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两种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把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0例采用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B组6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孕妇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治疗后肝功能、血胆酸水平及瘙痒症状都较前有所明显下降,但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上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降低血胆酸、肝转氨酶及改善妊娠结局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胆汁酸、肝酶指标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给予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胆汁酸、肝酶指标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并以同期我院收治的150例正常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四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产后出血方面: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剖宫产比例更高,新生儿窒息率更高,低体重儿比例高,新生儿Apgar评分低,与其他组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检测胆汁酸、肝酶指标,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而评估产妇和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影响围产儿结局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12—2017-12间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150例作为研究资料,其中轻度患者105例、重度患者45例。对2组患者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度与重度患者分娩孕周、发病时间、分娩方式、合并高血压及双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患者各实验室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患者胎儿出生体质量轻于轻度,且不良结局多于轻度(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比例偏高,其中合并双胎、合并高血压等为导致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不良围产儿的高危因素。可通过监测谷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判断围产儿预后指标。选择适宜的终止妊娠时机和分娩方式,利于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新生儿血清胱抑C(CysC)血尿素氮(BuN),血肌肝(scR)测定分析,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新生儿肾功能变化.方法:对3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新生儿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均于生后24小对内和第七天,分别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血肌肝(scR)水平,并将两组测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新生儿组血清胱抑素C(CysC)与正常对照组的新生儿比较明显增高(p<0.05),而血清尿素氮( BUN)及肌肝SCR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周后两组胱抑素C(CysC)、肌肝(BuN)、尿素氮( BUN)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新生儿有一过性肾损害,血清胱抑素C与血尿素氨、血肌酐比较,是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更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皮肤瘙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年1月-12月泾县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 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干预后情感功能、心 理状态、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提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可改善皮肤瘙痒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9月收治的36例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产妇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ICP孕产妇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结论:通过加强健康教育,辅以必要的治疗和可行的护理措施,ICP孕产妇能够有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12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5年来收治的12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指标变化,并对分娩后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评分、血清甘胆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的含量平均较治疗前低(研究组:t值分别为3.61,3.45,3.23,3.46,3.25,3.42,均P〈0.01;对照组:t值分别为3.21,2.45,2.74,2.68,2.80,2.77,均P〈0.01);研究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血清甘胆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的含量的差值水平较对照组大(f值分别为2.21,2.09,2.03,2.15,2.05,2.11;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胎儿窘迫、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妒值分别为4.25,4.58,4.23;P〈0.05)。结论:思美泰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能提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尤其对于重症患者有更明显的疗效,可以改善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8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病人(干预组)进行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干预,并与78例仅进行产时、产后监护的ICP孕产妇(对照组)进行母儿情况比较.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发生率与围生儿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提示加强ICP孕妇的孕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母儿围生期并发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以伴有或不伴有黄疸及血中肝酶、胆汁酸水平升高为其临床特点。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本病具有复发性,本次妊娠分娩后迅速消失,再次妊娠或口服雌激素避孕药时常会复发。目前认为ICP的发生可能与妊娠时女性激素升高、遗传及环境因素等相关。其主要因素是胆盐转运缺陷导致的胆汁淤积。部分患者具有遗传背景,在母亲或姐妹中有ICP病史的妇女中,ICP发生率明显增高。大部分患者的发病机制不清楚。过去由于对ICP的认识不足,不少患者妊娠中晚期发生的无疹瘙痒,尤其是无黄疸者,认为是妊娠期“皮肤病”,只给予对症治疗,并无明确诊断,也未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查,贻误了治疗。由于ICP的发病率较低,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发生不明原因的突然胎死宫内,却不知其因,使孕妇身心受到了极大伤害。ICP虽然对多数母亲是一个良性过程,妊娠终止后4~8周症状及生化指标均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多数患者可因严重瘙痒影响睡眠,发生抑郁、烦躁、精神恍惚、情绪不稳、疲劳甚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也有因抓痕引起皮肤感染者。妊娠期的其他并发症也相应增加,如产后抑郁症等。