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结合多种MRI技术对胰胆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或ERCP证实的胰胆管疾病患者100例,行包括冠状位T2加权、横断位T2加权、横断位T1加权、Turbo SE MRCP序列及HASTE MRCP序列的MRI检查.结果 MRCP对胰胆管疾病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0%;结合其他MR成像序列,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9.0%(χ2=6.7368, P<0.05).对胆系结石,Turbo SE MRCP检出率为94.9%,HASTE MRCP原始图像结合3D图像的检出率为98.7%;HASTE MRCP 3D图像检出率为84.6%,与Turbo SE MRCP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4.4572, P<0.05).结论 MRCP与其他MR成像技术结合应用,可准确判断梗阻部位,明确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同时行MRCP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44例胆胰疾病患者的资料。结果对胆道结石性病变、胆道高位肿瘤诊断符合率高;对胆总管下端及乳头周围肿瘤性病变,MRCP能提出病变部位,不能鉴别病因,但可提供肿瘤侵犯及转移情况;对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诊断也不满意;对局部结构复杂、异常者,因无直视功能易产生漏诊和误诊。结论MRCP给胆胰疾病诊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仍不能替代ERCP。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胰胆系疾病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其诊断最优化检查流程.方法对8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胆系疾病术前作诊断对照分析,其中胆石症38例、胰胆系肿瘤34例及其他病变10例.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PTC)、常规断面MRI检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结果MRCP对胰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正确率达100%,MRCP结合断面MRI检查对胰胆管梗阻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为82.3%、93.8%和89.0%,定性诊断正确率达87.8%,均显著高于B超(P<0.01)和CT(P<0.05)检查,而与直接胰胆管造影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RCP在多数情况下可替代诊断性的直接胰胆管造影,MRCP结合断面MRI检查是胰胆系疾病术前诊断、手术病例筛选及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刘晓刚  陈海丽  赵明河  殷军 《临床荟萃》2007,22(20):1470-1471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后对胆胰疾病诊断作出巨大贡献,近20年来ERCP对很多胆胰疾病的诊断作用被无创性的超声、CT、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  相似文献   

5.
ERCP与MRCP对胆胰疾病诊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经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胰胆管疾病患者均进行ERCP和MRCP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85例MRCP与ERCP均获成功,其中两者诊断一致53例,不一致32例(37.6%,32/85),诊断一致的胆总管结石36例,肿瘤9例,其他8例。不一致32例中,MRCP诊断为肿瘤、结石32例,而ERCP诊断为结石或未见异常。结论MRCP诊断胆总管扩张的敏感性、准确性较高,对扩张的病因诊断尚不够理想,对胆总管较小结石的诊断不如ERCP敏感及准确,而且不能治疗,因此MRCP不能替代ERC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RCP与ERCP资料,MRCP采用重T2加权及快速自旋回波水成像技术进行,ERCP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MRCP与ERCP对胆道梗阻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4%(45/56)和78.6%(44/56),MRCP与ERCP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8.2%(55/56)。MRCP与ERCP联合诊断准确率好于单用(X2值分别为8.10、9.09,P均〈0.05)。结论MRCP可作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但MRCP不能完全取代ERCP,两者相结合定性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MRCP结合常规MRI对胆胰道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结合常规MRI对胆胰道梗阻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综合临床诊断为胆胰道梗阻患者的MR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MRCP结合常规MRI对胆胰管狭窄的定位诊断正确率达99.0%,对胆胰管狭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5%,90.7%,MR检查联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良恶性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和96.8%。良性狭窄多为不完全性梗阻,恶性狭窄多为完全性或重度梗阻,“枯树枝征”多见于良性狭窄,“软藤征”、“空虚征”、“双管征”多见于恶性狭窄。结论:MRCP结合常规MRI对胆胰管梗阻定位准确可靠,并可鉴别良恶性病变,与ERCP联合应用有更高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 5例患者进行检查 ,获得单纯MRCP(sMRCP)及联合MRCP(cMRCP)诊断结果 ,并与B超对比分析。结果 cMRCP、sMRCP及B超对胆胰管梗阻诊断敏感性及梗阻部位诊断符合率均很高 ,且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 ;对病灶数诊断符合率依次为 88.8%、5 8.9%及5 7.0 % ,与cMRCP相比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别 (P <0 .0 1) ;对恶性肿瘤性梗阻诊断准确性分别为 97.6%、89.6%及 89.6% ,与cMRCP相比均有高度显著差别 (P <0 .0 1)。结论 中场cMRCP对胆胰管梗阻病因学诊断明显优于sMRCP及B超。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结合临床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 (MRCP)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时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 2 1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MRCP检查结果 ,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位准确率达 90 % ,对良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性准确率为 82 % ,对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性准确率为 85 %。结论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有较高的定位和定性正确率 ,可部分代替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或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为金标准,回顾性比较超声内镜(EUS)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诊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同时安排EUS和MRCP检查,以研究两种诊断方法对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80例患者中,经开腹手术、LC或ERCP证实合并胆总管结石48例,术前EUS和MRCP检查的确诊率分别为95.7%和93.3%,敏感度分别为97.8%和97.7%,特异度分别为93.9%和91.9%,其中3例胆总管末端微小结石,MRCP漏诊而被EUS诊断。结论 EUS和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率都很高,且效果相当,但在微小结石诊断方面,EUS稍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