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RH2000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讨论了温度、剪切速率及POE用量对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熔体表现为假塑性流体行为。温度的升高使共混物的黏度略有下降,剪切速率的增大使共混物的表观黏度明显降低。POE含量的增加使共混物熔体的表观黏度增大。在POE用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共混物的黏流活化能则表现出逐渐减小,PP与POE之间存在一定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用Instron3211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醋酸乙烯酯(PVAC)与聚丙烯(PP)共混体系的熔体流变性能。结果表明,体系表现出切力变稀的性质.且共混粘度小于两种纯组分的粘度。改变共混组成,体系的粘度显示出负偏差的性质。在共混体系中加入第三组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体系粘度变化不大,但增加了PVAC与PP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与聚酯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聚丙烯与阳离子可染聚酯在组成为97/3,95/5,90/10、85/15和80/20以及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组成为90/10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共混物形态结构与流变性质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PP与CDPET、PBT的共混物熔体均为切力变稀的幂律流体,共混物PP/CDPET熔体表观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比PP/PBT小,而对温度的依赖性则比PP/PBT大/PP/CDPET共混物随着第二组分含量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硫化剂,不同硫化时间对动态硫化PP/HDPE/EPDM三元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以M为硫化剂的共混体的拉伸屈服强度高于纯共混的体系和以DCP为硫化剂共混体系的拉伸屈服强度。(2)以M为硫化剂的共混体系,其冲击强度随硫化时间出现一极值;  相似文献   

5.
HDPE/EVA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通过热机械共混,制得HDPE/EVA共混物,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对此类共混物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DPE/EVA共混熔体为假塑性流体;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和切应力的增大、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粘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对粘度与组分配比间的关系,Taylor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差较大,不宜用来描述HDPE/EVA共混熔体的流变行为,Hashin模型与Heitmiller模型的预测值均与实测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6.
对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的PP/POE/LLDPE三元复合材料的力学及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复合材料较PP/POE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冲击韧性和透光率;PP/POE/LLDPE配比为90/10/5的三元共混体系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和透光性,随着LLDPE含量的增加,三元复合材料的屈服应变、断裂伸长率、冲击韧性和透光率逐渐减小,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依次增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不同共混比的 PP/PE 试样单轴拉伸时的声发射现象,探讨了共混比、拉伸速率对声发射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取向结构及微裂纹的形态,提出了这类共混物在拉伸时应力分布存在“趋表效应”、断裂是流变断裂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尼龙11(PA11)与POE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A11及其与POE共混体系均属于假塑性流体,引入POE和POE-g-MAH增加了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性,且随POE-g-MAH含量的增大,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逐渐增大.PA11与POE共混体系的粘流活化能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而降低,说明其在高剪切...  相似文献   

9.
利用动态交联技术制备了动态交联聚丙烯/乙烯-辛烯共混物(PP/POE).采用哈克转矩流变仪研究了动态交联对PP/POE共混物扭矩的影响;研究了交联剂的种类和POE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动态交联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后,PP/POE共混物的扭矩先升后降至平衡状态;随着POE用量的增加,PP/POE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但拉伸强度有所降低,PP/POE共混物合适配比为100∶40,DCP的添加量为POE含量的2%为优;PP/POE共混物熔体流变行为属于假塑性流体,且高温下(220℃)降解反应程度高于交联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回转粘度计测定了不同共混比PVA/PVC共混体系在不同温度对的粘度变化。并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添加剂对体系粘度的影响,计算出各共混体系的粘流活化能。文中探讨了PVA/PVC、SnO_3、H_3Bo_3共混体系的可纺性,为制订PVA/PVC共混高聚物体系的纺丝工艺条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主研制的多功能全电动式聚合物流变特性测试仪,研究了不同组分配比、温度和振动参数对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剪切速率范围(剪切速率<400 s-1)内,所得共混物的黏度随着共混体系中聚苯乙烯含量的增加先下降后升高,临界聚丙烯与聚苯乙烯的质量之比约为1∶1;当剪切速率较高(剪切速率>400 s-1)时,共混物的黏度受组分配比的影响不大,但是其壁面剪切应力升高.振动频率对共混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具有波动性,对于质量之比为4∶6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体系,15 Hz为其最佳加工工艺参数.振幅可以有效地降低共混体系的壁面剪切应力与熔体黏度.振动力场的引入,有效降低了聚合物的加工温度,达到与升高温度相同的效果,有效地节约了能源消耗,对聚合物的成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3种具有不同界面相互作用的PP/POE/BaSO4三元复合体系,SEM观察证明三元复合体系中形成了两种形态结构,即完全分离结构与核壳包覆结构。采用拉伸屈服强度定量表征了界面相互作用的强弱,研究了界面相互作用对三元复合体系拉伸断裂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系的界面相互作用对其拉伸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WAXD研究了PP/SBR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发现PP/SBR复合体系中PP有α、β两种晶型,并且β-晶型的含量(k)随共混物的组成变化表现出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归结于SBR的异相成核作用和共混物的传热能力变化。用渗滤模型来解释两因素的关系,并用加入成核剂证实了SBR的异相成核作用极弱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刚性粒子(PS.PMMA.CaCO_3)对 PVC/CPE 共混体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PVC/CPE 体系中加入刚性聚合物可使表观粘度下降,流动的牛顿性和挤出物外观有所改善,对粘流活化能不产生影响;而刚性无机粒子的加入使表观粘度、牛顿性及粘流活化能增加,但能改善挤出物的外观,降低膨胀率。CaCO_3填加引起表观粘度和粘流活化能的上升可通过加入刚性聚合物来改善。  相似文献   

15.
PBT/POE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及形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原位反应挤出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聚对苯二甲二丁酯(PBT)与聚烯烃弹性体(POE)的共混合金,研究了POE用量、POE接枝率、加工条件等分别对合金材料的冲击性能,拉伸性能、热性能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OM/COPA共混物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OM/COPA共混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其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此共混物属于假塑性流体,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随COPA含量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 was blended with polypropylene (PP) in order to ensure good processing. Inorganic rigid particles were also used to toughen UHMWPE/PP blends. CaCO3 and a compound additive containing heat mixed polyethylene glycol 2000 and white diatomite were added to the blends. The crystallin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ends were investigated comprehensively. The toughness of the material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By contrast, the compound additive had a better result. When the content of additive was 15%, the elongation at the break increased by 279.2% and the fracture energy increased by 343.8%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s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