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部感染是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后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预后差,有资料表明并发者病死率高达50%.我科自2000-06~2007-06收治脑外伤病人共气管切开 262例,其中52例发生了肺部感染,发生率19.85%, 现将其原因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挫裂伤术后并肺部感染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很棘手的难题 ,往往是治疗效果差 ,致死率高。在实际工作中 ,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或方法使用不当、不得力 ,观察不到位 ,易导致坠积性肺内炎症 ,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1 临床资料我院ICU自 2 0 0 0 -0 1~ 2 0 0 2 -0 6,共收治脑挫裂伤病人 2 40例 ,引起肺部感染 15例 ,占总病人的 6% ,其中气管切开病人 5 7例 ,占总病人的 2 4% ,引起肺部感染 12例 ,占总病人数的 5 %。2 感染原因分析2 1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这些呼吸道侵入性操作损害了呼吸道正常的防御功能 ,气管粘膜失屏障作用 …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 3 5例 ,女 15例 ,年龄 11~ 17岁。 5 0例均行开颅及气管切开术 ,术前均无肺部感染。1 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为入院后 12~ 72h ,气管切开术后 3~ 4d开始出现气管分泌物增多 ,咯脓性痰 ,肺部闻及音 ,体温及血象增高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1 3 痰菌培养 术后 3~ 7d开始第一次细菌培养 ,本组每隔3d取标本送验 1次 ,直到连续 2次培养阴性。本组病例均首次培养 ( ) ,确诊下呼吸道感染。取标本用灭菌 1次性输液器管接注射器 ,经气管套管伸至管口以下气管内吸取分泌物 ,置入无菌培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收治 5 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15 6例早期气管切开 ,男 113例 ,女 43例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 (GCS) 6~ 8分 93例 ,3~ 5分 63例。气管切开后定时雾化吸入 ,及时吸痰 ,气管套管外口处覆盖 1~ 2层干净湿纱布。结果 :15 6例病人中 ,出院时基本生活能自理者 5 6例 ,占 3 2 65 % ;生活须人照顾者 2 6例 ,占 16 67% ;植物状态生存者 19例 ,占 12 19% ;死亡 61例 ,占 3 9 10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达 3 0 5 0 % ,呼吸道不通畅 ,肺部感染是加重病情 ,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估计近期不能清醒者、有呼吸道梗阻者、肺部痰多与粘稠不能咳出者、合并颌面部及胸腹部损伤者、有呼吸肌麻痹者 ,应尽早作气管切开 ,加强护理。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治愈和生存率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们在1984年1月至1989年1月期间对40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而气管切开病人的气管内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学检测及抗菌谱鉴定,其中培养出病原菌者36例,现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36例中,男30例,女6例。年龄7~65岁,平均29.1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肺部感染出现时间在伤后2~  相似文献   

6.
肺部感染是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后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预后差,有资料表明并发者病死率高达50%。我科自2000—06-2007—06收治脑外伤病人共气管切开262例,其中52例发生了肺部感染,发生率19.85%,现将其原因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情况 ,对重症监护病人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并提出护理措施 ,现阐述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自 2 0 0 1 0 6~ 2 0 0 3 0 6共收治神经系统危重病人 10 8例 ,其中脑出血 41例 ,重度颅脑损伤 67例 ,平均年龄5 2岁。并发肺部感染 10例 ,发病率 9 2 %。2 感染原因分析2 1 人工气道建立 随着医学发展 ,呼吸机功能不断完善 ,机械通气已成为临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已成为抢救的重要手段。本组病例 2 8例患者接受了气管插管 ,2 0例行气管切开术。由于气管插管期间 ,…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特点是病情重 ,复杂多变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入院病人多是昏迷状态。昏迷病人咳嗽反射及排痰功能减退或消失 ,为保持呼吸道畅通及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3 6例 ,男 3 2例 ,女 4例。年龄 2 1~ 76岁 ,平均 5 5岁 ;车祸 3 0例 ,高处坠跌伤 4例 ,重物砸伤 2例。2 护理要点2 1 气管切开术后的正确体位 气管切开术后 ,病人应取平卧位 ,特殊昏迷伴呕吐病人应以侧卧位 ,且头、颈及上身应保持在同一直线 ,翻身或更换体位时 ,应同时转动 ,不正确的体…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总结我科十年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2 89例 ,其中 74例 2 4h内行气管切开术 ,占 2 5 6%。与未行气管切开者的生存情况比较 ,认为重型颅脑损伤者应早期行气管切开术 ,以降低死亡率。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89例 ,男 176例 ,女 113例 ,年龄 13~62岁 ,平均 3 9岁。1 2 受伤情况 按GCS昏迷分级 ,2 89例均在 3~ 8分间 ,闭合性损伤 15 9例 ,开放性损伤 13 0例。交通事故伤 14 3例 ,打击伤117例 ,坠落伤 2 9例。1 3 气管切开情况 伤后 2 4h内气管切开 74例 ,称A组 :未行气管切开 2 15例 ,称B组。1 4 结果…  相似文献   

10.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因病菌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重症监护室 1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共收治重症患者 10 7例 ,发生肺部感染 38例 ,现就其病因病原菌及护理体会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0 7例中男 72例 ,女 35例 ,年龄 1~ 78岁 ,重型颅脑损伤 6 3例 ,脑血管病 2 2例 ,脑瘤及其它 2 2例 ,手术治疗88例 ,非手术治疗 19例 ,10 3例行气管切开或机械通气 ,其中气管切开 34例 ,曾行机械通气 (包括手术 ) 92例 ,发生肺部感染 38例 ,占 35 5 %。1 2 痰培养结果 每例院内感染送痰培养 2~ 8次 ,平均 5次 ,共分离出 2 78株病原菌 ,其中革兰氏阳性 (G )球菌 43株 ,占15 5 …  相似文献   

