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公司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改用无烟煤后,原窑头燃烧器不太适应无烟煤。改用TJB燃烧器后,熟料质量明显改善,产量提高10%,热耗降低,一次风用量减少,点火容易升温较快。仔细观察发现,该燃烧器在用风、结构和尺寸上不同于原燃烧器。  相似文献   

2.
我公司2500t/d回转窑配用丹麦史密斯公司生产的双调节可伸缩式DUOFLEX燃烧器,其特点是位置、风、火焰形状都可以调整,熟料的产质量较高。在多年的使用中,我们针对燃烧器出现的一些问题,采取有效的修复及改进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杨改成 《水泥》2006,(2):65-65
我公司使用的DUOFLEX燃烧器起初很不正常,后在操作工和技术人员积极的探讨下,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此类燃烧器的操作方法。该燃烧器有轴流风和旋流风,因为直线射流角α=20,°仅有外部回流,与周围空气混合速度慢,旋转射流角α=20 ̄180,°既有外回流又有内回流,传质速度快,内回流是  相似文献   

4.
吕新锋  郑大鹏  刘振利 《水泥》2007,(10):66-67
我公司1000t/d生产线,原使用的四风道燃烧器端部发生了较大的变形,煤风通道磨穿,熟料产质量急剧下滑。2005年更换了四风道燃烧器,经过一段时  相似文献   

5.
赵波  何敬森 《水泥》2011,(2):61-61
我公司4500t/d生产线于2009年8月建成投产,回转窑燃烧器浇注料厚度为80mm,采用AS-B低膨胀新型浇注料。由于燃烧器头部经常积料,需用钢管捅料,致使燃烧器头部浇注料裂开或掉块,为避免燃烧器头部外风套烧坏,只好停窑更换燃烧器,一般3个月左右就得更换一次,影响了窑系统的稳定运转。  相似文献   

6.
正煤粉燃烧器火焰的温度、长度、粗细、位置对熟料的烧成有重大影响,直接关系到产量、质量、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以及回转窑内温度分布,特别是不规则的附窑皮粘附过渡带上容易引起筒体变形。1煤粉燃烧器的作用回转窑煤粉燃烧器的作用就是调节火焰(燃烧器也可称为射煤器),有力的火焰才是良好的火焰。下面以笔者的理解与实践分析燃烧器。1.1轴流风与旋流风的作用(1)轴流风。引射二次风及煤粉使之充分混合并具  相似文献   

7.
0 前言 我公司4×60m立波尔窑所用三通道煤粉燃烧器是1992年日本小野田公司设计的,投产以来,使用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内流风翅设计不合理,造成窑系统通风阻力大,风煤混合效果也不太理想,并且对二次风的引射能力较差。另外,煤风道内外套筒磨损严重,大大影响煤粉燃烧器的使  相似文献   

8.
唐锋 《四川水泥》2004,(4):29-30
我公司在前几年建成二号窑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煤粉燃烧器采用丹麦史密斯公司的Swirlax型旋流式三风道煤粉燃烧器,新建成的新一号窑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燃烧器采用法国皮拉得公司开发的Rotaflam型旋流式四风道煤粉燃烧器,两种燃烧器在使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9.
四通道煤粉燃烧器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新志 《水泥》2002,(9):31-32
我公司Φ3.2m×52m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在原三通道燃烧器磨损严重,多处漏风和窜风的情况下,使用了襄樊大力工业控制有限公司的SR型四通道燃烧器,通过近2个月的试烧,取得了一些效果。1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煤粉由气流携带从煤风管按一定的扩散角度向外喷出,由外邻的旋流风传给相当高的动量和动量矩,以高速度螺旋前进,并继续径向扩散,与高速射出的轴流风束相遇。轴流风束的插入,进一步增强了煤风的混合(包括周围的二次风),并可调节火焰的发散程度、长短和粗细。中心风的作用是促使中心部分的少量煤粉及CO的燃烧更为充分,并…  相似文献   

10.
<正>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热工分公司主要从事水泥烧成核心设备预热器、回转窑、燃烧器和冷却机的研发设计,相继开发出1000t/d~10000t/d各个规格型号的技术成熟、性能优良的设备,不仅可为业主提供单机设备,同时可提供专业的系统解决方案。Sinoswirl型大推力、双旋流燃烧器是我公司于2011年研发成功的新一代煤粉燃烧器,该燃烧器具有一次风比例低、燃烧器推力大、对煤质适应性强等技术特点,其卓越的燃烧特  相似文献   