致使有些产妇发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V感染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HBV感染的AFLP孕妇9例和无HBV感染的AFLP孕妇42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HBV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伴有HBV感染的AFLP孕妇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且其发病时间显著早于无HBV感染的AFLP患者,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伴HBV感染的AFLP孕妇早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HBV感染的AFLP孕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BV感染可使AFLP的发生率增高,易引起早产、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增高,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孕产期监护和治疗,以保证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思美泰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思美泰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10 d,对照组单用思美泰治疗10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血清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耍的影响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在本院住院分娩的糖尿病孕妇142例(研究组)和142例正常妊娠孕扫(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姐孕妇的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蛄局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窘迫,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儿畸形,早产及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不满意GDM患者母体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治疗满意GDM患者(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是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导致母婴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正确处理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改善母耍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226例梗阻性黄疸经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后1~14 d内发生的28例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在积极抗感染、保肝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结果 28例中,胆道感染合并内毒素血症22例(78.6%),围手术期出现一过性低血压5例(17.9%),术后HBV-DNA阳性9例(32.1%),均明显高于正常治愈组(P<0.05或P<0.01).经以上方法治疗后27例在术后1~2个月血清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逐渐下降至正常,肝功能明显改善,1例因癌症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96.4%.结论 梗阻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原因可能为胆道感染、内毒素血症、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活动等,治疗方面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及腺苷蛋氨酸等护肝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10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4例,使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瘙痒评分、血液生化指标、症状缓解(黄疸消失及瘙痒消失)时间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黄疸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分别为(4.96±1.05)d和(4.27±0.8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8.81±2.16)d和(7.14±1.68)d](P0.05);观察组治疗后瘙痒评分为(1.14±0.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0.38)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酸(TBA)分别为(79.77±6.39)U/L、(57.65±4.82)U/L、(15.81±0.14)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4.46±7.31)U/L、(82.26±5.14)U/L、(22.05±0.66)μmol/L)](P均0.05);观察组分娩孕周、剖宫产率、分娩出血量、胎儿窘迫率分别为(37.95±1.92)周、25.00%、(211.36±24.73)ml、4.5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6.79±1.42)周、40.32%、(264.57±30.38)ml、11.29%](P均0.05)。结论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基础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以有效改善瘙痒黄疸等症状,改善血液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腺苷蛋氨酸治疗基础上联合运用中药茵陈利胆方,以期寻找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确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于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156例孕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常规使用腺苷蛋氨酸,观察组在腺苷蛋氨酸治疗基础上联合运用茵陈利胆方;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疗效指标。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血清胆汁酸(TBA)[(12.04±3.41)vs.(20.17±4.09)μmol/L]、谷丙酸转氨酶(ALT)[(30.88±11.23)vs.(44.21±14.18)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1.17±19.87)vs.(78.65±22.89)U/L]等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瘙痒评分在治疗7d后[(2.30±0.55)vs.(3.00±0.61)]及治疗14d后[(0.90±0.35)vs.(1.81±0.60)]均显著降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剖宫产数下降(23vs.45)、孕周延长[(38.31±1.42)vs.(37.11±1.50)]、胎儿窘迫数减少(5vs.16)、Apgar评分≤7分新生儿数减少(3vs.11)、新生儿体重增加[(3.40±0.28)vs.(2.81±0.36)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运用茵陈利胆方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相关生化指标及围产儿结局明显好转,瘙痒症状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甲状腺癌的诊治是目前甲状腺疾病诊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妊娠期发现甲状腺癌对临床医生和孕妇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应通过多学科协作,尽快明确诊断,全面、合理的评估孕妇和胎儿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和随诊方式,避免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副反应,维持正常孕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成人肝内胆管缺失症(IAD)是一种以肝内小叶间和中隔胆管缺乏为病理学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病因不明,国内外相关报道少见.本中心对1例IAD患者施行原位肝移植术治疗,效果良好.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和探讨IAD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甲状腺癌的诊治是目前甲状腺疾病诊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妊娠期发现甲状腺癌对临床医生和孕妇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应通过多学科协作,尽快明确诊断,全面、合理的评估孕妇和胎儿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和随诊方式,避免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副反应,维持正常孕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阻塞性黄疸术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术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的机制及治疗。总结该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阻塞性黄疸行手术治疗后并发8例(3.9%)肝内胆汁淤积病例的病因及治疗体会。结果 在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组中,有术前,术中一过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无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病例的病因及治疗体会。结果 在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组中,有术前,术中一过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无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组。8例肝内胆汁淤积予肾上腺皮质激素辅以利胆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 阻塞性黄疸术后有可能并发肝内胆汁淤积,其原因可能为胆汁细菌感染,缺血再灌注损伤,乙肝病毒感染。其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胆汁细菌感染可能起主要作用。治疗上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利胆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20.
对妊娠期创伤病人的急救处理是医生面临的特殊情况和挑战。妊娠出现的解剖和生理变化与创伤表现混淆,以及担心影响胎儿或孕妇自我感觉良好等常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孕妇外伤是胎儿死亡的首位非产科原因,但目前尚缺少有关问题的全面研究。本文通过系统总结评价了妊娠期创伤的流行病学,严重性分类以及孕妇与胎儿的预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