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微米级Cu粉为基体相,纳米Al2O3颗粒为绝缘相,采用机械球磨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Al2O3/Cu复合材料,研究Al2O3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电阻率和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Cu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随Al2O3含量增加,Al2O3包覆层对Cu基体的包覆效果逐渐提升;当w(Al2O3)为5%时,Al2O3/Cu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较高,为85.92 W/(m·K),但电阻率偏低,仅为12.6 mΩ·cm。当w(Al2O3)增加至15%时,虽然Al2O3/Cu复合材料的密度降至6.69 g/cm3,孔隙率较高,但电阻率显著提高至2.09×108 mΩ·cm,约为Cu电阻率的1011倍,且热导率为7.6 W/(m·K),明显高于传统金属基板的热导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艺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FeAl/Al2O3、FeCrAl/Al2O3、FeAl/Al2O3-13%TiO2、FeCrAl/Al2O3-13%TiO2四种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表征微观结构,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孔隙率,多峰法计算α-Al2O3质量分数,并测试了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和结合强度。结果表明: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的Al2O3涂层中α-Al2O3的质量分数约为40.3%~42.5%,涂层孔隙率约为3.47%~3.52%,制备的Al2O3-13%TiO2涂层中α-Al2O3的质量分数约为24.0%~29.7%,涂层孔隙率...  相似文献   

3.
以Al(NO3)3·9H2O、Ca(NO)2·4H2O、C8H20O4Si为原料, 采用高分子网络法制备出成分均匀、粒度分布为3~7μm、高活性的CaO–Al2O3–SiO2复合烧结助剂; 将质量分数为3%、5%、7%、9%的CaO–Al2O3–SiO2复合烧结助剂添加到Al2O3和ZrO2原料粉体中, 经干压成型, 在1450℃烧结温度、保温4h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常压烧结制备得到ZrO2/Al2O3复相陶瓷试样, 研究烧结助剂添加量对复相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CaO–Al2O3–SiO2复合烧结助剂时, ZrO2/Al2O3复相陶瓷的综合性能最达到佳, 相对密度为94%, 显微维氏硬度为1204 MPa, 抗弯强度为321 MPa, 断裂韧性为4.52 MPa·m1/2。  相似文献   

4.
CaO-Al2O3-Ce2O3渣系是稀土钢新型冶金渣系的基础渣系,其相平衡关系等热力学信息的缺失限制了相关渣系的研究和开发。本文通过高温相平衡实验,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研究了CaO-Al2O3-Ce2O3渣系的相平衡关系。根据1100℃的实验结果,明确了该渣系中十种物相间的共存关系,以Alkemade连线的形式展示,包括:2CaO·Al2O3·Ce2O3-CaO、2CaO·Al2O3·Ce2O3-Ce2O3、2CaO·Al2O3·Ce2O3-3CaO·Al2O...  相似文献   

5.
 Al2O3作为熔渣中的主要组元之一,其对熔渣的冶金性能的影响尤为突出。对于高炉炼铁而言,高炉渣中Al2O3增加会对炼铁及脱硫造成不利影响。然而,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相对低廉的高Al2O3进口铁矿石使用量不断攀升,使得高炉渣中Al2O3含量明显增加,高炉渣中Al2O3质量分数往往大于15%,更高的甚至大于20%。目前关于高Al2O3高炉渣系中Al2O3组元的热力学性质(例如采用参考渣法测定Al2O3的活度)及其对炉渣冶金性能的影响等研究鲜有报道,而温度是影响冶金熔渣冶金性能的重要热力学因素之一,因此探讨温度对冶金熔渣中Al2O3组元活度影响的规律不仅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也为现场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采用参考渣法对1 773~1 873 K温度条件下CaO-SiO2-Al2O3-MgO高炉渣系Al2O3活度进行测定,并采用Raman光谱对熔渣的结构进行检测。考察了温度对CaO-SiO2-Al2O3-MgO高炉渣系Al2O3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熔渣中Al2O3的化学势降低,熔渣与铜金属熔液之间的反应向右移动来达到新的平衡,因而Al2O3的活度随着温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温度的增加使熔渣中Al2O3与碱性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使钙铝酸盐(CaO·Al2O3和CaO·2Al2O3)和镁铝酸盐(MgO·Al2O3)等复合物生成量增加,此时熔渣的结构由于O2-的增加而逐渐发生解聚,熔渣中的自由Al2O3减少,从而导致Al2O3活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废Pd/Al2O3催化剂是贵金属钯的重要二次资源,从中回收钯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从废Pd/Al2O3催化剂中回收钯的湿法工艺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钯浸出、富集的传统和新型工艺研究发展现状,并对今后从废Pd/Al2O3催化剂中资源回收钯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试验室用MoSi2井式电阻炉试验研究了12CaO·7Al2OO3的预熔工艺和含10%~20%BaO、2%~6%MgO、1%~3%Li2O,(12CaO·7Al2O3)/SiO2=8~10的12CaO·7Al2O3基精炼渣对成分为(%)0.23C、1.29Mn、0.44Si、0.026P、0.023S、0.04Mo、0.02Cr、0.06Cu的低碳钢的脱硫能力。结果表明,12CaO·7Al2O3基预熔精炼渣具有较好的脱硫能力,在1 590℃加入量为3%的条件下,能将钢液中的硫含量从0.030%降低到0.006%,脱硫率80.00%。通过运用正交方法对渣成分进行优化,得出12CaO·7A国2O3基精炼渣的优化渣系为:15%BaO,4%MgO,3%Li2O,(12CaO·7Al2O3)/SiO2=9。  相似文献   

