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卢林  阳兴 《当代医学》2021,27(30):1-3
目的 探究基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的数据研究腹腔镜术中气腹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7例,并通过TEE记录麻醉诱导后5 min(T1,基础值)、气腹(压力12~14 mmhg)后1 min(T2)、改变体位后5 min(T3)、改变体位后10 min(T4)、改变体位后15 min(T5)患者的心率(HR)、呼吸期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Paw)和平均动脉压(MAP),并使用经食道超声技术测量冠状动脉在上述时间点下速度时间积分(VTI)和冠状静脉窦最大直径(CSD),并计算每分钟的血流量(Q).结果 T2、T3、T4、T5时MAP、HR和PETCO2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T4、T5时Paw明显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VTI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T4、T5时CSD和Q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时CSD和Q均低于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气腹的建立和体位的改变会导致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CO2气腹中肾动脉阻力指数和肾血流量的变化及二者关系,探讨肾动脉阻力指数在临床监测的意义.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32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分别于气腹前(To),气腹1min(T1)、5 min(T5)、10 min(T10)、15 min(T15)、20 min(T20)、30 min(T30),解除气腹后1 min(TE1)、5 min(TE)测量左肾动脉主干内径(RAD)、左肾动脉主干血流速度(Vs、Vd、Vm)及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计算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左肾血流量(LRBF)及左肾血流灌注阻力(LRPR),分析影响RI、PI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T0比较,RI、PI在T1下降(P<0.05),其余各时点间无明显变化(P>0.05);LRBF、LRPR在气腹中各时点下降(P<0.05),解除气腹后5 min恢复(P>0.05).CO2气腹中,RI、PI与LRBF、LRPR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与脉压指数(PPI)、心率(HR)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 CO2气腹中肾动脉阻力指数和肾血流量变化没有相关关系,肾动脉阻力指数不能反映肾血流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在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方法:将4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全麻(GA)组和硬膜外(EA)组,每组20例,监测麻醉前,气腹前10 mim、气腹后及放气后5 min各时点血浆NE、E浓度.结果:EA组术中各时点NE浓度无明显变化,气腹前及气腹后E明显增高(P<0.05),术毕基本恢复(P>0.05);GA组气腹后NE和E均明显增高(P<0.05),术毕E仍未恢复(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术中均存在明显应激反应,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激反应较全麻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静脉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A I~II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n=40),七氟烷瑞芬太尼组(SR组,n=40)。分别于插管后5 min(T1)、气腹后5 min(T2)、气腹头低臀高位后5min(T3),气腹后30 min(T4)及气腹停止后5 min(T5),监测各时点两组患者的气道压(Paw)、气道峰压(PIP)和肺泡动态顺应性(Cdyn)。结果:组内:与气腹前(T1)、气腹停止后5 min(T5)相比,气腹后的肺泡动态顺应性降低,气道压及气道峰压明显升高(P<0.05);组间:气腹前两组患者各项监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腹及患者体位改变时气道压PR组>SR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静脉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较小,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麻下腹腔镜手术中肾功能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的变化及其与体位的关系。方法 :测定ASAⅠ~Ⅱ级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女性患者 15例 (头高位组 )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11例 (头低位组 )气腹前 10min(平卧位 )、气腹后 3 0min(头高位或头低位 )及解除气腹后 10min(头高位或头低位 )各时点的血浆 β2 微球蛋白 ( β2 MG )、肾素 (PRA)、血管紧张素Ⅱ (AⅡ )、醛固酮 (ALD)浓度。结果 :与气腹前比较 ,两组患者气腹期间血浆PRA(P <0 .0 5 )、AⅡ (P <0 .0 5 )、β2 MG(P <0 .0 5 )浓度均明显升高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以上各指标在解除气腹后均明显下降 ,接近气腹前基础值。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10~ 12mmHg的气腹压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和RAAS活性显著升高 ,头高位与头低位时其变化程度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腹腔镜妇科手术气腹、体位改变对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患者2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Ⅰ组n=15)和开腹手术组(Ⅱ组n=14);测量Ⅰ组麻醉前、气腹头低位(30、60、120 min)、水平位撤销气腹等多个时点及Ⅱ组相对应时点的眼压.结果 Ⅰ组患者手术期间各时点眼压均高于麻醉前(P<0.001),气腹头低位120 min眼压高于其他时点(P<0.001).各对应时点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Ⅰ组均高于Ⅱ组(P<0.001).结论 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处于高眼压状态,并随气腹、体位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升高.  相似文献   

