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一门必修课程,目的是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新材料的研究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现代研究方法”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对该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材内容重点不突出且更新缓慢、教学方法不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偏少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措施:①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②力求教学内容“新”和“深”;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④采用多维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教学实践证明,此次教学改革对于激发研究生学习热情、提高“材料现代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质量、增强研究生科研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积极的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以"林木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为平台,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一是整合教学内容,突出理论知识的研究发现过程。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科研技能的储备,通过国内外科技文献检索与阅读、名家讲授或课件解读、与教师科研实践的结合等多种途径获取学科前沿知识和开展科研实践教学,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激发科研兴趣。二是优化教学方法,通过专题式、讨论式和分组课题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在兼顾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渗透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构建与科研能力渗透培养相适应的课堂表现评价与课程论文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估与学生评估相结合、个人表现评定与团队表现评定相结合的研究生课程综合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3.
课程教学改革是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研究型创新人才的保障。"高等有机化学"是农林院校林产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以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和课程培养目标等,归纳了课程教学存在的学时少、学生专业背景差距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首先要合理规划教学内容,采用抽主线的方法精简教学内容、引入生活实例和科学发展前沿案例及辅助设计性实验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奠定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其次,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学科前沿性专题讲座、"第二课堂"及多师联合授课等方式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第三,以多种考核方式来检验教学改革效果。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后,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了林产化工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被列入首批"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计划"。首先分析了林学专业植物学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①实验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②林区实验时间短,实习效果不理想;③教学实践时间安排不集中,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植物学知识体系。为适应新的培养计划,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产学研互作模式的植物学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具体措施如下:采用问题教学法,调查校园植物资源;发挥"绿色方阵"社团优势,巩固实践教学效果;建立科研导师制,注重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结合林区实习,建立植物资源数据库和林区植物资源检索系统。植物学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大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有利于林学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3S技术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根据课程所具有的先进性、广义性、扩展性、集成性、交叉性等显著特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研究生对课程知识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与课时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确定了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及其各部分的具体学时;重点探讨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学理念,从提高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项目设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角度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科研反哺教学是创新大学教育的重要路径,对促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代运动场草坪学”是北京林业大学草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本文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了科研反哺课程教学的探索: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科研成果,为科研反哺教学提供基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促进科研成果与教学知识的紧密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科研反哺途径。教学实践表明,科研反哺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沉浸式教学体验,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植物逆境生理生态"课程是林学学科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其课程教学内容与林业实际生产密切相关。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课时少、实践环节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结合甘肃农业大学林学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一是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将国内外有关植物逆境的最新研究动态以及现代植物逆境生理生态的研究方法等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以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二是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三是构建课程教学团队,由多学科、多研究方向的教师联合开展课程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而且学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任课教师开展讨论和交流,提升学生解决林木生产和林业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构建起完善的课程知识体系,提升了教学效果,也为相关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理大数据"课程是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面向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生增设的一门学位课程。针对"地理大数据"课程教学内容交叉性强、教学方式不确定等特点,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实施:①基于前沿话题式引导,开展以问题讨论与交流为主的互动式专题教学;②建立"地理大数据"课程资源数据库,鼓励并督促学生丰富该课程数据库内容;③建立多元化的"地理大数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探讨"地理大数据"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强化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出了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科研合作的增多,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风景园林学专业外语"作为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在"风景园林学专业外语"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专业外语"研究生课程为例,基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及研究生课程小班授课的特点,分析了将研讨式教学引入"风景园林学专业外语"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同时,从4个方面探究了研讨式教学在"风景园林学专业外语"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途径:一是选取研讨式教学材料,将实际工程案例、具有语言原真性的阅读材料、专业领域的学术热点问题作为课程教学的参考材料;二是确立研讨式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学基本组织环节包括教师选择教学案例、提出问题、学生搜集与整理材料、开展小组讨论、交换学习心得等;三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扩展研讨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显示,研讨式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极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有85%的研究生通过中国-波兰联合培养后,出国留学或进入科研院所深造。  相似文献   

10.
