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掌握井下回采工作面巷道火灾发生后高温烟气蔓延行为和不同措施下火灾控制效应,利用PyroSim软件建立典型工作面“L”形巷道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风速下高温烟气蔓延行为,并分析了采取反风、反风联合喷水措施下火灾烟气和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巷道风速越大火灾烟气蔓延越快,巷道温度越低,但风速过低会造成烟气逆退,风速过高会造成烟气单位长度消光率反弹升高,确定最佳风速为3.0 m/s;单独采取局部反风措施时,对工作面巷道烟气和温度控制效果明显,但会对火源上游附近巷道造成威胁;采取局部反风联合喷水措施可实现对整个工作面巷道火灾的控制,有效防止高温和烟气反向蔓延。  相似文献   

2.
火灾科学中计算机模拟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了火灾计算机模拟的三种新的数值模型,即场区模型、场区网模型及综合模型;并运用此三种模型分别对三种情形下发生的火灾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此三种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CFAST模型的仓储式超级市场火灾烟气计算机模拟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气对安全疏散的影响是性能化设计主要判据之一,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CFAST对烟气进行模拟、分析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烟气在蔓延过程,本文尝试应用CFAST对仓储式超级市场火灾烟气模拟进行计算,就火灾中烟气的沉降对人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模拟与可视化技术在火灾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汪箭  陈贤富  杨锐  范维澄 《火灾科学》2001,10(3):144-14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技术在火灾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系统介绍了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技术在当前火灾安全技术层面的一些重要的应用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矿井发生火灾后高温烟流的蔓延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COMSOL软件对火区进行数值模拟,建立巷道三维模型,得到火区风流速度与温度分布。通过改变边界条件,分析火风压作用下,火区烟气在不同控制风速、巷道条件作用下蔓延规律,得出不同因素与临界风速的关系,为选取合理的火灾控制风速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火源温度一定时,巷道入口风速越低,火源下风侧高温烟流越靠近巷道顶部,随着风速增大,向巷道下部蔓延;风速较低时,在火区火风压的作用下,会产生烟流逆退现象,随着风速的增大,逆流层长度和厚度随之减小;巷道入口通风条件不变时,火区温度越高越容易产生烟流的逆退,影响范围越大;巷道高度越高、上行风坡度越小,越易发生逆退现象;不同影响因素与巷道平均温度不成正比关系,其中下行风坡度5~15°时巷道平均温度较高且易于发生烟流滚退现象,影响范围较大;火源温度、巷道条件与临界风速的数据拟合结果对预测巷道的临界风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舰船火灾中烟气沿通道蔓延特征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区域模型时舰船火灾中烟气沿通道蔓延的热物理特征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根据区域模型村基本思路,采用纵向分段的方法,解决了纵向长通道内烟气蔓延中分层热物理参数不均匀问题,提高了模拟计算的准确性,模拟结果与模型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矿井竖巷内火灾燃烧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矿井竖直巷道内火灾燃烧模拟实验系统和所进行的多次火灾模拟实验情况及其结果,研究分析了火灾时期井下几种常见的固体可燃材料(坑木、风筒布、运输胶带,电缆和煤炭等)的火源燃烧过程和特点,以及沿竖直巷道轴向上火灾烟流的温度参数在火源不同燃烧阶段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矿井火灾时期风流紊乱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延  王省身 《火灾科学》1998,7(1):32-37
本文采用动态分析法,分析上行风流火灾中旁侧支路风流逆转的现象。首次提出了长度越大,初始风速越高的巷道越不易发生风流逆转的结论。从而突破了静态分析法的局限,加深了对矿火井灾风流紊乱现象的认识。该结论为选择最佳的避灾路线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矿井火灾严重程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频发的矿井火灾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矿井生产安全的风险评价是提高其本质安全程度、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矿井火灾燃烧过程与烟流在井巷里流动过程的分析,建立了矿井火灾烟流最高温度、烟流氧气浓度以及污染区域井巷烟流温度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用矿井火灾烟流污染范围、烟流中氧气浓度、烟流温度组成的矿井火灾严重程度评价模型;建立了火灾严重程度评价模型的特征线解算方法;并对一个9个分支的矿井通风网络进行了评价计算。  相似文献   