11.
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 ,常规方法胃管置入有一定的阻力和难度。 2 0 0 2 -0 3~ 2 0 0 3 -12我们对 5 9例脑外科昏迷病人行气管切开 ,应用侧位注气胃管置入法 ,1次成功率达 91 5 %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常规方法共实施胃管置入 176例 ,重型颅脑损伤 2 6例 ,颅内血肿 3 3例 ,脑干伤 2 2例 ,脑出血术后 5 3例 ,大面积脑梗死开颅减压术后 12例 ,脑积水 5例 ,颅内肿瘤 7例。GCS评分3~ 5分 10 2例 ,6~ 8分 74例 ;男 14 6例 ,女 3 0例 ;年龄 4~76岁。留置胃管 3~ 160d。侧位注气胃管置入共 5 9例 ,男 46例 ,女 13例 ,年龄 12~ 62岁 ,均…  相似文献   

12.
我院ICU自 1996年 2月至 1999年 11月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 30例 ,现将其术后监护探讨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8例 ,女 2例 ,年龄 43~ 6 7岁 ,入ICU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2 5例气管切开后拔除气管插管 ,有气管切开套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呼吸机辅助时间 1~ 40d ;2 3例发生中枢性高热 ;10例并发肺感染 ;1例术后再出血。2 结果10例死亡 ,2 0例病情稳定后转回病房继续治疗。3 观察与护理3 1 辅助通气 呼吸参数设定 :Fio2 40 %~ 6 0 % ,潮气量 8~ 10ml/kg ,呼吸频率 15~ 2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3—2014-01我院158例脑卒中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开后有无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62例)和对照组(9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年龄、气管切开时间、NIHSS评分、脑卒中类型、合并COPD、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呈正相关,其回归模型方程为:Logit(p)=—0.359+0.751×年龄+0.124×NIHSS评分+1.271×气管切开时间+0.207×脑卒中类型+0.833×合并糖尿病+1.238×合并COPD+1.470×侵入性操作。结论年龄、NIHSS评分、气管切开时间、脑卒中类型、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侵入性操作是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9-0 3~ 2 0 0 1-0 5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63例 ,昏迷时间 4~ 5 2d。由于这些病人意识丧失 ,不能经口进食 ,我们在采取静脉营养基础上配合鼻饲营养 ,使其电解质保持平衡 ,保持并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3例病人均作气管切开 ,男 40例 ,女 2 3例 ;年龄 2 0~ 80岁。脑干伤 15例 ,颅内血肿 2 0例 ,脑挫伤 2 8例 ,鼻饲时间最短 4d ,最长 60d。出现返流 10例 ,占 16% ;便秘 9例 ,占14 % ;腹泻 5例 ,占 8% ;消化道出血 15例 ,占 2 4%。1 2 鼻饲食物均选用普通食物 如糖、牛奶、鸡蛋等经过简单水解成大…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降低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对成功抢救十分重要,气管切开则是其有效措施[1]。我院1995年至2001年间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共对216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本文对此种急救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应用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6例,男性176例,女性40例,GCS评分为3~8分,颅内血肿、脑挫裂伤186例(手术172例),其中发生脑疝58例;脑干损伤30例。1.2气管切开的原因呼吸道内分泌物、血液、呕吐物潴留影响呼吸道不畅,可能引起窒息158例;颅脑挫伤短时间内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12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优化吸痰法与传统吸痰法在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04-2013-03收治80例接受气管切开的脑外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接受负压插管的优化吸痰法,对照组接受传统吸痰法.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血气分析参数、肺部感染及气道黏膜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第3天、第5天、第7天的PaO2与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第7天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与气道黏膜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优化吸痰法在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中预防肺部感染及维持呼吸道正常通气的效果优于传统吸痰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肺部感染是重度颅脑损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现将我院从 1991年以来收住的 5 0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 ,男 3 2例 ,女 17例 ,年龄 1~ 71岁 ,平均 3 9 3岁。肺部感染出现时间在脑外伤后 2~ 3 0d ,其中出现伤后  相似文献   

18.
现将我院一年多来脑血管病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 ,并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999 0 1~ 2 0 0 0 12重症监护病房内共收治重症脑血管病人 2 60例 ,男 14 0例 ,女 12 0例 ;脑出血 2 3 0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5例 ,大面积脑梗死 2 5例 ;意识不清者 2 10例 ;合并肺部感染 2 48例 ,占感染发生率 95 % ;而肺部感染中意识不清者占95 5 % ,意识清楚者占 4 5 %。单纯一种病菌感染者占 3 4 8% ,两种以上病菌感染者占 65 2 % ,单纯肺部感染者占 75 2 % ;并其它部位感染者占 2 4 8%。2 肺部感染常见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收治5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6例早期气管切开,男113例,女43例,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6-8分93例,3-5分63例。气管切开后定时雾化吸入,及时吸痰,气管套管外口处覆盖1-2层干净湿纱布。结果:156例病人中,出院时基本生活能自理者56例,占32.65%;生活须人照顾者26例,占16.67%;植物状态生存者19例,占12.19%;死亡61例,占39.1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达30.50%,呼吸道不通畅,肺部感染是加重病情,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估计近期不能清醒者、有呼吸道梗阻者、肺部痰多与粘稠不能咳出者、合并颌面部及胸腹部损伤者、有呼吸肌麻痹者,应尽早作气管切开,加强护理。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和生存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外伤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及病原菌特点,探讨预防及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2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调查分析。结果根据入院后的调查研究,导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中从260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分离了细菌190株,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5.8%,真菌占13.2%。治愈196例,因肺部感染死亡39例,放弃治疗25例。结论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