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曲唑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伴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PSD伴睡眠障碍者107例,其中曲唑酮治疗48例(对照组),曲唑酮+rTMS59例(联合组)。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认知水平、生活能力、抑郁情况、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觉醒次数(AT)、睡眠潜伏期(SL)均低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量表(HAMD)评分降低,BDNF升高,且联合组HAMD评分低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曲唑酮可明显改善PDS伴睡眠障碍者睡眠者抑郁情况及睡眠质量,提高认知功能,不增加不良反应,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偏瘫伴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其MMSE、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偏瘫伴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其MMSE、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偏瘫伴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其MMSE、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将25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刺激组(12例)和安慰刺激组(13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刺激组在此基础上予左前额叶背外侧区10Hz rTMS治疗,安慰刺激组予假刺激,共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2、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维多利亚版Stroop测试、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予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ADL。结果:刺激组患者执行、记忆及整体认知功能在治疗2周及4周后均显著改善(P0.05),安慰刺激组患者上述功能在治疗4周后显著改善(P0.05),刺激组患者执行功能及总体认知功能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安慰刺激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ADL在治疗2周及4周后均显著提高(P0.05),刺激组患者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安慰刺激组患者(P0.05)。结论:高频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AD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经颅重复磁刺激(rTMS)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rTMS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CSS)评估2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并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4、8周后,观察组HAMD和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睡眠及焦虑抑郁情绪的改 善作用。方法: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 康复训练,观察组另予rTMS结合CBT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脑卒中专 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贝克焦虑量表(BAI)和贝克抑郁量表(BDI)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的 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SS-QOL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 组,S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2组的BAI与BDI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 观察组治疗后的BAI与B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SS-QOL评分与PSQI评分 呈负相关(t=-4.678,P<0.05),BAI评分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t=59.676,P<0.05),BDI评分与PSQI评分 呈正相关(t=6.883,P<0.05)。结论:CBT结合rTM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睡眠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并 缓解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用氟西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PSD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对象纳入正常组。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干预,治疗组同时辅以rTMS及氟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氟西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改善情况,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探究性眼动分析(EEM)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改变。 结果经8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HAMD评分[(9.47±3.47)分]及对照组HAMD评分[(12.80±3.4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以治疗组HAMD评分的下降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时治疗组及对照组N2波潜伏期[分别为(278.8±16.0)ms和(279.0±16.4)ms]、P3波潜伏期[分别为(377.1±17.5)ms和(378.0±16.8)ms]均较正常组延长,治疗组及对照组P3波幅[分别为(3.60±1.76)μV和(3.68±1.59)μV]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EEM检查结果亦显示治疗组及对照组凝视点[分别为(16.98±5.32)个和(17.46±5.32)个]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分别为(4.29±1.55)分和(4.41±1.56)分]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经治疗8周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N2波潜伏期[分别为(244.5±15.9)ms和(261.7±13.3)ms]、P3波潜伏期[分别为(343.5±17.1)ms和(361.0±14.9)ms]均较治疗前缩短,P3波幅[分别为(6.38±1.89)μV和(5.50±1.83)μV]均较治疗前增大;2组患者凝视点[分别为(23.61±3.87)个和(20.68±4.54)个]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分别为(6.61±1.70)分和(5.44±1.57)分]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MS联用氟西汀治疗PSD患者具有协同效应,能进一步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治疗作用。 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rTMS组给予高频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治疗10 d。于磁刺激治疗前、治疗结束当日及治疗结束30 d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 结果治疗结束当日,rTMS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MS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30 d后,对照组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结束当日(P<0.01),2组HAMD评分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高频rTMS辅助治疗PSD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择孤独症谱系障碍伴睡眠障碍患儿60例,分为rTms治疗组(rTms+感觉统合+智训+针灸)和对照组(感觉统合+智训+针灸)各30例.治疗疗程:每疗程20次,共3疗程60次,每疗程之间间隔7d.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睡眠障碍均有改善,rTms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rTms治疗组有效率为70%,对照组有效率为33%.