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加氢精制催化剂RN-10 B及加氢裂化催化剂RT-5在3.6 Mt/a煤油柴油加氢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并对装置使用初期数据和满负荷标定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N-10 B精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硫、脱氮活性;装置满负荷运行时,在裂化反应平均温度低于设计值6.6℃时,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重石脑油收率达到21.747%;装置综合能耗为28.08 kg/t,低于设计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国石化塔河分公司延长汽油、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精制催化剂RN-10B使用寿命的经验与措施。通过严格监控监控原料油过滤器的平稳运行、对原料油和脱盐水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监控原料油中非金属和金属无机物含量、优化调整装置氢油比、调整脱后循环氢中H2S含量、合理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度、采用合理的催化剂与保护剂组合装填等措施,到2011年6月,加氢精制催化剂RN-10B的运转时间比设计值多501天,单位催化剂处理量比设计值高0.5 kt/kg。  相似文献   

3.
塔河炼化1号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的MHUG工艺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工艺流程为先加氢精制、后加氢改质。装置新增1台加氢精制反应器作为第一反应器,装填RN-410精制催化剂,将原有反应器改造为加氢改质反应器作为第二反应器,装填RIC-3改质催化剂和RN-410后精制催化剂。改造后装置柴油产品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Ⅴ车用柴油质量标准,其中十六烷值由原料的40左右提高至产品的51.2,硫质量分数降低至小于5 μg/g,多环芳烃质量分数仅1.8%。装置在满负荷条件下运转稳定,精制及改质催化剂反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3822、101、RN-1催化剂对分子筛脱蜡的南阳、江汉混合原料油进行加氢精制研究。确认 RN-1催化剂作为 Isosiv 工艺原料的预加氢精制为最好。探讨并得出了加氢工艺条件与产品性质的关系。为工业装置设计、操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型加氢精制催化剂RN-10B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120万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首次应用新型加氢精制催化剂RN-10B处理由直馏柴油、催化柴油、焦化汽油、焦化柴油、催化顶循环油组成的混合加氢原料,结果表明,RN-10B具有很好的脱硫、脱氮活性,可以生产出硫含量小于300μg/g的低硫柴油。  相似文献   

6.
RN-32V催化剂在3.2 Mt/a加氢处理装置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RN-32V催化剂在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2 Mt/a加氢处理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并对使用该催化剂的初期数据和满负荷标定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N-32V催化剂在反应初期具有较高的脱硫、脱氮活性。满负荷标定时,在反应平均温度比设计温度低10 ℃的条件下, RN-32V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脱硫、脱氮性能和较高的初期活性,产品质量优良,是加工高硫油理想的加氢处理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DZG-10加氢精制催化剂于2004年11月首次应用于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300kt/a汽油加氢精制装置.经过200d的使用,结果表明,DZG-10催化剂初始反应温度低,温升速度慢,操作压力低,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8.
会议消息     
RN-1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工艺通过技术鉴定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N-1加氢精制催化剂,是一种适合我国原油特点的脱氮、脱硫、芳烃饱和以及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的新型催化剂.这种催化剂于1987年4月在广州石油化工总厂的柴油加氢装置上首次工业应用.从三次标定和两年多的生产情况看,尽管原料油质量变坏,且工艺条件又远比设计条件缓和,但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加氢柴油质量达到赶超标准,加氢灯用煤油质量达到广  相似文献   

9.
我厂20×10~4t/a催化裂化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原设计采用481系列催化剂,加工掺炼渣油的催化裂化柴油,反应压力为8.0MPa。在装置建设过程中,我厂参考广州石化总厂使用RN-1催化剂的经验,改用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制,由长岭炼油化工厂生产  相似文献   

10.
刘春祥 《石化技术》2002,9(4):202-205
介绍催化剂RN-1与新鲜催化剂RN-10在焦化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混合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两者混合使用,在超负荷,低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下,仍具有较高的脱硫,脱氮活性,达到了装置少投入多产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H_2与生物油构建气-液两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体系,以实现常压、低温、无催化剂条件下生物油的加氢精制。通过自行设计气-液两相低温等离子体放电装置,系统地研究了工作电压、气体流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生物油加氢脱氧和理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电压和气体流量的增大,气-液两相放电加氢精制生物油的脱氧率及高位发热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二者则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与催化裂解、快速热解制取的生物油相比,气-液两相放电加氢精制的生物油中醇类、酚类、酮类物质的含量相对较低,而碳氢类物质显著增多,精制生物油品质得到提升,证实了气-液两相放电加氢精制生物油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中低温煤焦油轻油为原料,采用直接加氢-溶剂脱蜡耦合工艺制备煤基蜡;在三管式固定床加氢反应器,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空速对煤焦油直接加氢产物性质及正构烷烃含量的影响;采用溶剂脱蜡技术得到煤基蜡产品,并对其熔点、正构烷烃组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煤焦油直接加氢-溶剂脱蜡耦合工艺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380 ℃,反应压力13 MPa,液体体积空速0.3 h-1,酮苯质量比8:1,剂油质量比5:1;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煤基蜡熔点为50.7 ℃,正构烷烃质量分数为93.7%。  相似文献   

