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肉牛PRKAG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晋南牛、鲁西牛、西门塔尔、安格斯、海福特、利木赞和夏洛莱7个品种共267头肉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PRKAG3基因多态性,找到了PRKAG3基因DNA序列中的2个突变位点T2643C和T2885C(DQ082736),同属第4内含子.2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肉牛胴体和肉质共9个性状的关联分析表明:PRKAG3基因T2885C变异位点的3个基因型间嫩度性状差异显著(P<0.05),CC基因型最dx-乘均值显著低于CD和DD基因型最dx-乘均值.本研究结果可为肉牛肉质性状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农户饲养条件下,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对互助县23头适龄母牛进行了利木赞、安格斯肉牛,西门塔尔肉乳役兼用牛,黑白花乳牛胚胎移植试验,结果成功10头(西门塔尔1头,安格斯2头,利木赞3头,黑白花4头),移植成功率为43.48%。  相似文献   

3.
2肉用牛的品种选择与运输2.1肉用牛的品种2.1.1国外肉牛品种国外的主导品种有西门塔尔、夏洛来、安格斯、利木赞等。2.1.2国内肉牛品种延边牛、蒙古牛等。2.1.3杂交肉牛利用纯种肉牛或兼用牛做父本的肉用杂交牛。  相似文献   

4.
程葆春 《当代畜牧》2013,(12):49-50
对21~23月龄的12头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与黄牛级进杂交二代优质改良牛进行60d强度育肥,测定分析4个品种牛的生长指标、屠宰指标、肉的品质3个指标,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在生长指标上西门塔尔平均日增重1506g,夏洛来平均日增重为1390g,利木赞平均日增重为1054g,安格斯平均日增重为823g。结果表明,西门塔尔和夏洛来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之间差异均极显著。在屠宰指标上,西门塔尔屠宰率为57.86%,净肉率为50.22%,肉骨比6.57,夏洛来屠宰率为60.28%,净肉率为51.47%,肉骨比5.41,利木赞屠宰率为57.80%,净肉率为50.48%,肉骨比为6.91,安格斯的屠宰率为57.48%,净肉率为48.81%,肉骨比为5.67。结果表明夏洛来的屠宰率与西门塔尔、利木赞、安格斯之间差异极显著,其他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对净肉率而言,夏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与安格斯之间差异极显著;夏洛来与西门塔尔、利木赞之间差异显著;利木赞与西门塔尔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品种的肉骨比差异不显著。在肉品质这一指标上,嫩度、眼肌面积、优质肉的比例中西门塔尔最佳。  相似文献   

