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p16、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参与研究,共计66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60例经体检结果显示宫颈黏膜上皮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免疫组化SP法对宫颈上皮组织p16、ki-67表达情况进行检查。结果研究组p16、ki-6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其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16、ki-67的高表达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免疫组化p16、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重要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母源表达的印记基因p57K1P2和PHLDA2(IPL/TSSC3)蛋白表达对葡萄胎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刮宫组织存档的石蜡包埋标本,其中病理组织学诊断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hydatidiformmole,CHM)13例,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hydatidiformmole,PHM)16例。全部病例行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p57K1P2及PHLDA2在病理组织中表达。结果29例病例DNA倍体分析:二倍体15例,三倍体13例,四倍体1例,诊断为CHM15例,PHM14例,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6.2%。部分性葡萄胎p57K1P2和PHLDA2绒毛滋养细胞层免疫组织化学全部阳性(100%,14/14)。PHLDA2染色阳性位于胞质和胞膜,表达为强阳性。p57K1P2染色阳性位于胞核,表达为强阳性。所有完全型葡萄胎绒毛滋养细胞层p57K1P2和PHLDA2免疫组织化学均阴性(100%,15/15)。结论p57K1P2和PHLDA2可能是鉴别CHM和非CHM的标志物,两者免疫组化学阴性可能是CHM的可靠标志物,但有待扩大样本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16、p53及Ki-67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医并确诊为宫颈癌的140例患者纳入宫颈癌组,另选取60例经本院确诊的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患者纳入宫颈上皮内病变组,均为CIN2。收集本研究纳入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并检测p16、p53及Ki-67阳性表达情况,明确p16、p53及Ki-67与宫颈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p16、p53及Ki-67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宫颈癌组病理组织标本中p16、p53及Ki-67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组(均P <0.05);宫颈癌组中不同年龄患者的p16、p53及Ki-67阳性表达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患者p16、p53及Ki-67阳性表达明显升高(均P <0.05);p16、p53、Ki-67三项联合的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的检测效能。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p16、p53、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病情的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GILZ和Ki-67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6-2012年收治的12例正常卵巢组织、19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45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进行GILZ和Ki-67蛋白表达检测,分析GILZ与Ki-67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相关临床因素分析。结果 (1)GILZ、Ki-67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率(57.78%,46.67%)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0,0;0,15.79%)(P<0.05)。(2)GILZ和Ki-67的表达与年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淋巴转移、腹水及化疗疗效均无相关性(P>0.05)。(3)GILZ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1)GILZ和Ki-67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提示GILZ和Ki-67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2)GILZ表达的增加可导致细胞增殖的增加,其高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3)联合检测GILZ和Ki-67对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细胞学p16/Ki-67双染检测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对细胞学为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的分流作用与诊断效能.方法:收集细胞学诊断为ASCUS,同时行hrHPV检测,并有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患者信息.将剩余宫颈上皮脱落细胞标本进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分析卵巢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p85α(ohosphoinositide 3-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p85 alpha,P13Kp85α)、AKT2和Ki-67蛋白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177例卵巢癌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13Kp85α,AKT2及Ki-67的表达.结果:P13Kp85α,AKT2及Ki-67的总阳性表达率在卵巢癌组织中分别为70.6%,76-3%和74.5%,正常卵巢组织中分别为30.0%,10.0%和10.0%,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分化卵巢癌组织中分别为43.5%,47.8%和47.8%,中分化卵巢癌组织中分别为69.4%,75.8%和74.2%,低分化卵巢癌组织中分别为78.3%,83.7%和84.8%,蛋白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阳性表达率及强度随癌症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P13Kp85α,AKT2与Ki-67蛋白的表达均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联合分析P13Kp85α,AKT2和Ki-67的表达对预测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采用p16/Ki-67双染检测技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初筛方法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重庆市万州区982例年龄35~64岁有性生活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每位妇女均接受了人乳头瘤病毒DNA(HPV DNA)检测、Thin 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p16/Ki-67双染检测,对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在可见病变处直接取活检,无可见病变时,行宫颈管搔刮术(ECC)。比较3种方法分别作为初筛手段识别宫颈癌前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浸润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综合分析3种方法作为宫颈癌初筛手段的应用价值。结果:最终966例妇女进入研究,共检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浸润癌患者42例。HPV DN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和p16/Ki-67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97.6%、88.1%、92.9%;特异度分别为84.1%、78.8%、82.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1.8%、15.9%、19.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9%、99.3%、99.6%。p16/Ki-67检测的AUC分别与HPV DN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Ki-67双染检测初筛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与HPV DNA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相似,因其具有简便、客观、高效、易于重复的特点,p16/Ki-67双染检测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初筛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53、ki-67、bcl-2、bax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及正常人官腔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水平,探讨官腔脱落细胞中p53、ki-67、bcl-2、bax基因的表达变化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健康志愿者及子宫内膜癌患者官腔脱落细胞样本共90例;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变化水平;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53基因在正常人官腔脱落细胞中未检测到表达,随着恶性程度升高,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ki-67的表达在正常人中表达量最低,随着恶性程度升高,表达量逐渐升高(P<0.05),bcl-2基因的表达逐渐降低(P<0.05),bax/bcl-2值随着恶性程度增高而降低.