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规划案例出发,探讨了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海绵校园规划建设。该项目将径流总量控制作为控制目标,分别对景观水体、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生态树池、路边生态滞留区、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与透水混凝土进行规划分析。结果显示:该新校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达到了海绵校园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
市政道路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结合设计经验总结了市政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要点。介绍了深圳市登良路、江西省弋阳县江廖肖村旅游入口公路和陕西省汉中丝绸之路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案例,利用暴雨管理模型分析了这些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滞留暴雨径流的效果。重点分析了江廖肖村旅游入口公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方案和抵抗不同降雨的效果。从方案设计、模型模拟、技术措施等方面总结了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本土化过程中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3.
冯博 《城市规划》2016,(3):89-94
以水力模型模拟为基本方法,将低影响开发系统纳入雨水排涝体系,通过内涝风险评估为径流峰值控制提供依据;根据规划区域的特征合理确定低影响开发的控制目标,构建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体系,为径流总量控制提供支撑。在规划的过程中加以模型模拟,利用模型评估低影响开发系统对场地水文的控制效果及对排涝体系的贡献,进一步增强低影响开发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在排水及自然景观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既能满足道路排水需求,同时又能提升景观品质的城市道路。本文首先明确了低影响开发的相关概念及发展,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调研、分析国内外优秀的实践案例并总结。最后,分析LID道路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明确基于LID的道路景观设计策略,以期能够解决当下城市道路严重的雨水问题,并改善道路环境,提升道路景观品质。  相似文献   

5.
基于城市高密度地区的雨洪管理需求,介绍了低影响开发的规划设计程序,并对适用于不同土地类型(建筑、道路与开放空间)上的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研究,以期为城市高密度地区的雨水控制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新机场区域,从其建筑负荷与用地规划的特征出发,结合当地可利用的各种可再生资源和常规能源等条件,通过运用多种节能技术,提出了适合的能源解决方案。构建了多种能源互补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从而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0%。  相似文献   

7.
正德国屋顶绿化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日臻成熟,目前主要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有3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后,可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洪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德国城市街道雨洪管道口均设有截污挂篮,以拦截雨洪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城市地面使用可渗透地砖,以减小径流;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修建可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德国的绿色屋顶,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屋面雨水集蓄的重要场地。可以说德国是最早  相似文献   

8.
基于动态模拟的城市低影响开发规划流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影响开发(LID)是实现城市雨洪控制的新兴理念与有效途径.在深入研究国内外LID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准化的LID规划设计及评估流程,构建了用于LID措施比选及适建区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字排水平台( DigitalWater DS 3.0)构建了某试验小区LID模拟分析模型并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在1年一遇、降雨历时为120 min的情景下,方案实施后,系统总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可分别削减85.7%和84.1%,洪峰出现时刻推迟90 min.  相似文献   