5.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优良肉牛品种对本土牛杂交改良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西门塔尔、安格斯、夏洛莱、利木赞等优良品种与本地牛的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性能、产肉性能、繁殖性能、胴体品质、抗病性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表现,旨在总结中国肉牛的杂交改良工作,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肉牛杂交改良体系的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用草原红牛、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牛杂交后代共计42头作为试验牛群体,以体尺、体重作为衡量其生长发育指标,进行肉牛肌肉度线性评分,并屠宰测定其肉用性能,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3个微卫星位点基因标记与生长性状、屠宰肉用、肌肉度线性评分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IDVGA46等位基因D(211bp)对3个肌肉度评分性状肩部、腰厚、大腿肌有负相关;等位基因B(205bp)在腰厚方面有正相关。等位基因F(249bp)对牛的胸深、坐骨端高等生长性状有正相关。BM1824等位基因C(211bp)对腿围性状、净肉率和净肉重性状均有正相关。IDVGA2等位基因C(209bp)对牛的肉用性能有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随机抽取西门塔尔、黑白花、利木赞与黄牛杂交二代优质牛各3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并分析三个品种杂交肉牛的屠宰指标、分割部位所占比例、不同牛肉价格等指标。在屠宰指标上,西门塔尔×黄牛的屠宰率为54.48%,胴体出肉率为86.16%,分割后产品率为96.4%,肉骨比为6.22,黑白花×黄牛的屠宰率为53.31%,胴体出肉率为84.88%,分割后产品率为92.52%,肉骨比为5.61,利木赞×黄牛的屠宰率为54.63%,胴体出肉率为83.30%,分割后产品率为93.9%,肉骨比为7.54。结果表明利木赞×黄牛胴体最佳,其次是西门塔尔×黄牛,最后是黑白花×黄牛。在胴体出肉率这一指标上,西门塔尔×黄牛胴体最好,其次是利木赞×黄牛,最后是黑白花×黄牛。屠宰排酸后分割,分割产品中利木赞×黄牛的高档部位较西门塔尔×黄牛和黑白花×黄牛所占比例高0.1和0.9个百分点。牛前部肉利木赞×黄牛比西门塔尔×黄牛和黑白花×黄牛高2.4和4.8个百分点。而黑白花×黄牛的后部位比例较西门塔尔×黄牛和利木赞×黄牛高1.2和1.7个百分点。筋类黑白花×黄牛比西门塔尔×黄牛和利木赞×黄牛高0.3和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种猪企业在实际育种中会面临单个品种(例如杜洛克)数据量稀少的情况,利用其他品种数据量的优势,将品种作为固定效应可以提升育种值估计准确率。此外,多性状一步法可以利用性状间的遗传联系提升育种值计算的准确率,也被企业视作重要的育种方法。本研究以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猪为研究对象,分析多性状一步法(ssGBLUP)与单性状一步法育种值预测的准确率,以及多品种联合计算与单品种独立计算育种值预测的准确率。研究包括3个品种、5个生长性状和3个繁殖性状以及超过8 000头的芯片数据,利用BLUPF90+软件计算育种值以及标准误差(SE)。结果表明,对于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多性状在ssGBLUP、GBLUP和BLUP方法上的育种值准确率均优于单性状3%~15%;当参考群数量<500头时,多品种联合计算能获得比单品种独立计算更高的育种值准确率。表明在实际育种中,单品种数据量小于500头时,可以采用多品种联合计算育种值,随着数据量增大到1 000头时,应该切换回单品种独立计算;在算法和算力满足的情况下,多性状在育种值准确性上优于单性状。  相似文献   

9.
养牛业是安顺市传统饲养业重要组成部分,配套种草养牛技术,促进了养牛业的飞速发展。据统计,2013年安顺市年存栏3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饲养场达到70余户,比2010年同期增长233.3%。1肉牛和牧草品种肉牛主要选择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安格斯二代杂交或三代杂交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  相似文献   

10.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 (PPARα) 基因第7外显子SNP位点与牛的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以6个牛品种(秦川牛、南阳牛、郏县红牛、鲁西牛、安格斯、夏南牛) 共计717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 SSCP结合DNA测序方法对PPARα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SNP检测,并该SNP位点与108头秦川牛的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PPARα基因第7外显子的184位检测到C→T突变,在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安格斯、鲁西牛、夏南牛这6个群体中等位基因E/F的频率分别是0.225/0.775,0.151/0.849,0.125/0.875,0.123/0.877,0.070/0.930, 0.157/0.783;遗传学指标结果显示:秦川牛、郏县红牛、安格斯、鲁西牛和夏南牛这5个群体属于低度多态(PIC<0.25),南阳牛为中度多态(PIC=0.288);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该位点与秦川牛的背膘厚和胴体长两个性状显著相关,表现为FF基因型个体在背膘厚性状方面显著高于EE和EF基因型个体(P<0.05),FF基因型个体的胴体长显著高于EE基因型个体(P<0.05)。这一位点可能是影响牛背膘厚和胴体长的主效QTN或与之紧密连锁,可做为肉牛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间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指标的研究,分析3组性状组内及组间的相关性,揭示牛不同类型性状间的相互影响。测量记录327头牛3组性状的表型值,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3组性状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17个性状间共有74对存在极显著简单相关(P0.01),多数相关系数低于0.5。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组性状间第一、第二和第三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其中生长性状与肉质性状间、生长性状与胴体性状间、肉质性状与胴体性状间的第一和第二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和0.350、0.993和0.623、0.698和0.394。结果显示,典型相关分析比简单相关能更准确、全面反映3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为肉牛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1选好良种,提高产肉率良种肉牛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而且肉质好。目前国内首选的肉牛品种以夏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红安格斯和日本和牛为主。2开辟饲料来源,降低饲养成本养牛成本中饲料费占70%左右。应充分利用当地农副产品,并进行科学的加工和调制,以提高其适口性和消化率。还应广种牧草并搞好秸秆的青贮,以降低饲养成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索鲁西黄牛与不同优良肉牛品种的杂交效果,提高鲁西黄牛的生产性能。选取111头健康公牛分为4组:A组为29头利木赞牛×鲁西牛杂交牛(利鲁牛);B组为26头西门塔尔牛×鲁西牛杂交牛(西鲁牛);C组为27头和牛×鲁西牛杂交牛(和鲁牛);D组为29头纯种鲁西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育肥及屠宰试验,并对育肥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和牛对鲁西牛均有较好的杂交改良效果;平均日增重以西鲁牛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牛(P<0.01);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均以西鲁牛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牛(P<0.05);和鲁牛大理石花纹沉积能力最强;日平均采食量和日平均饲料成本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从产肉量来讲,西鲁牛最佳;从大理石花纹沉积能力来讲,和鲁牛最佳。  相似文献   

