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C-型、G-型、M-型、Mt2-型4种细胞质类型的7个不育系小麦为材料,以其保持系中国春作对照,用低pH值(pH4.6)提取酶液,采用正极和负极向垂直板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对抽穗期时、穗和花药的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药中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无论是正极向还是负极向的过氧化物酶差异均显著.负极向的过氧化物酶不育系比保持系多了两条带且酶带显色更深,反映其酶活性更强;正极向的过氧化物酶中,不育系也比保持系多了两条带,但没有保持系特有的4条酶带(A7~A10),并且快带也只有一条.花药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增多,活性增强,可能是小麦雄性不育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珍汕97水稻不育系及保持系的花粉发育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幼小的单孢花粉到单核边位出现中央大液泡时期,不育系花粉细胞RNA含量与保持系无显著差异,单核末期不育系开始败育,双核期RNA含量与保持系双核期花粉细胞相比有显著下降,说明RNA含量下降是珍汕97不育系花粉败育的一个重要生理特征,不育系花粉在单核末期以前发育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3.
选用C-型、M-型、Mt2-型、G-型4个不同类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ity,CMS)小麦为材料,以其保持系中国春作对照,用低pH值(pH4.6)提取酶液,对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叶、穗和花药中的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拔节期不育系叶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都比保持系略低;抽穗期叶、穗和花药中不育系两种酶的活性都比保持系高.故认为,小麦植株随着发育进程,其体内尤其是穗和花药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增强,导致IAA亏缺,引起雄性不育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水稻孢子体雄性不育系珍汕97A、保持系珍汕97B、F1代汕优63和配子体雄性不育系丛广41A、保持系丛广41B、F1代广优青在小孢子败育时期的花药线粒体蛋白质.结果表明,在这两种类型的组合中,不育系同保持系、F1代的带型差异很大,保持系的带型和F1代的带型差异较小.其中,汕优63比珍汕97B多1条分子量为31000的多肽带,广优青比丛广41B多1条分子量为43300多肽带.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水稻红莲型粤泰不育系和保持系黄化苗、单核、二核、三核期花药约3000条mRNA,共观察到24条差异带,差异率为0.8%.说明绝大多数mRNA均是组成型表达.24条差异带中约50%的带银染着色深,其余的染色很浅.黄化苗期末能观察到差异带,单核期差异带为4条,二核期7条,三核期11条,另有2条差异带在保持系三核期出现而单核和二核期不存在.  相似文献   

6.
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Ae.triunicialis)cs;(As.Zhukovskyi)cs;(T.timopheevi)cs;(Ae.speltoides)cs和普通小麦中国春(T.aestivum,保持系,cs)与鄂恩1号(T.aestivum)为材料,用Davis和Reisfeld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xiase)和阴、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并用SC910型双波段薄层扫描仪进行扫描,记录其谱带数及强弱.结果表明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与IAA-氧化酶同工酶谱十分相似;而阴离子过氧化物酶酶谱相差甚远.由此表明具有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位点的过氧化物酶,应主要是阳离子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物酶(PO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细胞保护酶系统中的主要酶,它们在植物的抗逆与抗病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棉花4个品种(XY-31,泗棉2号,89A-42和苏棉4号)在无菌条件上生长的三个时期(种期S1,芽期S2,苗期S3)的POX活性变化及其同工酶谱带变化,结果表明:POX在S1期不显示活性,而在S2和S3期酶活性逐渐增高。SOD酶活力和同工酶酶谱则呈逐渐减弱趋势。它们可能与棉花  相似文献   

8.
选用5种萝卜雄性不育系为材料,以相应保持系作对照,进行细胞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萝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有两种方式;1.475A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之前,不产生孢原细胞,也不分化形成花粉囊,接近开花期时花药已畸形.2.262A、北京白A、春红A、134A花药发育受阻于单核花粉期.绒毡层细胞具多种异常变化:①径向异常肥大、高度液泡化并侵入药室;②细胞壁解体,细胞内含物融合形成周原质团;③以上两种异常活动同时具有.随着绒毡层细胞退化解体,小抱子核质解体导致败育,药室瘪缩变形,只留下少数染色很深的细胞残留物质.不育系的维管组织有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分化,但不及保持系发达.  相似文献   

9.
微量三十烷醇(TRIA)与GA3配合使用,比GA3单独使用能明显地促进幼苗生长和增加幼苗干物质积累.同时还增强了GA3对幼叶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呼吸速率、细胞膜透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GA3+TRIA与GA3处理相比,促进幼叶内源GA3水平提高,稳定保持内源ZT于一定水平,TRIA在GA3低浓度时降低IAA水平,在高浓度时则提高IAA水平.作者认为TRIA可作为GA3处理时的增效剂.  相似文献   

