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18省市中学生溺水相关危险行为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青少年溺水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状况,为进一步制定相关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全国18省市181832名中学生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集体自填。结果18省市中学生过去12个月游泳、非安全场所游泳和曾有溺水伤害的报告率分别为52.4%,11.8%和1.8%。男生各相关行为报告率高于女生。大城市、沿海和水网地区省市游泳的报告率高,游泳者中经济发达省市安全场所游泳的比例高于不发达城市,溺水伤害的报告率也相对较低。非安全场所游泳者溺水伤害报告率高于安全场所游泳者。结论非安全场所游泳与溺水伤害密切相关。溺水及其相关行为发生与学生性别、年级、地区、经济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北京1 344名初中生自杀倾向与离家出走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中生自杀倾向与离家出走行为现状和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对北京市三里屯中学初中生I34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3.5%的初中生在过去12个月连续2周以上感到非常伤心或绝望,不同性别学生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8%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想过自杀,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企图自杀;2.0%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有过自杀行为。以上4种行为在父母最高学历不同的学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3%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曾想过离家出走,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初中生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曾离家出走,父亲最高学历不同的学生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中生自杀及离家出走的问题值得关注。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预防和纠正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学生伤害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昌平区10所全日制中学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包括重点初中、重点高中、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5种学校类型,每种学校类型选取2所学校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昌平区中学生运动前无准备、步行违规,欺侮、被欺侮、自残报告率较高,分别为30.1%、36.2%、55.8%、36.6%、33.5%.初中生被欺侮和自我伤害的报告率高于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区中学生中存在多种容易导致伤害的行为,应尽早对中学生进行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张家港市中学生饮食行为与日常锻炼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日常饮食行为、运动锻炼及对体重所持的态度,为卫生和教育部门制定青少年健康教育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江苏省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张家港市16所不同类型学校的4897名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过去7d吃早餐〈1次/d的占20.4%.68.1%的学生存在偏食现象;女生甜点,西式快餐摄入报告率高于男生.对肥胖的关注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部分中学生存在不合理减肥现象;中学生的课外功课负担总体较重,参加课外补习的初中学生报告率高于高中学生;中学生日常运动锻炼时间很少,高中生报告率明显高于初中生:结论应尽快开展中学生继康危险行为的干预措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大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进一步实施干预和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19所大、中学校在校学生3979名,利用《广东青少年伤害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以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学生中,在过去的12个月里,10.1%的学生曾1次以上去过无安全设施的地方游泳;7.1%的学生有过自杀的计划;27.6%的学生想过离家出走。在过去的30天里,骑车逆行的占10.4%,闯红灯、乱穿马路的占6.0%;步行过马路不走人行道的占21.7%;3.6%的学生被恶意取笑,1.0%被索要财物,5.7%被开色情玩笑。初中、高中、中等职校、大学等不同学校类型有9种伤害相关行为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间有10种伤害相关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市青少年存在多种伤害相关行为,不同学校类型、不同性别伤害相关行为的发生率不同。应针对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培养青少年健康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现状,为预防控制伤害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北京市选取初一至高三学生共13697人,匿名填写《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北京市中学生9.3%报告经常步行违规,42.1%骑车违规;5.5%曾在非安全场所游泳,5.9%曾在非安全场所滑冰;11.5%报告曾随身携带刀棍等危险品,22.4%曾与他人打架;与跌坠等相关的伤害行为较常见,误服药物、中毒、电器、爆炸伤等相关危险行为有一定发生率。不同年龄、性别和学校类型的学生伤害发生率不同。结论中学生是各类伤害相关危险行为高发人群。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的32 810名中学生进行自填式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采用两步聚类法将有骑车违规行为的研究对象分为4类风险等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风险4级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关联强度。结果 北京市中学生骑车率为80.0%,其中,37.2%的人报告有骑车违规行为。男生的各项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0.05);高中生与初中生骑车违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P<0.05);母亲文化程度越低,学生骑车违规报告率越高;单亲、重组和隔代家庭学生的骑车违规报告率高于核心和大家庭的学生;有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学生的各项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类行为的学生(P<0.05)。