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颜青松  江海龙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131-2132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对高龄冠心病患者(〉75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65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分为泰嘉组(n=39)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n=26)。评价PCI术后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再狭窄率,并观察术前、术后的粒细胞、血小板数量以及各种出血并发症。【结果】6个月随访期内,两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及再狭窄率无显著差异;出血并发症以及粒细胞、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国产氯吡格雷应用于高龄PCI术后抗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服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依据血栓弹力图(TEG)的测定结果,将入选的134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67例与双倍剂量组67例,随访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时临床缺血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双倍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患者相比较,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出血事件发生率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加氯吡格雷的维持剂量,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陈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5):6110-6111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在急诊PCI治疗AMI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05-01/2008-12我院行急诊PCI治疗AMI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各130例,术前均给予负荷量300 mg口服,其他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和低分子肝素等应用相同。观察30 d内两组病例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全部手术成功,术后30 d内均无严重的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及急性、亚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皮下出血、过敏反应、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两组病例发生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一样具有明确的抗血小板、抑制血栓形成作用,能预防PCI术后再发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在急诊PCI术后应用同样安全、有效,但PCI术后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药,国产氯吡格雷价格低,更具有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等剂量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是否相同.方法 前瞻性入选204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分为泰嘉组(123例)及波立维组(81例),在急诊室给予300 mg负荷剂量,序贯75 mg/d,随访3~28个月,观察急性、亚急性、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脑卒中的联合终点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以及出血等相关副作用的影响.结果.泰嘉组和波立维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和出血事件;波立维组有2例心源性死亡,分别为心源性休克及心脏破裂;两组靶血管重建及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000和0.921,P值分别为0.989和0.337);两组之间累积MACE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绘制K-M曲线,经Log Ran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9,P=0.410).结论.等剂量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对AMI患者急诊直接PCI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国产氯吡格雷治疗组280例,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组270例,两组患者均于PCI术前3 d开始服用氯吡格雷,首剂300 mg,以后每日75 mg,共服用3~12个月(裸支架3~6个月,药物涂层支架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急性血栓、亚急性血栓、晚期血栓的发生率及临床出血事件包括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及皮い下出血.结果 两组患者支架内急性血栓、亚急性血栓、晚期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0.35%和0.36%、1%和0.8%、0.7%和0.8%(P均>0.05).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和皮下出血分别为1.1%和0.8%、1%和1.1%(P均>0.05).结论 国产和进口两种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服用氯吡格雷负荷量24h后给予血栓弹力图检测,以ADP诱导血小板抑制率为根据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ADP抑制率50%)30例和对照组(ADP抑制率≥50%)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特点、随访期间出现死亡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较为大,能够提高心血管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心肌梗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使患者出现不良预后情况,应当提高警惕,探究有效防治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泰嘉)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安全性差异。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三大中文文献数据库,追踪检索已获得文献或相关研究提供的参考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系统评价专用软件Review manager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有20个临床研究纳入Meta分析,包括439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其中泰嘉组2066例,进口波立维组2326例。Meta分析主要结果显示,有11个研究报道了术后12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经异质性检验,I2=0%,表明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泰嘉组和波立维组之间的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1.00;95% CI:0.75~1.34;P=0.99);有11个研究报道了术后12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异质性检验,I2=0%,表明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泰嘉组和波立维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1.14;95%CI:0.82~1.59;P=0.44)。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泰嘉和波立维的MACE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为泰嘉替代波立维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且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情况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19例,所有患者均在服用氯吡格雷负荷量24 h后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根据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分为对照组(ADP抑制率≥50%,82例)和观察组(即氯吡格雷抵抗组,ADP抑制率50%,37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随访期间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临床随访平均(783±241)d,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31%。随访1年内总的MACE发生率为7.6%。氯吡格雷抵抗组1年内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2%vs.3.7%,P=0.025)。氯吡格雷抵抗和长期(1年以上)MACE发生无关(P=0.3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对患者的长期死亡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氯吡格雷抵抗会增加这些患者介入术后1年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而对其1年以上的长期预后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琴霞  张海福  吕群 《临床荟萃》2020,35(11):965-970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应用替格瑞洛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PubMed、OVID、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在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中应用替格瑞洛对比氯吡格雷的临床试验。本次试验的主要终点为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以及心血管源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比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显著升高(24.5% vs 13.8%,OR:2.04,95%CI:1.56 2.66,P<0.05);但替格瑞洛组在心肌梗死率(6.8% vs 10.6%,OR:0.61,95%CI:0.43 0.87,P<0.05)、卒中发生率(1.1% vs 2.9%,OR:0.41,95%CI:0.20 0.84,P<0.05)、心源性死亡率(4.9% vs 8.8%,OR:0.53,95%CI:0.35 0.79,P<0.05)上均比氯吡格雷组具有显著优势。