10.
赵强  岳海玲 《安防科技》2008,4(1):9-11,22
近年来,火灾及烟气运动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模型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在过去十年中火灾理论研究和试验所得到的火灾基础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使得更为复杂的计算方法得到应用.计算机模拟的应用也推动了建筑规范从"处方式"向性能化规范发展.本文对火灾及烟气计算机模拟模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在我国应用广泛的场模拟模型FDS,并结合笔者使用过的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矿井环境模拟和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矿井动态通风系统定量分析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矿井火灾时期井下状态模拟和最优控制方面应用新技术获得的进展,并对各种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文中对建立矿井火灾时期救灾决策系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便能尽快的为矿井灾变时期的救灾指挥决策的实际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2.
夹层电缆引发火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现代建筑夹层中贮藏大量未加金属导管防护的电线电缆所引发的火灾效应.在一个全尺寸燃烧套房模型中进行了起火室和顶棚夹层空间电缆火灾的实验研究,并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实验中烟气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加明火源可以加强电缆的火灾功率;通风状况对夹层电缆火灾的温度场、烟气遮光度和火灾功率有明显影响.电缆燃烧产物中主要毒性气体为CO.电缆在夹层燃烧时,CO和CO2浓度均高于目标室和起火室中的浓度.而夹层毒气最为集中,其CO浓度远远超出OSHA和IDLH标准.电缆在夹层燃烧时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3.
视屏作业人员作业工效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类工效学原则为尺度,根据作业人员一般状况作业体位、人——机测量、劳动休息制度、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等几方面对视屏作业人员肌肉骨骼损伤的形成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分低头、向前弯腰、向两侧弯腰、手抬高过肩和长期坐位等不良体位和作业姿势,是视屏作业人员出现肌肉骨骼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矿火灾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中国煤矿历年火灾与安全技术工程的关系,火灾类别、发火部位、与频率的统计;介绍了煤矿内外因火灾防治方法的沿革与发展,包括注浆、阻化剂、均压防灭火,注氮情化防火,高泡、燃油惰气灭火等的实例与成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安全科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就能应用到安全科学的研究之中。本文针对煤矿安全的特点,探讨了煤矿安全评价智能决策支持系统(MSAIDSS)的构成及其运行图,将为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现代化和决策科学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煤矿里,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尽管类型不同,但均具有共同的特性,给矿井带来的冲击与危害也难以估量、文中举出了实例两则。随着基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信对事故发生规律认识的加深.推出了矿井救灾系统,使扑救重大灾害事故从单纯经验型步入现代科学型。文章以矿井火灾扑救为例,介绍了火灾救灾专家系统的构造与作用。呼吁各级领导给于关注,以提高处理灾害事故的指挥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系统在稳定状态,安全监测设备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无事故发生时,控制图表示监测数据样本均值和极差的数据应以99.7%的概率落在控制区内。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控制均值和极差点的位置及点间关系,可以达到预测和控制安全系统事故的发生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烟气流速对感烟火灾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列车等存在高速气流的特殊场所,利用火灾探测器综合模拟实验平台,实验研究了光电感烟与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以相同量的阴燃棉绳作为烟源条件下,光电感烟探测器随着周围气流速度的增大,其灵敏度急剧下降;而离子型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受外界气流速度影响较小,在高速气流条件下依然保持较高的灵敏度,较适合在高速气流环境中工作.  相似文献   

19.
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分布的数值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工作面流场和粉尘分布的特点,采用气──固两相流原理,导出描述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的数学模型。用数值方法一有限容积法求解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综采工作面三维空间内风速和粉尘浓度分布的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20.
矿井瓦斯安全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矿井瓦斯安全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技术特点及实现方式。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集散式结构体系,其软件功能强,户界面友好,是适合煤矿应用的有效的安全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