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挖掘并验证前列腺癌转移的关键枢纽基因。方法 对前列腺癌全基因组芯片GSE6919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通过R语言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WGCNA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在 TCGA 公共数据中分析基因表达量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设计和验证针对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HNRNPA2B1的小分子干扰片段,通过MTT、流式细胞术、克隆形成、Transwell等实验验证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生长、凋亡、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PCA分析显示癌转移组和原位及癌旁组明显分开聚类,基因表达差异显著。WGCNA分析得到与癌转移组密切相关的模块,与干细胞分化、氨基酸代谢及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进一步筛选得到与前列腺癌发生相关的(BDH1、PAK4、EXTL3)和转移相关的(NKTR、CTBP2、HNRNPA2B1)6个枢纽基因,在TCGA数据库中有表达差异,且与患者的总生存期相关。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NRNPA2B1小分子干扰成功;干扰片段转染PC3及LNCap细胞,MTT实验结果显示沉默HNRNPA2B1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沉默HNRNPA2B1可诱导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显示沉默HNRNPA2B1可抑制其克隆形成,Transwell实验显示沉默HNRNPA2B1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结论 发现前列腺癌发生相关的BDH1、PAK4、EXTL3和转移相关的NKTR、CTBP2、HNRNPA2B1 6个枢纽基因,为前列腺癌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PTC)高容量淋巴结转移(HVM)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3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MPTMC, 瘤体最大径≤10 mm)及MPTC(瘤体最大径>10 m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VM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MPTMC 566例, 男72例, 女494例, 年龄M(Q1, Q3)47(39, 54)岁;MPTC患者381例, 男106例, 女275例, 年龄47(34, 56)岁。MPTMC和MPTC患者HVM发生率分别为4.6%(26/566)和21.5%(82/3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88, 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MPTMC和MPTC患者中, 男性发生HVM的比例均高于女性, 分别为15.3%(11/72)比3.0%(15/494)(χ2=21.487, P<0.001)、33.2%(35/106)比17.1%(47/275)(χ2=11.492, P=0.001);HVM者的年龄均小于非HVM者, 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PCa)作为全球男性第二大常见肿瘤, 一旦发展为骨转移死亡率便迅速攀升, 难以治愈且预后极差。针对这一现状, 本文围绕骨转移微环境这一"土壤"作用, 就微环境中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骨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免疫细胞等促进PCa骨转移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之一,且初诊时多数已处于中晚期。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一线疗法。虽然ADT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治疗后出现的代谢症状、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和认知能力下降等严重并发症,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死亡。本文介绍了ADT危害的发生机制,提出实施早期防治或联合中医中药疗法的策略,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 MRI凭借其多参数、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及出色的软组织分辨率, 已成为前列腺癌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本文从当前MRI在前列腺癌术前定性诊断、分期评估以及术后复发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行分析探讨, 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及影像医师对前列腺癌MRI价值的认识, 并促进MRI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方法筛选促进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转移的基因,为乳腺癌转移的早期预警提供循环肿瘤细胞标志物,也为乳腺癌发展动态监测提供新策略.方法:利用WGCNA筛选出数据集GSE9893中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基因,将所选基因与在循环肿瘤细胞数据库中高表达的基因取交集作为候选基因,最后在肿瘤基因...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持续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靶向治疗等。