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县徽 《家庭育儿》2020,(1):0193-0193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推行背景下,字词知识教育逐渐转变为字词知识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并举的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实现教书育人与传授知识的有机结合。因此,深刻认识德育并加强其对阅读教学工作的解读便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2.
王翔南 《现代保健》2011,(25):170-172
心理健康教育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代传统的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中人格与品德的关系是怎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究竟有什么异同之处,他们之间关系如何,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者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明确的问题。文章对上述问题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郊县学生流行性感冒(下称流感)防治知晓程度、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以及知识获得途径。分析现行学校健康教育及家庭对学生流感防治的影响,为进一步进行流感防治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郊县2所中学初一和初二2个年级的55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郊县学生对流感及相关防治知识有一定了解和掌握,但不够全面和具体;如对流感的病原体知晓率只有34.48%,流感疫苗知识知晓率也较低(59.03%),家长在流感防治知识的传授方面有所欠缺(家长所知的只有16.25%);受学生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为广播电视(46.21%)。结论学校需提高重视程度,进行更全面具体的防治知识传授;健康知识传播普及方式有待拓展;媒体对健康防病知识的宣传普及方式较受学生青睐;家长有必要加强防病知识的学习并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教育如此蓬勃,不断伸延各科教育之中,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发展,其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的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要让学生不仅学会教师传授的知识,也要能够利用已学会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去分析、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5.
护理实践教学理念与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出护理实践教育的理念,探求适合我国护理实践教学的模式,构建护理实践教学的理论框架.护理实践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加强素质教育.教学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创建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加强人文学科的教学,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同时重视能力培养,对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时、因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运用护理程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岗前教育,专业思想、专业知识教育,法律教育,人性化护理与护理礼仪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强调教师资质,注重教师的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规范教师培训,构建科学教学评价体系,并建立高校的护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黄子杰  王慧明 《中国校医》1999,13(4):256-258
目的通过研究中小学生保健知识水平与保健知识获得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学校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以增强学生自我保健能力。方法采用问卷方式,以刷牙保健知识的测验和该知识的获得途径为主要内容,随机调查328名个卜学生,所得数据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x~2检验与对数线性模型等统计方法,探寻保健知识获得途径与效果的关联性,结果课堂传授方式的学生,知识测验总平均得分为8.90±1.81,而非课堂传授方式学生知识测验的总平均得分低于前者,仅为5.65±1.96(t=15.59,P<0.0001);课堂传授方式学生的及格率为90.62%,而非课堂传授方式学生的及格率亦低于前者,为47.62%(x~2=70.3264,P<0.0001);此外,对数线性模型评价结果也表明,课堂传授对测验高分表现很强的正向效应。结论所有学校都要开设健康教育课,在课堂上循序渐进、系统全面地传授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杭州中小学之所以能在实行课间加餐、营养午餐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主要是因为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了对学生营养问题的认识。前一时期,由于“学校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等陈腐观念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错误思想的影响,有的同志只重视传授与升学考试有关的知识,不重视学生身体的发育,把学生营养问题看成纯粹是家长的事,与学校无关。一九八四年以来,我们通过认真学习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回顾总结前一时期中小学教育的得失,特别是于若木同志的亲自指导和市委、市府领导的重视,才逐渐认识到关心学生营养,是中小学应该承担的重要任务,学校不  相似文献   

8.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重要位置,它是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学校自身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小学德育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它是在德智体等方面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形态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传统的形态学实验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形态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培养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新型医学人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对素质本质的认识是素质教育开展的依据,文章认为素质的本质具有习惯属性,而我国高校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着偏向知识教育的倾向,在规划单科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时,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更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中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一样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需要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随着社会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发展,为避免许多纷繁复杂、光怪离奇的不良社会现象对学生的影响,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强化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2010级115名本科护生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强化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分别在实验教学前、后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估护生职业情感。结果:实验教学后护生的职业态度显著高于实验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3,P<0.01)。结论: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强化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护生正性职业态度,改变护生专业思想观点和态度倾向。护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护生的操作技能教育和职业态度教育相结合,注重护生护理职业情感的培养,促进护生形成稳定积极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卫校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包括临床营养知识水平,为进行有效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8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总得分为56.7±10.2,其中基础营养知识得分为33.6±6.6,临床营养知识得分为23.1±6.6,及格率分别为43.6%,77.2%,15.2%。二年级学生的营养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一年级(P〈0.01),城市学生BM I指数〈18.5的比例高于农村学生(P〈0.05)。结论学生营养知识较差;在卫校学生中加强营养学教育,包括基础营养学和临床营养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影响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学校预防AIDS教育对学生知识、态度的影响。