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ATM技术要想在网络主干上获得成功地应用,必须依赖于局域网仿真(LANE)技术。ATM论坛去年制订的LANE 1.0规范定义了一种标准的、不依赖于协议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与局域网相连的设备可以通过ATM主干实现通信。该规范还规定了同局域网相连的客户机在不影响应用软件的情况下,如何与同ATM相连的服务器进行互操作。在基于ATM的互联网络中,每一个仿真局域网都是虚拟的局域网,反之亦然。虚拟局域网(VLAN)简化了网络的  相似文献   

2.
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是目前局域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VLAN技术是在不改变局域网上节点物理位置的基础上,按照功能、部门、应用等因素划分为若干"逻辑工作组";VLAN技术有效避免了局域网中的广播风暴,增强了局域网的安全性。本文介绍了VLAN的概念、原理、优点以及其分类,并实现了VLAN在某高校局域网上的配置和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局域网在网络安全、效率及灵活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虚拟局域网(VLAN)这种新方式。详细分析了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方式,并分析其利弊,从而使不同环境、基于不同目的的网络管理者可以选择不同方式。另外,选取基于交换端口的VLAN划分方式对一个典型局域网的公司内部网络配置VLAN,并给出了程序清单。事实证明该方式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也便于监控。  相似文献   

4.
本文摘要介绍了AT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ATM与传统网络的互连技术,如局域网仿真。ATM上的国际协议IP、多协议MPOA和ATM上的IP交换机等。每种技术均有其优点和不足,选用何种技术完全取决于用户的应用需求。ATM技术可作为支持多媒体应用和服务器访问平台以及主干网络技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秀芹 《计算机应用》2001,21(9):67-68,71
提出了一种基于Intranet的图书馆信息系统建设模式,通过与ATM的比较,分析了千兆以太网技术在局域网中的优势,对网络建设中涉及到的三层交换、VLAN的划分及应用系统开发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系统综述 人民银行总行大楼网络系统采用622M ATM技术构筑主干网,主干网的每个部分都采用两条622M线路。网络主干全部采用ATM交换机构成,主干交换机选用了IBM 8265 ATM交换机,二级交换机选用了局域网路由交换机。 由于其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复兴门大  相似文献   

7.
虚拟局域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物理局域网逻辑划分成多个不同的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文章对VLAN划分、VLAN帧格式、三层交换和VLAN路由技术及应用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描述,并介绍了思科交换机的VLAN配置方法.相比较传统的局域网布局,VLAN技术更加灵活,因此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在大中型企业网、校园网、智能小区、城域网建设中将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自从1997年的千兆以太网热和第三层交换热之后,网络在技术上已经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平平静静地使用着10/100Mbps技术搭建着局域网,偶尔讨论一下在局域网主干中应该采用ATM还是千兆以太网,结论是明显的:千兆以太网在局域网主干中更受欢迎,而广域网通常部采用ATM技术建造。技术上的平静,说明人们正将其注意力关注在应用上,即如何利  相似文献   

9.
VLAN技术是一种新的网络安全技术,由于具有安全灵活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我省各气象部门及我局都相应采用了VLAN方式组建的局域网,文章论述了VLAN技术及其特点,并介绍了该技术在本单位局域网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M3接口使客户能访问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管理系统反之亦然。M4是进入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的管理接回,则M5是服务提供商网络间的管理接口。因为服务提供商已经有了以OSI网络管理协议为基础的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所以它们之间的接口将可能采用CMIP,(Common Manage 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ATM论坛的模型包括了SNMP和CMIP之间的互联。局域网仿真(LANE): 生命在于快速局域网仿真 ATM论坛设计局域网仿真,是出于以下两点目的: 1、在ATM上,为业已存在的数目庞大的数据联网协议提供一种标准方法。2、支持由传统的共享媒体的局域网逐渐向ATM的升级。 使用局域网仿真技术,ATM交换机可以在不破坏现有应用及网络操作系统的情况下,提及网络操作系统的情况下,提高主干的性能。繁忙的服务器能够与高速ATM连接,同时仍能与局域网客户机进行互操作。但是,ATM与共享媒体的局域网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局域网是无连接的,ATM则是面向连接。局域采用广播方式、ATM只支持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连接。然而为了保护用户对  相似文献   

11.
VLAN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VL AN是随着 L AN交换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 ,文章介绍了 L AN的两种交换方式 :LAN交换机方式和 ATM交换方式。同时以交换式以太网为模型 ,归纳和分析了三种 VL AN工作方式及其特点。最后总结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VLAN 技术及在交换机上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局域网交换技术的迅速发展,VLAN技术已经发展成网络供应商提供的具有交换功能的局域网解决方案的功能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VLAN又称虚拟局域网,是由位于不同物理局域网段的设备组成。虽然VLAN所连接的设备来自不同的网段,但是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直接通信,好像处于同一网段中一样.相比较传统的局域网布局,VLAN技术更加灵活。因此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在大中型企业网、校园网、智能小区、城域网建设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ATM校园主干网下如何使用ATM技术把传统的以太子网互连起来,这是本文讨论的中心议题。在这种前提下,阐述了使用ATM的三种标准协议来分别解决以太子网互连的几种方案,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重点阐述了使用MPOA解决以太子网互连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Computer Networks》1999,31(9-10):931-942
The infrastructure for cellular wireless ATM systems is normally assumed to be hierarchical with the ATM switching functionality being provided by centralised ATM switches. For easy installation of the infrastructure, a flat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for cellular wireless ATM LAN, which is enabled by a distributed ATM switch concept. In this concept, a smart ATM switching component is embedded into the wireless access point. The same component is used for a fixed ATM access point, too. A number of such switching components are connected in a ring topology to form the ATM backbone. A ring control protocol hides the ring-specific features from the user and assures that a standardised UNI is provided to any wireless and fixed terminal.  相似文献   

15.
杨先  杨良榆 《计算机工程》2002,28(5):186-188
介绍了大型企业集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设计与构建,介绍了网络系统中主干网、局域网、接入层网的设计、设备配置及性能特征,以及网络系统与广域网的互联。分析和讨论了网络系统中虚拟局域网、多种总线等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ATM网络作为下一代网络,终将成为网络的主流,但是ATM网要在目前传统局域网占主导地位的环境条件下成为今后的主流和发展的方向,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首先必须使已有的众的网络应用软件能在ATM工作站上使用;第2,ATM网应能很容易和传统的局域网连一在起的工作站一起运作用。此文介绍了 在ATM网上实现局域网功能所面临的困难及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VLAN技术建设的局域网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但随着人们对网络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仅仅靠VLAN技术已不能满足更加细致的访问控制策略要求。VLAN技术结合交换机其他安全配置的综合应用将成为局域网建设的一个新方向。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一种更安全的基于VLAN技术的局域网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8.
VLAN作为控制广播风暴,增强网络安全性的一种技术手段,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了局域网当中。文中简要介绍了VLAN的技术特点并结合两个配置实例着重介绍了目前主要的VLAN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