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测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对分娩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再次妊娠孕妇为研究组,同期收集90例既往无剖宫产史的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均接受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瘢痕显影、切口愈合情况、不同瘢痕分级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娩结局。结果在对照组中,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未检出瘢痕,经腹超声和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出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中,联合超声组瘢痕显影率及Ⅰ级瘢痕率高于经腹超声(P0.05),Ⅳ级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均低于Ⅲ、Ⅱ级及Ⅰ级,联合超声组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显著低于经腹超声(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两组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剖宫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阴道超声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显影率高,评估瘢痕情况有利于临床分娩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200例,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进行经腹超声检查,研究组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误诊率、妊娠类型检验符合率以及病灶大小。结果:对两组误诊率进行对比,研究组6.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P<0.05。对两组妊娠类型检验符合率进行对比,研究组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0%,P<0.05。研究组病灶长度、病灶宽度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使用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误诊率更低,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瘢痕妊娠分型,确定病灶大小,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显像技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07月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医院检查的19例疑似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孕妇,经阴道二维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检查,对照手术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9例超声疑似病例中,剖宫产切口妊娠14例、非切口妊娠5例,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分别测量切口处肌层厚度0.244±0.128mm、0.166±0.078mm,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子宫前壁肌层厚度≤2mm时,二维超声诊断与三维超声预测切口妊娠无明显差别,且准确率较高;在三维超声子宫肌层厚度>3mm时,诊断子宫瘢痕切口妊娠存在误诊率.结论:三维超声显像技术能立体多切面显示妊娠囊与切口的关系及距离,在CSP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尤其在测量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孕囊与浆膜层之间的肌层厚度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处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疑似子宫瘢痕处胎盘植入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71例患者阳性67例,阴性4例。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阳性65例,阴性6例,诊断符合率为94.37%,特异度与敏感度为75.00%、95.52%。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处胎盘植入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住院治疗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者的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妊娠囊位置、子宫切口部位回声、瘢痕处肌层厚度、妊娠囊与子宫切口关系以及血流分布。结果 3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者超声诊断正确18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3.3%。所有孕妇在宫腔正常位置未见妊娠囊,在子宫下段切口部位可见妊娠囊或混合性团块,妊娠囊或团块与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根据声像图特征,将子宫下段瘢痕妊娠分为妊娠囊完全嵌于瘢痕型(13例)、妊娠囊部分向宫腔内生长型(6例)及瘢痕处混合性团块型(1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观察瘢痕处妊娠囊或混合性团块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PW显示平均RI值〈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提供较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瘢痕妊娠不同时间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厚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孕13周、孕27周、孕36周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瘢痕前壁下段的厚度,分析妊娠不同时间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对孕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子宫破裂发生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 孕36周时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明显低于孕27周,孕27周时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明显低于孕13周(P<0.05)。再次行剖宫产孕妇在孕27周、孕36周的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均显著小于经阴道分娩孕妇(P<0.05),但孕13周时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再次行剖宫产孕妇与经阴道分娩孕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24例产后出血孕妇在孕27周、孕36周的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均明显低于未发生产后出血孕妇(P<0.05),且3例子宫破裂孕妇在孕27周、孕36周的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均小于未发生子宫破裂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孕13周发生产后出血或子宫破裂孕妇与未发生孕妇的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分析剖宫产史孕妇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1月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剖宫产史瘢痕妊娠孕妇50例,均给予阴道超声、MRI单一及联合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价值。结果:50例孕妇手术结果显示瘢痕妊娠35例,其余15例为非疤痕妊娠。其中阴道超声检出阳性31例,阴性19例;MRI检出阳性33例,阴性17例;阴道超声联合MRI检出阳性35例,阴性15例;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率高于单一阴道超声、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5例确诊孕妇中,子宫瘢痕位置均是子宫前壁下段。超声征象: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楔形凹陷或局部变薄;MRI征象:T1WI、T2WI为低信号,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变薄。阴道超声、MRI测量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厚度分别为(3.04±2.56)mm、(4.02±1.58)mm。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孕妇经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诊断效能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优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处胎盘植入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疑似子宫瘢痕处胎盘植入患者71例进行研究,均接受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其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1例患者,经手术确诊43例;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42例,诊断准确率为97.18%,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6.43%、97.67%。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处胎盘植入具有较高准确率及特异度、敏感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及中山市博爱医院2015年3月~2020年2月收治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根据声像图特征进行分型诊断。比较不同超声检查方法分型情况及联合超声检查的三型CSP超声声像表现。结果:本研究中经腹超声确诊患者89例(75.42%),经阴道超声确诊患者86例(72.88%),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确诊患者106例(89.83%),三种超声检查方法确诊患者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超声检查的三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胎盘绒毛植入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型相比,Ⅱ型、Ⅲ型胎盘绒毛更易植入肌层(P0.05);Ⅲ型植入深度大于Ⅱ型(P0.05)。