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氨氮和亚硝态氮对大黄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温(23±1)℃,盐度20,pH值7.4~7.5,溶解氧大于5.0 mg/L的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和亚硝态氮对体质量为(31.54±0.99)g的大黄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对大黄鱼幼鱼的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安全浓度SC分别为37.34、20.97、17.59、12.45及1.25 mg/L,对应的非离子氨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安全浓度SC分别为0.46、0.25、0.21、0.15及0.015 mg/L,亚硝态氮对大黄鱼幼鱼的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安全浓度SC分别为137.45、94.02、72.81、50.06及5.01 mg/L.  相似文献   

2.
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长(5.09±0.71)cm、体质量(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试验法,在水温(28.8±1.6)℃,pH 8.24条件下,开展了Zn2+、Cr6+、Cu2+、Hg2+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Zn2+对黑鲷幼鱼的24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11.53 mg/L、10.15 mg/L、6.56 mg/L、6.09 mg/L;Cr6+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31.48 mg/L、24.31 mg/L、23.01 mg/L、23.01 mg/L;Cu2+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2.75 mg/L、1.55 mg/L、1.30 mg/L、1.06 mg/L;Hg2+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0.098 8 mg/L、0.098 1 mg/L、0.089 2 mg/L,0.0742 mg/L。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毒性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g2+、Cu2+、Zn2+、Cr6+。最后还就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致毒特征、对黑鲷幼鱼早期发育的影响,以及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毒性评价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3种常见有机磷农药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开展了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三唑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80mg/L,0.065mg/L,0.060mg/L,0.050mg/L;乙酰甲胺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3.783mg/L,114.451mg/L,113.366mg/L,113.214mg/L;增效水胺硫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736mg/L,0.549mg/L,0.469mg/L,0.280mg/L。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mg/L、0.028mg/L和11.321mg/L,3种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最后,还就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以及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的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Cr6+单一毒性对斑马鱼的毒性安全评价,选择重铬酸钾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斑马鱼在染毒3~96h的症状,以半数致死浓度(LC50)判断重铬酸钾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24h、48h、72h、96h的LC50分别为426.5795mg/L、141.2538mg/L、138.0384mg/L、128.8250mg/L,经鱼类急性毒性分级表判断重铬酸钾为低等毒。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Cr6+对斑马鱼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发现鱼肝和肌肉中的CAT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呈抛物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氨氮对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 indigentiaus)幼鱼急性毒性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静态毒性试验方法,以青鲫幼鱼(体质量14.47±1.67 g;体长7.20±0.86 cm)为试验对象,得到氨氮对青鲫幼鱼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96 h LC50)为145.21 mg/L,安全浓度为14.5 mg/L。基于半致死质量浓度,研究了20mg/L和80 mg/L氨氮胁迫对青鲫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发现氨氮胁迫后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均出现显著性升高。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性增加,然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性降低。氨氮胁迫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降低。试验结果表明,氨氮胁迫可引起青鲫幼鱼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郭正元  何文  贺仲兵 《武夷科学》2005,21(1):113-116
研究了异恶草酮与镉共存时对蝌蚪的联合毒性。在常温20℃下,异恶草酮对蝌蚪的24h、48h、72h、96h LC50分别为15.62mg/L、14.27 mg/L、13.35 mg/L、13.30 mg/L;镉对蝌蚪的24h、48h、72h、96h LC50分别为5.63mg/L、3.54 mg/L、2.61 mg/L、2.06 mg/L;异恶草酮与镉共存对蝌蚪联合毒性的24h、48h、72h、96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25、0.21、0.19、0.14,均大于0,表现为协同作用。另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异恶草酮对蝌蚪的毒性减弱,而镉对蝌蚪的毒性增强,两者的联合毒性仍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幼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水实验法来研究菲对泥鳅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以等对数间距法设置5个不同浓度(14.69mg/L、21.58 mg/L、31.62 mg/L、46.77 mg/L、68.39 mg/L)的菲溶液,观察泥鳅幼体暴露在不同浓度菲中24 h、48 h、72 h、96 h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菲对泥鳅幼体毒性随染毒时间的延长和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泥鳅幼体24 h、48 h、72 h、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8.57 mg/L、33.34mg/L、17.58 mg/L、14.45 mg/L,安全浓度(SC)为3.25 mg/L。  相似文献   

