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地学层析成像学术会议简介ABriefReportofInternationalSymposiumonGeotomography1会议概况:第H届地学层析成像国际学术讨论会(The3rdSEGJ/SEGInternationalSyttip。tur...  相似文献   

2.
1992年11月18—2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2届地学层析成像(Geotomography)国际学术会议。该会议由日本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J/SEG)共同组织,来自美国、日本、中国、朝鲜、澳  相似文献   

3.
第29届IASPEI大会中有关三维地震层析成像的论文摘录TheQuotedSummaryfromPapersAbout3-DCTImageinThe29thGeneralAsemblyofIASPEITitle:3DModelsofSWaveVelo...  相似文献   

4.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ISEEG’97)1997年10月25—28日在成都理工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成都理工学院共同主办,成都理工学院承办.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委“春晖计划”、地质矿产部、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fl:,)、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会(EEGS)等的大力支持.国内外15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其中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西兰、马来西亚、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代表共42名.会前出版的…  相似文献   

5.
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第21届大会在美国博尔德举行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第21届大会于1995年7月2日至14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Boulder,Colorado)的科罗拉多大学举行.大会主题是:地球物...  相似文献   

6.
1994: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成立75周年格雷代尔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自1919年建立以来的历史,从很多方面讲,也是地球物理学发展历程的编年史。例如:1935年发表的瞬时地下水流动理论是登载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会刊《EOS》上;1965年证明...  相似文献   

7.
作者简介     
《地震学报》2000,22(1):112
傅容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专业毕业.一直从事地震、重力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主要从事地幔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国际地球深内部研究(SEDI)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理事和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陈学忠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研究员.1995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地震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震成因、地震孕育过程、地震预测理论和方法及前兆机理的研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学会会员.李庆春 西安工…  相似文献   

8.
第27届国际地震和地球内部物理综合学术会议第27届国际地震和地球内部物理(IAPEI)综合学术会议干1994年1月10日至21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召开.与会代表共445人,来自五大洲46个国家.美、日两国与会人数最多,分别为84人和66人,东道主新西...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CGS)和美国面向地学的计算机学会(COGS)于1991年9月2日至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ISCAG).该会得到了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学会(AAPG)及联合国亚洲近海矿产资源联合勘察协调委员会(CCOP)的支持,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们的热烈响应.出席会议代表500余人,分别来自全球不同地区十八个国家,提交论文250余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际上与地学有关的国际会议相当多 ,内容涉及地质、环境、灾害、地球物理、勘探等各个方面。近几年中国地震局组团参加的国际会议主要有 :西太平洋地球物理学会、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 IUGG)、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 IASPEI)等举办的学术会议。本文着重介绍近期与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有关的一些主要国际会议的召开情况。1 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由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主办 ,旨在召集来自西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球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 ,促进该地区的地球科学研究 ,同时 ,亦欢迎世…  相似文献   

11.
陈颙 《华南地震》1995,15(1):78-82
分形几何与地球科学(续)陈颙(国家地震局,北京100036)·TopicalLecture·(3)FRACTALGEOMETRYANDGEOSCIENCE(CONTINUOUS)¥ChenYong(StateseismologicalBureau,B...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 ,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UGG)、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ASPEI)、国际地磁学和超高层大气物理学协会 (IAGA)等国际学术组织和一些国家的地学专业机构将在世界各地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为使我国地震科学工作者更方便地了解这些专业国际会议的有关情况 ,我们将部分与地震学研究有关的会议作一简短介绍 ,仅供参考。1 第 3届大陆地震国际会议———地震机理与减轻地震灾害 (3rdInterna tionalConferenceonContinentalEarthquake———Mecha…  相似文献   

13.
2004年3月31日至4月3日,中国石油学会(CPS)和美国勘探物理学家协会(SEG)联合主办的2004年第六届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SEG年会是全球地球物理界的顶级专业学术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小范围的会议,每4年召开一次大会.会议主要交流、展示各国在地球物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新仪器.本次会议共有国内外地球物理方面的专家、代表1200余名参加.会议共设立了5个分会场和软件、仪器展区,同时举办了由全球各大石油公司总裁参加的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31日至4月3日,CPS/SEG北京2004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自1978年以来,本次大会是勘探地球物理学界在中国举办的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CPS)和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联合举办,以地球物理如何满足油气勘探的高难度化、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为本次会议主题,针对具有巨大挑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协会(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简称SEG,是群众性的学术组织,该会过去曾屡次邀请我国同行参加年会。1978年学会恢复活动后,我国开始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名义前往旧金山出席该协会第48届年会,1979年我国又去参加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召开的第49届年会。今年是第50届年会,又值该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我国又有9人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的名义参加学术和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6.
大会概况     
大会概况第21届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大会于1995年7月2日至14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的科罗拉多大学的校园内举行。大约5000名属于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术领域的科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联合会下属的各个协会除了国际海洋物理科...  相似文献   

17.
方熠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2):295-295,310
2004年6月7日至6月11日,第一届《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会议》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长江水利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美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会和长江大学协办.大会主席为中国地质大学王家映教授,执行主席为来自美国的XIA Jiang—hai博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于晟教授.大会名誉主席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刘光鼎院士.这是近年来在中国召开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学术会议.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法国、日本、韩国、瑞典、泰国和中国及香港、台湾等共1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科学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110多篇论文和摘要.  相似文献   

18.
分形几何与地球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颙 《华南地震》1994,14(3):85-92
分形几何与地球科学陈颙(国家地震局,北京100036)FRACTALGEOMETRYANDGEOSCIENCE¥ChenYong(StateSeismologicalBureau,Beijing100036)编者按:分形几何与非线性动力学是近年来国际...  相似文献   

19.
地磁场Sq的经度效应和UT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国际地球物理年(IGY)和国际地球物理合作年(IGC)期间全球地磁台网的资料和中国台站的同期地磁记录,对地磁场太阳日变化S的经度效应和UT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将适用于瞬时全球磁场的球谐分析法与适用于平均场的双调和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分析S磁场的新方案,得到了(θ,T,t)坐标系中组成S场的三个部分,即仅随地方时LT变化的部分SLT,仅随世界时UT变化的部分SUT以及既随LT变化又随UT变化的部分SLUT.从全球来看,在IGY/IGC期间,这三部分的强度之比分别为:X分量1.0:0.2:0.3,y分量1.0:0.1:0.6,Z分量1.0:0.4:1.0.S的经度效应和UT变化虽然表现了同一物理过程,但它们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其决定因素是地磁轴对地理轴的倾斜,地磁场的非偶极子成分(即区域性异常)和地球内部电性的横向不均匀性(包括海陆分布、地壳上地幔电导率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肖佐 《地球物理学报》1983,26(6):598-598
<正>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第十八届大会于1983年8月15日至27日在西德汉堡举行。这是每四年一次的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界的学术盛会。会上,有五次综合报告及廿一个学会间交叉的学术报告会。联合会所属的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地震和地球内部物理协会(IASPEI)、火山和地球内部化学协会(IAVCEI)、地磁和高空物理协会(IAGA)、气象与大气物理协会(IAMAP)、水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