10.
对湖北马协型杂交稻不育系A和保持系B从花粉母细胞至花粉发育过程各时期进行了细胞学的比较观察.醋酸洋红染色结果表明马协A和马协B都能顺利地通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采用改进的快速银染法对花粉粒发育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马协A的败育主要发生在二核期末至三核期初之间,先是营养核解体,生殖核后解体.说明马协A是一种新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快速银染法的优越性和马协A的败育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以适当浓度稀土溶液处理小麦后,其光合和氧化磷酸化的磷氧比(P/O)、光合控制(Pc)、呼吸控制(RC)、状态3.4光合和呼吸速率(S3.S4)与对照样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状态2(S2)光合和呼吸速率提高,差异极显著。说明小麦用最适浓度稀土处理后,对其光合和呼吸的磷酸化机构和功能膜影响不大,但显著促进了光合和呼吸速率(S2),从而促进了电子传递链的活性,使ATP形成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型异羟肟酸的合成及其与钇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两种新型异羟肟酸-聚丙烯(酰)异羟肟酸(PAHA),聚甲基丙烯(酰)异羟肟酸(PMHA)的合成方法及其与钇(Y^3+)配合物制备,并研究了该配合物组成,测定了这两种异羟肟酸的离解常数及其与Y^3+络合的稳定常数等。  相似文献   

13.
一类有限Abel群G的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确定有限阶群的构造,是有限群理论的核心问题,本文从群G的自同构群间(G)入手,利用群G的自同构群A(G)的阶来刻划群G的构造,采用了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证明了下面的结果:定理设G是有限Abel群,若|A(G)|=27p(p为奇素数),于是1)当p=3时,G有43型,2)当p=5时,G有29型;3)当p=17时,G有14型,4)当p≠3,5,17时,G最多有45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联苯甲酰双缩肼(L)与不同金属乙酸盐[M(OAc)2]及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自由基离子(DDQ-·)反应,合成了3个分子式为(ML)2+(DDQ-·)2(M=Mn、Zn、Cd)的三元配合物及2个分子式为(ML)2+(DDQ-·)(OAc-)(M=Ni、Pb)的四元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经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对其配位情况进行了讨论.另将丁二酮双缩肼(L)与不同金属乙酸盐[M(OAc)2],及中性DDQ反应,合成了分子式分别为(ML)2+(DDQ-·)(OAc-)(M=Cu、Cd)、(ML)2+(DDQ)(OAc-)2(M=Co、Ni)及(HgL)2+(DDQ)1.5(OAc-)2的五个四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固体电导的测定结果表明,含中性DDQ的配合物均属半导体范畴,其中Hg配合物的室温粉末固体电导率达3.7×10-4Ω-1cm-1.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Cys→Asp)45/(Cys→Ser)50、(Cys→Asp)45和(Cys→Ser)503种突变体凝乳酶原复性的比较研究,发现:(1)3种突变体凝乳酶原多肽链复性的条件基本一致;(2)PDI能有效地促进3种突变体凝乳酶原的复性;(3)3种突变体凝乳酶原的活化条件一致;(4)单突变体凝乳酶原多肽链正确折叠的效率低于双突变体.基于上述结果,我们认为,Cys45-Cys50二硫键的形成有利于凝乳酶原多肽链的正确折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稀土络合催化剂Nd(acac)3-Al(i-Bu)3催化邻苯二甲酸酐(PA)和环氧丙烷(PO)开环交替共聚(acac=乙酰丙酮).考察了共聚合反应特征,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共聚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与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与催化剂浓度呈一级关系,表现活化能为1.287×10 ̄5J/mol。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锐角△ABC中一个不等式:Π(seckA-1)≥(2k-1)3,(k≥1)的简单证明,并说明它的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在0.01molL-1NaAc-HAc(pH5.0)底液中,环丙沙星能增强Ce(Ⅳ)氧化Ru(phen)2+3的化学发光强度,据此建立了环丙沙星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线性范围为3.6×10-7~1.2×10-5gmL-1,检测限为4.4×10-8gmL-1,对8×10-7gmL-1和5×10-5gmL-1的环丙沙星平行测定9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和3.3%,该法用于片剂中环丙沙星含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用热分析法研究了花粉不同育期马协保持系与不育系水稻花药的热分解过程,获得了花粉不同育期马协保持系与不育系水稻花药的TG/DTA曲线,初步探讨了马协水稻花药的热分解规律及发育过程中花药干物质含量与发育期的关系.计算了马协保持系水稻花药发育的表观动力学参数,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经验式,并讨论了马协不育系水稻花药的败育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以孢子体雄性不育系马协A、马协B、马协63(F1)和珍汕97A、珍汕97B、汕优63(F1)为材料,对小孢子发育的花粉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单核期、二核期、三核期的花药蛋白质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协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有12种多肽的表达具有时序特征,其中9种多肽可能与马协A雄性不育有关;在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有10种多肽的表达具有时序特征,其中6种多肽可能与珍汕97A雄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