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5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重症肺炎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明显低于轻度肺炎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出现代谢紊乱,因此需对肺炎患儿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并根据患儿自身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充,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
苏静  辛建文  张鸿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3):1110-1111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调节酶促反应,参与激素合成,维持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等。现已发现至少有14种微量元素是人体所需要的,它们是铁(Fe)、碘(I)、铜(Cu)、锰(M n)、锌(Zn)、钴(Co)、钼(M o)、硅(Si)、镍(Ni)等[1]。为探讨微量元素与肝硬化的关系及肝硬化体内微量元素的代谢特征,本文对86例肝硬化患者和52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微量元素的测定,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讨临床的实际意义。1材料与方法1.1对象86例肝硬化患者均系我院2000年~2002年住院患者,男65例,女21例,年龄在27岁~72岁,平均(48.2±12.3)…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时微量元素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2年9月以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27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毒症进行了血清和尿掖中微量元素(镁、锌、铜、铁)含量的测定,藉以研究尿毒症时微量元素代谢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和透析时间长短的关系。通过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来预示肾功能损害程度,以便寻求有效微量元素替代剂作为尿毒症患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4年7月到1986年11月为20例血液透析(HD)患者,进行了微量元素铝的动力学研究,现将结果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微量元素缺乏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RRTI患儿24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1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对比两组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铅(Pb)、镁(Mg)、钙(Ca)、铁(Fe)、锌(Zn)]水平,并分析其与RRTI关联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Cu、Ca、Fe、Z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血清Cu、Ca、Fe、Zn水平因素和RRTI具有一定关联性(P<0.05)。结论 RRTI患儿体内存在血微量元素缺乏状况,且其发生与微量元素缺乏存在关联性,在临床治疗时需高度关注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学前儿童微量元素监测结果,并针对所出现的检测情况做出相应的指导工作。方法抽取500例在我院进行入学检查的3~5岁儿童,对其进行微量元素监测,通过化学比色法进行了解到钙(Ca)、铁(Fe)、锌(Zn)、铜(Cu)及镁(Mg)水平,并与正常的参照范围进行对比分析,对微量元素缺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儿童检测结果可知,其Fe检测值为(273.9±44.2)μg/ml;Zn检测值为(6.3±2.1)μg/ml;Cu检测值为(1.2±0.2)μg/ml;Mg检测值为(25.3±10.4)μg/ml;Ca检测值为(68.2±11.5)μg/ml。其中上述元素缺乏比例分别为6.2%、6.0%、2.4%、5.6%及6.4%。结论学前儿童微量元素监测基本正常,但有部分儿童存在微量元素缺乏情况,需通过医师专业指导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微量元素锌与免疫球蛋白(Ig)及C_3、C_4关系的研究,探讨微量元素与人体免疫的关系。一般资料 1.检测对象:均为我院87年至89年4月微量元素门诊中随机抽查的病人和我院健康工作人员,共183例。男121例,女62例,平均年龄39岁,最大为81岁,最小为3岁,50岁以上91例。42例患有肺部疾病,40例患有冠心病,其它患者37例,健康者为64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产儿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平与其生长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住于我院的23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230例同期于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对比两组新生儿静脉血微量元素钙(Ca)、镁(Mg)、锌(Zn)、铁(Fe)、铜(Cu)水平和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25-(OH)D]、维生素E水平,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头围、出生体重、身长等生长参数,分析早产儿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平与生长参数相关性。结果:早产儿Ca、Mg、Zn、Fe、Cu水平均低于足月新生儿(P<0.05);早产儿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水平均低于足月新生儿(P<0.05);早产儿头围、出生体重和身长均小于足月新生儿(P<0.05);早产儿Ca、Mg、Zn、Fe水平与其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P<0.05),Ca、Zn均与身长呈正相关(P<0.05),25-(OH) D水平与其头围和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产儿微量元素Ca、Mg、Zn、Fe水平出生体重具有相关性,维生素D与头围和出生体重也有密切关系,早期补充这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血清锌水平及相关微量元素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0月56例小儿肺炎者为肺炎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两组钙、锌、镁、铁、铜含量,分析各微量元素,尤其是锌含量对小儿肺炎的临床价值。结果肺炎组与正常组钙、镁、铜元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锌、铁分别为(19.52±3.16)μmol/L、(12.03±5.84)μmol/L显著低于正常组(21.55±2.63)μmol/L、(17.64±2.62)μmol/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者微量元素锌、铁可发生异常降低,微量元素检测可作为小儿肺炎的诊治的观察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血中微量元素Cu、Fe、Zn的含量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6月—1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初诊甲亢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检测所选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微量元素。研究对象确诊后即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并对其跟踪随访2个月,并检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微量元素。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结果的对比,了解甲亢患者在药物治疗前后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甲亢患者Cu、Fe和Zn治疗后分别为:(15.3±4.26)μmol/L,(1.12±0.36)μmol/L和(21.4±5.38)μ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升高会影响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其检测可能为早期诊断甲亢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与精浆微量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1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60例精子数少于20×109/L患者、53例精子存活率小于50%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选取同期我院67例健康体检男性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测定铜、钙、镁、锌、镉以及铁六种精浆微量元素。结果精子数少于20×109/L患者与对照组在铁、钙、镁等精浆微量元素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精子数少于20×109/L患者的铜以及镉等精浆微量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精子存活率小于50%患者与对照组在铁、钙、镁、铜等精浆微量元素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精子存活率小于50%患者的锌元素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镉元素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影响精液质量的主要精浆微量元素是铜、锌以及镉,铁、钙以及镁精浆微量元素含量与精液质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微量元素检测在提高儿童保健效果方面的实际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360名儿童,将其分为婴儿组、幼儿组以及学龄前组,每组120名,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从整体上看,儿童缺锌比例最高,其次为铁、钙,缺镁、铜相对较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儿童进行微量元素检测,能够了解其微量元素缺乏情况,采取个体化保健措施,提升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13.
