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成效,探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 汇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96名学生、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11级200名学生的毕业阶段考核成绩,包括毕业理论考核及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成绩。另外,在2008级八年制学生和2011级五年制学生毕业前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应用SPSS 17.0,对两组学生考核数据行独立样本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学生毕业理论考核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80±1.36) vs. (61.37±6.95),P=0.175],八年制学生及格率更高(63.5% vs. 54.0%,P=0.039);八年制学生的OSCE平均分高于五年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11±2.13) vs. (73.21±2.12),P=0.03]。共回收满意度调查问卷186份(八年制85份,五年制101份),从时间分配、教学方式及教师态度三方面结果来看,一半以上八年制学生对基础理论教学和自学能力培养表示满意,而五年制学生只对基础理论教学满意度超过50%。结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与五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成效显著。今后仍要继续改进和完善培养机制,从而培育优秀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阐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成效,分析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方法:汇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96名、201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200名的毕业阶段考核成绩,包括毕业理论考核成绩及毕业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成绩。另外,对2008级八年制学生和2011级五年制学生毕业前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两组独立样本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学生毕业理论考核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80±1.36 vs 61.37±6.95, P=0.175)。八年制及格率更高(63.5% vs 54.0%, P=0.039);八年制与五年制OSCE考核成绩平均分分别为76.11±2.13 vs73.21±2.12前者优于后者(P=0.03)。共回收满意度调查表186份(八年制85份,五年制101份),从时间分配、教学方式及教师态度三方面进行分析,一半以上八年制学生对基础理论教学和自学能力教学满意,而五年制学生只对基础理论教学三方面满意度超过50%。结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医学教育与五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成效显著。今后仍要继续改进和完善培养机制,从而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教学阶段学生学习状态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分析其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区别。方法 根据自然分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12人,对照组118人。实验组授课中,考虑到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学生需经历“知识记忆”“病理-临床联系”“知识应用”阶段的特点;分别选用了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评判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应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病理学考试平均成绩为(78.560±7.172),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2.530±8.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9,P=0.000)。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分阶段选择教学方法的各项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对自身所受教学方法的评价,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阶段选择教学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真正掌握课程特点,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并循序渐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与普通的案例教学在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进入内科临床实习的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共75名学生,其中40名学生参与网络案例教学组,通过网络平台自学教学案例并分组讨论后在课堂上反馈总结;35名学生参与普通案例教学组。内科临床实习结束后,通过两组实习考核成绩和对网络案例教学组的问卷调查评价临床实习教学效果。两组考核成绩比较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网络案例教学组考核总成绩高于普通案例教学组,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两项成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2±8.7) vs. (80.5±9.8),P=0.031;(87.3±6.2) vs. (84.4±5.6),P=0.038]。网络案例教学组75%(30人)以上的学生对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给予良好评价。结论 在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教学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案例教学,有助于教学大纲的落实,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分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临床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临床专业学生对医患沟通技能掌握情况,评估医患沟通教学效果,提出改进设想。方法 以南京医科大学2009级临床专业学生549名为研究对象,于实习结束后组织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其中包括医患沟通技能毕业考核。分析不同学制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及相关成绩。数据用SPSS 11.0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及Pearson分布。结果 549人医患沟通技能平均成绩为(82.72±4.23)分,其中五年制329人均分(81.88±4.23),七年制220人均分(83.96±3.91),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医患沟通平均成绩比五年制要好(P<0.001)。五年制和七年制学生OSCE考核总成绩与医患沟通成绩均呈正相关(五年制:相关系数0.520,P=0.000;七年制:相关系数 0.416,P=0.000)。结论 医患沟通教学效果总体较好,经过改进必然对临床专业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提高有更积极的意义。医患沟通考核成绩不仅体现沟通能力培养成效,实质是综合能力培养成效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七年制与五年制药理学试卷对比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03级七年制和2004级五年制学生药理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两套试题难度及区分度合适,试题设计比较合理,能够正确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2003级七年制学生药理学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和主观题得分稍低于2004级五年制,其原因可能与七年制学生心理压力大、专业思想不牢固有关。通过试卷分析还发现了学生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传统图谱教学中引入混合现实技术,进行支气管镜下气道解剖结构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级学生共计30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Excel表格中的RAND函数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人。对照组使用支气管镜图谱教学,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混合现实技术辅助教学。控制两组总体学习时长相等,课后通过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使用SPSS 25.0进行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试验组考核得分为(61.67±20.15),对照组为(36.67±13.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P<0.001)。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提升学生课堂专注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教学内容掌握程度、提升学生教学满意度5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混合现实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支气管镜下气道解剖结构的理解,获得更好的课堂参与体验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心电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以中国医科大学选修心电图课程的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106名学生为实验组,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07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考试,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应用SPSS 16.0对组间成绩行t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病例分析考核平均得分为(37.1±6.1),对照组为(2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平均得分为(38.1±5.1),对照组为(37.5±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实验组学生的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各项指标满意度均在81.0%以上。结论 在心电图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能够提升心电图病例分析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心电图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评价医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7、2018届参与生涯规划课堂的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54人为研究对象。授课前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测试其生涯成熟度指标,以评价课程效果。调查结果使用SPSS 15.0进行t检验。结果 授课后医学生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信息应用、个人调适、职业态度5个方面的生涯成熟度评分均高于授课前。且在信息应用维度,授课前后医学生生涯成熟度测评成绩分别为(3.71±0.99)分、(4.01±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他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个人调试、职业态度4个维度,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信息应用维度,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男生与女生比较,职业态度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对医学生职业发展具有帮助和启示,但部分授课内容仍需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整合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评价整合课程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届毕业的接受整合课程教学的实验班学生(45人)和未接受整合课程教学的普通班学生(82人)在校期间公共基础课程、毕业考试、实习出科考试、部分未整合课程考试成绩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比较两班学生经过不同课程模式学习后成绩提高程度,从而判断整合课程实施效果;班级间比较采用SPSS 19.0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两班学生14门公共基础课程中,有13门成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班学生在入校时的智力水平及学习能力没有差异。毕业理论考试中,实验班总成绩平均分为(54.71±8.58),高于普通班的(49.13±12.21)分(P=0.008);且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得分高于普通班(P=0.015,P=0.022,P=0.002)。毕业技能考试(OSCE)中,实验班总成绩平均分为(69.56±5.64),高于普通班的(65.74±5.37)分(P=0.000);且问诊及查体、临床思维、医患沟通等成绩均高于普通班(P=0.019,P=0.001,P=0.000)。实习出科考试中,实验班学生得分均高于普通班,内科、外科、妇产科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15,P=0.003),但是儿科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8)。未实施整合的专业课程方面,两班学生的眼科学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另3门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5,P=0.058,P=0.899)。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方面,实验班总体平均分为(429.690±31.197),高于普通班的(412.370±46.858)分(P=0.048);在各学科笔试成绩中,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内容实验班得分高于普通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22);在不同认知层次比较中,实验班的记忆题和应用题得分高于普通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P=0.041)。结论 整合课程模式比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整合课程并没有固定形式,需要通过科学的效果评价,不断进行调整,从而保障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