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需手术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分]为重型组,另选取同期30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8分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点,及对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救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归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四种分型中淋巴细胞亚群占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影响预后效果的危险因素主要有:FLT3-ITD突变阳性、初次诱导达到CR、年龄、CD3~+、CD4~+、白细胞计数;另外,经过治疗OR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N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OR组患者CD8~+略低于NR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增高,会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所以利用淋巴细胞亚群特点能分析评估出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记录两组术后VAS评分及各个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与T0相比较,两组T1、T2、T3、T4的CD3+、CD4+含量下降(P0.05),CD8+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T2、T3、T4的CD3+、CD4+含量升高(P0.05),CD8+含量降低(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对于子宫切除患者镇痛效果显著,并可以保护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减轻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损害的易感因素及相关免疫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71例)和非肾损害组(79例),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胱抑素C(Cys-c)、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白三烯B4(LTB4)水平,并采用单因素法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损害的易感因素。结果肾损害组患儿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非肾损害组(P<0.05),CD8~+水平显著高于非肾损害组(P<0.05)。肾损害组患儿Cys-c、Ig A、LTB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肾损害组(P<0.05);两组患儿Ig G、Ig M、IL-2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皮疹反复发生>1个月(OR=2.327)是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损害的易感因素。结论发生肾损害与非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ys-c、Ig A、LTB4、TNF-α等存在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皮疹反复发生>1个月是并发肾损害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布托啡诺镇痛对老年患者PFNA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PFNA老年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布托啡诺进行镇痛治疗,研究组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辅助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在T2~T4时间点的CD3、CD4、、CD4/CD8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P 0.05),研究组患者仅CD4指标出现上升(P 0.05),到T5时刻,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数据均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在对PFNA老年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能够维持T淋巴细胞亚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与蜂胶联合应用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糜烂型OL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康复新液与蜂胶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3%小苏打水含漱。治疗前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指标。疗程1个月,随访观察治疗3个月后显效率、不良反应和停药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糜烂面积控制和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3~+、CD4~+T细胞升高(P0.01),CD8~+T细胞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CD8~+治疗后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新液与蜂胶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糜烂型OLP不良状况,增强药效,从而缩短治疗时间,对OLP的最终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疼痛因子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3月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及缓激肽(BK)]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水平。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程度、疼痛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3 d,观察组疼痛程度、疼痛因子及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3+及CD4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定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来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结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3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中老年癫痫症患者60例患者为该研究的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托吡酯的普通治疗方法治疗,将治疗前后的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C、Ig M相差的值进行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差值比较,统计数据并记录到表格中。结果: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在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升高,升高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的癫痫患者在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升高的均比用托吡酯的普通治疗方法治疗的癫痫患者的快,身体恢复的也好,治疗后身体趋于康复,可以将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淋巴细胞亚群和CD64指数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将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淋巴细胞亚群和CD64指数上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皮肤;使用免疫抑制剂、红斑狼疮涉及脏器≥2个、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diseaseactivity?index,SLEDAI)评分>9分、低蛋白血症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对照组患者CD3~+ T细胞阳性率、CD4~+ T细胞阳性率及NK细胞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5),CD8~+ T细胞阳性率及CD64指数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使用免疫抑制剂、红斑狼疮涉及脏器≥2个、SLEDAI评分>9分、低蛋白血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和CD64指数有利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链球菌感染后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与体液免疫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110例链球菌感染后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我院行健康体检的11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IgA、IgM、IgG及其亚类水平检测。结果研究组患儿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1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G、IgG_1及IgG_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IgA、IgM、IgG_2及IgG_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球菌感染后肺炎患儿体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临床在对症治疗时可适当给予免疫调节剂来缩短治疗周期,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应用于老年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复发AML患者92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 每组46例。单药组采用阿扎胞苷, 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加用维奈克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细胞免疫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体液免疫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血液指标(骨髓原始细胞比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联合组缓解率(73.91%, 34/46)高于单药组(52.17%, 24/46), P<0.05。