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沈宏 《山西建筑》2011,37(36):172-173
介绍了国内外污水资源化的现状,阐述了开展城市污水资源化的必要性,探讨了目前我国和我省污水资源化发展对策,提出应加强城市污水资源化规划,注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污水再生利用宣传教育等措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需要减少10%。而污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经常性产物,其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湿污泥产量将达到2000余万吨,因此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及其资源化利用成为城市水体污染物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在生态城市和海绵城市发展进程中重视屋顶绿化和雨水资源化技术的必要性。在当前既有的灰色混凝土森林中,为了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居民幸福指数的提高,重视屋顶绿化和雨水资源化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在生态城市和海绵城市发展进程中重视屋顶绿化和雨水资源化技术的必要性,屋顶被称为建筑物的第五立面,在当前既有的灰色混凝土森林中,为了我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居民幸福指数的提高,重视屋顶绿化和雨水资源化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近日,北京绿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历时5年研发的HiROS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工艺及装备项目通过住建部科技成果评估。HiROS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工艺是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一种原创性终端处理处置技术,由绿创生态主持研发,目前在昌平南口污水处理中心的示范工程应用表明,工艺运行稳定、安全,效果良好。HiROS技术不产生恶臭、  相似文献   

6.
姜丽丽 《山西建筑》2007,33(1):349-351
在介绍了城市河流绿化特点、绿化用地范围及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并对城市河流绿化设计的原则、要点及其对水体、水体边缘、库边、滨河路等的设计进行了论述,最终达到生态、环境、经济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资源化多级优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城市污水资源化问题,介绍了多级优化模型,包括非线性程序、管网程序及研究方法。用分离和合成法对模型进行技术处理后,模型即具实用性,本研究已用于以天津地区资料为基础的污水资源化状态的计算中。同时亦可建立起一系列的城市污水资源化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外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现状,探讨了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提出较为高效、经济且资源化的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对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废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对中水回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使城市污水成为一种新的水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中水回用技术在世博"沪上·生态家"的应用。通过中水回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当今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住宅小区景观水体生态保持系统工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某住宅小区景观水体生态保持系统为例,介绍了景观水体的水量、水质保持方案,即利用金银湖水经净化后补充景观水体的水量与内循环生态过滤保持景观水质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且水体水质满足了小区绿化、冲洗马路的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景观概念,分析了山城滨江地带的自然特质和形态特征以及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威胁,并根据生态城市理论和当代景现设计学原理,在建构山城滨江地带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城滨江地带景现规划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人工绿地污水处理原理及该系统所具有生态性、景观性、经济性和文化性等特点,探讨其在景观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倪畅  周凯  郑曦 《风景园林》2021,28(5):80-85
随着城市扩张蔓延、自然环境变化,处于城市中的深山区与山前平原过渡地带的浅山区易受到多源因素综合作用。判断浅山区景观生态风险,进行景观格局优化,能够有效实现浅山与城市区域的生态安全稳定。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浅山区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景观格局指数法、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从景观格局、自然要素、人类社会要素3个方面对景观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采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优化浅山区域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浅山区景观生态风险不均衡,其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共识别了10个生态源地,构建了10条生态廊道、14个生态节点,组成点、线、面交织的多层次生态网络。优化了浅山区域景观格局,将有效改善研究区的生态安全水平,对于北京浅山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形成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结合山东省寿光市城市水文、气象特点,阐述了资源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化建设的关系。介绍了寿光市城区排水系统规划中的污水、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置、雨水等资源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华  张萍 《山西建筑》2008,34(1):350-352
针对兰州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兰州山地园林的代表五泉山公园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其园林景观元素和景观空间秩序的特点,以期为兰州地区未来山地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住区景观建设中的一些误区,优化规划设计和建筑形体组合,争取最大景观效益;充分利用建筑基地原生自然景观,合理适度建设人造景观;选择最大生态效应植物组合,进行多样化、立体化绿化配置;合理节制建设环境水景,景观水循环利用等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工程建设探讨了现代城市住区景观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赵兮  李正 《风景园林》2022,29(11):111-117
随着全球人口聚集增长,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山地景观因市民生产和生活而变化,因而各国纷纷通过保护规划与立法保护景观特征及生态。现有研究已从4个切入角度揭示相关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但尚未就保护界线划定问题进行系统探讨。以当代中国内地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内容分析法与空间制图法比较来自60个城市的76份山地景观保护规划或法规文本,分别从山地本体保护界线、山地内部管控强度、山地周边管控界线3个方面识别相关保护界线划定模式。研究发现:1)上述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低海拔地区,但其山地景观保护界线划定模式并不存在明显的地区性聚集规律;2)相关城市主要基于坡度、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山脊等地貌特征因子划定山地景观保护界线,同时根据行政区划、管控分区、特定用地类型与区位、视野及定性条件等经济社会因素进行修正。对中国部分城市山地景观保护界线划定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可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城市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倞  宋捷 《风景园林》2019,26(12):28-33
临汾—运城盆地是中国最早的农、盐业生产区之一,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利用地方志、相关水利、农业等历史信息和现代考证成果,结合历史舆图和1968年卫星航拍图,以水为线索归纳其地域景观特征和营建智慧,为传承地域景观、缓解区域城镇化问题和指导未来相关规划编制提供启示。临汾—运城盆地的传统地域景观主要包括引泉、引河灌溉等引水工程主导的区域景观格局和与自然相适应的聚落防洪排涝景观体系,未来规划设计可以重点从4个方面开展:1)利用传统引水工程骨架构建区域景观格局,发挥新的城镇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开展水生态关键区域的精明保护、修复和关键资源的人文复兴;3)延续传统聚落防洪工程智慧,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防洪系统;4)传承城镇水利系统、公共环境和人文空间相复合的传统,实现城镇环境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城市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实际,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节能和生态低碳理念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并结合实例,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特色进行了剖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兰州,为古丝绸之路的主要关隘,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它成为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兰州古典园林的出现和发展有其独特的魅力,既有其独特的地域和文化特征,也有中国古典园林的共同特点。针对兰州特别的地理环境,本文以兰州的五泉山园林为例,通过对五泉山景观元素、景观空间秩序以及景观文化等构成分析,以便为兰州地域未来古典园林景观的发展与延续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