14.
对平度市马戈庄肉牛育肥场的48头中国西门塔尔牛18~22月龄育肥公牛的产肉性能及牛肉质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胴体分割性状、优质切块性状做主成分分析.其结果: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是60.38%、54.26%.高档牛肉质量符合美国部颁优级标准.胴体分割性状的前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88%,与肉用型牛的线性评定的反应内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对平度市马戈庄肉牛育肥场的48头中国西门塔尔牛18~22月龄育肥公牛的产肉性能及牛肉质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胴体分割性状、优质切块性状做主成分分析。其结果: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60.38%、54.26%。高档牛肉质量符合美国部颁优级标准。胴体分割性状的前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88%,与内用型牛的线性评定的反应内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川南山地黄牛及杂种后代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川南山地黄牛及其8种杂种后代的体重资料用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2种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川南山地黄牛及其8种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规律,但Gompertz模型尤佳。成熟体重最大的是西杂牛313.2373 kg,最小的是本地黄牛166.1484 kg。引进的8个肉牛品种对本地黄牛都有改良效果,较好的有西门塔尔牛、海福特、红安格斯、德国黄牛、利木赞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肉牛小肠黏膜绒毛结构的差异性,试验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方法对4个不同品种成年肉牛的小肠绒毛结构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利用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和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的绒毛长度最长,与夏洛莱牛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草原红牛和利木赞牛比较均差异极显著(P<0.01);草原红牛的绒毛宽度最大,与夏洛莱牛和西门塔尔牛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利木赞牛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草原红牛的隐窝深度最深,与其他品种牛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夏洛莱牛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值最大,与利木赞牛和西门塔尔牛比较均不显著(P>0.05),与草原红牛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不同品种肉牛性成熟时期小肠黏膜的绒毛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预示着不同品种肉牛的消化吸收能力、饲料利用率、生长速度等生产性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良种育肥牛要选择改良的西门塔尔肉牛、夏洛莱肉牛、利木赞肉牛等,以及我国优秀地方品种如秦川牛、鲁西牛、南阳牛、晋南牛等品种牛为母本生产的杂交牛。杂交肉牛品种综合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犊牛的初生重高,生长发育快,肉质好。(二)产犊与配种坚持自繁自养,可以减少购买牛犊的费用支出,保证品种质量,合理安排生产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通过对新疆地区安格斯、和牛、利木赞、夏洛来和西门塔尔5个品种种公牛全年精液品质分析,探究不同季节与品种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为冻精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5岁的5个品种的种公牛106头,收集其2018—2019年采精量、原精活力和原精密度共2 211条数据,使用SAS 9.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季节及品种对种公牛精液品质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夏洛来种公牛采精量高于和牛、利木赞及西门塔尔(P0.01),利木赞种公牛的原精活力高于安格斯、夏洛来(P0.01),和牛的原精密度高于安格斯和夏洛来(P0.01);春季的采精量、原精活力及原精密度均高于其他季节(P0.05或P0.01)。综上,就新疆地区种公牛精液品质而言,利木赞、夏洛来和西门塔尔种公牛的精液品质相对好于其他品种;春、秋两季种公牛的精液品质较好,建议将精液采集的工作集中在春、秋两季。  相似文献   

20.
笔者随机选取68头中国西门塔尔犊牛和68头安格斯犊牛(加拿大),对其初生重及体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西门塔尔牛的初生重及各体尺指标均高于安格斯牛,尤其是初生重、体高、十字部高和体斜长均显著高于安格斯牛(P<0.05)。本研究旨在比较中国西门塔尔犊牛和安格斯犊牛初生重及体尺性状,为我国肉牛选育及饲养模式探索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