男生、高中生和重组家庭学生分别比女生、初中生和其它类型家庭的学生更易出现风险等级较高(3、4级)的违规行为;农村学生不同风险等级(1、3、4级)违规行为的报告率普遍高于城市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技校/中专的学生风险4级违规行为报告率最高;有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学生的风险4级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类行为的学生(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OR=2.75,95%CI:2.51~3.01)、农村(OR=1.41,95%CI:1.30~1.54)、母亲文化程度高、重组家庭(OR=1.51,95%CI:1.10~2.10)、有步行违规、有非安全场所游泳、滑冰行为(OR值分别为2.47、1.29、1.80,95%CI分别为2.19~2.78、1.12~1.49、1.57~2.07)是骑车风险4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少年骑车危险行为与性别、学段、城乡、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密切相关,在对青少年的骑车违规行为进行干预时,应考虑从个体、人际、组织、社区和国家政策五个水平进行多层次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宾阳县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现状,为制定伤害相关行为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广西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1 087名学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结果步行违规、骑自行车违规、非安全场所游泳行为3种故意伤害相关行为的发生率最高,其中步行违规、骑自行车违规的发生率男生与女生、初中生与高中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安全场所游泳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受欺侮、打架、孤独感、失眠、离家出走意念等故意伤害行为的发生率男女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生受欺侮、打架的发生率高于女生,女生孤独感、失眠、离家出走意念的发生率高于男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重点中学学生高于普通中学学生(P0.01)。严重伤害的发生率11.33%,男生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普通中学生高于重点中学生。结论宾阳县中学生中故意伤害行为、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较高,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湖南省桃江县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抽取6所中学,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级,共18个班级878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应答率97.8%),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由学生集中填写。结果初中生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饮酒(41.0%)、吸烟(29.6%)、受欺负(25.8%)、骑摩托车不戴头盔(23.0%)、打架(16.2%)、无陪护户外游泳(15.5%)、赌博(9.0%)、自杀意念(5.6%)、不良减肥行为(3.4%)、自杀计划(2.8%)和自杀未遂(1.0%)。结论初中生与伤害有关的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探讨网络成瘾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朝阳区2366名中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2县《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初中)》和《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高中)》.结果 中学生上网率为85.97%,网络成瘾报告率为9.64%,职高生网络成瘾报告率高于初中生、高中生,自感成绩差的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高于学习成绩一般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其他因素保持相同的情况下,每天活动60 min每增加1d网络成瘾发生率减少为原来的92%.重伤害增加1次,网络成瘾报告率增加为原来的1.21倍,玩游戏增加1h,网络成瘾报告率增加为原来的1.48倍,有错误减肥、骑车违规、自杀意念、尝试吸烟行为学生的网络成瘾报告率分别是无该行为的1.48倍、1.62倍、1.20倍和I.22倍.结论 中学生网络成瘾水平一般,职高生、自感成绩差的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突出;网络成瘾与多种行为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目的 了解中学生伤害行为流行状况。方法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随机整群抽取3所学校初一到高二学生1650人,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石景山区中学生中46.0%骑坐摩托车时不戴头盔,20.1%的学生有动手打架行为,15.9%的学生有自杀意念;男生违反交通规则,动手打架等行为的发生率高于女生;初三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年级。结论 中学生中存在多种容易导致伤害的行为,应尽早对中学生进行预防伤害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段佳丽  孙颖  霍达  耳玉亮  韩霄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044-1046,1049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中学生性行为发生现况及其与物质成瘾行为的关系,为有效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北京市高中76所、职业技术学校34所、大学12所的学生共24 520名,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集体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了解性行为发生情况及其与物质成瘾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高中、大学学生性行为报告率分别为7.31%和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已经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有20.05%发生过被迫性行为,有32.29%的学生有2个及以上的性伴,安全套的使用率为63.61%,有10.03%的学生曾经发生/造成意外妊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现在吸烟、现在饮酒、重度饮酒、醉酒、吸毒、擅用镇静催眠类药物等均与性行为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结论 性行为已经成为北京市大、中学生的重大健康问题.早期、多角度地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汕头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方法]按整群抽样原则,抽取汕头市各种类型10所学校初一到高三合共41个班2247名学生进行无记名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81.98%的学生在马路上行走时曾违反交通规则,71.74%学生乘坐或驾驶摩托车时没戴头盔;12.86%的学生曾到过非游泳区游泳,该行为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9.52%学生抑郁,抑郁相关行为性别、年级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打架行为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证驾驶摩托车或汽车、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时违反交通规则、乘坐饮酒者驾驶的摩托车或汽车、到非游泳区游泳、抑郁、随身携带过攻击性武器、打架7项行为发生率因学校类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汕头市中学生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远高于国内城市的同类报道,面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相对较低;应及早树立预防青少年伤害的意识,针对青少年性别、年龄、学习环境等特点,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自我伤害流行特征,探讨自我伤害与自杀相关行为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6所学校初一至高三5 807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中学生35.6%报告发生自我伤害,7.0%经常发生自我伤害行为;女生自我伤害报告率高于男生,初二女生和初三男生是自我伤害发生的高发年级;重点高中、单亲和重组家庭学生是自我伤害的高发人群;自我伤害行为发生越频繁的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越高,与无自我伤害行为发生者相比,经常发生自我伤害行为者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增加5.7~12.3倍。