8.
以6061Al作为基质材料,利用液体冶金的搅拌铸造技术及挤压法制备Al2O3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选取6061Al添加3种质量分数为5%、10%和15%的Al2O3为研究对象,以改善6061Al/Al2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SEM分析表明,Al2O3颗粒在6061Al金属基体中的分布相当均匀;由X射线衍射试验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中只有6061Al和Al2O3,且不会影响结晶性及6061Al的组织结构型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Al2O3添加量增加至15%,6061Al/Al2O3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均有较大提高,但伸长率略有下降,由于材料孔隙率的提升,致密度下降,从而引起材料的硬度略微下降;分析磨损量与Al2O3添加量及磨损率与滑动距离的关系,结果显示商用6061Al的磨损率最大,而6061Al/Al2O3(15%)复合材料的磨损量最小,并且磨损率最低,这是由于在6061Al中加入Al2O3颗粒,Al2O3颗粒的存在可以减少磨粒对基体的犁削作用,有效提高基体的耐磨性。深入探讨Al2O3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发现颗粒增强体以很细的粉末(一般在20 μm以下)加入到金属基中起到提高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的作用;然而,Al2O3添加量越来越大时,其对6061Al系列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耗性等性能将起到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9.
稀土钢连铸过程中,结晶器内上浮至渣金界面的高熔点稀土夹杂物如果不能被保护渣有效的溶解吸收,进入保护渣后会改变渣的理化性能,影响连铸顺行。通过高温实验研究了Ce AOl3在连铸保护渣中的溶解机制,探究了保护渣w(Ca O)/w(Al2O3)(简写为C/A)对溶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e AOl3溶解过程中,夹杂物-渣界面会形成Ce3+和Ca2+的浓度边界层。在C/A为0.8的保护渣中会形成中间产物Ca Ce Al3O7,随着C/A增加到1.0,中间产物Ca Ce Al3O7减少;继续增加C/A至1.2,中间产物消失。其溶解机制为,低C/A渣中Al O45-较多,在浓度边界层中Ce AOl3溶解形成的Ce3+与渣中Ca2+、Al O4  相似文献   

10.
采用喷射沉积和内氧化法制备出Al2O3La2O3Y2O3/Cu复合材料,研究该材料在直流20 V/20 A的工作条件下触点的电弧侵蚀特性,并与Al2O3/Cu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电子天平、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电弧侵蚀后触点的质量变化和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通过添加Y2O3、La2O3稀土氧化物颗粒,可有效降低触头材料的材料转移量.Al2O3La2O3Y2O3/Cu材料的抗熔焊性和抗烧损性优于Al2O3/Cu材料的性能.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Al2O3La2O3Y2O3/Cu阳极触头表面形成凹坑,阴极触头表面形成凸起,触点表面显示出浆糊状凝固物和喷发坑等电弧侵蚀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控制低碳铝镇静钢中Al2O3夹杂物,并提升渣系对Al2O3夹杂物吸附能力,采用FactSage 8.1模拟计算CaO-SiO2-Al2O3-5%MgO-5%FeO渣系的等黏度图和等ΔC/η(ΔC=C■-C■,η为渣的黏度)值线图。根据模拟计算图选取合适的五元精炼渣做Al2O3的吸附试验,试验研究了Al2O3在CaO-SiO2-Al2O3-5%MgO-5%FeO渣系中的溶解速率,讨论了Al2O3棒浸入深度、直径、转速、渣成分以及温度对Al2O3溶解速率的影响,求解了Al2O3在溶解过程中的活化能。最后,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Apreo S HiVa...  相似文献   

