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治特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在2012年11月~2013年5月期间,由我院呼吸科收住治疗的患者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同时选取65例非合并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析比较其临床资料,做相关的回顾分析。结果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及症状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同时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结核组的治疗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不需要进行特异治疗,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依然秉承全程、规律、联合治疗,对疾患的预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结核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未并发肺结核的60例青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治疗反应等。结果:研究组咳嗽痰血、胸闷气促、发热盗汗、乏力消瘦、呼吸衰竭、肺外结核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率、结核抗体(TB-Ab)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痰涂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痰涂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痰阴转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可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为患者提供对症方案治疗,确保较高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结果观察组心率、血气分析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Pa CO2、Pa O2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5-05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效果.结果:记录对比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酸碱度(pH)、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等指标变化,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除了常规药物和对症治疗外,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方案临床应用效果更为突出,改善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值得重视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并对比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4%,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等血气分析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_2)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纳洛酮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药物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胸部X线正常时间、血常规正常时间、咳痰咳嗽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和改善免疫功能,缩短疗程,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8月接收的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3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另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无创呼吸机(BiPAP机)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H、PaO_2值均高于对照组,而PaCO_2低于对照组。结论无创呼吸机对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为今后的相关疾病治疗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无效率为26.67%,观察组为3.33%,对比两组疗效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751,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有显著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对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疗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疗法联合舒利迭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用舒利迭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治疗的促进作用。方法抽选1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选择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68例)选择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实施比较,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相关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过程中选择肺康复临床价值高,促进呼吸功能康复,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胸腺肽α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急性加重次数、急性发作天数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D4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免疫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施加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并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方式,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对象选择来我院治疗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情况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经过治疗,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5.83%,高于治疗前的83.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的FEV1、FVC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治疗时不仅应采取平喘、解痉、改善肺功能等措施,还应积极治疗肺结核,从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使用头孢氨卡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3%(P0.05)。结论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气指标和肺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丹参川芎嗪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衰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衰患者8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参照患者床位号的奇偶性划分为对照组(奇数组)与观察组(偶数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临床接受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临床接受基础药物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心衰纠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以及呼吸指标、心脏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衰纠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指标与心脏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衰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解除心衰,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进而优化患者的心功能与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无创呼吸机,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动脉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