查对AC和MM鉴别诊断的困难,提高了MM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电镜检查在肾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ang S  Zhang Y  Zou W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0):782-784
目的客观评估电镜检查在肾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1995年1月~1997年6月的777例肾活检病例进行光镜和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并将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的初步诊断与电镜检查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电镜检查在病理诊断中起决定性诊断作用、重要参考作用或与光镜检查相互补作用三方面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777例肾活检病例中,电镜检查起决定性或修正诊断作用的病例占18.5%,起重要参考作用或部分修正作用的病例占13.5%。结论电镜检查对约1/3的肾活检病例的病理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细胞核变化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认识并掌握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诊断依据——核的改变。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甲状腺手术标本1 997 例。结果:确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71 例(原诊断:恶性肿瘤29 例,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42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占原发性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首位,诊断依据为核的三大特征:即毛玻璃样核,核包涵体,核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对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及血管瘤型脑膜瘤的超微结构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和6例血管瘤型脑膜瘤的手术活检标本进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其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特点。结果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的瘤细胞为梭形或多边形并围绕血管呈灶状或非典型的旋涡状分布,在细胞游离的一侧可见不连续的基底膜,细胞膜表面可见少量吞饮小泡及致密斑。血管瘤型脑膜瘤细胞为梭形或不规则形,呈旋涡状分布在血管周围,其细胞突起细长并呈指状相互交织,胞质内可见中间丝,相邻胞膜之间有明显的桥粒连接,肿瘤间质内有大量血管结构。结论血管外膜细胞瘤是与中胚叶相关的恶性肿瘤,而血管瘤型脑膜瘤是来源于蛛网膜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两者的组织学来源及超微结构特点有本质的区别。电镜检查可以对血管外膜细胞瘤及血管瘤型脑膜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