11.
燃烧器作为工业窑炉节能降耗优质高产的利器,在生产使用中,火焰旋流强度越用越高,其头部结焦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有的轴流风使用表压已经达到45kPa以上,燃烧器端面几个小时结焦就厚达4~5cm,使内外风表压升高4~8kPa。端面结焦影响火焰形状和熟料质量,严重时会导致火焰偏心甚至烧掉窑皮和损坏耐火砖。现场岗位工清理端部结焦时,大多采用人工从窑头罩点火孔对燃烧器端面除焦。但受到高温环境和方法的限制,存在钢管容易烧弯、结焦清理不彻底、容易捅伤燃烧器头部浇注料等弊端。清理工作难度大、效果差。鉴于上述情况,我公司针对性地研制出了目前国内常用燃烧器的清焦器,有效地解决了燃烧器端部结焦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回转窑燃烧器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高温和风沙料大,使外管浇注料易剥落;另外,当窑内结大蛋碰着燃烧器头部时,也易使头部浇注料受伤脱落。浇注料脱落后,如果不及时撤出燃烧器,则剥落的浇注料在巨大的风尘及高温下,进一步延伸扩大至露出金属外管使之在高温下被烧毁、报废。以前我公司燃烧器浇注料使用寿命一般2-3个月。我公司在多年的实际生产中,经过反复对比试验,总结了2种延长燃烧器浇注料使用寿命的方法,使浇注料寿命增至6个月,并对烧损的外管局部更换,相应延长了燃烧器的整体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吴新军 《水泥》2016,(11):70
我公司窑头采用四通道燃烧器,燃烧器与窑门之间存在漏风问题,从两者之间的缝隙灌入大量的冷风,并且在回转窑正压时向外反火,易烫伤人。  相似文献   

14.
于庆起 《水泥》2009,(11):33-34
我公司回转窑从2007年5月开始使用南京圣火KBN双通道燃烧器,在此之前使用三风道燃烧器,由于调节手段较少,火焰长短只能靠调节内外风的大小解决,当时使用100%无烟煤,Qnetad仅为22154kJ/kg左右,Aad达30%以上,Vad在6%左右,煤粉燃烧速度慢,火焰长窑尾温度高,窑内容易结后圈,为了提高煤粉的燃烧速度,采用了可以通过调节截面和旋流风角度及中心风量来控制火焰长短、  相似文献   

15.
支俊秉  徐永生  刘刚 《水泥》2011,(12):51-52
我公司Ф4m×60m窑于2007年投产,采用NC-7型四风道煤粉燃烧器,2011年改用HJGX型四风道煤粉燃烧器。技改工程于2011年3月完成,投资5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江旭昌 《水泥》2011,(12):14-18
从当前的工程设计来看,回转窑煤粉燃烧器一次风的配风都过大,一般都要大20%-40%,个别大约50%~60%,其中有许多生产线煤风比实际需要的甚至大100%,压力的选择也过大。燃烧器的配风,实际上就是一次风的合理配用,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严桂忠 《水泥》2005,(5):19-19
我公司3000t/d的熟料生产线于2002年4月6日点火试生产,2003年4月初步实现达产达标。其后,对窑系统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尤其是窑的燃烧器和冷却系统,使窑的产量基本稳定在3300t/d左右。1窑燃烧器投产初期,由于我厂所使用的四风道燃烧器受高温影响,结构严重变形,破坏了火焰形状,使火焰发飘发散、分叉和上燎窑皮等,严重影响了窑衬的使用寿命和窑的产质量。后来,购进丹麦史密斯公司生产的新型Duoflex燃烧器,由于其结构简单坚固,调节方便,火焰强劲有力,只经短期调试后熟料的产质量便有大幅度的提高。在随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此燃烧器火焰也…  相似文献   

18.
郭永强 《水泥工程》2022,35(4):50-50
我公司3 000 t/d生产线窑头燃烧器为常规四通道燃烧器,燃烧器头部端面由外到内的通道依次为外轴风、煤风、外旋风、内旋风,如图1。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煤中含有塑料袋、纤维毡、塑料瓶碎壳、薄铁片等轻质杂物,杂物随原煤皮带进入煤磨机进行粉磨,部分轻质杂物进入煤粉仓,然后在煤风的带动下进入燃烧器煤粉通道,部分杂物无法通过煤粉通道沉积在通道内壁。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杂物沉积越来越多,使煤风方向改变,导致通道磨损加剧,严重至磨穿,最后燃烧器损坏,无法使用,只能停机返厂维修,而维修费用通常较高、耗时长。且平均每两个月要对煤风通道进行清堵,煤风通道内壁磨损严重,每两年需返厂维修一次,维修费用约20万元。为避免此类事故出现,我公司自主研发燃烧器防堵装置,彻底解决了四通道燃烧器煤粉通道因进杂物导致磨穿的难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江朝 《水泥》2013,(10):9
我公司2 500t/d生产线回转窑的规格为Ф4m×60m,窑尾采用单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和TSD型分解炉,窑头采用皮拉德四通道燃烧器,窑尾采用天津博纳三通道燃烧器。  相似文献   

20.
自制ROTAFLAM型四风道燃烧器头部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山 《水泥》2004,(8):42-42
1998年底,我公司建成投产1条600t/d五级旋风预热器窑生产线,为充分利用当地矿源,降低熟料成本,在项目设计时选择烧100%无烟煤,燃烧器选用了Pillard公司制造的Rotaflam四风道燃烧器。从投产到2002年,公司已更换2次头部件。由于配件较贵,供货时间较长,因此我们决定将其自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