随着内镜设备的进步, 对新技术的不断挑战, 以及人们对生命和生活质量的追求, 手术范围、手术路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等方面均有较多进展。年轻患者保留卵巢功能、Ⅱ期选择全子宫切除术、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LNB)的推广、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在分期手术中的创新、宫腔镜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发挥作用, 使治疗决策更趋向个体化, 为寻求患者更大获益仍需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w)对儿童脑干胶质瘤(BSG)病理分级的诊断及APTw信号强度与BSG增殖指数(Ki-67)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经手术或活检确诊的25例BSG患儿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 年龄0.7~12.4(5.6±3.3)岁;低级别BSG 患儿13例, 高级别BSG患儿12例。在3.0 T 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仪上进行APTw成像和常规MR序列扫描。比较高、低级别BSG患儿的性别分布、年龄、常规MRI表现、APTw信号强度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Tw信号强度鉴别高、低级别BSG的诊断效能, 计算约登指数得出最佳诊断阈值;分析APTw信号强度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高、低级别BSG患儿年龄[(6.1±3.4)与(5.0±3.3)岁, t=-0.80, P=0.434]及性别分布(男/女分别为8/4、8/5, χ2=0.07, P=0.7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级别BSG肿瘤最大径线[(4.7±0.9)cm]明显大于低级别BSG[(3.1±1.7)cm], ...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识别胆道闭锁(BA)发病相关的枢纽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下载BA基因芯片数据集GSE46960,利用WGCNA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识别与BA相关的模块与枢纽基因,对关键模块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WGCNA分析构建了20个基因共表达模块,确定与BA显著相关的模块为黄色模块(r=0.69,P<0.05),将黄色模块中的基因按基因连通性及基因显著性的不同阈值进一步筛选出16个枢纽基因。对黄色模块进行GO及KEGG分析显示,与BA显著相关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基质(ECM)、细胞黏附分子、色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结论:利用WGCNA方法识别出与BA相关的关键模块和16个枢纽基因,其中新发现有12个基因可能与BA发病相关,可能帮助阐明BA发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的差异基因模块及其枢纽基因,并对差异基因模块进行生物功能注释。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转录组测序数据,根据基因的相关性,当关联系数阈值设定为0.85时,参数β=8,以此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计算模块基因与临床表型相关性,筛选出与AD显著相关的基因模块,根据模块内的连接性筛选枢纽基因;利用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对模块进行功能注释。进一步建立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模型,在模型组和对照组中检测枢纽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根据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共构建了10个基因共表达模块,其中brown和turquoise模块与AD组显著相关(brown:r=0.66,P<0.001;turquoise:r=-0.68,P<0.001);结果显示48个基因在共表达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生物注释功能发现,两模块中的基因主要富集在DNA损伤修复通路和代谢相关通路等生物学过程中。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显示,DNASE1、TEKT2、MTSS1L等基因在AD组中高表达,ACP2、LANCL2、GMPR2 等基因在 AD 组中低表达;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在 Aβ1-42 诱导的 SH-SY5Y 细胞损伤过程中DNASE1、TEKT2、MTSS1L表达上调(P<0.01),ACP2、LANCL2、GMPR2表达下调(P<0.01)。结论 brown和turquoise模块与AD高度相关,并从模块中筛选出MTSS1L、GMPR2、ACP2、ACTG1、LANCL2等枢纽基因,可能通过调节DNA损伤和修复参与AD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键干细胞特性基因在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方法筛选出关键模块和基因;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关键基因上调组高表达的信号通路;pRRophetic预测卵巢癌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和肿瘤干细胞中CD44及CD117的表...  相似文献   

12.
心愿题录     
<正>春来天愈暖冰凉雪融成残病毒袭来江城突遭难望月夜风寒新冠难缠樱花不再暖谁能知晓今日谁陪伴一生中谁都会有哭有笑有磨难莫悲观待暖暖春来与你并肩相挽踏青草畔游长江岸悠悠岁月苦乐一肩担漫漫长路又何堪待暖暖花开与你携手相看花艳花淡花飞花散生本不易病却更难众志成城精准施策科学防控万众一心就能破除这毒的播散就算海枯石烂就算风停河干病毒一去不返往事定会相还再璀璨不赏樱花暖今生谁能懂得飘雨零落花瓣在这一生一世曾有你陪  相似文献   

13.