结论 p53、ki-67、bcl-2、bax基因的表达量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呈一定的变化趋势,提示p53、ki-67、bcl-2、bax基因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和Ki-67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30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不典型增生、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结果 ER、PR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逐渐降低(P<0.05),在不同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类型中表达有差异(P<0.05);C-erbB-2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不表达,在不典型增生中表达为53.33%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为80.0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正常子宫内膜仅有少量表达,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表达为33.33%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为6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及Ki-67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4种病理特征均有关(P<0.05)。结论 ER、PR、C-erbB-2和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 、促凋亡基因bax与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ki67、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①ki67指数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显著高于良性及交界性肿瘤;与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②bax表达水平在卵巢恶性肿瘤组中高于良性组,与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与预后呈正相关;bcl-2表达水平在恶性组中高于良性组及交界组;高分化组中bcl-2∶bax≤1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中、低分化组,bcl-2∶bax≤1患者预后较好.③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ki67指数与bax表达负相关,与bcl-2表达及bcl-2∶bax比值正相关;低增殖高凋亡易感组预后好于高增殖低凋亡易感组.④临床分期和bax表达水平是影响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ki67可作为评价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bcl-2、bax相互作用,对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一定作用,高增殖低凋亡易感性促使肿瘤恶性发展,bax为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MP 2、TIMP 2、Ki 67表达与库肯勃氏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32例库肯勃氏瘤组织和 10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MMP 2、TIMP 2和Ki 67表达的检测。结果 :MMP 2、TIMP 2、Ki 67在库肯勃氏瘤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 (P <0 .0 1)。有合并转移的库肯勃氏瘤中MMP 2、Ki 67高于无合并转移者 (P <0 .0 5 ) ,TIMP 2低于无合并转移者 (P <0 .0 5 )。MMP 2、Ki 67与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 (P <0 .0 1) ,TIMP 2与术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MMP 2、TIMP 2、Ki 67在库肯勃氏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判断卵巢转移癌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和评估预后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绝经期乳腺癌妇女服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后Ki-67及Bcl-2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方法:46例绝经后因乳腺癌服用TAM超过6个月妇女的子宫内膜为研究组,行宫腔镜检查及内膜活检。18例因子宫脱垂行子宫切除的绝经后妇女的萎缩型子宫内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测定Ki-67及Bcl-2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Ki-67在TAM相关内膜腺上皮细胞呈显著高表达(15.41±4.83vs9.05±5.52,P=0.009);Bcl-2在TAM相关内膜腺上皮细胞呈较高表达,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50±0.17vs0.43±0.11,P=0.077)。结论:绝经后乳腺癌妇女服用TAM能引起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但并不代偿性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增殖是TAM对绝经后子宫内膜作用机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宫颈癌患者采用p16蛋白(p16)、p53蛋白(p5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 RNA结合蛋白3(IMP3)、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蛋白的诊断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4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p16、p53、IMP3及Ki-67检测,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p16、p53、IMP3及Ki-67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较单一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宫颈癌患者检测时,p16、p53、IMP3及Ki-67联合诊断价值高,可达到预期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MGA2、IMP3、p16、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NCE)、36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SIL)、38例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和42例宫颈癌(CC)中HMGA2、IMP3、p16及Ki67的表达情况,比较4种分子标记物在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PV E6/E7 mRNA、p16/Ki67检测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ASCUS,并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的患者200例。应用杂交捕获技术(HC2)和支链DNA技术(b DNA)行HPV DNA、HPV E6/E7 mRNA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中p16/Ki67表达。结果:宫颈高级别病变组(包括CIN2,CIN3,宫颈癌,简称CIN2+)中p16/Ki67、HPV E6/E7mRNA的阳性率与炎症/CIN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 952,P=0. 000;χ2=11.231,P=0.001),且p16/Ki67表达与CIN2+具有一致性(kappa=0.400,P=0.000)。炎症/CIN1组中,HPV E6/E7 mRNA检测与p16/Ki67检测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在CIN2+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ROC曲线分析p16/Ki67检测、HPV E6/E7 mRNA检测诊断CIN2+的准确性分别为(AUC=0.800,0.625),均高于HPV DNA检测(AUC=0.579)。结论:HPV E6/E7 mRNA、p16/Ki67表达与宫颈高级别病变密切相关,HPV E6/E7 mRNA检测可望代替HPV DNA成为分流ASCUS的一种有效手段,而p16/Ki67与宫颈高级别病变显著一致,可辅助用于ASCUS患者宫颈组织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周期失控,是细胞增殖失控而导致癌变的重要原因。p16和细胞周期素蛋白(cyclinD1protein,CD1P)是目前公认最重要的两种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其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目前存有争议[25]。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法,对55份卵巢...  相似文献   

17.
