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朝霞 《内燃机》2003,(4):37-39
根据买际工作中车用涡轮增压器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对涡轮增压器的常见故障进行了简单分析,归纳了在使用和维护涡轮增压器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正> 有时,涡轮增压器需用于极端工况。为了能使增压器运转安全可靠,必须根据给定的条件,决定到底采用一般涡轮增压器还是对一般的增压器结构作出必要的修改。在各种用途的发动机中,涡轮增压器可能遇到的特殊工况有: 应急发电机遇到紧急情况必需立即供电,例如医院和核电站应急发电机。此外,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问题的日渐关注,增压技术特别是涡轮增压器在内燃机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而研究涡轮增压器内的流动对设计高效率的增压器至关重要。综合国内外研究涡轮增压器的流动模拟方法,总结和概括了在模拟增压器内部流动方面的一般方法和普遍规律,对充分了解增压器内的流动过程并改善其工作性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雷 《柴油机》1994,(5):35-38
涡轮增压器及其效率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1前言涡轮增压器对柴油机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的效率对于柴油机和增压器如何匹配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关系.我们应首先区分增压器效率和增压系统效率,从而确认它们是如何影响增压柴油机性能的。2涡轮增压柴...  相似文献   

5.
舌形挡板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涡轮蜗壳内气体流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在-模型上测试分析了舌形挡板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涡轮蜗壳内气体流动规律,用丝线法和新探索的色泽法进行了蜗壳内气体流动显示,分析探讨了此种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机理,并将试验结果与计算数值进行了比较,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为设计优化舌形挡板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于气体发动机而言,涡轮增压器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故障率较高,正确合理地使用和保养,可有效提高增压器的使用寿命。本文介绍了气体发动机的增压特点和增压器的常见故障,结合多年的使用维护经验,简要阐述了涡轮增压器在使用和保养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对于气体发动机而言,涡轮增压器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故障率较高,正确合理地使用和保养,可有效提高增压器的使用寿命。本文介绍了气体发动机的增压特点和增压器的常见故障,结合多年的使用维护经验,简要阐述了涡轮增压器在使用和保养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卢宁  沈国雄 《柴油机》1992,(5):37-39
<正> 1 概况车用发动机常用涡轮增压器来提高动力特性。在涡轮增压器中,密封和润滑是两个重要因素,也是所面临的两个技术难题。带涡轮增压器的车用发动机达到实用阶段只不过10年左右的历史。在目前的情况下,尽管要求驾驶员踩下加速踏板后汽车的加速时间非常短暂,但实际上这段加速时间往往加长,称之为增压滞后。目前可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来改善这种增压滞后现象,这些方法有以陶瓷制作涡轮叶片、采用两台小涡轮增压器以减小惯性扭矩、降低涡轮密封件摩擦扭矩。经过上述改进,涡轮增压器已广泛用于车用发动机。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蜗壳流动一维模型和稳定流动涡轮特性,建立了由涡轮增压器涡轮性能计算叶轮特性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得到了一小型涡轮增压器的叶轮特性,其结果对于预测基于此涡轮增压器而设计的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性能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10.
车用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整体动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新  王延生 《柴油机》2008,30(2):45-47
介绍了车用涡轮增压器高速整体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并比较了它和叶轮单件动平衡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涡轮增压器整体动平衡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有槐  王进 《柴油机》2007,29(4):24-28,32
论述了在国外品牌船用增压器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品尺寸等的优化,开发出国产露笑品牌船用增压器,该增压器具有工作点效率高而喘振裕度又大的特点,和主机厂的配机及使用情况表明:性能较好,达到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2.
O形橡胶密封圈封油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O形橡胶密封圈的密封机理、密封形式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其封油结构设计要点。结合理论对J11系列涡轮增压器O形橡胶密封圈封油结构进行改进,减少了增压器润滑油泄漏的可能性。同时,为J8系列涡轮增压器封油结构的改进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杨远江 《内燃机》2004,(2):36-38
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优化,应首先找出柴油机的匹配点在增压器压气机性能曲线图的位置。但由于系统原因及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仅仅依靠柴油机平台试验数据(其中包括扫气压力Ps、增压器转速n等与增压器有关的参数)很难较为准确地判定柴油机与增压器匹配点位置。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对船舶柴油机NOx排放测试的强制性要求,为增压器与柴油机进行优化匹配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介绍了利用柴油机NOx排放测试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增压器匹配优化的方法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内燃机车柴油机增压器故障的早期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燃机车增压器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增压器故障与其转速的内在联系,阐述了开发增压器状态在线监测装置的可行性、必要性;介绍了增压器状态在线监测装置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等。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大小涡轮相继增压系统瞬态切换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小涡轮相继增压系统的两条切换转速线进行了外特性工况的瞬态切换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控制阀门同时开闭会出现压气机喘振和发动机进气波动大等问题,通过分析切换过程中相关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总结出了外特性工况瞬态切换过程中阀门的最佳开闭规律:由小增压器(TC)切换至大TC时,以阀门2的开启时刻为基准,阀门1滞后1.1s开启,阀门3滞后1.3s关闭;由大TC切换至小TC时,以阀门4开启时刻为基准,阀门3滞后0.9s开启,阀门1滞后1s关闭;由大TC切换至大小2TC时,阀门3比阀门4滞后0.3s开启;而由2TC切换至大TC时,阀门3比阀门4滞后0.3s关闭。最后,通过进一步试验确定了不同负荷下的阀门切换规律。  相似文献   

16.
大小涡轮三阶段相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型柴油机采用两台不同尺寸涡轮增压器的三阶段相继增压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柴油机只采用小增压器、只采用大增压器和同时采用大小2台增压器并联3种不同增压方式进行了全工况试验,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大小涡轮三阶段相继增压系统方案,确定了以燃油经济性最优为原则的切换边界。之后,对大小涡轮三阶段相继增压方案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性能比原机有较大的改善,尤其是在低速大负荷工况,燃油消耗率最高降低约7.1%,碳烟排放最高降低达70.2%,涡前排温最高降低近12.6%。  相似文献   

17.
朱大鑫 《内燃机学报》1992,10(4):309-316
本文结合增压器的研制经验论述了涡轮增压器可靠性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研究表明,增压器可靠性的关键在于转子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叶轮叶片的疲劳强度.文中还介绍了国外对低周疲劳研究的现状,同时强调了工艺、检测及质量保证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保证增压器的可靠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确保增压器的可靠性才能实现增压器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增压器和中冷器联合性能试验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压器和中冷器是柴油机增压系统的重要部件 ,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柴油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及可靠性。目前 ,我国机务部门已经实现了增压器的集中修理 ,并有完备的性能试验设备 ,但对中冷器的性能试验还缺乏必要的设备 ,这使装车运用的中冷器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此 ,提出了建造增压器、中冷器联合试验台方案 ,它具有投资少 ,试验费用低 ,维修保养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焦高荣  王斌 《内燃机》2007,(3):26-27
介绍了废气涡轮增压器、旁通涡轮增压器两种典型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及原理。  相似文献   

20.
我国车用增压器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晋东 《柴油机》2005,27(4):33-35
主要阐述国内车用涡轮增压器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