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确诊率较高,能够更为详尽地掌握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情况,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超声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宫外孕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宫外孕患者96例,均行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内有无妊娠囊,并观察附件区有无包块以及盆腔内是否有积液等情况,对比分析两种超声检查方法用于宫外孕诊断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卵巢囊、胚芽或心管搏动检出率及盆腔积液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腹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例疑似宫外孕患者经临床最终确诊93例(占96.88%)。经Kappa一致性分析,经腹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Kappa一致性系数为0.118;经阴道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Kappa一致性系数为0.524。经腹超声诊断符合率79.17%,漏诊率19.80%,误诊率1.04%;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94.79%,漏诊率5.20%,误诊率0。结论:相较经腹超声检查而言,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宫外孕检出率更高,临床符合率也明显较高,值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观察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晚孕期孕妇子宫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晚期孕妇12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检查的阴道分娩后再次妊娠中晚孕期孕妇98例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经腹和经会阴超声检查,分析不同超声检查方式的扫查结果及瘢痕位置确定情况,并比较两组子宫前壁下段厚度。结果经腹扫查较理想例数与经会阴扫查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孕周孕妇子宫下段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超声扫查能辨别瘢痕情况明显少于未能辨别瘢痕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观察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晚期孕妇子宫下段具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经腹超声扫查效果更为显著,超声检查能准确反映子宫下段情况,但无法预测阴道试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子宫腺肌病经腹(TAS)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S)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1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TAS及TVCS检查,并将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子宫腺肌病声像图可分为弥漫型、局灶型、合并肌瘤型.与病理结果比较,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符合率94.1%,误诊率3.7%,漏诊率2.2%.结论 联合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监测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6例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根据患者检查情况分别依据相应治疗。统计超声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治愈率。结果: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妊娠物附着于子宫峡部瘢痕处,附着部位的肌层变薄,妊娠物与膀胱间子宫肌层的厚度均<0.5cm,阻力指数0.56~0.74,平均阻力指数为0.66±0.09。经过超声检查后,所有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总治愈率为86.96%(40/46)。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对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诊断,同时在患者的治疗以及随访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天柱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晚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时期30例无剖宫产手术史的孕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在临产前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孕妇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分娩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观察组不同程度子宫瘢痕分级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子宫瘢痕分级越高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越薄,I级(3.61±1.15) mm、Ⅱ级(2.87±1.09) mm、Ⅲ级(1.79±1.28) mm、Ⅳ级(1.06±0.65) m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4.78±0.57) mm (P<0.05);观察组子宫瘢痕分级越高剖宫产比例越高,手术时间越长,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越多,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不全破裂和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Ⅳ级瘢痕新生儿发生重度窒息的比率高于I级瘢痕(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测量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评估子宫瘢痕愈合的情况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阴道高频超声(transvaginal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TVHU)在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分期、肌层浸润厚度及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上海市监狱总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共计8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超声、磁共...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子宫瘢痕妊娠各分型的特点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瘢痕妊娠的患者共63例,术前均接受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得出结论,分析比较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的分型及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为98%,联合检查方法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对瘢痕妊娠诊断准确性较高,联合超声检查对瘢痕妊娠的分型诊断准确性与病理结果类似,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入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产妇(62例)及普通产妇(56例),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对CSP产妇诊断及预后的影响。 结果 CSP患者中49例为孕囊型,位于子宫中下段瘢痕处;24例患者孕囊内可见典型卵黄囊或胎芽,活胎可见胎心搏动,孕囊旁可见丰富的低阻血流信号,血液供应均来源于切口处肌层;13例为包块型,均位于子宫中下段瘢痕处,内部信号多为低回声或中等回声,部分患者无回声,包块周围血流丰富,信号以低阻血流信号为主。6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安全出院,其中19例采用保守治疗;15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恢复不理想后行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28例患者行刮宫术治疗成功,无患者行子宫切除术。 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孕囊或团块与瘢痕的位置关系、血流分布及子宫肌壁等情况,通过图像能够更精准的评估孕囊确切生长的位置及与子宫疤痕关系,可作为早期诊断剖宫产CSP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联合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8例剖官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经腹、经阴道和经腹经阴道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3种超声检查方法进行对比. 结果 剖官产子宫疤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为妊娠物位于官腔下段前壁疤痕处,下段随孕周增大而膨大,该处子宫肌层变薄,妊娠物与肌层间界限不清,回声杂乱,经腹组15例,10例超声确诊为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67%),误诊5例(33%);经阴道组18例,14例超声确诊为剖官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78%),误诊4例(22%);联合组25例,22例超声确诊为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87%),3例误诊(13%).58例患者中54例血流丰富,录到类滋养层低阻动脉样血流频谱,4例血流不明显.结论 经腹及经阴道联合超声检查较单纯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诊断符合率高.早期诊断该病并及时治疗能减少和避免发生大出血等并发症,并可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和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超声科接受疤痕妊娠诊断的病人资料,共计5例,3例病人为2次剖宫产,2例病人为1次剖宫产。结果:通过探头的扫描可以较好的观察患者体内疤痕妊娠的位置、范围以及子宫肌壁的厚度和供血情况。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疤痕妊娠患者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病理诊断以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超声诊断结果对观察组,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超声诊断下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诊断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检查下,对患者疾病诊断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0.865、0.912,超声检查下,患者主要表现为妊娠部位呈低回声线状、宫腔面不平整、孕囊下缘接近子宫瘢痕、子宫肌层变薄、周围血流增加、下段膨大等。结论:在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其疾病类型检查结果也与病理检查并无显著差异,可为临床进一步诊断治疗该类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