12.
电渣重熔过程熔渣成分变化使其性质发生改变,将影响重熔工艺顺行和铸锭质量。针对CaF2-Al2O3-MgO-CaO电渣重熔渣系,研究氟化物挥发导致的熔渣成分变化规律,分析随成分变化熔渣结晶行为及流动性质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渣重熔过程因氟化物挥发造成熔渣中CaF2和Al2O3含量下降,CaO含量上升,而MgO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随熔渣成分变化,渣层中析出的CaF2晶体由点状或球状变为块状或条状,MgO·Al2O3晶体由球状变为树枝状,作为主要析出相的铝酸钙晶体由CaO·6Al2O3变为CaO·2Al2O3并最终变为12CaO·7Al2O3。生产中结晶器上部的渣皮更易发生分层结晶现象,析出相中靠近熔池侧主要为CaF2晶体,靠近结晶器侧主要...  相似文献   

13.
以α-Al2O3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体为原料,无压烧结制备致密Al2O3-ZrO2复相陶瓷,在临界电场下进行热处理后,对Al2O3-ZrO2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900 V/cm的电场下,烧结致密Al2O3-ZrO2复相陶瓷的闪烧起始炉温为308℃。在炉温为1 200℃、电场为700 V/cm的条件下,闪烧致密Al2O3-ZrO2复相陶瓷原位合成Al2O3-ZrO2共晶结构。闪烧陶瓷主要分为复相区、过渡区和共晶区3个区域。复相区的微观结构与烧结陶瓷相似,形状不规则的Al2O3和ZrO2相均匀分布;过渡区晶粒异常长大,粗大的Al...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优化电解制备Al-Cu-Y合金的热、动力学条件,对AlF3-(Li, Na)F-(Al2O3-Y2O3)熔盐体系的密度、黏度及电导率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阿基米德法、连续变化电导池常数法和旋转法测定AlF3-(Li, Na)F-(Al2O3-Y2O3)熔盐体系在温度为900~1 000 ℃范围内,n((Li, Na)F): n(AlF3)=2.5时的密度(ρ)、电导率(σ)、黏度(η)随温度和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温度900~1 000 ℃范围内,AlF3-(Li, Na)F-(Al2O3-Y2O3)体系中Al2O3和Y2O3的含量一定,密度-温度、黏度-温度和电导率-温度之间均呈线性关系。在温度为950 ℃条件下,熔盐体系的密度随Al2O3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减小,随Y2O3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电导率随Y2O3或Al2O3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减小; 体系的黏度则随Y2O3或Al2O3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在硼铝硅酸盐玻璃(43B2O3-25Al2O3-32SiO2)中进行Sm3+/Ce3+共掺杂,采用固相熔融法制备(B2O3-Al2O3-SiO2)-20Sm2O3-x CeO2(x为0~6%,摩尔分数)玻璃,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方法研究玻璃的结构和激光吸收性能。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玻璃状,Sm3+和Ce3+均匀分布。随CeO2的摩尔分数从0增加到2%,玻璃中桥氧的摩尔分数从60.12%增加到63.82%,而当CeO2的摩尔分数增加到6%时,桥氧的摩尔分数下降到59.41%。CeO2摩尔分数为2%...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GCr15轴承钢浇铸过程MgO·Al2O3夹杂物形成原因,以改善钢的可浇性,对LF结束、RH结束、中间包冲击区、中间包浇铸区进行夹杂物全流程分析。LF结束夹杂物主要为镁铝尖晶石,并含有少量钙铝酸盐夹杂物。RH真空处理后镁铝尖晶石夹杂物被高效化去除,钢液中仅剩少量低熔点和高熔点钙铝酸盐夹杂物,中间包浇铸时可以在钢液中检测到许多MgO·Al2O3夹杂物。采用不含氧化镁的中间包覆盖剂和铝质中间包内衬,在不改变连铸其他工艺参数条件下,中间包MgO·Al2O3夹杂物数量并没有得到显著降低,中间包钢液中仍然可以检测到许多MgO·Al2O3夹杂物,这说明中间包钢-渣-耐火材料间的反应并不是MgO·Al2O3夹杂物的生成原因。向铁质提桶取样器中加入成分以SiO2、Cr2O3、Fe2O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炉炉渣中Al2O3含量(质量分数)偏高导致炉渣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差、脱硫能力下降的问题,利用双层石墨坩埚模拟铁液滴下穿过炉渣的过程,探究了R[w(CaO)/w(SiO2)],w(MgO)/w(Al2O3)和w(Al2O3)对高Al2O3型CaO-SiO2-MgO-Al2O3四元高炉渣系脱硫能力的影响.当w(MgO)/w(Al2O3)=0.50,w(Al2O3)=20%时,R由1.05提高到1.35,炉渣的脱硫能力增强;当w(Al2O3)=20%,R=1.30时,w(MgO)/w(Al2O3)由0.25提高到0.55,炉渣的脱硫能力增强;当w(MgO)/w(Al2O3)=0.40,R=1.30时,w(Al2O3)由12%提高到20%,炉渣的脱硫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吕飞  杜昊  曲涛  施磊  田源  戴永年 《稀有金属》2023,(4):547-554
针对目前锂辉石矿提锂工艺资源利用率低、对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探究一种全新的处理锂辉石矿的方法:从锂辉石矿中提取Li的同时对其中占主要成分的Si和Al进行回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探究表明,直接碳热还原锂辉石提取Li同时制备Al-Si合金的工艺很难实现,矿石中的Si O2被还原Si C和Si O气体,无法得到单质Si,而Li Al Si2O6由于自身非常稳定,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不会发生反应。加入Fe2O3碳热还原锂辉石矿提取Li同时制备Si-Fe合金回收Al2O3的理论和实验探究表明,Fe2O3可以有效促进锂辉石中Si O2和Li Al Si2O6碳热还原反应的发生。还原过程中Li被还原为Li蒸气在冷凝系统中得到收集,同时在还原剩余物中可以得到Si-Fe合金和Al2O3。因此,本文提出添加F...  相似文献   