结论 北京市中学生经常性自我伤害与自杀相关行为密切相关,二者高发年龄一致。应尽早对青少年开展心理行为干预和生命教育,及时发现自我伤害高发人群,开展自杀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减肥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按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4所中学初一到高二5个年级共454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家长问卷收集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分析减肥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结果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8%和5.0%,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6.6%和2.7%。有435名男生(23.9%)和803名女生(39.0%)自述超重或肥胖。过去1个月内,无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中,男、女生分别有8.9%和17.8%自述有过不良减肥行为,其中男、女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4.4%和7.0%;而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中,男、女生分别有30.7%和45.8%自述有过不良减肥行为,其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8%和4.7%。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体重、父母亲的体重、母亲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减肥行为相关。结论中学生不良减肥行为有一定的发生率,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应对此加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现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所初中和高中的1 883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与伤害有关的危险行为。结果中学生步行违规率8.2%,骑车带人和骑车双手离把发生率分别为27.2%和15.0%,攀爬屋顶或其他危险地方、在玩滚轴溜冰等时不戴保护装备的发生率分别为49.3%和30.0%,过去12个月故意伤害过自己的学生占15.2%,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尝试自杀的学生分别占12.1%、6.9%和1.6%。结论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广泛存在,需要相关部门根据不同年龄、年级的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类型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成瘾行为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了解中学生成瘾行为流行状况。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三类中学初一至高二学生1650人,自填问卷。结果:该区中学生目前吸烟、饮酒、网络成瘾率分别为10.3%、31.0%和12.2%;各成瘾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结论:应针对中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尽早进行健康和生活技能教育,减少成瘾行为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能力现状,探索能够有效评价中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评估工具。方法采用优势与劣势问卷和情商问卷,对北京市东城区8所中学1211名学生进行情绪和行为问题调查。结果6.3%的学生行为劣势得分处在危险/问题范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能力得分不同,女生情感症状问题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品行问题和同伴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初中生品行问题和同伴问题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高中生的情感和过度活跃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无论性别还是年级,只有约50%的中学生情商总分处于正常范围内。中学生行为劣势与情商水平呈负相关,行为优势与情商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有所不同,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中学生校园躯体暴力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不同性别中学生校园躯体暴力行为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初一到高三学生5718名,匿名填写问卷,有效问卷5660份.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北京市中学生校园躯体暴力的报告率为14.3%,男生高于女生(男生25.2%、女生5.1%).无论男女生,学校亲密度差是校园躯体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男生OR=1.060、女生OR=1.065);父亲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1.653)、重组/单亲家庭(OR=1.834)、低年级(初一OR=5.291、高二OR=1.526)、学习成绩较差(OR=1.470)是男生躯体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状况较好(OR=0.546)、同伴关系较好(OR=0.618)、与父亲沟通容易(OR=0.756)是男生躯体暴力发生的保护因素.与母亲沟通容易(OR=0.358)是女生躯体暴力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校园躯体暴力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与性别有关,应充分考虑性别差异,从个人、家庭、学校等多方面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校园躯体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青少年性相关行为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性相关行为现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66所大中学校1193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22%的中学生看过色情书籍和音像制品,农村(16.46%)高于城市(14.44%);男生(25.07%)高于女生(6.23%);职中生最高(25.41%),普通中学(13.93%)高于重点中学(1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看过色情书籍、音像制品的学生中,曾发生性行为率高达22.35%.在高中、职中学生中,35.82%曾单独约会异性朋友,34.95%有亲密行为,7.26%曾经发生过性行为,2.10%学生有被迫性行为,73.97%从学校接受过有关艾滋病知识教育,63.44%知道艾滋病病原体是病毒,31.76%对艾滋病感染者持正确态度.8.87%大学生有过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占68.52%.结论 广州市青少年性相关行为频发但预防教育不足,要加强对青少年性观念及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