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SP-冷轧热镀锌板表面线状缺陷特征及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表面长条线状缺陷导致CSP-冷轧热镀锌板质量降低,利用金相显微镜、XRD和扫描电镜对缺陷的形貌与组成等进行了分析。长条线状缺陷的形成原因是:在CSP热轧阶段形成的氧化铁皮(FeO)被压入基板,并在冷轧时被拉长、碾碎,冷轧后,这些氧化物呈现出点链状直线分布,镀锌增强了其与基体的差别,凸现出长条线状缺陷。最后,据此提出了减少氧化铁皮压入的措施,抑制了长条线状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合金化热镀锌(GA)板漏镀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漏镀的主要原因是带钢表面碳沉积,氧化锌粘附以及表面轧制油残留。  相似文献   

3.
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抗粉化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勇  郭太雄  胡劲 《腐蚀与防护》2012,(7):610-613,629
从热镀锌板镀层的合金化机理着手,综述了镀锌基板、锌液成分、镀层结构、合金化温度和时间等方面对合金化热镀锌板镀层的抗粉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鹏  刘学良  周屿  张东兴  贾冬梅 《轧钢》2022,39(4):122-125
针对合金化热镀锌C-Mn高强钢漏镀缺陷问题,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分析了漏镀缺陷原因,阐述了缺陷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退火炉加热区的氧分压过低,引起Mn、Si等合金元素在基体表面的外氧化显著,降低了钢基体的浸润性;带钢入锌锅温度较高,加快了镀层的合金化反应进程,加剧了Fe-Zn之间的相互扩散,且由于氧化物覆盖不均匀,氧化物密度高的地方容易产生漏镀点。在实际生产中,通过降低退火炉加热区的氢气含量和带钢的入锅温度、提高锌锅自由Al含量等措施,C-Mn高强钢的合金化镀层表面漏镀缺陷得到了有效改善,质量合格率由原来的75%左右提高到了91%以上。  相似文献   

5.
连续退火热镀锌板镀层表面黑点缺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镀锌板镀层表面黑点的产生机理,分析了该缺陷对热镀锌板涂镀质量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基板表面存在微小凹坑,镀锌后表面形成黑色圆形氧化膜,即黑点缺陷,对热镀锌板涂镀后的磷化膜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实际生产中,通过降低热轧卷的卷曲温度、清洗槽电解电流密度及提高退火炉的密封性,可有效减轻该缺陷。  相似文献   

6.
合金化热镀锌钢板抗粉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合金化热镀锌钢板抗粉化性能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镀层相结构的形成机理和镀层相结构对镀层抗粉化性能的影响,同时介绍了镀层抗粉化性能的其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分析研究了热轧酸洗板表面的氧化物缺陷。结果表明,缺陷区为酸洗后暴露出的基体铁和沿轧向分布的在高温下形成的破碎氧化铁皮。由于氧化铁皮被压入钢板中,在后续除鳞和酸洗中均难以去除,最终成为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8.
赵川翔 《金属热处理》2022,47(6):270-273
采用SEM、EDS分析了590 MPa级低合金高强度热镀锌钢板表面亮点缺陷的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低合金高强钢中合金元素选择性氧化析出的颗粒物尺寸较小时,可以被Zn液中Al完全还原。对比正常位置,析出物颗粒位置没有形成完整致密的Fe2Al5Znx抑制层,在后续热镀锌过程中,该位置Zn-Fe反应扩散快,镀层生长厚。光整时,该位置形成的压缩片状结构相互连结,宏观表征为表面亮点缺陷。通过降低炉内露点可以抑制低合金高强钢表面合金元素外氧化,进而防止镀层表面亮点缺陷产生。  相似文献   

9.
对热镀锌IF钢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条状、线状和表面镀锌异常等表面缺陷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分析了缺陷形成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条状和线状缺陷分别由连铸卷渣和气泡残留形成,而表面的镀锌组织异常则是基板的组织剥落导致.IF钢连铸卷渣和气泡残留发生的原因是钢水中夹杂含量上升导致的下水口阻塞,IF钢基板组织剥落则可能由P偏聚导致的晶间断裂引起.  相似文献   

10.
蒋光锐  刘李斌  王自成  李洁 《轧钢》2015,32(5):40-44
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CS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热镀锌板镀层表面的典型点状缺陷。结果表明:采用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获得缺陷的形貌特征,而使用能谱分析仪可以确定缺陷的元素构成。根据点状缺陷的形貌特征及其元素组成,可以判断点状缺陷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在生产热浸镀锌带钢时,带钢表面经常出现漏镀、黑点等各种缺陷,条纹状缺陷也是其中一种。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连续热浸镀锌带钢的镀层表面条纹状缺陷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表明,该条纹状缺陷位置处基板内存在裂缝,导致基板内表层出现了分层,裂缝内同时存在基板的氧化铁皮、氧化圆点和镀锌层,表面镀层较薄,该缺陷应为连铸板坯表面存在纵裂纹以及后续热轧轧制所致。镀锌板表面出现该缺陷后,不仅影响板面外观,而且在冲压成形过程中易发生镀层剥落和起皮而导致工件报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低碳钢在带钢轧制过程中出现边部翘皮缺陷的形成原因,取样分析了翘皮缺陷形貌及夹杂物成分,并采用ø750 mm×550 mm高刚度二辊热轧机组进行实验室模拟轧制分析翘皮缺陷演化过程。通过建立不同轧制方案,探明了热轧带钢翘皮缺陷形成于精轧道次,缺陷的产生与坯表面质量和边部原始凝固组织无关,轧材在轧制过程中由于边部不均匀变形形成侧面凹陷,凹陷在后续轧制中被轧制压缩闭合,并翻转到表面成为翘皮缺陷。最后,工业生产试验表明,倒角铸坯可提高轧材边部在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和均匀性,抑制轧材边部不均匀变形,有效降低翘皮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以普冷及热镀锌汽车板表面的擦伤、麻点、涂装针孔、冲压桔皮、冲压条纹及斑迹等多种缺陷为研究对象,使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重点观察了缺陷位置的晶粒,发现了细晶粒、粗晶粒、未再结晶晶粒和晶粒变形4种晶粒特征。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缺陷位置的晶粒特征对缺陷发生的位置做出进一步的判断,以缩小工艺排查的范围。针对连续退火本机组产生的麻点或擦伤缺陷,可根据局部晶粒变形推测缺陷发生在其冷却段;根据局部粗晶粒可推测缺陷发生在加热段后期至均热段结束之间;根据局部细晶粒推测缺陷发生在加热段、清洗段或源自轧硬板来料缺陷。  相似文献   