为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对"食品进出口检验"课程学习的重视度及兴趣,分析了该课程主要涉及的内容和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食品进出口检验"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提出如下具体改革方案和措施:①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②利用现代化、数字化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形式;③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引入过程考核。"食品进出口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科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独立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相关专业研究生获得专业技能、培养科研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目前此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实验项目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缺少探索性、创新性的实验内容等问题,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和创新精神。该文作者调整教学思路,与教师的课题相结合,根据微生物的特点从微生物菌种鉴定、功能基因克隆、代谢途径解析、微生物育种及微生物细胞的高密度培养等几个大的方面出发,遵循基础性、应用性、前沿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原则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实验内容。实践表明,新的教学内容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研究生课程教学为例,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具有行业特色的教学案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课程考核不尽合理等问题,结合学科的林业行业背景特色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教学的改进、多元化课程考核的实施等4个方面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同时,从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基于"互联网+"优化教学模式、以CDIO理念为指导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等方面着手进行了改革实践。"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取得了以下良好效果:一是引入教师团队的林业监测科研案例和物联网前沿技术专题,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二是引入项目驱动式教学、翻转式课堂等,优化了课堂教学方式;三是增设综合设计型实验和企业实习等,完善了实践教学环节;四是建立全面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提升了其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匮乏,导致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基于此,山东农业大学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索:首次设置了风景园林学专业研究生选修课"园林植物新品种专题";聚焦行业前沿科技,不断优化教学内容;课上采用Seminar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方法,课下搭建互动平台;课程考核重视过程学习,从多方面客观评价学生成绩。上述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不但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意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力及良好综合素质的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高等结构动力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寻求教学改革与提高学生能力的突破口,探讨培养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指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各学科知识应用能力以及严谨的科研作风等方面的培养.在总结研究生"高等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论述了工程类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风沙物理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其课程实践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风沙运动规律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在探索风沙物理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针对"风沙物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固化、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评价缺少科学性等问题,探讨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一是增设综合性实验,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二是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创新实验形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风沙物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活跃度明显提高,学生对课程实验由最初的不感兴趣到主动提问、主动思考,表现出极大的科研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技写作”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技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素养。然而,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材和课程内容与林学专业不契合、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结合高等农林院校的林学专业特点,从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林学专业本科生“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研实践运用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都有了很大提升,有效提高了“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7.
遥感技术作为现代森林资源监测的核心技术,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林业遥感类高级课程应紧跟学科前沿,为该领域的后备生力军提供科研第一线的思维方法和技术途径。为此,在为林业遥感类高级课程2个不同层次的授课对象群体——林学类三年级本科生和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分别开设的"森林资源遥感监测"本科生课程和"植被定量遥感技术专题"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中,开展了分专题案例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分专题案例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4个教学环节。1选取代表性专题。其中,在选取"森林资源遥感监测"本科生课程的代表性专题时,侧重于知识面的宽度,尽量涵盖林业遥感领域的所有研究方向;在选取"植被定量遥感技术专题"研究生课程的代表性专题时,侧重于知识点的深度,强调少而精且代表性强,并能从方法上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2通过介绍背景、意义和相关理论以及穿插回顾基础知识点,对各专题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铺垫。3从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代表性专题中分别选取2个全球最新的或经典的学科前沿案例进行剖析讲解,在讲解过程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极力推荐"分解阅读法",从而引导学生高效地阅读乃至撰写科技论文。4学生分组阅读各专题的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该教学环节目前仅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施行,主要是通过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教学以实现知识的消化与升华。实践证明,林业遥感类高级课程分专题案例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得到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充分肯定,学生普遍认为该教学模式更符合已步入科研之路的研究生群体或有意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本科生群体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但是需对课程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林业遥感类高级课程分专题案例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应适当增加各专题教学案例的个数并降低教学案例的难度,增加实践操作的内容,在各专题的教学案例中植入更多的知识点;在课程教学环节方面,应提前告知学生各专题的核心内容,增强学生汇报展示环节的可操作性,在本科生课程教学中施行"分组阅读与汇报展示"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8.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与定位,分析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针对教学内容陈旧、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单一,实验、实践课程缺乏创新性等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首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增加食品科技前沿知识;其次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案例教学;第三,改革传统的实验、实习及课程设计环节,弱化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探讨了案例式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同时针对"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为例,从工程案例的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方式和实际工程综合训练3个方面对"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开展案例式教学进行了探索。首先应利用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其次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第三,利用综合实践训练,增强学生对所学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施案例式教学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满足了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的要求,培养了高质量的环境工程实践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试验设计"课程能够有效指导科学试验设计、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原来的"试验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不利于教学相长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薄弱。针对该课程特点和教学中的问题,构建了科研应用驱动型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问题解决式预习提问、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纠错式"案例教学、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改革考核方式等5个方面。从改革效果反馈看,该教学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应用的持续深度学习,激发了研究生对"试验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