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长起 《临床医学》2013,33(9):40-41
目的总结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84例行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84例患者中,12例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中转胆囊切除术,其余72例患者内镜保胆取石均成功,且无严重并发症,4例患者术后胆囊有积液,给予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保胆取石降低了胆囊疾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评价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腹腔镜下腹腔内使用胆道镜取尽胆囊内结石,同时腹腔内完成胆囊切口缝合.结果 53例患者中4例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9例成功施行保胆手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无并发症发生,未见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腹腔外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63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腹腔外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保胆取石手术获得成功.无并发症,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对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既能取尽结石,又能保留胆囊,且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保留胆囊为目的的保胆手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以往的保胆手术存在疗效差和复发率高的问题,导致保胆手术一直未能普及。新式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可以取净胆囊内的结石、处理胆囊壁的病变和保证胆囊管的通畅,明显降低了保胆术后的复发率。目前,国内国外保胆手术资料均证实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安全、简单,复发率小于10.00%,术后胆囊功能恢复快。但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的远期疗效还有待于长期观察,若能将大数据比对与技术相结合,会是未来保胆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   总被引:127,自引:31,他引:127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高科技 ,新技术 ,新概念 ;取石保胆是目的 ,内镜取石是手段 ,完全不同于老式的胆囊造瘘取石术。无胆道镜就不能完成保胆取石术。以往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 ,切除胆囊 ,无可非议。此法理论乃由德国名医Langenbuch所创 (1 882年 )。Langenbuch当时针对老式胆囊造瘘取石术后结石容易“复发”的弊病 ,提出了“胆囊切除不是因为胆囊内含有结石 ,而是因为胆囊能生长结石。”故只能行胆囊切除。一句话 ,胆囊造瘘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太高 ,此法不能采用。1 0 0多年来人们奉为“圣旨”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用腹腔镜法和肋缘下小切口法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中中转胆囊切除术时对患者创伤的比较.方法 对该院2007年11月~2009年6月68例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腹腔镜法和肋缘下小切口法各34例,分析每组中出现中转胆囊切除时有无必要延长切口,并对总体创伤程度做出对比.结果 腹腔镜法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34例患者中发生8例需中转切除胆囊.其中,直接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6例,小切口切胆2例;而另34例用肋缘下小切口法实施同样术式需中转切胆7例.全部延长切口长达10~12 cm.结论 腹腔镜法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综合创伤,显示在适宜条件下腹腔镜法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探讨内镜微创保胆手术中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完善保胆手术方法,提高成功率.方法 胆囊壶腹部嵌顿结石使用碎石器破碎后取出,壁间结石使用活检钳撕开胆囊黏膜后取出,胆囊内细碎结石使用结石吸附器吸出,胆囊息肉使用电活栓钳切除,息肉切除后创面出血使用球形电极凝固.结果 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患者55例经碎石后取出结石,壁间结石患者235例(607处)经钳夹全部取净,胆囊内细碎小结石97例经吸引全部取出.胆囊息肉切除后创面出血187例全部止血彻底.使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得以顺利实施.结论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的不断创新,解决了手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更加完善,保胆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8.
35例微创保胆取石术应用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35例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或硬质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手术全部成功,无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对胆囊功能良好且有强烈保胆意愿的患者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安全可行,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壶腹周围疾病对内镜保胆取石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该科腹腔镜辅助内镜保胆取石术后再次入院治疗的24例伴有壶腹周围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胆型8例,SOD胰型2例,SOD混合型1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十二指肠乳头憩室5例,胆胰合流异常4例,十二指肠乳头炎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其中6例表现为胆囊造瘘管拔除后经瘘道持续性胆汁外漏,5例表现为胆囊内胆泥淤积/泥沙样结石,2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10例SOD患者经解痉抑酸治疗后缓解,1例胆型SOD因药物治疗无效而采取十二指肠镜治疗后缓解;5例胆囊内胆泥淤积/泥沙样结石患者口服胆石利通片及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1个月以上无效;6例胆汁外漏患者采取局部瘘道缝合无效;5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4例胆胰合流异常、3例十二指肠乳头炎及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采取十二指肠镜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壶腹周围疾病是内镜保胆取石术胆囊造瘘管拔除后经瘘道持续性胆汁外漏,腹痛及胆囊结石复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3例胆囊结石患者予以腹腔镜联合胆管镜保胆取石术,并术后随访.结果 32例保胆取石患者均无结石残留,随访最长3年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保胆取石术保留了胆管系统的完整性,大大减少了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