治疗后, 联合组CD3+、CD4+水平高于单药组, CD8+水平低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 联合组IgA、IgM、IgG水平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 联合组骨髓原始细胞比率低于单药组, 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 联合组TNF-α水平低于单药组, 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全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并发症上的差异性。方法:选取麻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5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腔镜组(n=79)和开胸组(n=71)。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胸组(P<0.05)。术后腔镜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开胸组(P<0.05),两组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食管癌患者应用全腔镜手术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影响相对较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程阶段分为缓解组(n=29)、复发组(n=29),另选取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缓解组、复发组血清铁蛋白分别为(389.98±74.02)μg/L、(679.98±102.02)μg/L,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组高于缓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CD_3~+、CD_4~+、CD_4~+/CD_8~+低于对照组,且缓解组高于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可应用于临床诊断检测急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uman leukocyte antigen-B27,HLA-B27)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8例AS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9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入组次日外周血T细胞亚群,使用磁珠酶联免疫法测定HLA-B27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HLA-B27蛋白表达量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Th2、CD3~+、CD4~+、CD19~+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c1和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HLA-B27蛋白表达量(0.61±0.19)显著高于对照组(0.08±0.03)(t=5.807,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HLA-B27阳性表达率(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0.00%)(χ~2=11.735,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BASDAI评分为(4.89±1.33)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S患者外周血HLA-B27蛋白表达量与BASDAI评分呈正相关(r=0.571,P<0.05)。结论 A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HLA-B27蛋白表达为阳性,其量与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据此了解患者疾病状态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有望为A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IgA肾病采用活性维生素D联合厄贝沙坦的临床效果,以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入本院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IgA肾病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为46例。观察组行活性维生素D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参照组行厄贝沙坦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参数、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1)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均比之治疗前低,且观察组的尿蛋白、血肌酐水平比参照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的血钙水平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的CD4^+、CD8^+、CD4^+/CD8^+均下降,且下降程度比参照组明显,组间对比P <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联合厄贝沙坦对于IgA肾病患者而言,能够降低相关指标参数,且减低了CD4^+、CD4^+/CD8^+的变化,在临床治疗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肿瘤患者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亚群与其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检测肿瘤组织中不同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及相关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CD4+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占比呈上升趋势(均P <0.05),而CD8+T细胞占比则显著降低(P <0.05)。调节性T细胞在高、中、低分化患者中占比逐渐升高(P=0.02)。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D4+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升高(P <0.05),而CD8+T细胞表达水平降低(P <0.05)。结论肿瘤组织中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失衡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分期和转移相关,调节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或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富露施对稳定期COPD患者IL-8、T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BOD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 bid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富露施600 mg bid口服辅助治疗2月。两组治疗前均行IL-8检测、T细胞亚群及BODE评分,2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IL-8水平及BODE评分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间IL-8及BODE评分改善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CD8+下降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露施对稳定期COPD患者可降低IL-8水平,改善气道炎症状态,降低BODE指数评分,改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抗EB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银屑病患者74例作为患者组,并选取同期到院体检健康人74名作为正常组,对两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进进行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后分别检测EB病毒抗壳抗原/Ig G、Ig M/VCA、Ig G/EA-D、Ig G/EBNA-1抗体。结果 EB病毒抗壳抗原/Ig G抗体阳性检出率、Ig G/EA-D抗体阳性检出率中,患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Ig M/VCA抗体检测中,两组结果均为阴性,而在Ig G/EBNA-1抗体检测中,两组结果均为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EB病毒Ig G抗体判定值结果中,患者组的EB病毒抗壳抗原/Ig G抗体判定值、EB病毒Ig G/EA-D抗体判定值、EB病毒Ig G/EBNA-1抗体判定值均显著大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体内EB病毒较正常健康人活性更大,因此很可能处于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热疗与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对中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17例中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8)及对照组(n=59),两组患者均给予T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腹腔热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1%(43/58),对照组为50.8%(30/59),观察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显著升高,CD8+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水平升高,CD8+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热疗联合TP方案在中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中发挥了较佳的效果,在提高患者近期疗效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其免疫功能,远期预后以及影响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对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52例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腺五肽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率等,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变化情况、NK细胞百分率、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52例老年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45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5株(72.41%),革兰阳性球菌29株(20.00%),真菌11株(7.5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及第10天CD3+、CD4+、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时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五肽可提高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