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谢向阳  张红  杨小松  刘祖雄  陈鹰 《医药导报》2012,31(11):1477-1480
目的采用中心复合设计 效应面法优化非洛地平缓释片处方。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K4M和HPMC 100LV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1,4,8 h 的累积释放度(Y1h、Y4h、Y8h)为考察指标,利用二因素三水平中心复合设计 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采用f2相似因子对自制片剂和原研制剂的体外释放度进行比较。结果HPMC K4M和HPMC 100LV的用量各占片剂质量的20.0%和10.0%时,所得缓释片各时间点释放度符合标准;自制片剂和原研制剂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释放度相似因子f2分别为70.87,74.19,59.68,69.25。结论HPMC K4M和HPMC 100LV以一定比例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药物释放,采用中心复合设计 效应面法优化的处方预测性良好,制得的非洛地平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尼群地平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处方进行筛选和研究。方法以凝胶骨架基质HPMC K4M和HPMC100LV的用量为考察因素,药物在1、2、4、6、10h的累积释放度Y1h、Y2h、Y4h、Y6h、Y10h为考察指标,利用2因素3水平中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联合使用HPMC K14M及HPMC 100LV作为尼群地平缓释片的基本骨架材料,乳糖作为填充剂,硬脂富马酸钠为润滑剂,85%乙醇溶液适量作为黏合剂制成尼群地平缓释骨架片在各时间点释放度符合标准。结论通过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法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尼群地平凝胶骨架缓释片处方的优化,所制得的缓释片释放度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甲硝唑缓释片的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体外累积释放度为指标,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规格、HPMC和乳糖的用量为考察因素,筛选甲硝唑缓释片的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HPMC的规格为K4M、HPMC 20%、乳糖10%;优化后所制制剂可持续释药12 h。结论甲硝唑缓释片处方合理,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瑞亭 《中国药房》2009,(16):1232-1234
目的:优选阿普唑仑缓释片处方,并对制剂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乳糖在处方中的用量百分比及HPMC的规格为考察因素,体外释放度为考察指标,经正交试验优化缓释片最佳处方,并对优化后处方所制制剂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优化处方中HPMC、乙基纤维素和乳糖用量百分比分别为30%、4%、15%,HPMC的规格为K4M;优化后所制制剂可持续释药24h,释药特性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所筛选的阿普唑仑缓释片处方合理并具有体外缓释性。  相似文献   

5.
黄月英  卞俊  鲍蕾蕾 《中国药房》2022,(20):2514-2518
目的 优选瑞巴派特缓释片处方,并考察所制片剂的稳定性。方法 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点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以羟丙甲纤维素K100M(HPMC K100M)和泊洛沙姆188的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缓释片在0.5、2、6、10、12 h时体外累积释放度(Y0.5、Y2、Y6、Y10、Y12)的综合评分(Y)、体外累积释放曲线的相关系数(R)及黏冲程度(N)为评价指标进行处方优化并验证;对按最优处方所制片剂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瑞巴派特缓释片最优处方为瑞巴派特150.0 mg、L-精氨酸75.0 mg、泊洛沙姆18865.6 mg(13.12%)、HPMC K100M 114.5 mg(22.90%)、微晶纤维素适量、微粉硅胶5 mg(1%),总处方量为500 mg。经3次验证实验证实,缓释片中瑞巴派特的含量分别为100.61%、98.69%、99.01%,所制缓释片可持续12 h释药,体外累积释放度≥90%,且重复性良好。Y、N、R 3个指标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均小于10%。稳定性考察中,光照会使含量略下降;在温度25℃、相对湿度(90±5)%条件下放置10 d后,片剂从第5天起出...  相似文献   

6.
烟酸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处方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烟酸凝胶骨架缓释片处方工艺。方法:采用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2种型号K15M、E15-LV及辅料磷酸氢钙的处方用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体外释放度为考察指标,优化烟酸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处方,并进行批内和批间体外释放度验证试验。结果:优化处方为HPMC(K15M、E15-LV)分别为4%、40%,磷酸氢钙为25%。所制烟酸凝胶骨架缓释片可持续释药12h,批内释放均一性及批间重现性均良好。结论:所选烟酸凝胶骨架缓释片处方合理,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萘普生钠伪麻黄碱缓释片的制备方法,筛选出最佳处方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HPMC K15M、微晶纤维素(PH101)和乳糖的用量及缓释片的硬度为因素进行试验,确定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优化的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同时考察其体外释放效果。结果缓释层最佳工艺条件:HPMC K15M、PH101、乳糖的用量分别为150mg、40mg、60mg,压片硬度8kg;所制备的样品在1、2、4h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分别为43.62±1.81%、68.81±1.52%、95.22±1.07%。结论制备的萘普生钠伪麻黄碱缓释片的缓释效果与设计值基本吻合,工艺重现性好,体外累积释放率符合要求。关键词:萘普生钠盐酸伪麻黄碱双层缓释片正交试验设计制备工艺体外累积释放率  相似文献   

