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槟榔药用和食用安全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俊辰  弓宝  孙佩文 《中草药》2017,48(2):384-390
槟榔不仅为我国常用中药材,还是东南亚和我国传统食品之一。近年来相关报道提出槟榔对人体安全具有一定的危害。现就对槟榔的使用方法沿革和安全性进行综述,探讨槟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针对槟榔安全性提出相关建议,为槟榔药用和食用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槟榔ArecaeSemen是我国传统医学常用的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等功效。近年来,关于食用槟榔诱发口腔癌的负面报道较多,关注焦点主要集中于食用方面,忽略了药用价值。海南省是我国槟榔的主产区,以食用为主,严重制约了槟榔的使用和发展空间,不利于海南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梳理汉代以来中医药本草典籍中关于槟榔功效记载的历史脉络,归纳总结历代医家对其功效认识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整理了现阶段槟榔药用的概况及安全性的研究报道,为槟榔药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食用百合与药用百合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浸出物含量及多糖含量测定法、HPLC法、指纹图谱相似度检查、GC-MS法对两类百合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类百合的浸出物及多糖含量、HPLC、指纹图谱、GC-MS图谱之间都有明显差异,但食用百合的浸出物及多糖含量高于药用百合。结论:食用百合不可以作为药用百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药的广泛使用,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也日趋关注和重视,尤其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中药中毒事件使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产生怀疑。中药的“毒”性是在功效的表征过程中逐渐被发现的,其毒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准确辨证、配伍使用可达到减毒增效的目。有“毒”中药是在中药毒性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其有别于化药毒性。本文基于中医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就近年有关中药“毒”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近几年来蒙药草乌和中药草乌炮制现代化研究进展,包括炮制工艺及工艺优化、炮制原理、草乌配伍减毒作用、草乌毒理作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草乌进一步研究及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历代本草方剂文献中蜘蛛的药用和食用资源及其临床配伍方法的历史沿革变化,通过完善补充相关资料,为开展蜘蛛的资源利用和新药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查阅历代的本草典籍,结合笔者的调查情况,并将国内所使用药用和食用蜘蛛种类及其临床应用方剂进行整理、归纳。结果:国产食用和药用蜘蛛种类共8科18种,按照个体大小分为中小型蜘蛛和大型蜘蛛,前者种类6科14种,中药中应用较为广泛;后者种类有2科4种,富含蜘蛛毒素,在黎族医药中应用广泛,是今后蜘蛛药物开发的主要源泉;蜘蛛药材加工炮制方法和入药部位多样,临床配伍用于治疗疝气、止痛、风湿、痈疽恶毒、无名诸疡、内外痔、腋臭等;可研末内服,浸酒或入丸、散,外擦或捣敷等。此外,少数民族食用蜘蛛主要有7种,常去头足,油炸或烧烤。结论:今后应拓展大型药用和食用蜘蛛资源,综合利用蜘蛛各部位和化学成分,精心组织对经典方剂和少数民族药物应用知识的筛选开展研究,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为蜘蛛资源的现代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性中药的临床使用是中医药的特色,在慢性疾病和重大疾病的救治过程中应用广泛.但是毒性中药的毒性研究数据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为系统阐述毒性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中药配伍、炮制是中医药临床减毒增效的有效手段,准确而系统阐释配伍、炮制原理对中医药安全有效性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特定的生理学优势,斑...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是得到医学界公认的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有效药物,但由于其对多器官的急慢性毒性损害,限制了临床应用。通过对雷公藤配伍减毒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系统梳理,并试图用“异类相制”假说,从气味相制、异效相制和扶正制毒三个方面探求其配伍规律。  相似文献   

10.
杨新 《光明中医》2020,(3):438-439
槟榔生品善于驱虫,焦槟榔长于消食导滞,本文从物质基础、药理作用、谱效关系等3个方面对近十年焦槟榔炮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得出焦槟榔"长于消食导滞"的炮制物质基础为槟榔碱、美拉德反应产物、多糖类成分,槟榔碱在促胃肠运动作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剂量范围,以期为开展焦槟榔"长于消食导滞"的炮制机制研究,进一步对炮制机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古籍记载的闹羊花不同炮制品的毒性和药效的相关性,确定“减毒-存效”的最佳炮制方法.方法 采用分光测色仪、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法(HPLC-CAD)、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分别对闹羊花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性状(颜色)、指标性成分含量、毒性、药效进行评价.结果 相较于生品,闹羊花经炮制后饮片颜...  相似文献   

