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晚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效果及副反应。方法 26例晚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后继续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至6个月,观察疾病进展时间、1年复发率及副反应。结果 6例患者口服卡培他滨期间疾病进展,未能继续口服。有20例患者口服卡培他滨至6个月,8例患者至今仍未见疾病进展,12例患者疾病进展。18例患者疾病进展时间14.7月,1年复发率23.1%。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手足口综合征、皮肤黏膜损害、骨髓抑制,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晚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和顺从性较好,治疗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和曲妥珠单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卡培他滨和曲妥珠单抗联合全脑放疗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卡培他滨和顺铂联合全脑放疗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疾病控制率、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疾病控制率和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培他滨和曲妥珠单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胃癌的辅助放化疗“ARTIST”试验是第一个研究胃癌D:根治术后的放化疗疗效的试验。该试验旨在比较术后卡培他滨联合顺铂化疗(XP组)与XP联合放疗、卡培他滨化疗(XP-XRT—XP组)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新院(2011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的晚期经病理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7例,按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两组:A组19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B组18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化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1)A组ORR及DCR与B组比较差别不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PFS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总生存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的疗效相近,且耐受性较好,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可以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在晚期胃癌姑息化疗的疗效价值。 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姑息化疗的胃癌晚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姑息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联合药物姑息化疗,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数据,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采用(例,%)表示,χ2检验;远期疗效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对照组患者缓解率为26.7%,观察组患者缓解率为56.7%;观察组患者的胃癌进展时间及胃癌存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在晚期胃癌患者姑息化疗中疗效肯定,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激素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2例激素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以下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每日1250mg/m2,分2次口服,第1~14天;每21天为1个周期。比较化疗前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骨痛评分及可测量病灶的变化等进行近期疗效评估,并了解本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结果12例中PSA降低反应有效8例,有效率66.67%;8例伴骨痛患者化疗后有6例明显缓解,其NRS疼痛评分平均值由4.38分降至2.63分;3例有可测量转移病灶患者中有2例病灶显著缩小。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和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激素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有一定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不能手术的胆管细胞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07—2012年化疗的77例不能手术治疗的胆管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取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治疗(A组),37例患者采取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治疗(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效果、远期随访及用药安全性。结果:A、B组的缓解率分别为22.5%和3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总有效率86.49%明显高于A组的67.50%(P0.05);化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清KL-6蛋白水平较化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化疗后B组患者的血清KL-6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A、B两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年两组均无存活患者;A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明显低于B组的11.5个月(Log-rankχ2=7.129,P=0.020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不能手术的胆管细胞癌较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治疗效果好,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手术是T3-4M0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为ACCORD三期临床试验,对常规新辅助放疗(45Gy)加卡培他滨与强化的新辅助放疗(50Gy)加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的疗效进行比较及其解并发症发生率。将584例直肠癌患者纳入分析,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Cap45组)293例,接受为期5周的放疗(总剂量为45Gy).同时口服卡培他滨(800mg/m2,2次/d,每周5d,共5周)。第2组(Capox50组)291例,接受为期5周的放疗(总剂量为50Gy).  相似文献   

9.
卡培他滨联合α-干扰素治疗转移性肾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细胞癌对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不敏感。曾有人报道5-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滴注有8%~10%的反应率,细胞因子的反应率为10%~15%,但约1/3的转移性患者在接受5-FU与细胞因子的联合治疗后,能达到相对较长时间的客观缓解。然5-FU毒副作用较大。文献报道,卡培他滨(希罗达)单药治疗转移性肾癌已被证实有一定疗效。近年,我们用卡培他滨联合α-干扰素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21例,现对其疗效与毒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资料,对其中22例采用经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A组),28例采用静脉滴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B组),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以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差异,以Cox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均较治疗前减低(P均0.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9,P=0.295)。A组和B组治疗开始后6个月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59.09%(13/22)、35.71%(10/28),中位PFS分别为10.0、6.5个月(P均0.05);A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B组(χ~2=4.266,P=0.039)。结肠癌原发灶病理类型、肝转移灶数目、奥沙利铂给药方式为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延长PFS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辅助治疗在Ⅱ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所收治的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期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39例患者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0%,6%,3%,中位生存时间279d。其中根治性切除组、短路或探查手术组和未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0d,270d和132d。全组行辅助治疗和未辅助治疗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99d和210d。