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彩丽  张瑞芳 《河南医学研究》2011,20(2):182-183,187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收集98例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①激素组的有效率为:79.59%(39/49),显效率为67.34%(33/49);丙种球蛋白加泼尼松...  相似文献   

2.
徐晓美  卢志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1045-104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生,血小板更新率加速。主要表现为出血、血小板检查异常。我科于2006年1月-2008年5月,收治48例特发性血小板紫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湖南省儿童医院内科(410000)蒋耀辉,赵树木该文收集了1994年8月到1996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其中18例经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短程疗法联合泼尼松治疗,22例经泼尼...  相似文献   

4.
人血丙种球蛋白与强的松联用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广西区人民医院儿科严碧芸黄欣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多为急性。急性型病例大多预后良好,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但对于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伴严重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患儿诊治时间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根据随机分组法,等分80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儿采取常规激素治疗,实验组在该基础上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再用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以及出血控制时间上,实验组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在常规激素治疗上静注丙种球蛋白,可使患儿血小板尽快上升,起效快,效果确切,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6.
中医中药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78例疗效观察祝捷吉林省延边第二人民医院关键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医学,中国传统中图法分类号R558.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型。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  相似文献   

7.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有效治疗主要依靠激素及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我院自2000年11月至2004年11月应用大剂量IVIg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4例,并与激素应用效果进行比较,以此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时期常见出血性疾病.临床以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26例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治愈,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小板生成素注射与脾大部栓塞两种方法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对15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皮下注射血小板生成素,用药期间和用药后1月、3月、半年、1年、2年分别复查血常规,观察疗效.与我科之前报道的脾大部栓塞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作一比较.结果 两组有效率相当,血小板生成素注射副作用少,脾大部栓塞则疗效持续时间长.结论 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首选血小板生成素,无效时再选择脾大部栓塞.  相似文献   

10.
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孙奕军1杨守芳2(1苏州市吴县第一人民医院2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急性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其主要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为血小板急骤减少和出血倾向。我们自1...  相似文献   

11.
李俐 《辽宁医学杂志》2010,24(5):277-27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约为5~10/10万人,65岁以上老年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急性型好发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老年人。2005—2010年我科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指因免疫异常所致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 ,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治疗ITP的首选药物 ,约有 1/3患者可获得长期疗效 ,10 %~ 30 %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十分棘手。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我们采用干扰素与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4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ITP)均符合 1986年 12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其中男 3例 ,女 2 1例 ;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在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6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前者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者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治疗5d后,分析两组疗效,比较出血症状控制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出血症状控制时间为(2.19±1.35)d,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为(3.98±1.12)d,对比对照组的相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在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长春新碱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赵文慧(包头铁路医院儿科,包头01404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近年来用长春新碱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有报道[1-3]。本文对1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住院患者应用长春新碱治...  相似文献   

15.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起病急骤,出血严重,常规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但对于有内脏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的患者及时输注机采血小板浓缩液。疗效是肯定的。本文统计了我院1992年~2002年输注随机供体和亲子间供体(父母与子女间)机采血小板浓缩液治疗急性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4例,二组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ITP)是  相似文献   

17.
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新动态黎明广西梧州航道处医务所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常见的因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引起的全身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慢性两种类型。即急性型多发病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18.
6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附属医院儿科韩艳欣,吴惠兰承德市中心医院白国兴关键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血小板减少,特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血液系统较常见的疾病,占我院儿科同期住院患儿的1.1%,占血液系统住院患儿的16%。本...  相似文献   

19.
疫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疫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00例,其中疫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21例为观察对象。结果21例患儿中男/女=1.63,中位年龄为11个月;除麻疹、乙肝、水痘等疫苗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观察到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脏器出血患儿少见;治疗主要以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为主,90.48%患儿可在2~4周内恢复正常,9.52%患儿病情反复。结论疫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数急性起病,男性患儿占62%,预后良好;疫苗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果关系不能肯定,尚需进一步研究;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效果显著,短期复发危险低;加强疫苗接种后检测,降低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静脉丙球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张根红,吴长根,王向红,张公惠,高巧娣,陆凤娟(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血液科2000321)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丙种球蛋白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是由于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