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程立虎 《山西水利》2006,22(1):10-11
防洪预案是为了减免洪水灾害损失而预先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方案、对策和措施。通过对涑水河流域水库、河道工程的分析,提出了编制涑水河流域防洪预案的主要内容,为涑水河流域抗洪抢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涑水河流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涑水河流域防洪体系构成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周进 《山西水利》2007,23(2):57-58
对造成涑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造成涑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并从设定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加强生态保护,加强废污水治理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四方面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涑水河流域在古代拥有充足的水源,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水环境发生劣变,致使涑水河流域水环境自然循环系统严重失调。从古至今,沿河群众积极采取了清淤通渠、引洪淤灌、筑坝拦沙等多种应对措施。通过对这些措施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发展实际,为涑水河流域水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涑水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是山西南部最大的河流。历史上,涑水河流域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流域内有全国的无机盐化工基地,同时也有山西重要的粮棉基地。纵观历史,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的影响,流域内发生的洪涝灾害并不少见,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  相似文献   

6.
武雪梅 《山西水利》2010,26(6):14-16
涑水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人类活动影响导致其水文自然环境演变。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紧缺成为制约涑水河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涑水河水文条件的演变入手探究人类活动对其演变的影响,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运城市涑水河流域防洪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流域防洪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城市涑水河综合整治工程是运城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该工程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涑水河流域内的各种环境污染,河道的治理完善也将有效地带动涑水河流域经济发展。而涑水河的治理工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伴随噪声污染,废物污染等环境问题。文章从运城涑水河治理方案出发,分析在河道治理工程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采取何种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姚红军 《山西水利》2008,24(5):48-49
简要介绍了涑水河流域的基本概况和历史洪水灾情,分析了流域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强化责任、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加强法规宣传和执法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灾,是人类生存的一大公敌。只有正确认识水灾的发展、变化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和驾驭自然,有效地避免灾害。涑水河流域是山西省粮棉重要产区,流域内有全国无机盐化工基地,号称“百里银湖”的河东盐池。但是,历史上这里的水灾并不少见,尤其明后更甚。因此,整理历代水灾资料,探讨历史时期水灾的特征和规律,无疑对涑水流域的水利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现实意义。 一、历代水灾概述 涑水河流域属山西运城地区,流域面积5774.4平方公里,主要  相似文献   

11.
文中分析了涑水河流域的降水特征,对影响降雨的重要因素进行论证,对雨量站网优化布设以及防洪减灾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中使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分别对运城市涑水河流域水功能区水质做了评价,结果显示:该研究区水质状况良好,基本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所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应用水质目标管理技术方法,研究涑水河水环境容量计算及分配,污染负荷削减等关键技术,实现涑水河污染物减排。建立涑水河水动力水质模型,结合实际监测资料,进行模型率定和验证,并对涑水河在95%、75%、50%保证率下,各断面COD、NH_3—N水环境容量的研究。COD水环境容量在95%、75%、50%频率年分别为:-6802.037、-5891.560、-5203.764 t/a;NH_3—N水环境容量在95%、75%、50%频率年分别为:-3328.943、-2070.057、-1821.376 t/a。需要对其进行污染物削减,确定涑水河污染物的削减量,COD在特枯年、枯水年和平水年削减量分别2103.75、1926.58、1702.33 t/a;NH_3—N削减量分别是927.07、605.31、546.29 t/a。将水质目标管理技术运用在涑水河水环境容量研究中,为流域环境水质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以位于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的黄河中游左岸支流——山西涑水河流域干旱频繁发生为研究背景,主要应用线性回归、累计距平、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等方法进行流域代表性气象站和水文站1960年~2020年水文气象要素年内、年代际变化趋势特征的分析.结果 表明,受气候条件及人为因素等的影响,该流域...  相似文献   

15.
涑水河水质污染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建虎 《山西水利》2006,22(2):36-37
分析了涑水河水质污染现状,论述了涑水河的污染对地下水、农业用水、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保护对策,对减轻及治理涑水河河水水质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黄河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凤海 《人民黄河》1999,21(6):15-17
山西省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山西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供水严重不足和水环境的恶化。汾河及涑水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已经超过本地区水的承载能力,沁河流域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涑水河河道治理工程包括新建防洪堤、整修或加固堤防、河道疏浚、防汛抢险道路、险工护岸工程。河道治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体现在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时段,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对动物、植被、流域景观、土壤、水土保持及伍姓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运行期流域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针对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使河道治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有利影响发挥到最大。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实施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作出本决定. 第二条 本决定所称七河流域是指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唐河、沙河)等七河干流及其支流汇水面积内的水域和陆域(含出露带在流域范围内的岩溶泉域,以及跨流域向七河补水的水源和输水工程沿线管理范围).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山西省内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等七大河流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以下简称"‘七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力争恢复河流"造血功能"。省水利厅和沿"汾"6市政府将成立汾河流域投资公司,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一场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攻坚战正式打响。摊开中国水系图不难发现,山西境内不少河流是华北各河流的源头。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中有四条发源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是大水网规划中第九横的延伸,自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向涑水河流域调水的大型引调水工程。通过大水网分配水量、农业灌溉需水量、工业和生活用水量的分析,确定了调蓄库规模,最后确定了小浪底引黄引水工程绛县县域供水规模,为类似工程供水规模分析提供了分析要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