结论 替格瑞洛在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中呼吸困难的发生率较高,但心血管源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8年5月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治疗组93例,给予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9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d,治疗4周,比较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联用氯吡格雷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再发或新发急性心肌梗死、反复心绞痛发作)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出血发生率与单用阿司匹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凝血系统、血细胞计数代表的血液系统的影响效果是否相同。方法连续入选19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89例)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110例),按照相同的应用剂量及应用方法,并应用电阻法在用药前、用药后8~12小时、24~36小时、48~60小时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在用药前和用药后48~60小时测定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D-dimer)、凝血系统[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泰嘉组及波立维组血小板聚集率均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降低,在负荷量后降低最明显,泰嘉组与波立维组用药前、用药后8~12小时、24~36小时、48~60小时的血小板聚集率电阻值分别为(7.67±3.48)欧姆(ohm),(4.67±3.84)ohm,(3.46±3.93)ohm,(3.36±3.86)ohm和(6.84±3.25)ohm,(4.25±3.94)ohm,(2.63±3.27)ohm,(2.59±3.50)ohm,经单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92,P〉0.05),血小板聚集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7.101,P〈0.01);而凝血系统各指标和血常规的各项血细胞计数在用药前后两组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等剂量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具有相同的影响效果,而且二者对于凝血系统及血液系统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对阿托伐他汀降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在冠心痛中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幅度方面的影响。方法:126位冠心痛患者,入院后随机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和20mg/d,其中入院后行PCI治疗者同时服用氯吡格雷,稳定型心绞痛未行PCI治疗者不服用氯吡格雷,按服用阿托伐他汀剂量和氯吡格雷分为四组,A组为阿托伐他汀10mg/d+氯吡格雷,共43例,B组为阿托伐他汀20mg/d+氯吡格雷,共29例,C组为单用阿托伐他汀10mg/d,共37例,D组为单用阿托伐他汀20mg/d,共17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和服用氯吡格雷后1个月测定患者血脂,比较A组和C组,B组和D组患者血脂变化幅度。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和C组、B组和D组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脂,LDL-C,HDL-C,ApoA。ApoB,Lpa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1个月后氯吡格雷对阿托伐他汀在降脂方面的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W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CYP2C19 polymorphisms on the antiplatelet effects of clopidogrel and ticlopidine.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induced by 20 μmol/l 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 and CYP2C19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2 and *3) was determined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who were taking aspirin alone (n = 21), aspirin plus clopidogrel (n = 97), or aspirin plus ticlopidine (n = 47). The degree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the clopidogrel group, although not in the ticlopidine group, depended on the CYP2C19 polymorphism, and the maximal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poor metabolizers (PMs) taking clopidogrel was equivalent to that in the group taking aspirin alone. After being switched from clopidogrel to ticlopidine, all seven of the PMs showed markedly lower platelet aggreg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YP2C19 polymorphisms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antiplatelet effect of clopidogrel but not on that of ticlopidine. Ticlopidine may be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option for CYP2C19 PM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256排冠状动脉CT分析中青年和老年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因疑诊冠心病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并行冠状动脉CT检查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972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528例)和老年组(≥60岁,444例),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中青年组男性比例、体重指数(BMI)、吸烟、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老年组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组(均P<0.01)。中青年组主要为单支,低钙化积分病变,而老年组主要为多支,高钙化积分病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青年组高钙化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而老年组高钙化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糖尿病、性别构成。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闭塞率、血小板聚集率(PA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A)、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再闭塞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LVEF和PAR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出血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PT、PA和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使用氯吡格雷及停用氯吡格雷时间对围手术期出血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3年07月到2005年09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CAJBG患者2021例.根据术前是否使用氯吡格雷分为未使用组(n=1542)和使用组(n=479).根据术前停用氯吡格雷时间将使用组分为停用<5 d组(n=154),5~7 d组(n=183)和>7 d组(n=142).回顾性分析各组间院内MACCE事件和围手术期出血及输血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结果 未使用和使用组的围手术期出血及院内MACCE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用<5 d组,5~7 d组和>7 d组三组院内MACCE事件、所有出血和小出血发生率以及输注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与全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大出血发生率和输注血小板量存在显著差异,停用<5 d组明显高于停用5~7 d组[47.8%vs.31.9%P<0.017;(0.08±0.38)U vs.(0.00±0.00)u,P<0.017]或>7 d组[47.8%、vs.20.3%P<0.017;(0.08±0.38)Uvs.(0.00±0.00)U P<0.017],停用5~7 d组与7 d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使用氯吡格雷并不增加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术前使用氯吡格雷并停药时间不足5 d围手术期大出血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肥胖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的效果。方法:将8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冠心病肥胖患者应用个体化饮食处方进行饮食指导,对照组44例按常规给予指导。对比其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发病次数及满意度来了解处方的效果。结果:6个月后对照组体重73.86±7.46kg,观察组体重减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病次数减少,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饮食治疗用于冠心病肥胖患者的减肥是有效的,其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台并房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进比加群酯胶囊治疗,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指标包括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比较两组栓塞事件发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栓塞事件发生率(4.1%)显著低于对照组(18.4%)(P<0.05),再出血发生率(18.4%)与对照组(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基础上予以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况,减少血栓形成,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