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赵绍印 《包装工程》2018,39(8):33-37
目的论证出全球视野下,民国牙粉包装设计所具有的双重特征,对当下设计实践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方法从消费群体和包装设计视觉元素两方面分别论证,结合消费心理和图像分析,实事求是地得出了民国牙粉包装设计的爱国性和媚外性双重特征。结论民国包装设计具有爱国民族情结的时代性的同时,也呈现出迎合消费者的时尚性特征。知微见著,通过民国牙粉包装设计特征分析,希望对当下其他设计的实践和研究有所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2.
梅倩  张景 《包装工程》2023,44(14):461-470
目的 将游戏化理论应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化体验设计研究,提高游客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文化感知,并产生积极的游览体验,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与传承的目标。方法 首先研究游戏化理论相关概念;其次研究游戏化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产品案例比对分析,提出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游戏化体验设计策略;最后以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为研究案例,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等,分析游客在永庆坊游览体验过程中的用户期望、行为特征和情感体验,设计具有游戏化要素的数字化体验设计应用《集物.永庆行》,并进行设计策略的可行性验证。结论 通过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游戏化体验,探寻游客在不同阶段游览的内在核心驱动力,以深度游览为出发点,塑造游客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价值感知;以期望行为为导向,通过游戏化要素促进游客在自我驱动中完成游览体验;以提升自我成就感为目标,产生愉悦积极的游戏化体验。为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体验设计相关研究者和设计师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图书阅读软件的游戏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将游戏化设计理念引入图书阅读软件的设计当中,探究青少年图书阅读软件的游戏化设计方法,为此类软件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从自我决定理论出发,研究青少年对游戏化的心理需求,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阅读行为、阅读偏好和游戏化需求程度,总结出青少年图书阅读软件的游戏化设计方法。结论青少年图书阅读软件的游戏化设计,需要满足青少年的自主需求、社交需求和能力需求3个方面的需求,以满足这3个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可以激发用户的读书兴趣,对青少年自主读书起到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明衡  姚洁  肖韬 《包装工程》2021,42(24):198-206
目的 结合PBL游戏化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游戏化设计对大学生运动动机的促进作用和影响途径。方法 基于实验设计的方法,在大学体育课堂实施PBL游戏化设计干预之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运动动机各项指标上的变化差异,量化评估游戏化设计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游戏化设计的指导原则,提出相关产品的设计优化方案。结果 经过历时16周的游戏化设计干预,实验组在运动自主动机和基本心理需要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则无明显进步。结论 PBL游戏化设计有效促进了运动动机,为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进一步优化的游戏化产品可以在课堂内外帮助培养学生长期的运动自主动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来促进可持续运动行为。  相似文献   

5.
赵畅  陆一晨  张凌浩 《包装工程》2019,40(22):16-23
目的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从体验设计的角度出发,关注老年人群的生活幸福感提升,探索游戏化在乐龄体验设计领域的创新设计策略。方法首先,从概念定义、兴起原因、设计流程3个方面对游戏化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游戏化介入乐龄体验设计在关照乐龄人群的心理、提升体验系统的趣味性、简化操作提升人机交互效率、提供开放的交流动态环境方面的特征和优势,以及目前在体验、医疗、健康和新技术应用等四大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以游戏化的3个要素(动机能力、心理结果和行为结果)所关联的相关案例为对象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结论提出了包含基于游戏化体验的用户研究、基于创新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和基于协作式关系的社群构建的三方面游戏化乐龄体验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商品经济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繁荣发展,市场上的零食品牌愈发增多。现阶段,大学生群体越来越成为零食消费的主力军,但针对广大大学生等年轻群体的零食包装设计在市场上有所缺乏。介绍了零食行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述了大学生消费的零食包装的应用价值与创新方法,并针对肉食类、干果类、膨化类、海味类零食探讨了大学生消费的零食包装设计应用思路,旨在满足年轻群体对休闲零食包装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达到商品包装的最终目的,商品包装设计师必须研究现代消费心理。消费者现代消费心理主要表现为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针对消费者现代消费心理,包装设计师可以采取两种策略:一是以消费垃象的群体心理特点作为主要设计依据,二是以消费对象的个体心理需求特点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满足消费者的多种心理需求,从而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8.
