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连续热镀锌机组炉鼻子是炉区与锌锅相连的重要纽带,为了抑制炉鼻子内锌液蒸发导致的锌灰缺陷,安装了炉鼻子加湿系统.通过控制炉鼻子内氮气的露点温度,在炉鼻子内锌液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来抑制锌液的蒸发.主要介绍了炉鼻子氮气露点对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炉鼻子加湿系统结构,以及炉鼻子加湿系统的控制方式.炉鼻子加湿系统投用后,产品质量得...  相似文献   

2.
炉鼻子是架设在炉子与锌锅之间带有密闭功能的带钢通道,为热镀锌线重要设备,如果控制不当则会产生锌灰锌渣聚集在炉鼻子内部从而黏附在带钢表面或镀层内部,造成严重的质量缺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新型排渣炉鼻子技术采用的独特机械结构有效避免了炉鼻子内部锌液表面浮渣与带钢的接触,从根本上解决锌渣对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加湿喷梁的改进有效抑制了锌灰的产生。新型排渣炉鼻子技术的实际应用表明,锌灰锌渣缺陷明显减少,带钢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通过显微组织检验和成分检测,查找冷轧热镀锌高表面汽车板白道缺陷成因。结果显示:只在带钢上表面无规律出现的白道缺陷是由于炉鼻子内壁上表面锌灰掉落带钢所致。通过对排渣炉鼻子加湿氮气孔添加气体挡板,并控制加湿氮气罐温度,减少了锌灰在炉鼻子内壁的凝结,从而使冷轧热镀锌高等级汽车板白道缺陷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4.
王艳强  吕剑  杨志强  田才  张森建 《轧钢》2021,38(6):109-112
炉鼻子内锌液液面波动是产生锌灰、锌渣缺陷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高级别镀锌板的表面质量。通过对排渣炉鼻子结构及加锌控制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液位波动的原因及原有液位控制策略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保持锌锅液位稳定的控制方法。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锌液波动很小,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观察和分析,研究了镀锌外板表面亮点缺陷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亮点缺陷主要由氧元素和锌元素组成。去除纯锌镀层后,缺陷位置抑制层连续完整,可以确定该缺陷是由锌灰附着造成的。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热镀锌工艺、炉鼻子加湿系统及优化锌灰泵等方法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6.
锌灰缺陷是锌渣被带到带钢表面并随着带钢通过锌锅及沉没辊产生的以线性为主的轻微压痕或者细微渣带在镀锌板表面沿纵向形成条带或者点状夹杂物。锌灰缺陷一直是影响本钢镀锌机组产品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客户市场,锌灰异议成为本钢需要技术攻关解决的一个疑难问题。文章通过对锌灰缺陷形成过程进行分析,重点对锌灰的工艺控制及效果进行分析,从炉鼻子内锌渣的控制、锌液成分的控制和锌渣形成后的处理方面采取了措施,生产出的高级别汽车板和家电板产品的表面锌灰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目前镀锌FB级别产品轧成率均能达到94%以上,达到了提高本钢热镀锌产品表面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何波  吴俊伟 《轧钢》2024,(1):122-127+137
针对某冷轧厂生产的双相钢边部存在漏镀缺陷的问题,对漏镀部位的缺陷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合高强双相钢选择性氧化原理对现场的相关影响参数逐个进行剖析、识别,确定出各个参数的控制范围,随后通过试验设计得出了关键控制参数的最佳组合,并针对性制定了控制措施。结果表明:锌铁合金双相钢的漏镀缺陷是由于炉内气氛控制不好,锰、铬等合金元素扩散到表面出现选择性外氧化导致的;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在Ac1线以上适当降低退火温度,有利于内氧化的形成;炉鼻子气氛控制要加强对加湿器的管理,一旦加湿过大就会引起炉鼻子处露点过高,导致冷区氧含量过高,造成已还原的金属出现二次氧化;通过采取热区温度770~790℃,加热区露点-10~15℃,炉鼻子氧体积分数小于0.001 0%,锌铁合金双相钢的漏镀缺陷率由改善前的8%大幅下降到1.42%,且缺陷主要集中在带钢头部位置,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生产中,影响热镀锌汽车表面板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锌渣缺陷。文章结合本钢连续热镀锌机组汽车表面板生产实际,针对锌渣缺陷产生的具体原因,重点是对影响锌渣主要因素:入炉前带钢的清洁性、锌锅锌液成分中铁、铝含量,锌锅稳定性管理及炉鼻子锌渣清除进行分析,提出并采取提高机组清洁性,做好锌锅中铝、铁含量的控制,稳定控制锌锅温度和液位,使用排渣泵的方式,将锌灰、锌渣排除锌锅之外等改善措施,从而提高热镀锌汽车表面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安钢VD炉真空系统的原理和相关参数,针对VD炉真空系统出现的工作真空度太低或系统的抽气时间过长问题,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是真空系统内积水、积灰、泄漏及受冷凝水的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并采取了排水、除灰、调节冷凝水的压力和温度等措施.通过一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真空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产品质量也大大提高,突发故障率降低80%.  相似文献   

10.