13.
以镍盐和铝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镍系重整抽余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牌号为LY-2005 B),并在中国石油大庆石化120万t/a连续重整装置配套的抽余油加氢装置中进行了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以溴价为(15~20)×10-2 g/g的混合碳六为原料,在反应压力为0.3 MPa,反应器入口温度为115~120 ℃,床层温升为40~50 ℃,氢气流量为200 m3/h,进料流量为1.0~2.0 t/h,加氢原料含苯量波动较大且经常超标的生产条件下,正己烷产品中含苯量为0 μg/g,溴价不高于0.01×10-2 g/g,赛波特颜色号为30,能够满足技术协议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3×400 mL固定床加氢中试装置上评价了重油固定床加氢催化剂(包括重油加氢保护剂、重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和芳烃饱和催化剂)用于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改质的效果。中试条件为:原料体积空速0.8 h-1(按加氢精制催化剂计算),反应压力12.0 MPa和13.5 MPa,氢油比1 200∶1,保护剂床层平均反应温度270℃,精制催化剂床层平均反应温度350℃,芳烃饱和催化剂床层平均反应温度360℃,在2个操作压力下各运转120 h。结果表明:提高煤焦油加氢改质反应压力,有利于杂原子的脱除。煤焦油经过加氢改质后,残炭、杂原子、芳烃含量大大降低,各馏分产品性质明显改善。产物中石脑油馏分含量增加,芳烃潜含量高,可作为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柴油馏分含量基本不变,硫、氮含量低,凝点低,可作为优质的柴油调合组分;蜡油馏分含量明显降低,残炭和金属含量少,可作为优质的催化裂化原料。上述结果表明将重油固定床加氢催化剂用于煤焦油加氢改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FV-1型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FV-1型催化剂用于上海炼油厂50kt/a石蜡加氢精制装置,实现了在低、中压、高空速和低氢蜡比条件下的石蜡加氢精制过程,有效地消除了在使用进口催化剂时,一直存在的床层压力降过大及压力降升高较快并导致加工能力不达标的“瓶颈”制约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3.0Mt/a柴油加氢装置为适应生产国Ⅴ排放标准柴油需要,结合公司加氢精制原料分配情况和柴油生产现状进行了装置改造。改造后,装置满负荷(285t/h)生产标定结果表明:以56.14%直馏柴油、35.09%焦化汽柴油及8.77%催化裂化柴油组成的混合原料,在体积空速1.05h~(-1)、高压分离器压力6.51 MPa、氢油体积比540、原反应器(R1101)入口温度315℃、R1101床层平均温度353℃、第二反应器(R1102)入口温度346℃、R1102床层平均温度348℃的操作条件下,精制柴油硫质量分数达到8μg/g以下,十六烷值提高7.7个单位,达到51.9,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国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低压柴油精制-临氢降凝组合工艺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尔木炼油厂150kt/a临氢降凝装置是在原有的低压加氢装置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增设的降凝反应器装填两种催化剂,不仅节省了投资,而且生产方案灵活,方案切换时间短。夏天按加氢精制方案运行,生产氧化安定性好的加氢柴油;冬天按临氢降凝方案运行,生产优质低凝柴油。低压柴油加氢精制临氧降凝组合工艺的成功应用,改善了格尔木炼油厂的产品质量及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LYT-701催化剂的物性参数、加氢反应原理;总结了该催化剂在焦化干气制氢装置过程中的预硫化和生产过程中加氢反应器床层温度升控过程。应用结果表明:LYT-701型催化剂与氧化锌脱硫剂串联使用后,可以使高烯烃、高含硫的焦化干气中烯烃体积分数降到1%以下,总硫质量浓度低于0.5mg/m~3,达到了转化催化剂对原料气净化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加氢精制/临氢降凝组合工艺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娟 《炼油与化工》2004,15(1):16-18,25
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利用原中压加氢改质装置的工艺流程,与抚顺石化研究院合作开发了加氢精制/临氢降凝组合工艺。通过用大庆催化裂化重柴油、轻柴油和常三线蜡油按不同配比进行试验,发现以催化裂化轻柴油为原料生产-35^#低凝柴油组分,具有反应条件缓和、柴油收率高、催化剂再生周期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