8.
余静 《中国药师》2016,(6):1064-1068
摘 要 目的:制备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并优化处方。方法: 采用干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以羟丙甲纤维素E50(HPMC E50)和羟丙甲纤维素K100LV(HPMC K100LV)的用量为考察因素,1,2,4,8 h的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 效应面法优化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的处方,并通过体外释放度比较自研片剂和原研片剂在4种释放介质中的溶出相似性。结果: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处方中HPMC E50和HPMC K100LV的用量分别为35 mg和70 mg,制得的缓释片在各时间点的释放度与原研片剂相似,4种释放介质中自研片剂和原研片剂的溶出相似因子f2分别为79.06、84.62、75.46和72.95。结论:采用中心复合设计 效应面法优化的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处方制得的片剂体外释放度符合要求,为下一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梁炜  周建平  虞阳 《药学进展》2006,30(6):274-277
目的:制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建立释放度测定方法,根据不同时间累积释放度考察药物的释放情况,并采用不同方程拟合释放曲线。结果:用55% HPMC K100M制得缓释片,其释放曲线可用一级方程动力学拟合。结论:用55% HPMC K100M制备的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具有良好的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乙肝清HPMC K4M/PVP K30骨架缓释片的研制与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乙肝清HPMC K4M/PVP K30骨架缓释片的研制与体外评价。方法以中药赶黄草和贯叶连翘的提取物为原料药,以HPMC K4M和PVP K30两种粘度不同,水合行为差异较大的亲水高分子材料联合使用作为骨架材料,制备缓释12 h的"乙肝清骨架缓释片"。以"HPMC+PVP K30"总量在处方中的百分量和HPMC在"HPMC+PVP K30"总量中的百分量为考察因素,通过处方单因素考察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制剂处方。并通过均一性实验和体外释药行为研究进行体外评价。结果本片剂优化处方中最低HPMC K4M与PVP K30用量不得低于20%。最佳制剂处方为骨架材料HPMC+PVP K30总量占片剂质量的27.03%,HPMC占HPMC+PVP K30总量的49.04%。本处方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片剂药物释放符合一级释放模型。结论制备了载药量40%的乙肝清提取物缓释片,并优化得到了其最佳的制剂处方。  相似文献   

11.
格列喹酮缓释片的处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翼  焦海胜 《中国药师》2009,12(12):1744-1746
目的:对格列喹酮缓释片进行处方研究。方法:以药物的累积释放度为标准,同时结合相似因子,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HPMC(K4M)及乳糖的含量为变量,进行比较试验,采用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优处方。并且对最优处方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为格列喹酮、HPMC(K4M)、乳糖用量分别为60mg、30mg、55mg,70%乙醇为粘合剂,所制得的格列喹酮缓释片在2,6,12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分别为(19.82±0.92)%,(51.07±0.95)%和(83.48±0.71)%。结论:格列喹酮缓释片体外显示出缓释行为,释放度符合规定,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优选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处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连栋  罗兆亮  董珊红  李莉 《中国药房》2009,(34):2684-2686
目的:优选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处方。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缓释材料,制备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采用正交试验,以体外累积释药率相关指标为评价指标,以处方中HPMC的用量、乳糖用量、乙基纤维素(EC)的浓度为因素进行处方的优化。对优化后处方所制制剂进行体外释药性验证试验及影响因素(高温、强光、高湿)考察。结果:最佳处方为HPMC30mg、乳糖50mg、EC浓度8%。制剂8h累积释药率达70%以上,影响因素试验中除高湿条件外制剂的稳定性均较好。结论:优化所得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处方可行。  相似文献   

13.
高凯  ;钟昌茂  ;邝少轶 《中国药房》2014,(37):3499-3501
目的:优化复方氯雷伪麻缓释片的缓释片芯处方。方法:以氯雷他定加入包衣层并包衣硫酸伪麻黄碱片芯制备复方氯雷伪麻缓释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硫酸伪麻黄碱片芯处方,以单硬脂酸甘油酯(GM)和羟丙甲纤维素(HPMC)K15M用量为考察因素,以硫酸伪麻黄碱1、6、12 h的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优化处方,并进行处方验证。结果:氯雷他定与欧巴代包衣粉按1∶3比例混合包衣成为速释层;硫酸伪麻黄碱片芯作为缓释层,其处方为每100片(600 mg/片)含硫酸伪麻黄碱12 g、GM 16.72 g、HPMC K15M 20.95 g、微晶纤维素9.73 g、硬脂酸镁0.6 g。优化处方所制制剂中氯雷他定15 min的累积溶出度为87.2%,硫酸伪麻黄碱1、6、12 h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34.20%、74.32%、94.60%。结论:缓释片芯处方合理、可行,所制备的复方氯雷伪麻缓释片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制备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亲水凝胶骨架材料HPMC K100LV和K4M联用,通过干法制粒工艺制备盐酸帕罗西汀骨架片芯,然后通过肠溶薄膜包衣液对盐酸帕罗西汀骨架片芯进行包衣,获得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以溶出曲线相似性f2值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进行处方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和杂质检测,通过加速和长期试验考察片剂稳定性。结果 以该方法制备的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质量稳定,具有与原研制剂一致的溶出特征。结论 该方法制备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设计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尼美舒利双层缓释片处方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处方如下:(Ⅰ)速释层:尼美舒利,50 mg;乳糖,92 mg;淀粉,22 mg;CCMC-Na,14 mg;PVP K30,1 mg;微粉硅胶,1 mg;硬脂酸镁,0.9 mg;氧化铁红,0.1 mg;(Ⅱ)缓释层:尼美舒利,150 mg;HPMC K100LV,26 mg;HPMC K4M,33 mg;乳糖,54 mg;PVP K30,1 mg;微粉硅胶,1 mg;硬脂酸镁,0.9 mg。优化后的处方在初期药物快速释放(10 min释放15%),后期缓慢释放持续一段时间(16 h),具有双相释放特征,且放置6个月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