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美国医学院校重视人文素质培养,将丰富的人文课程充分整合到教学实践中,实现了医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教学方式上注重实践性和参与性,并且有具体、细致的考核评价系统。而我国存在轻视人文学科建设和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存在人文课程设置面较窄、师资不足等问题;需通过重视医学人文学科建设、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大师资投入、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分析当前我国医学人文类慕课的建设现状,促进医学人文慕课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为课程设计规划提供信息参考。采用数理统计法、思维导图分析法对疫情期间17个在线课程平台上的42门医学人文慕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医学人文慕课规模和数量有待扩增;②慕课建设存在地域不均衡性,华东地区建设最多;③慕课师资以团队授课为主,高级职称教师为团队主力,且部分教师团队为多学科背景;④课程内容中人文知识和能力相关教学内容丰富,但需适当增加医学人文精神认知相关内容。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建议医学人文慕课建设注重系统性和规范性,配备多学科专业背景师资团队,注意做好课程设计和规划,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反馈与评价,以发现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分析目前医学人文慕课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教”与“学”两个不同视角,采用参与式观察、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展调研。①跟踪调研华南某医科大学两门医学人文慕课的建设全过程,与教学团队、制作团队、医学人文专家开展访谈、专题小组讨论,了解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挑战及相关对策和思考。②调研学生对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医学人文慕课的学习感受、收获和意见。调研结果揭示出医学人文慕课中存在诸多问题,“教”与“学”双方对医学人文慕课的态度存在明显分歧,体现了医学人文慕课在微观层面的挑战:有效监控下的自主学习难以实现;重要教学成果难以达成;教师的超大工作量等。最后,从“教”与“学”的分歧中,反思医学人文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师资养成方面存在的深层痼疾,并预测了医学人文慕课的线上-线下协调互补、大众与个性化课程多元并存的宏观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医学教育整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且医学教育质量均质化程度较高。基于中加联合办学的医学教育合作项目,对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与介绍。该课程设计以器官系统为单元整合,注重从早期开始的基础与临床全面整合,采用多元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教学贯穿始终,注重家庭医学教育,强化医学人文素养培养。通过借鉴北美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为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社会、个人与医学”课程为例,比较我国和加拿大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差异。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社会、个人与医学”课程贯穿整个医学教育阶段,包括统计与流行病学相关知识、健康相关问题、职业发展三个主题。教学采用丰富的授课模式,广泛使用电子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借鉴加拿大医学教育的经验,我国应注重:促使医学生早期接触并终身学习医学人文类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实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考核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生培养的特点,为我国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美国一流大学的医学生以培养医学领导者为主要目标,培养未来医学领军人才;设置严格的入学标准,医学生录取率极低;采取项目式和模块化课程,更具灵活化和个性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坚持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培养多方面技能和态度;具有充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医学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实施严格的毕业考核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可以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医学生招生标准、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完善医学教育考核和认证制度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7.
微信作为新兴网络社交媒体,具有传播内容及时、丰富,传播渠道便捷、通畅,传播效果个性、智能等特点。微信的应用对医学人文教育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学生可以在移动环境中学习,加强了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学校建立微信公共账号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生与教师可以平等参与到医学人文教育中,共同推动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同时,微信的应用存在使医学生产生过度依赖的副作用,也会令学生处于信息真假难辨、盲目从众的状态。因此,必须扬长避短,使微信真正成为促进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总结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开展英语沙龙的探索。基于英语沙龙教学的现存不足,本研究提出包括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改进学习方法,注意授课技巧以及利用情景对话训练法,以提高参与英语沙龙的积极性;督促学生及时查阅资料、适时记录及解答问题,提倡导师共同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全科诊疗思维;针对英语沙龙病例分享的“滞后性”,建议采取英语沙龙延续课堂。相关举措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医学理论水平,增强沟通和学系凝聚力,提升全科理念和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9.
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医学人文英语教学设计,利用“雨课堂”平台,使教学的重要环节即课前—课中—课后形成了有机的整体,互相促进。通过选取医学人文素材,借助英语语言的学习,以及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加强对医学人文的思考,由此将人文精神与语言技能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满足医学院校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起步相对较晚,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德国高等医学教育则历史悠久,实行精英教育。德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注重社会学、医学健康保障学、人文社会科学、器官系统分类等内容;在学位授予方面较单一,只有博士学位,但培养质量较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也将走上精英教育之路,可借鉴德国医学教育发展经验;需注重补充医学社会学、医学保障学方面课程设置的不足,增加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师的自主性,强化医学生社会责任感;以提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医学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体,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价值.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防止医德滑坡,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同时,这是依法行医和保护医患双方权益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医学人文精神不足的现状和原因,强调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并且提出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精神素质、强化医学社会实践等措施,重塑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当前医学教育中一项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37-140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载体和平台。目前,我国对于临床医学教育提出了创新改革课程体系的具体要求。2019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表示各大医学高校要“积极全面开展课程体系革新,使得医学知识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融合”。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创建学生为中心的专业教学模式,大力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强化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本文对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建设策略,以期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设置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国际惯例.本文就中国和北美4所医院的临床医生对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重要性、有益性的认识,以及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态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体现人文科学精神与自然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人文精神的教育应当得到强化并贯穿于医生职业生涯全过程等课程改革的构想.
Abstract:
Nowadays the 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of humanities has aroused extensive concern in medical world. It is a globalizing trend to set a scientific and sound curriculum concerning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s carried o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of those clinical doctors from Chinese and North America, focusing on the importance and helpfulness of setting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courses, as well as how to set these courses in practice. Based on the research, the authors propose two principles on curriculum reform: one is that the humanities and scientific spirits should be harmoniously integrated into the medical course system, and the other principle is that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should go beyond the schooling period till the whole lifetime medical career.  相似文献   

14.
医师资格考试是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医师资格认证形式。医学人文的考核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临床类别考试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分析中美两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考试中的医学人文考核,包括考试内容和形式、考试分值及比例。发现两国医学人文考核内容和比例基本相当,但我国现行考试医学人文考核站数较少,考试形式和呈现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下一步应继续探索标准化病人应用于我国医师资格考试的可行性,充分发挥医师资格考试对医学教育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厘清医德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关系,从学理上阐释了二者的本末关系,医德具有更核心、更内在的本质,是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正确从事医疗活动的根本动机和指南。恰当把握二者关系,合理调整医学生教育的课程结构。做到医德教育以医学人文教育为佐证和补充,增强医德教育的全面性、实证性和趣味性;医学人文教育以医德教育为宗旨和要义,彰显医学人文教育的伦理性、深刻性和目的性。为医学生的医德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曾锦标  潘梅芳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93-495,503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在当代医学教育体系中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必须加强医学与之相应的人文课程建设。本文着眼于对人文课程概念的界定、现状的分析,旨在探索出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建设途径,以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新医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担当和特殊使命。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既是“新医科”的题中之义,也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本然追求,更是新时代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内涵。重庆医科大学坚持以未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核心,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谋划,在教育教学逻辑上进行重新打造,推动“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利用学校的校史人文资源,依托融媒体传播优势,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多元并举,努力探索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生不可缺少的教育,当前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虽有明显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高等学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需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和领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