12.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之功效,治疗重症疾病中疗效独特,但具有明显的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附子存在不经炮制、煎煮时间愈短、给药量愈大,则毒性愈大、药理活性愈强的规律,但其药物作用和毒性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换,不同的炮制方法可利用其毒性作用,使其转化为治疗作用。附子经较长时间煎煮后,其有毒成份会被破坏,而有效成份也随之部分流失;水溶液的镇静、镇痛、抗炎等作用随水解时间而逐渐减弱,而有效成分总乌头碱含量不会发生变化。合理的配伍,不仅可以降低附子的毒性,减少不良反应,还可增强附子疗效,使其应用范围扩大。科学、合理地控制附子使用剂量,其发生严重毒性反应的机率则非常小。  相似文献   

13.
端午节在门前“插青”的习俗,出自黄巢起义中的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 唐末黄巢起义,各藩镇封建地主四处逃窜。同时,大肆传谣,说起义军有“隔山妖剑”之术。群众闻讯,纷纷逃避。起义军经过宁化县境内时,见一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慌乱逃跑,把年长的大孩子背在身上,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异类相制”理论探讨雷公藤肝毒性配伍减毒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江莹  王芳  张贺  孟楣 《中草药》2014,45(18):2711-2715
雷公藤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药,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及抗生育等作用,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天然药物之一。但在使用中雷公藤所引起的肝损伤报道频繁发生,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依据"异类相制"的中药配伍理论,对雷公藤肝毒性减毒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归类分析,提出雷公藤肝毒性配伍减毒的组方原则,以期为提高雷公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教育"的提出对传统药用植物学教学发起了很大的挑战,以花冠类型为例,详细介绍了微视频教学的全过程,以点带面,展示了依托于网络平台的微课和微视频作业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论述了微视频教学应用的原则和优点,即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并给出了开拓微视频形式,丰富网络平台,改变课程评价方式,监测教学效果变化等建议。探讨了微视频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杨锦妮  刘新月  张艳 《中草药》2023,54(18):6139-6149
“酒制升提”是传统中药炮制理论的典型代表之一,药物经酒炮制后可引药上行、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活血化瘀补肝肾之功效,进而达到减毒增效之目的。通过“酒制升提”理论内涵对“酒制升提”炮制理论的形成、发展进行考证,并结合“酒制升提”炮制理论的研究现状,从物质基础变化、归经的现代研究和临床组方等角度探索中药“酒制升提”的效应机制,并结合药物归经和酒的质量标准展望“酒制升提”效应机制研究方向,为“酒制升提”炮制理论深入研究和酒制品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2011年3月21日,中国中药协会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京共同组织召开了珍稀药用资源保护和利用与中医药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会议围绕如何保护、利用珍稀药用资源,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交法”与药典法姜半夏中成分含量及对动物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比较“正交法”和药典法两种炮制工艺炮制的姜半夏中成分的含量及两种炮制品对动物的作用。方法:总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重量法、酸性染料比色法;浸出物、灰分测定采用药典附录法;毒性采用LD50测试;胃液分泌采用大鼠幽门结扎,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PGE2含量,酸度计测试胃酸,改良Met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结果:总生物碱含量以“正交法”较高;灰分、浸出物含量以药典法较高;两种姜半夏混悬液、水煎液灌胃均未见明显毒性,但水煎液腹腔注射以药典法毒性较大,其LD50为(13.346±0.019)g/kg;两种姜半夏对大鼠胃液中PGE2含量、胃蛋白酶活性均呈促进作用,但对胃液量无明显影响。结论:两种工艺炮制的姜半夏无明显差异,以“正交法”炮制品较好。  相似文献   

19.
外泌体是由生物体内各种细胞主动分泌的脂质双分子层膜性囊泡,似纳米粒,具有信使靶向性,与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结合可构建中医药现代化实验研究思路与策略。外泌体由各细胞分泌,膜内含核酸、蛋白质、脂质及小分子代谢物质等,亲本能精准协调各细胞间的功能,浓缩传递亲本细胞的功能信息,是体现细胞功能的简洁形式;同时荷载了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印迹模板”,若对其包裹的基因-蛋白质-脂质-小分子间的“印迹模板”运载规律进行研究,可建立起中医药理论现代化实验研究思路和策略,揭示机体经络脏腑功能。笔者首先对外泌体的现状,包括发现、分泌、特点、功能、归属、摄取、研究方法、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阐述其精准信使靶向性的运载工具天然属性,体现出了经络脏腑微观物质的运行规律;其次,探讨其作为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印迹模板”重要载体,融合中医药超分子化学研究方法提出中医药经络脏腑与归经的微观物质基础、中药复方配伍、中药靶向制剂靶向性的实验研究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亚太传统医药》2009,(5):F0002-F0002
2009年4月14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澳合作协会和北京雅云世纪文化传播公司承办的“中医药国际论坛——文化·理解·沟通”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虎,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马建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澳大利亚农业部部长托尼·博格、中澳合作协会会长雷雅云等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