环氧合酶-2、bcl-2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雪玉  马永静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5):364-366,370,F0003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COX-2)、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宫颈癌组织中COX-2和bcl-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以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COX-2和bcl-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为0(0/10)。COX-2在宫颈原位癌、Ⅰ~Ⅱ期及Ⅲ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4.5%和66.7%,宫颈鳞癌及正常宫颈组织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原位癌、宫颈鳞癌Ⅰ、Ⅱ、Ⅲ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OX-2在Ⅰ~Ⅱ期宫颈鳞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cl-2在宫颈原位癌、宫颈鳞癌Ⅰ~Ⅱ期、Ⅲ期癌细胞胞浆中未着色,但在癌间质有不同程度染色。bcl-2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原位癌、宫颈癌Ⅰ、Ⅱ、Ⅲ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cl-2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OX-2与bcl-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COX-2和bcl-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均不表达。COX-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有利于早期诊断及估计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16INK4A、p53、Ki-67及雌激素受体(E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SP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尖锐湿疣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16INK4A、p53、Ki-67及ER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INK4A、p53、Ki-67及ER在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6.4%、86.4%及4.6%;在CIN Ⅲ中为92.5%、75.0%、100%、20.0%;在CIN Ⅱ中为90.5%、64.3%、100%及23.9%;在CINⅠ中为71.8%、43.6%、100%、79.5%;在尖锐湿疣组中为39.0%、43.9%、26.9%、61.0%.p16INK4A在宫颈鳞癌、CIN Ⅲ、Ⅱ组中,以强阳性表达为主;尖锐湿疣组仅为弱阳性表达.Ki-67在宫颈鳞癌、CINⅢ组中,以强阳性表达为主.宫颈鳞癌、CINⅢ、Ⅱ、Ⅰ、尖锐湿疣中p16INK4A、p53、Ki-67、ER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 p161NK4A、p53蛋白高表达与宫颈鳞癌、C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INK4A、p53、Ki-67阳性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ER的阳性率与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Zhang SL  Zhao CQ  Lin B  Li Y  Gao 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4):203-206,i001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 ,及其与bcl 2、bax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 3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SABC)方法 ,检测bcl 2及bax蛋白的表达 ,并与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各 10例进行对照。结果 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肿瘤组织中 ,survivin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 83%及 80 % ,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率 2 0 %及 0 % (P均 <0 .0 5 )。survivin基因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P均 >0 .0 5 )。survivin基因表达与bcl 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1) ,而与bax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survivin基因可通过抑制癌细胞凋亡 ,对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和发展起作用 ;survivin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 ,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展中分别起协同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癌基因CyclinD1、C erbB2及bcl 2在卵巢上皮肿瘤中的表达 ,探讨它们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恶性卵巢肿瘤、12例交界性卵巢肿瘤、2 1例良性肿瘤及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y clinD1、C erbB2及bcl 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1.卵巢恶性、交界性及良性肿瘤中Cy clinD1阳性率依次为 2 7.78%、33.3%、9.5 2 %。恶性及交界性肿瘤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 ,其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 ,而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关 ;2 .卵巢恶性、交界性及良性肿瘤中C erbB2的阳性率依次为 5 6 .9%、4 1.6 7%、14.2 8%。恶性及交界性肿瘤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 ,差异有显著性。C erbB2阳性表达在组织分化差及期别晚的肿瘤中较分化好、期别早者高 ;3.卵巢恶性、交界性、良性肿瘤中bcl 2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 6 3.89%、5 0 %、2 8.5 %。恶性及交界性肿瘤与良性肿瘤之间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组织分化差、期别早的肿瘤中bcl 2的阳性率较分化好、期别晚者高 ;4 .两种及两种以上基因同时表达率 (5 1.4 % )显著高于单基因表达 (2 7.79% )。CyclinD1与C erbB2基因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yclinD1、C erbB2及bcl 2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表明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