结论 rTms能有效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睡眠障碍,从而促进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PSD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TMS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早期肢体功能康复、心理疏导和抗抑郁治疗;r-TMS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r-TMS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患者抑郁程度,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巴塞尔指数(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MMSE评分及BI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及BI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r-TMS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r-TMS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频r-TMS治疗PSD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工作记忆(WM)障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WM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另予rTMS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数字顺背/倒背、n-back测试及MRS代谢物测定。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字正背/倒背、n-back及MRS检测神经代谢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除数字正背成绩外,数字倒背、1-back、2-back及NAA/Cr、Cho/Cr结果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数字正背、数字倒背、1-back、2-back测试成绩分别为6(5,6)、4(3,4)、18(17,19)、16(16,18)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AA/Cr结果为1.40(1.28,1.49),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Cr结果为1.34(1.28,1.37),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数字倒背、1-back、2-back测试成绩及NAA/C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数字正背及Cho/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可改善脑卒中后WM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同时伴有认知障碍、失语症的脑卒中患者定向、视知觉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疗效.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认知、言语功能训练等),观察组于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加以10Hz的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结果治疗1个月、6个月末,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u=22.91、19.23,P〈0.01),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Х^2=6.99、6.92,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4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和抑郁症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①观察组,男9例,女14例;年龄(67.9±9.3);病程3~15d,平均8.4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合并抑郁(PSCCI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的PSCCID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40 min/次,1次/d,5 d/周)、作业治疗(30 min/次,1次/d,5 d/周)、认知功能训练(3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高频rTMS治疗(刺激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10 Hz,100%静息运动阈值,2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患者抑郁状态;采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患者大脑进行MRI成像扫描,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方法分析大脑局部区域灰质密度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升高,HAMD-17评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将60例睡眠障碍患者分为安定药物组和经颅磁刺激组,各30例。安定药物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每晚口服安定5 mg,经颅磁刺激组行经颅磁刺激治疗,均治疗14 d,经多导睡眠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正常组不接受任何治疗,仅在选中入组时做1次多导睡眠监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睡眠效率等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治疗后经颅磁刺激组与安定药物组相比,深睡眠时间增加,睡眠结构趋于正常。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睡眠障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频r TMS治疗对于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同时观察脑出血患者低频r TMS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7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n=39),治疗组(n=36)。2组患者均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予健侧M1区低频r TMS治疗,每日1次,共20天。治疗前后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FuglMeyer评分(包括上肢及下肢评分)、FIM、Berg评分。结果:(1)Fugl-Meyer评分:治疗后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评分(特别是上肢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2)Berg评分:2组患者在治疗后Berg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FIM评分:2组患者在治疗后FI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但是2组未显示显著性差异(P0.05)。(4)安全性:治疗过程中所有观察对象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健侧M1区低频r TMS能明显提高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对上肢功能作用更显著,且治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在脑卒中患者约占约三分之一,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方面疗效显著,本综述旨在对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方法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脑卒中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中枢组、外周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4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联合组增加非受累侧M1区低频rTMS和患侧上肢Erb点的rPMS治疗,中枢组增加低频rTMS和安慰性rPMS,外周组增加rPMS治疗和安慰性rTMS,对照组给予安慰性rTMS和安慰性rPMS。rPMS和低频rTMS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次15 min,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评定4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同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的FMA-UE、WMFT及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枢和外周组患者治疗后的FMA-UE评分[分别为(37.10±1.99)分、(28.10±3.15)分、(28.21±2.96)分]、WMFT评分[分别为(34.90±2.81)分、(26.87±2.79)分、(26.72±2.63)分]和MBI评分[分别为(69.55±3.67)分、(59.07±3.45)分、(58.90±3.79)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且联合组的FMA-UE、WMFT及MBI评分均显著优于中枢组和外周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TMS和rPMS均可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两种刺激方式联合使用的疗效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