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重阳  刘强利  杨春远 《西南军医》2011,13(6):1020-102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队2006年4月~2011年4月就诊的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中医辩证施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9.09%,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按照中医分型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辩证施治,治愈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慢性浸润性肺疾病的CT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浸润性肺疾病的CT表现孙忠华,严洪珍许多肺部慢性疾病可引起肺的弥漫性浸润及纤维性变,尽管通常称它们为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但大多数侵犯间质及肺泡 ̄[1,2]。因此,像Carrington等 ̄[3]指出的那样,我们喜欢用慢性浸润性肺疾病(chronic...  相似文献   

3.
封太昌  张树修 《武警医学》1995,6(3):151-151
1100名新兵HC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封太昌,张树修,王桂芝(北京100027)近年来对丙型肝炎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1]。1989年研制出丙型肝炎的特异性诊断试剂,开展了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HCV)的检测。不同人群HCV感染...  相似文献   

4.
浅述高热的辩证治疗武警四川总队重庆医院中医科田维君(重庆630061)关键词高热辩证治疗高热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它反映了正旺邪盛,热盛伤津的病理状态。由于高热,不仅耗伤人体阴液,发生动风,陷营迫血,而且又易损伤正气,导致气脱阳衰,故对高热的治疗,是临...  相似文献   

5.
激光去内膜治疗月经过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激光去内膜治疗月经过多叶国春综述丁爱华审校自1948年Asherman报道创伤性闭经以来,各种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先后用于模拟这一过程,来破坏子宫内膜,治疗月经过多。本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以激光[1]、电凝[2]、射频热[3]和微波[4]等方法去内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医辩证论治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1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西药组,观察组采用中药汤剂玉屏风散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西药组单纯采用咪唑斯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中医辩证论治联合咪唑斯汀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复发率较低,适合慢性荨麻疹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镜检查30例分析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科喻圣广,郭炳衡,卫建华(北京100027)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镜,诊断有文献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人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难治性消化道症状[1]。为进一步探讨其原因,为治疗提供科...  相似文献   

8.
卵巢静脉曲张(ovarianvarices,OV)是导致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症首先由Richet于1850年描述,但直到本世纪60年代才被确认为与盆腔疼痛有关的疾病。在所有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的疾病中,OV是最易被忽视的病变[1]。80年代初,有人开始用手术结扎和切除曲张静脉团方法治疗OV,取得一定效果。1993年Edward(英国)等[2]报道首例经导管途径栓塞OV,取得优良效果。随后比利时、法国、俄罗斯、美国等相继报道了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结果[3~5]。本文对OV的临床表现,影像学…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人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痨方案探讨武警浙江总队医院传染科张金龙何文南莫国生赵建平杨翠菊(嘉兴314000)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结核病抗痨治疗目前抗痨方案中常用的利福平、吡嗪酰胺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者肝脏损害的发生率较高[1],而且近年耐药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肿瘤坏死因子(TNF)在体内外可以特异性地对多种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1],但因其在治疗剂量下毒副作用大而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2],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一种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新型TNF衍生物[3,4],经药效学、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等一系列动物实验研究证明,该TNF衍生物(rhTNFαD11a)与原型重组人TNFα(rhTNFα)相比,生物学活性大大提高,毒副作用显著降低,故很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肿瘤的一种新型基因工程药物。为了给rhTNFαD11a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基础,我们对它的…  相似文献   

11.
重度糖尿病足坏疽的感染与抗感染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治疗难度大、致残率高、对患者肢体功能及生命预后有显著影响的一种并发症。在我国约占门诊糖尿病病人的2.45%,在欧美约占入院糖尿病人的10%以上[1],日本1988年统计约为糖尿病的2.37%[2]。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引起的糖尿病性神经损害、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及动脉硬化(尤其是下肢及足的动脉硬化性疾病)是糖尿病足坏疽发生的基础[3]。糖尿病足坏疽常常并发细菌感染,而且糖尿病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不易控制,细菌感染又进一步加快糖尿病足坏疽的发展,形成互为因果的…  相似文献   

12.
低压缺氧对大白鼠胃酸和粘液分泌影响的形态定量研究施华强,孟如松病理科主题词胃液,动物疾病模型,胃粘膜,减压病飞行员因内科疾患停飞者,胃肠道疾患居首位[1]。高原地区胃镜普查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2]。上述资料提示: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精液微观辩证分型,中药直肠给药治疗男性不育证的临床资料,探讨和分析了男性不育症的病因机制,采用现代医学实验检查与中医辩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解毒活血补肾药精液微观辩证中药直肠给药治疗男性不育证疗效分析──赵世库赵淑伟物,经直肠给药粘膜直接吸收,提高了性腺局部药物的有效治疗浓度,既发挥了中药抗炎作用,又使局部气血通畅,改善了性腺局部微循环,促进了腺体代谢,加快了炎症病灶的消退,恢复了精子正常生长发育环境,达到了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诊断(附三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诊断(附三例分析)戚文骥陈仕文冯作金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是慢性胆囊炎症的一种良性而罕见类型,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甚至术中常被误诊为胆囊癌,确诊常须靠病理学检查[1,2],须予重视。自本病最早报道于1970年以来[3],国外文献介绍...  相似文献   

15.
局封加制动治疗腕关节盘及下尺桡关节损伤4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腕关节盘损伤及下尺桡关节损伤,传统的治疗一般是采用单纯石膏固定[1,2]或局封治疗[2,3],往往疗程相对较长。笔者从1991年以来,采用局封配合硬纸板腕关节制动的方法治疗该损伤4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9例,女12例;运动员31例,非运动员10例;年龄14~46岁;右腕27例,左腕14例;急性损伤16例,慢性劳损25例。1.2诊断标准参照《实用运动医学》2、《外科学》1、《中国医学百科全书》3拟定1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2腕尺侧并或下尺桡关节疼痛下尺桡关节松动感腕…  相似文献   

16.
杨洪  杨传铎 《武警医学》2012,23(6):520-521
 本院于2006-11至2011-11应用脊柱动力平衡(knan kinrtic treatment device,KKT)系统治疗装置[1,2],治疗脊柱疾患962例[3,4],其中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5]20例。笔者就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及随访情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肝动脉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梁立华,陈义雄,吴义忠,刁胜林,周国英,夏宁,刘培光肝海绵状血管瘤以往主要依靠手术治疗[1],随着介入放射治疗的开展,应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肯定[2],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对其诊断和应用鱼肝...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艾滋病病毒的蔓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的增多,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已经成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毒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易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丙肝最有效的药物,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目前已成为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标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右心室心肌病北京医科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100083)高云秋青年人中发生心脏性急死的原因是肥厚性心肌病[1],二尖瓣脱垂[2],心脏传导系统异常[3],冠脉畸形,马凡氏综合征,心肌炎等[4]。1981年Fitchett等[5,6]描述了一种以右心室异...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 ,AM )是指有活性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异位到肌层并伴有周围平滑肌增生而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1],其发生率约为5%~21%,且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步升高,至40~49岁达高峰32%[2]。然而临床上约3%~35%的患者无明显症状,其他则主要表现为痛经、慢性盆腔痛、不育以及月经量过多等[3-4]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因此A M 的术前诊断率仅为2%~26%[5]。近年来非侵袭性影像技术特别是M RI凭借其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客观可重复性以及鉴别诊断的高准确性等优势在A M 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本文就 M RI 在AM 诊断中应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