9.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山地生态住区规划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土地作为稀有资源,常常被采用大面积的硬化铺装进行利用开发,导致了土壤岩层压实、透水系统破坏、渗水能力丧失、灾害频发等诸多环境问题,致使本应成为城市重要水源的大量降雨,反而成为城市排水的巨大负担。基于此,该文在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理念基础上,结合山地住区生态化建设的实际价值意义,从雨水的渗透、过滤、滞留和蓄存四个流向过程分析,研究认为低影响开发理念对山地住区场地设计、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建筑空间等要素具有控制引导,最终探索提出山地生态住区规划建设的优化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市某新建区域的雨水系统为例,利用InfoWorks ICM水力评估软件建立区域地块及周边市政设施的一维雨水系统模型,对区域开发前后的雨水外排量及其排入的市政管线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为使地块开发后外排雨水量满足建设区外排水量的要求,以及不对其排入的市政管网运行造成影响,借鉴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了几种雨水排除及调蓄的低影响开发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得出可行的区域建设方案。结果表明,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等"绿色"低影响开发措施可削峰,"灰色"调蓄池既可削峰又可错峰,且相同容积下离线调蓄池的运行效果较在线调蓄池更优,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灰""绿"结合更有利于控制雨水外排。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区域雨水外排评估方法及低影响开发措施在区域中实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陈雄  何红霞  郝慧敏 《华中建筑》2012,30(4):117-120
文章针对传统的开发模式给我国城市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环境问题,指出低影响开发及相关创新理念为我国解决城市雨水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围绕雨水控制系统的建构,从物质空间规划的角度,重点对住区中的公共开放空间、建筑、道路与景观等要素总结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规划设计实践措施,为解决城市住区开发所涉及的雨水控制利用问题提供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都存在较多关注水资源数量而忽略水质的问题,然而在水资源的实际利用中,最小生态需水量、水环境容量也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重要约束条件。基于此,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提出新的理解,从水量和水质角度出发,建立了以最小生态需水量、水环境最大可容纳量为约束条件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提出以人口和经济承载规模来表征水资源承载力。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选取COD和NH3-N为主要污染因子,通过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计算研究区域内河道纳污能力,进而推算出在水量-水质约束条件下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对研究区域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结果表明:房山区不同水功能区由于其河段长度、现状水质不同,导致纳污能力差别较大;河流对COD和NH3-N的纳污能力分别为4 411. 92 t/a和121. 61 t/a,预测2030年房山区水资源承载力即GDP规模为3 348. 43亿元、人口数量为243万人。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在健康水循环思路指导下的以供需水预测、节制用水、水资源保护为基础的,综合考虑水资源配置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根据水量需求单纯扩大供水规模的以需定供规划方式.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条件下,从依靠技术管理提高用水效率、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降低用水定额、兼顾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用水等方面对需水加以控制管理;从一次性水源向再生性水源转变,挖掘供水潜力;对饮用水水源地和一般水体涵养保护、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回用进行全过程管理,实行地表水、地下水统一保护.最后,以北京市新城顺义区为对象进行了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模型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水排放系统能够降低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径流污染和洪涝灾害的影响,近几年在发达国家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工程应用。选择几个有关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模型进行介绍,并分别从模型的应用范围、时空分辨率、污染物的种类、用户界面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有模型在模型的简化、参数的局限性、模型的兼容性、污染物去除过程描述的准确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在今后城市雨水管理模型发展过程中应将更多的低影响开发措施结合到模型中,不断完善模拟方法和提高模型的集成和实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外区域规划发展与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给区域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 ,区域规划经历了约 10 0多年的历史逐渐成为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回顾了国外区域规划发展历程 ,从背景、理念、理论、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分析了国外区域规划新动态。希望能为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旧村市政基础设施落后,雨水管网排水能力差,迫切需要根据旧村自身特点进行改善.在旧村综舍整治工作中引入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可在提高现有管网排涝能力、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社区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建设环境友好、生态协调型城市社区的重要途径.介绍<深圳市雨洪利用系统布局规划>提出的旧村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指引,并结合实例和案例分析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的应用方式和效果,希望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能成为旧村综合整治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7.
低冲击开发技术是指采用源头截流、储存、渗滤以及蒸发雨水,最大程度保护及开发改造地区的水文情势,减少负面环境影响,控制与利用的一种雨水管理方法.论文简要概括了低冲击开发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重点探讨了低冲击开发技术在防御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区域发展的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及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岛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旅游的SWOT分析,提出了基于区域发展、以森林和滨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主导的特色旅游是公园健康发展的保证,并对其开发的原则和各功能区的项目设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郑文俊 《规划师》2013,29(3):90-93
文化体验是旅游度假区的重要功能之一。桂林神龙水世界度假区以水文化、龙文化和远古部落文化的恢复和物化展示为核心,从旅游景点命名、旅游景观廊道建设、旅游项目策划及景观文化装饰等多条路径进行规划,以特色文化为载体,促进旅游度假区精品文化建设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