陈郁璐  雷青 《包装工程》2023,44(10):383-394, 428
目的 通过五维价值感知模型,洞察新生代群体文博文创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构建产品策略与设计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以文化消费与价值感知理论为基础,以情感、文化、社会、功能与价格价值感知为变量,对文博文创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其关系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研获取相关数据,应用SPSS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假设检验。结果 得出情感价值感知是新生代群体文博文创消费需求的首要影响因素;文化价值感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关键因素;社会价值感知对文博文创消费需求具有重要影响;功能价值感知是必备而非显著性影响因素;价格价值感知基于新生代细分群体差异较大,对消费决策呈不同影响。结论 关注独特、共鸣、颜值与趣味交织的情感体验,满足基于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动机的文化探寻诉求,塑造自我价值与社交货币相互催化的社会价值感知,期待实现技术赋能下的“新文创”产品功能价值,构建满足价格预期与心理账户的文博文创产品层级体系,将对文博文创消费意愿提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腾  李成敏  吴剑锋  白楠 《包装工程》2017,38(22):48-52
目的以提升用户运动动机,增强自我监督为目标,探索游戏化设计理论在运动类APP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对游戏化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从目标、控制、反馈、互动场所和互动工具等方面提出移动应用的游戏化设计模型。同时,针对现有运动类APP在用户行为动机驱动不足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游戏化设计应用原则,并以"有跑步欲望而无法坚持跑步"的大学生用户为例,对跑步运动APP的功能模块和信息框架进行了设计。结论垂直细分用户群体,以提升用户情感体验为核心,结合外部刺激实现外在动机内在化,是游戏化理论在运动类APP中设计应用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村杏 《包装工程》2020,41(4):225-229
目的以“90后”目标消费群体的情感特征为依据,发掘适合与消费者产生优质情感互动的包装设计表现形式,探索能直击内心的创意表达,提升婚宴回礼包装的情感价值、文化品位和趣味性特征。方法针对现有婚宴回礼包装设计创意同质化、视觉表达模式化、忽视情感传达等问题,打破固有的设计思维模式,深入解析目标消费人群的多元化情感需求及其对回礼包装设计的影响,强调创意的分众化和情节化,图形的个性化、造型结构的趣味化等创新表达形式。结论在情感消费时代,婚宴回礼的包装设计应以诱发消费者深层次情感体验为目的,以情感价值提升为导向,满足目标消费人群突破传统、展现自我的心理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地挖掘婚宴礼品市场消费潜力,积极引领新时代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1.
劝导用户行为改变的游戏化设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笑宇  辛向阳 《包装工程》2017,38(20):194-198
目的探索劝导式设计中游戏化对用户行为产生的影响,通过系列游戏化产品劝导用户转变行为。方法依托长虹校企合作项目,通过对劝导式设计中改变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运用游戏化的设计方法,从用户研究到原型设计,对现代生活方式下的客厅行为进行引导。结果以游戏化作为改变用户行为和态度的切入点,设计PINCO系列产品和服务。结论用实际项目验证游戏化改变用户行为的可能性,为劝导用户行为改变的设计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张朵朵  罗鹏日 《包装工程》2020,41(14):36-42
目的将游戏化思维应用于旅游体验设计中,探讨游戏化对于提升游客和旅游地居民两者体验的作用,通过游戏化体验设计来达到文化可持续的目的。方法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旅游地展开实地调研,结合游客与旅游地居民的痛点和需求,参考旅游动态模型,寻找游戏化介入的节点,面向旅游中的文化可持续进行旅游体验设计。结论游戏化介入旅游体验设计是可行的,提升了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体验的同时,为两者之间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促进游客-旅游地居民双向互动,提升旅游地居民的文化自信,达到旅游中的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峰  赵锋  董媛媛  刘瀚之  曾云帆  郭英琪 《包装工程》2022,43(18):152-159, 183
目的 为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当前因训练枯燥乏味导致的训练中断情况。方法 首先,通过对医院和康复机构的实地调研,以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理念及技术为核心,分析现有上肢康复训练产品的优势及不足,研究脑卒中上肢康复治疗模式提取相应上肢运动特征;其次,选择国内外流行的几款情景游戏,分析其情景特点和操作方式;最后,将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训练动作与经典游戏情境相匹配,探究两者结合的可行性。结果 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多学科、交叉性设计研究,为脑卒中患者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性上肢康复训练产品。结论 经康复训练实验验证,该系列产品在提高患者主动训练意识、训练效率及效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4.
15.
游戏化思维下H5新闻类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恩培  张迪 《包装工程》2018,39(16):142-148
目的 H5交互新闻产品作为媒介融合下一种新的内容叙事方式,旨在为设计良好用户体验的H5新闻产品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从逻辑层、感官层、知觉层3个维度,探讨H5新闻产品设计过程中用户体验设计的表和里,内容上以大量H5新闻产品为例,提出了游戏化思维理论在"非游戏"领域,即H5新闻中的具体设计运用。结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游戏化思维"服务于H5新闻报道,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建立更丰富流畅的内容和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16.
卢艺舟  苏青 《包装工程》2019,40(2):172-176
目的对移动端儿童数学教育类APP中游戏化设计元素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以此提出对应的设计要点。方法基于DMC金字塔元素,对国内外学龄前数学教育类的典型APP进行对比研究,并通过实验对游戏化元素的效用进行测试。结论在学龄前数学教育类APP的游戏化设计中,动力元素的设计应维系儿童的学习兴趣;机制元素的设计重点在于挑战、奖励和机会元素间的相互配合;组件元素中的徽章和收集更具吸引力,而任务、成就和内容解锁元素更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应合理搭配两类组件元素,在吸引儿童使用数学教育类APP和提升学习效果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17.
韦艳丽  周璇  刘煜炜 《包装工程》2021,42(8):148-155
目的 研究八角行为的分析方法,并探索该方法在学习类APP设计中的应用.只有细化用户在学习体验中的自我需求和学习动机,才能为提升学习类APP的趣味性提供更多视角.方法 从八角行为分析法出发,探索八大核心驱动力对不同类型玩家用户行为的触发,通过对学习类APP用户类型的总结,得出目标型、探索型、互动型、竞争型4种学习者类型的学习乐趣和适用于4种类型学习者的游戏驱动机制.基于用户学习过程的前、中、后3个阶段,梳理得出激励学习者学习行为的游戏化驱动设计方法和模型.结论 以交互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是设计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基于八角行为分析法的游戏化驱动设计模型,能够激发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和创新意识,突破其固有思维模式,寻找驱动学习者行为习惯的游戏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