19.
赵然  安想 《稀土》2023,(2):59-70
采用高温固相法以碱土硅铝酸盐体系Ba6Al18Si2O37为基质,选取Eu2+为激活剂,通过不等价取代的方式引入稀土离子RE3+调节基质内部缺陷,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黄色长余辉材料Ba((6-x-y))Al18Si2O37∶xEu2+,yRE3+(RE=La, Ce, Pr, Nd, Sm, Gd, Tb, Dy, Tm, Ho, Er, Lu)。以Ba((6-x-y)) Al18Si2O37∶Eu2+, Tm3+为代表详细研究其结构、发光、余辉、缺陷及热释光谱,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所得到的荧光粉具有单一结构,掺杂离子的加入并没有改变晶体结构。在366 nm紫外光激发下,样...  相似文献   

20.
以烧结刚玉、α-Al2O3微粉、高纯镁砂、金属铝粉为原料, 酚醛树脂为结合剂, 制备Mg O–Al2O3和Al–MgO–Al2O3系复合材料, 样品成型后经过200℃烘干, 于1500℃氧化气氛烧成。利用X射线衍射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研究了金属铝粉对MgO–Al2O3复合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未添加金属铝粉的样品烧后主晶相为α-Al2O3及镁铝尖晶石, 微观结构较为疏松; 引入金属铝粉后, 样品烧后主晶相为α-Al2O3及镁铝尖晶石, 新生相包括Al4O4C、Al4C3、(Al2OC)x(AlN)1-x等, 微观结构较为致密, 样品性能得到改善。添加金属铝粉样品的内外组成呈梯度变化, Al4O4C相主要出现在样品内部, 并有金属铝残留; 金属铝粉引入使样品氧分压从表面到内部依次降低, 金属铝粉氧化后与Mg O原位合成尖晶石, 使结构致密化, 阻隔了氧气的进一步渗入, 样品内部形成的Al2O与C反应得到晶须状Al4O4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