8.
3种有机磷农药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体长(5.09±0.71)cm、体重(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8.8±1.6)℃条件下,开展了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唑磷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黑鲷幼鱼均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3种农药对黑鲷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三唑磷、辛硫磷和乙酰甲胺磷,其中乙酰甲胺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11mg/L,21.83mg/L,17.30mg/L,14.07mg/L;辛硫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0mg/L,0.49mg/L,0.34mg/L,0.30mg/L;三唑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68mg/L,0.060mg/L,0.054mg/L,0.051mg/L。最后,还就黑鲷幼鱼对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唑磷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药物间的致毒效果及其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探讨3种水产药物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幼鱼的急性毒性影响,确认各药物半致死浓度(LC50)和用药安全浓度(SC)。在水温14.5~16.5℃,盐度22‰~24‰,pH值7.8~8.1,溶解氧6mg/L条件下,采用静态试验法进行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等3种药物对大泷六线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对大泷六线鱼幼鱼半致死浓度(24h、48h、72h、96h)分别为(4.10mg/L、3.89mg/L、3.46mg/L、3.17 mg/L)、(19.43 mg/L、18.70 mg/L、17.59 mg/L、16.24 mg/L)和(180.71 mg/L、136.06mg/L、119.69mg/L、110.73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05mg/L、5.20mg/L和23.14mg/L。3种药物对大泷六线鱼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试验结果表明,甲醛、聚维酮碘在实际生产使用量下可放心使用,高锰酸钾需慎用。  相似文献   

10.
Cu~(2 )、Zn~(2 )对老年低额溞的联合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了 Cu2+和 Zn2+分别对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us vetulus Straus 96 h急性毒性反应的基础上,采用相加指数法进行了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Cu2+对老 年低额溞24、 48、 72、 96 h LC50分别为 0.83、 0.71、 0.61、 0.55 mg/L; Zn2+对 老年低额溞24、 48、 72、 96 h LC50分别为 0.89、 0.54、 0.42、 0.30 mg/L。 Cu2 +和 Zn2+对老年低额溞的安全浓度( Sc)分别是 0.0055 mg/L和 0.0030 mg/ L。当 C u 2+与 Zn2+共存时其联合毒性发生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静水条件下,研究了Zn2+、Mn7+两种重金属离子对刺参幼参行为及其存活状况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在幼参体内的富集状况。结果表明:Zn2+、Mn7+单独处理时,幼参在Zn2+浓度低于0.4 mg/L或Mn7+浓度低于0.5 mg/L条件下暴露96 h后死亡率均为0.0%,表明在此对应浓度范围内两种金属离子均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随浓度和暴露时间增加,幼参死亡率明显升高,其附壁率呈降低趋势。Zn2+对幼参的24、48、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9.70、1.35、0.82 mg/L,安全浓度(SC)为0.14 mg/L;Mn7+对幼参的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1.61、4.24、3.13 mg/L,SC为3.16 mg/L。因此,Zn2+对幼参的急性毒性作用强于Mn7+。随着水体中Zn2+与Mn7+浓度的增加,幼参体内重金属元素含量和累积速率总体呈升高趋势,而富集系数呈降低趋势,Zn2+的富集作用强于Mn7+。  相似文献   

12.
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对斑节对虾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5个盐度梯度(5,10,15,20,25)条件下分别设置不同氨氮浓度进行氨氮对斑节对虾(P.monodon)的急性毒性试验,计算斑节对虾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表明,盐度为25条件下,24h、48h、72h、96h的LC。。分别为69.3mg/L、58.0mg/L、47.6mg/L和44.3mg/L;盐度为20条件下,分别为56.2mg/L、48.5mg/L、37.6mg/L和32.6mg/L;盐度为15的条件下,分别为39.6mg/L、30.5mg/L、26.2mg/L和21.6mg/L;盐度为10条件下,分别为29.9mg/L、27.8mg/L、22.1mg/L和20.7mg/L;盐度为5条件下,分别为19.5rag/L、14.3mg/L、13.9mg/L和12.5mg/L。而在盐度为25、20、15、10和5的条件下,氨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4.4mg/L、3.2mg/L、2.2mg/L、2.1mg/L和1.3mg/L。这说明盐度对氨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盐度越低,氨氮的安全浓度越小。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氨氮对不同年龄阶段泥蚶的急性毒性试验。经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氨氮浓度、温度以及氨氮浓度和温度的相互作用均极显著地影响二龄和三龄泥蚶96 h的成活率。在24℃、28℃、32℃时,总氨氮对二龄泥蚶的96 h LC50分别为348.40、312.99、219.06 mg/L,SC分别为34.84、31.30、21.91 mg/L;总氨氮对三龄泥蚶的96 h LC50分别为681.25、443.20、285.84 mg/L,SC分别为68.13、44.32、28.58 mg/L。  相似文献   