7.
李友伟 《西部医学》2011,23(10):1865-1866
目的研究二氧化碳气腹及体位对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30例,测定气腹前后及体位改变后下肢静脉压力变化。结果腹腔镜手术中,下肢静脉压力显著升高,取头高脚低位后,下肢静脉压力进一步增高,而OC则对下肢静脉压力无显著性影响。气腹后及术后5分钟,腹腔镜手术同开腹手术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二氧化碳气腹及体位改变(头高脚低位)引起了下肢静脉压力的增高,加重了下肢静脉血流淤滞,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辅助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气腹体位对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10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类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体位进行手术治疗,采集两组患者气腹前(T0)、气腹后10min(T1)、体位改变后15min(T2)、体位改变后30min(T3)及撤除气腹并恢复体位10min (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PETCO2、气道峰压(Ppeak)并进行比较。结果 T1、T2、T3时点两组患者MAP、HR、Ppeak及PETCO2与T0期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2、T3时点MAP、Ppeak、PETCO2明显高于对照组,T4时点观察组MAP及H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体位是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的主要因素,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手术操作选择最为适宜的体位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麻下腹腔镜手术中肾功能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变化及其与体位的关系.方法:测定ASAⅠ~Ⅱ级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女性患者15例(头高位组)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1例(头低位组)气腹前10 min(平卧位)、气腹后30 min(头高位或头低位)及解除气腹后10 min(头高位或头低位)各时点的血浆β2-微球蛋白 (β2-MG )、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浓度.结果:与气腹前比较,两组患者气腹期间血浆PRA( P<0.05)、 AⅡ( P<0.05)、β2-MG( P<0.05)浓度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以上各指标在解除气腹后均明显下降,接近气腹前基础值.结论:腹腔镜手术中10~12 mmHg的气腹压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和RAAS活性显著升高,头高位与头低位时其变化程度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与非气腹对全麻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及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妇产科ASAⅠ~Ⅱ级子宫肌瘤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气腹压力组(P组,n=30),非气腹压力组(NP组,n=30)。监测2组患者麻醉前(T_0)、全麻后5 min(T_1)、气腹或悬腹后10 min(T_2)、30 min(T_3)、气腹结束或放下腹壁后20 min(T_4)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气道压力(Paw)、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眼内压(IOP),并进行比较。结果与T_0比较,P组T_2、T_3时点P_(ET)CO_2、PaCO_2、Paw、MAP、HR和IO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P组仅IOP显著升高,而余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NP组比较,P组T_0、T_1、T_4时点各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点P_(ET)CO_2、PaCO_2、Paw、MAP、HR和IOP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_2气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呼吸、循环功能和眼内压有一定的影响,而非气腹腹腔镜手术虽然对眼压有一定的影响,但较气腹腹腔镜手术大幅减小,且可避免CO_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氟碳在角膜中期保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6 0只新西兰兔角膜随机分为 3组 :( 1)空白对照组 ;( 2 )通氧组 ;( 3)实验组。每组角膜各 4 0片。空白对照组以Dexsol中期保存液常规保存 ;通氧组在常规保存同时持续通氧保存 ;实验组在通氧组基础上加入等量氟碳液保存。 3  相似文献   

12.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在5岁以下儿童中是较常见的肘部损伤,且极易误诊为肱骨髁上骨折或肘关节脱位。本组25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均为向内侧移位,年龄11个月至14岁,平均5.6岁,属Salter-HarrisⅠ型或Ⅱ型。对本症骨骺损伤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诸骨(和骨化中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骨骺损伤的诊治进行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右手虎口挛缩以及左拇指皮肤剥脱损伤各一例应用直指背侧皮瓣修复的成功经验,提出该手术的适应症和优点,并重点介绍其应用解剖学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综述分析1954~84年国内外文献,探讨了大肠多发原发性癌的诊断标准、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发病危险因素、外科处理以及预防和诊断检测技术等问题,强调了大肠腺瘤,遗传基础、免疫缺陷、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在发病上的作用,及高危险组患者应按方案进行常规检测监护之重要性。述介了大肠多发原发性癌系一种原发性大肠癌多中心发生的形式,在诊治上前者与后者有一致性,亦各有其独特性。报告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1977~84年收治的8例住院大肠多发原发性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对诊治经过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5.
使用免疫细胞化学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复合体(PAP)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L-脑啡肽免疫反应(L-ENK-ir)阳性细胞的变化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L-ENK-ir阳性细胞数目增加,在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作抗菌导管 ,预防静脉导管感染。方法 :用洗必尽和医用聚氨酯为主要成份涂覆硅胶胶管制成抗菌导管。抗菌试验包括 :(1)涂覆液MIC测定 ;(2 )体外抗菌作用观察 ;(3)体外抗菌作用持续时间观察 ;(4 )导管加温对抗菌作用的影响 ;(5 )动物试验检测抗菌效果。结果 :涂覆液对金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0例正常儿、27例毛细支气管炎、7例肺炎和6例上感进行血浆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素F_(1α)(6-Keto-PGF_(1α))测定,动态观察其变化。结果显示:(1)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TXB_2、TXB_2/6-K  相似文献   

18.
报道双胎妊娠及分娩76例,其中,初产48例,经产28例,产前确诊72例;经阴道分娩55例,剖宫产21例。结果表明,孕周越小,新生儿出生体重越轻,死亡率亦愈高,经阴道分娩者,其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文章就双胎妊娠发生率,早期诊断,产前监护,对第二胎儿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肝导纳图对276例健康成人进行观察,其中男性147例,女性129例,年龄18--64岁。检测结果:肝导纳图与肝阻抗图的波形相似,仅方向相反,各观察指标在年龄组与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建议肝导纳图正常值:收缩波波幅(hs)0.0488±0.0046ms,舒张波波幅(hd)0.0277±0.0028(m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皮下异种肿瘤移植的裸小鼠肺癌模型。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 接种于BalB/CA nu 品系裸小鼠背部皮下,观察肿瘤移植成功率,测量瘤体大小,并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裸小鼠皮下异种肺癌移植成功率为60% ~85% 。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