报道1例脾血管肉瘤伴多器官转移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间歇性腹痛伴慢性脾大、左锁骨上、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脾血管肉瘤。总结患者的特点, 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报道1例以系统性红斑狼疮起病的淋巴结淀粉样变患者, 因颈部淋巴结肿大, 经过病理检查刚果红染色的组织呈现绿色双折射特征性表现确诊, 后转血液科行P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缓解, 随访病情稳定。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表现多, 且易出现淋巴结肿大表现, 但需考虑淀粉样变可能, 采取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已高居妇科肿瘤首位, 在全球范围内还在不断增长。我国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子宫内膜癌作为可筛查的肿瘤, 其筛查策略尚存争议。子宫内膜癌筛查人群主要还是针对高危人群, 但对于中风险人群(或者风险增加人群)的筛查还在探索阶段。尝试综合子宫内膜癌的各种风险因素建立筛查模型, 将非常有助于确定合适的筛查人群。在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基础上, 微/无创取样技术及微量组织病理学的开展, 极大地推动了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联合分子生物学检测可能具有更好的筛查前景。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类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肝脏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 NAFLD可增加罹患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的风险并可作为BPH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独立预测因子。此外, NAFLD还有助于识别前列腺癌高风险者, 并且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生化复发和进展的重要预测因素。NAFLD增加BPH、前列腺癌风险的机制可能与NAFLD产生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异常导致前列腺腺体良性和恶性增殖有关。而诱发BPH的潜在作用机制还包括慢性系统性炎症和Toll 样受体介导的免疫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肖又德  郑永法  戈伟 《中国医药导报》2021,(17):8-12,24,封3
目的 运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出与胃癌发生、预后相关的分子,为胃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胃癌患者基因表达谱和临床数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14日.采用WGCNA方法对胃癌患者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筛选出核心靶基因并分析其功能,利用ONCOMINE和GEO数...  相似文献   

18.
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具有发病年龄早、病程长及诊治率低等特征。该疾病涉及5-羟色胺、谷氨酸及多巴胺系统相关基因变异以及相关脑区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些潜在致病基因如何影响脑结构和功能, 进而导致强迫障碍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仍未有定论。影像遗传学通过将遗传学和影像学结合, 可关联分析遗传变异、脑神经和临床表现的关系, 目前已被应用于强迫障碍的病因学机制研究。作为复杂的多基因疾病, 结合多基因关联分析或表观遗传的影像遗传学可能成为探讨强迫障碍中环境-基因-脑-行为模型机制的新趋势和新角度。因此, 本文对强迫障碍的影像遗传学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以期为强迫障碍的病因学机制研究及临床精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EC)发病率持续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针对发病危险因素进行一级预防和高危人群筛查, 有望降低EC发病率, 实现早诊早治。EC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加深了人们对EC高度异质性的认识,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新分期在手术病理基础上融入组织学特征和分子分型, 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判断预后、指导治疗。EC初始治疗规范化十分重要, 辅助治疗的选择尚存争议。复发性E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显著, 已从后线前移一线联合治疗, 多种靶向药物成为新的研发方向。EC生存者管理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腽肭脐为一味传统的补肾壮阳药, 通过本草考证、香港及内地市场及生产厂家的调查, 南极半岛及南设得兰群岛海域的实地考察, 提出以下结论:腽肭脐(海狗肾)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 主要指源自海狗、海豹类几种海洋动物的外肾。腽肭脐一词, 属于古代的外来语, 其读音贴近海狗肾来源之一的海象Walrus一词。因为海象的肥耎, 汉语中出现了一个音译词"腽肭"。最初宋代的《本草图经》与明代的《本草品汇精要》描述的原动物为海豹类。《本草纲目》(金陵版)所绘者与有鬃毛的海狗(毛皮海狮)的特征比较符合。《补遗雷公炮制便览》及此后本草书中, 加入了主观臆想成分, 进而以讹传讹。通过在南极周边海域的实地考察, 了解到历史上腽肭脐可能源自海狗(毛皮海狮)及海豹类, 这与现今药材市场海狗与海豹两大种群基本吻合。经对现今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品种实地考察, 以海狗肾之名售卖者, 包括海狗、海象、海豹类外生殖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