长期吸人布地奈德哮喘患儿血微量元素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琮  王军华 《华夏医学》2003,16(2):228-229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影响哮喘患儿血微量元素在国内很少报道 ,本组观察了 86例长期吸入布地奈德 (普米克都保或普米克气雾剂 )的哮喘患儿血微量元素 ,对用药前后血微量元素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1 对象及方法选择 1996年在我院儿童哮喘门诊就诊的 86例哮喘患儿为观察对象 ,男 5 8例 ,女 2 8例 ,年龄 2 .8~ 12岁 ,平均 5 .6岁 ,均符合诊断标准 [1 ]。吸入布地奈德 2 0 0~ 3 5 0 μg/ d,平均3 0 0μg/ d,急性发作时短期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累计用药不超过 2周 )。吸药前和吸药 1年后各测血微量元素 (钙、铁、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弱视与微量元素硒(Se)及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极谱分析法和DTNB比色法,检测60例弱视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血清微量元素Se含量、血浆GSH-Px活性。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弱视患儿:(1)微量元素Se含量显著降低(P<0.01);(2)血浆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3)直线相关分析发现,微量元素Se与血浆GSH-Px呈正相关(P<0.05),微量元素Se与弱视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微量元素参与了弱视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微量元素Se降低可能是引起小儿弱视发生的原因之一,提示使用微量元素Se制剂对防止或减轻小儿弱视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体内全血5种微量元素含量情况,为儿童合理膳食提供准确指导依据。方法:以来我院进行体检及治疗的328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北京普析五元素分析仪MB5对儿童体内全血5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地区学龄前儿童体内5种微量元素中铁、钙、锌的缺乏率较为常见。其中铁的缺乏率约占11.64%;钙的缺乏率约占32.92%;锌的缺乏率约占28.20%。不同年龄组间钙、铁、锌缺乏率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按性别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组间微量元素含量缺乏率无区别,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微量元素是不可缺失的成分,而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缺乏较为常见,儿童家长应指导儿童合理膳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锌(Zn)、铁(Fe)、铜(Cu)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还缺乏应有的认识。为了探讨血中Zn、Fe、Cu变化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同时了解HIE时的肾功能损害情况,本对我院1991/1993收治的42例HIE患儿进行了全血Zn、Fe、Cu微量元素及BUN、Cr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41例非HIE患儿进行对照,现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微量元素缺乏评估方法及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儿童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及少年儿童组,分析儿童微量元素在体内的代谢及分布,评估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及探讨应对措施。结果:各组儿童在ca、Mg、cu、Zn、fe微量元素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中以Zn缺乏最为严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普遍存在,针对各个年龄阶层的儿童出现的不同微量元素缺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变时血清脂类、脂类过氧化产物与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血清微量元素铁(Fe)与总胆固醇(T—ch)水平呈负相关,与水溶性荧光物质(WSFS)呈正相关;血清微量元素锰(Mn)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呈负相关,与丙二醛(MDA)呈正相关;微量元素铬(Cr)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呈正相关。提示:微量元素Fe、Cr、Mn为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的易患元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微量元素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惠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小儿4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小儿体内微量元素的情况.结果 (1)0~2岁小儿观察组钙、锌、铁,铜元素较对照组低(P<0.01),铅含量较对照组高(P>0.01).(2)3~12岁小儿观察组钙,锌、铁元素较对照组低(P<0.01),其他元素含量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 年龄越小微量元素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越大,且其中钙,锌、铁元素含量关系最大.  相似文献   

20.
李森燕 《西部医学》2013,25(5):734-736
目的了解邢台市0~6岁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现状,指导临床给予合理补充,为儿童保健管理及喂养指导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做儿童保健与健康体检的1576名儿童采集末梢血检测微量元素,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比较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体内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 1576名儿童中,发现缺铁972人(61.7%),缺锌954人(60.5%),缺铜434人(27.5%),缺钙12人(0.8%),缺镁4人(0.3%);0岁组缺铁、缺锌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0~6个月组和学龄前组(3~6岁)缺铜较为明显,在不同年龄组间锌、铁含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组间锌、铁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童末梢血中微量元素缺乏较为常见,应适当补充锌、铁、铜含量丰富的食物,合理饮食,使体内微量元素达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