14.
以普冷及热镀锌汽车板表面的擦伤、麻点、涂装针孔、冲压桔皮、冲压条纹及斑迹等多种缺陷为研究对象,使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重点观察了缺陷位置的晶粒,发现了细晶粒、粗晶粒、未再结晶晶粒和晶粒变形4种晶粒特征。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缺陷位置的晶粒特征对缺陷发生的位置做出进一步的判断,以缩小工艺排查的范围。针对连续退火本机组产生的麻点或擦伤缺陷,可根据局部晶粒变形推测缺陷发生在其冷却段;根据局部粗晶粒可推测缺陷发生在加热段后期至均热段结束之间;根据局部细晶粒推测缺陷发生在加热段、清洗段或源自轧硬板来料缺陷。  相似文献   

15.
刘向明  朱启茂  王伟  常龙旺  鲁洋泽 《轧钢》2022,39(4):132-136
针对某热镀锌产线出现的带钢表面条带状色差缺陷问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BSD、三维轮廓仪对镀层及基体表面组织形貌,镀层表面锌花尺寸,基体表面组织晶粒大小,以及镀层、基体的三维轮廓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层暗区锌花尺寸较亮区明显偏小、粗糙度略大;基板表面暗区晶粒尺寸较亮区明显偏小。因此,可以确定色差缺陷是由于镀层锌花大小存在差异,影响光线漫反射,产生了肉眼观察到的条带亮度色差差异。为了进一步得到缺陷产生的工艺原因,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色差明暗区间距与冷却模块喷孔间距一致;带钢在冷却模块喷嘴对应区域存在粉末异物,这些粉末异物经喷嘴喷到带钢表面,有利于后续热浸镀后锌液冷却凝固过程中晶核的形成,产生晶粒直径相对较小的锌花;另外,快冷段风机功率过大,带钢在喷嘴对应区域的温度相对较低,带钢在再结晶过程中晶粒形成速度较快,从而出现了晶粒尺寸偏小现象,而基板表面小的晶粒也会促进镀层晶核的产生,生成晶粒直径相对较小的锌花。为此,通过提高退火炉快冷段冷却装置洁净度并调整风机工艺参数,有效解决了热镀锌板表面出现的条带状色差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兆勇 《轧钢》2020,37(6):100-104
针对客户反馈的SAE6150工具钢表面花斑形貌问题,对其宏观形貌和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产生花斑形貌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原料盘条表面存在不平整的微凹坑,平面和凹坑面在光的反射作用下呈现明暗不同的视觉色差,从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花斑形貌。微凹坑产生的原因是盘条在轧制过程中表面残留氧化铁皮轧制压入而造成的;另外,盘条拉拔前的鳞皂化处理致使大量皂化液进入凹坑凝固后形成塞积物,盘条拉拔后凹坑难以去除而形成黑白相间的花斑形貌。为此,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热轧盘条表面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镀锌钢板CMT铜钎焊焊缝缺陷的敏感性问题,采用1.5 mm厚镀锌钢板搭接焊接的方法进行试验,主要以润湿性、焊接过程中是否存在飞溅、焊缝成形和镀锌层烧损情况作为评价铜钎焊焊接缺陷敏感性的指标,得到试验条件下缺陷敏感性较小时的工艺窗口:镀锌钢板搭接间隙为0~1 mm、电流为125~152 A时能获得合格的焊缝。通过改变点焊后不同气体保护时间确定焊缝表面变黑是由于焊缝在高温下被氧化生成氧化铜。  相似文献   

18.
李显  杨跃标  叶姜  文宝华  庞锐 《轧钢》2020,37(5):25-29
针对低碳铝镇静钢热轧带钢生产时易出现表层粗晶缺陷的问题,对缺陷形貌及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该钢种的CCT曲线及轧线实际生产工艺参数,研究了其表层粗晶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带钢边部温降导致其处于两相区轧制是造成表层粗晶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提高终轧温度,加强轧线冷却均匀性控制,对轧辊辊身温度监控,精轧采用升速轧制等措施,可以改善带钢长度方向的温度均匀性、减少带钢边部温降,避免带钢进入两相区轧制,可有效控制带钢表层粗晶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