RH真空循环脱气精炼技术是继连铸之后迅速崛起的现代化炼钢技术,已由最初的脱氧脱氢逐渐拓展成为以冶炼超低碳为主的多功能炉外精炼技术,在钢液炉外精炼设备中技术难度最大、功能最全、精炼效果最佳,而高效大抽气量蒸汽喷射真空泵是实现其功能基本要素,多功能顶枪则是提高冶炼效果及缩短冶炼周期的必要手段.本文从多功能顶枪的研制目标入手,从其工作原理、参数设计、功能应用、多方面介绍了多功能顶枪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石墨烯因其特殊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力热光电性能而备受关注,因此研究石墨烯薄膜的表面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前驱体,采用化学氧化还原工艺制备石墨烯纳米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真空抽滤和喷涂两种方法制备石墨烯薄膜,并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对其表面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的厚度约为0.8nm,并且表面有C=O、C-O、O-H等基团和缺陷。真空抽滤制备的石墨烯薄膜具有微纳结构,表现为高疏水性;喷涂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结构较为平整,其疏水性受基底影响。两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皆具有高黏着性。石墨烯薄膜所具有的优异性能为其在微纳功能部件、微流输运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STAMCO拉弯矫清洗和过滤系统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铝瑞闽公司从美国进口的STAMCO拉弯矫的设备结构和拉弯矫工作原理进行介绍,重点针对该设备清洗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并实施了技术改进措施,提高拉弯矫清洗站对铝板带表面的清洗效果以及板式过滤器的过滤能力,使清洗系统能够和拉弯矫直系统相匹配,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优质铝板带。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锆砂覆膜砂铸钢件表面缺陷的形成机制,就该缺陷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认为锆砂覆膜砂铸钢件表面缺陷气痕和流痕形成的主要成因是:再生砂粒度过细、壳型(芯)的透气性偏低,浇注系统不合理、钢液流动不平稳、铸型排气能力差,浇注温度偏低且不稳定等。实践表明,增加壳型(芯)的透气性、采用平稳快速浇注工艺方案、适当提高浇注温度等,可以达到减少和消除锆砂覆膜砂铸钢件气痕和流痕缺陷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应用RNG k-e湍流模型,对混流泵设计工况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效率-流量曲线、扬程-流量曲线和功率-流量曲线,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两者误差在2%以内,具有非常高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叶轮和导叶的压力面的压力均大于吸力面、叶片的压力分布由进口至出口逐渐增大,导叶压力由叶根至叶顶逐渐增大,通过对混流泵水动力性能曲线预测和内部流动分析,为混流泵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磨料池内复杂的气固流动现象和规律,采用全尺度直接数值模拟法。基于改进的内嵌边界法,通过流场控制方程、数值求解、并行计算等方法,建立气体湍流与磨粒的运动耦合模型,以分析磨料池内的气固流动特性。通过分析入口气体速度、磨粒高度对磨料池内气固两相流动状态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方案以提高系统稳定性。验证了磨料池内颗粒、壁面和拟序结构的耦合作用使得颗粒出现扩散、局部富集、壁面沉降及再悬浮现象。研究结果为磨料池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设计以气动隔膜泵为主要核心工作部件的吸污车气路系统。根据吸污车整车对气路系统的设计要求,对气动隔膜泵进行了选型设计。建立以NDP-40BPT气动隔膜泵为核心的吸污车气动系统AMESim仿真模型,分析节流阀的开度、气源压力和温度变化对气动隔膜泵进、排气流量和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优化和设计吸污车气路系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 method employing a suction device adapted to provide a negative pressure zone on the surface of the keyhole to allow the highly-pressurized zinc vapor to escap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lap joint were studi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zinc element in the joints was analyzed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A high-speed video camera was used to record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laser-induced plasma plume and the zinc vapor.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suction method can not only facilitate venting of the high pressure zinc vapor from the molten pool and the keyhole, but also stabilizes the laser-induced plasma plume during the welding process. A lap joint with a good surface quality and excellent mechanical strength was obtained using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18.
基于Fluent软件对混流泵转速、流量和表面粗糙度等不同情况下的内部流场、压力分布以及水动力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叶片压力面、吸力面压力分布规律和速度分布情况,得到混流泵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之间的压力差与效率、扬程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混流泵的水动力性能随着转速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的;而混流泵的力矩和功率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效率和扬程却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