方法 以沈阳市9所中学初一、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由受过培训的健康教育教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于教育前后对学生进行有关预防AIDS知识和态度方面的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教育后学生预防AIDS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教育前的6.67提高到10.98(满分为15分);反对男青年及女青年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分别由教育前的47.8%、52.0%上升到57.3%和63.0%;表示愿意与AIDS患同班上课的比例由教育前的5.1%上升到22.6%。结论 学校预防AIDS教育使学生预防AIDS基本知识得到提高,拥有正确态度的学生比例增加。但学生中拥有正确态度的比例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教育中除了应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外,还应重视发展学生与预防AIDS有关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医学生从理论走向临床实习实践和接受医德医风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要加强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医学实习生医德医风的修养以改善医患关系。医学生在学习和临床实习阶段,接受良好的医德医风教育与培养,对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口腔保健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方法:以371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于健康教育前后,对学生进行口腔保健相关知识和态度方面的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后学生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教育前的12.1分提高到17.8分(满分19分),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教育后对口腔保健及其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电化教育、文字教育和讲座是学生最希望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方式。结论:在幼儿教育专业学生中开展有关口腔保健的健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和有效,对增加学生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树立与口腔保健有关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的影响,为他们今后在托幼机构的工作中,对学龄前儿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In their practice, physicians and veterinarians need to resort to an array of ethical competences. As a teaching topic, however, there is no accepted gold standard for human medical ethics, and veterinary medical ethics is not yet well established.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flection on the underlying aims of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Drawing from published literature on ethics education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common to the teaching of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al ethic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ree concepts: professional rules, moral virtues and ethical skills. The rules approach relies on the transmission of professional and social values by means of regulatory documents and depends intimately on the knowledge that students have of those documents. The virtues approach involves the inculcation of moral values and virtues that will stimulate students to develop desirable behaviours. The main focus of this approach to ethics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ttitudinal competences. Finally, the skills approach is focused on equipping the students with the necessary moral reasoning abilities to recognise and respect the plurality of ethical views that make par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This framework can inform futur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al ethics as well as in other health care professions.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作者从知识、能力、修养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高素质人才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品德修养,从而阐明了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素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医德教育、人文教育、美育教育等德育教育资源。该文提出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德育资源,通过建立中医药文化德育资源库、编写中医药文化德育教材并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者中医药文化素养、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等途径构建中医药院校德育体系对中医学子的专业提升以及德育教育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School personnel may lack knowledge of diabetes and be unprepared to address the needs of stud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This project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 type 1 diabetes education program for school personnel on increasing knowledge of diabetes and confidence in caring for stud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Two types of diabetes education programs were created for school personnel. The basic program provided a 60-minute overview of diabetes. The expanded program, intended for volunteer health aides, provided participants with a more in-depth overview of diabetes during a 180-minute session, including demonstrations of how to assist students with insulin injections. Instruments were created to assess changes in diabetes-related knowledge and confidence in caring for students. Separate knowledge instruments were created for the basic and expanded programs. Knowledge instruments were administered before and after delivery of the education programs to both groups. Confidence instruments were administered before and after for persons completing the expanded program. RESULTS: A total of 81 school personnel participated in the basic (N = 44) or expanded programs (N = 37). Overall knowledge regarding diabet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both the basic and expanded programs from baseline (p < .001). Confidence in caring for students with diabetes also increased from pretest to posttest, both for overall confidence and each individual item (p < .001). CONCLUSIONS: Educational programs offered for school personnel can lead to increased knowledge and increased confidence in caring for students with diabetes, which may assist school personnel in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with diabe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