根治切除术后辅助治疗并不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或降低肝转移率(P0.05);对未根治切除患者(包括短路或探查手术组、未手术组)辅助治疗可显著延长生存期(P0.05),但静脉化疗、放疗、介入化疗和联合方案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吉西他滨为基础方案与5-FU为基础方案比较,以及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或卡培他滨较与吉西他滨单药比较,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切除手术后,可结合患者自身状况推荐适当的辅助治疗;对未根治性切除的Ⅱ期胰腺癌,应积极开展以化、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或卡培他滨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外用益生菌乳膏缓解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0例卡培他滨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益生菌组、凡士林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各70例;完成研究分别为63、67、59例.益生菌组化疗期间手足外用含双歧杆菌及乳酸菌的益生菌乳膏1周;凡士林组只应用凡士林乳膏,方式同益生菌组;空白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卡培他滨抑制肝细胞癌肺转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对肝细胞癌(HCC)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HCC及其肺转移灶组织中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的表达;3例肝癌切除术后复查发现肝癌肺转移的病人采用PD-ECGF相关的卡培他滨化疗(剂量为1250mg/m^2,2次/d,口服持续14d,再停止7d,21d为一个化疗周期);每例病人5~6个周期。结果10例HCC组织中有7例表达PD-ECGF,癌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率仅30%(3/10),而其肺转移灶组织中有8例表达。3例病人均能耐受卡培他滨治疗,未见严重的化疗并发症。1例口服卡培他滨疗程结束后复查发现肿瘤完全缓解,肺转移灶消失;1例肺转移灶稳定无进展;1例肺转移灶进展并转移至脑部。3例病人发现肝癌肺转移后生存分别已达18、13和5个月。结论PD-ECGF在HCC肺转移灶组织中高表达,卡培他滨口服化疗可作为治疗肝癌肺转移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吉西他滨在非手术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匿、侵袭性强、难以早期诊断的恶性肿瘤,〉80%的胰腺癌病人确诊时已为晚期,并已失去手术治疗时机。数十年来化疗药物虽有发展。其治疗效果仍很有限。这些因素使得晚期胰腺癌成为最具挑战性的肿瘤之一。回顾过去十余年的中晚期胰腺癌化疗发展历程,吉西他滨、顺铂、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及氟尿嘧啶在晚期胰腺癌一线化疗中均获得一定效果,其中以吉西他滨疗效尤为突出。现就吉西他滨在晚期胰腺癌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低位直肠癌术前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联合放疗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7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手术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综合治疗组予以卡培他滨口服和放疗后再手术。结果综合治疗组于放化疗结束后检查发现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活动度增加,下极距肛缘的距离延长0.8~1.5(平均1.2)cm;手术切除标本见大片坏死组织、细胞变性、癌周浸润消失以及肿块旁淋巴结大部分坏死和癌周血管闭塞。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80.0%和100%,两组比较P<0.05;保肛率分别为34.3%和82.9%,两组比较P<0.01;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9%和0,两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术前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对于低位直肠癌是目前较好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2012年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中结直肠癌新辅助和解救化疗方案出现了一些变更。由于在两项Ⅲ期随机对照研究中西妥昔单抗无法在奥沙利铂化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病人生存期,FOLFOX联合西妥昔单抗的方案被从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解救化疗和非转化性新辅助化疗中剔除。但在转化性新辅助化疗中,EGFR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仍具有合理性。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具有良好安全性增加为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的进展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种初始治疗选择。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首选卡培他滨或静脉输注氟尿嘧啶联合放疗。3项研究结果表明,在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中卡培他滨或静脉输注5-FU联合放疗为目前首选方案,增加奥沙利铂并不能进一步增加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和化疗药物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对裸鼠人肝癌模型中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LIC-D35裸鼠人肝癌模型,成瘤后40只裸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塞来昔布组、卡培他滨组、联合用药组(卡培他滨与塞来昔布)。观察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采用RT-PCR方法观察肿瘤中COX-2的mRNA表达,并应用免疫组化法Ki一67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水平、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对照组、塞来昔布组、卡培他滨组、联合组瘤体体积分别为(3880&#177;438)mm3、(3374&#177;465)mm3、(1859&#177;362)mm3和(981&#177;197)mm3;塞来昔布组、卡培他滨组、联合用药组抑瘤率分别为15%、45%和71%。四组中Ki-67阳性率分别为46%、32%、25%和11%;肿瘤细胞凋亡指数D1分别为8%、22%、27%和38%;塞来昔布组、联合组肿瘤组织中COX-2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卡培他滨组(P〈0.01)。结论塞来昔布可显著抑制裸鼠人肝癌模型中肿瘤细胞COX-2mRNA表达,抑制肿瘤细胞Ki-67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卡培他滨联合应用可提高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XPa方案)行术前化疗的1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有效率75.0%(9/12)。手术切除率100%,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50.0%(6/12)分期下降。不良反应主要为脱发,I-Ⅱ度骨髓抑制。术中中位失血量为337.5ml,中位住院时间为22.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1/12),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采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有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联合小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6例老年确诊为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其中25例接受射频消融术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联合治疗组),21例仅接受单药卡培他滨化疗(单纯化疗组),每日给药剂量为1 500 mg/m2,分2次口服,连用2周,3周为一周期。分别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和三期增强CT评价化疗和RFA近期疗效,随访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并记录RFA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获得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4例,进展(PD)3例,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2.0%和88.0%;单纯化疗组获得CR 0例,PR 6例,SD 7例,PD 8例,RR和DCR分别为28.5%和61.9%。联合治疗组的RR和DCR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627、4.272,P=0.003、0.038);肝内1个病灶的RFA疗效优于2~5个,直径≤3 cm病灶的RFA疗效优于3~6 cm(P0.05)。联合治疗组的1、2、3年生存率依次为72.0%(18/25)、52.0%(13/25)和21.4%(7/25),均高于单纯化疗组的47.6%(10/21)、19.0%(4/21)和4.7%(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A主要并发症为发热和局部疼痛,两组化疗不良反应相似,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FA联合小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贝伐单抗是美国第一个获得FDA批准上市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多项研究证实,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在许多肿瘤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和顺铂作为一线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