14.
三种药物对老年低额蚤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钦铭  张永明 《江西科学》2007,25(3):249-252
研究了硫酸铜、孔雀石绿、敌百虫对老年低额蚤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硫酸铜、孔雀石绿、敌百虫对老年低额蚤96 h的LC50分别为0.631 mg/L、0.153 mg/L、0.005 8 mg/L。结果还表明,硫酸铜、孔雀石绿、敌百虫对老年低额蚤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189 mg/L、0.026 mg/L、0.002 mg/L。同时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这三种药物在渔业水域中的安全性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银、铜、锰对日本沼虾的急性致毒剂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Ag(Ⅰ)对白洋淀日本沼虾的24h LC_(50)为0.024mg/L,48h LC_(50)为0.014mg/L,安全浓度为0.0014mg/L;Cu(Ⅱ)对这种虾的24h LC_(50)为0.600mg/L,48h LC_(50)为0.400mg/L,安全浓度为0.053mg/L;而Mn(Ⅱ)对该虾的24h LC_(50)》32mg/L。上述研究结果,为渔业水质标准的修订和补充以及水质的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的测量方法研究三氯杀螨醇对黑斑蛙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15~20℃下,三氯杀螨醇对黑斑蛙蝌蚪的24 h、48 h和7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7.861、3.82和8.21 mg/L,95%可信区间分别是15.37~20.751,2.62~15.147,.81~8.63 mg/L。安全浓度(SC)为2.49 mg/L。  相似文献   

17.
甲基杀虫脒盐酸盐农药在杀灭水稻螟虫上取得了较好效果,而在生产和使用上,该农药可污染水源而危害水生动物。因此,探讨它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是环境保护监测上的重要依据。选择金鱼进行毒性试验,其结果:TLM_(24)为61.49毫克/升TLM_(48)为51.90毫克/升,TLM_(72)为47.93毫克/升,TLM_(96)为45.64毫克/升。按大多数学者公认以96小时期限来评价对鱼类毒性,因而 LC50为45.64毫克/升,绝对致死量为75.05毫克/升。在回避试验中,当水中甲基杀虫脒盐酸盐浓度达12.3毫克/升时,回避率达90.70%。对水生动物的安全系数,一般采用1/10或1/100 TLM_(96),从而甲基杀虫脒盐酸盐的安全浓度在4.564或0.4564毫克/升。本次实验结果,1/30TLM96值(109毫克/升),能达到无刺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运用毒理学实验方法,研究双酚A(BPA)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对发头裸腹溞的急性致毒效应.结果显示:双酚A对发头裸腹溞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4.129、11.094、9.116、6.815 mg/L;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发头裸腹溞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63.460、15.065、4.272、0.865 mg/L.BPA和DMP对发头裸腹溞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682 mg/L和0.087 mg/L,其死亡率和上述两种雌激素质量浓度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且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半数致死浓度逐渐降低,发头裸腹溞对DMP的敏感性高于BPA.根据化学物质对溞类的毒性评价标准,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分别为中毒和高毒物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重金属离子铜、锌对汤匙华哲水蚤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铜、锌离子对汤匙华哲水蚤24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481、3.221 mg/L;48h LC50分别为0.383、1.573 mg/L;72h LC50分别为0.315、0.471 mg/L.铜、锌联合毒性致毒特征表明:高强度的锌离子对铜离子有拮抗作用,高强度的铜离子对锌离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锌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超 《孝感学院学报》2008,(Z1):113-115
以鲫鱼为受试生物,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以致死率为指标研究了重金属锌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所得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为40.631 mg/L,39.234 mg/L,38.449 mg/L,37.406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3.7406 mg/L。试验结果表明:鲫鱼对重金属锌的耐受性较高。锌对鲫鱼为低毒物质,其安全浓度远高于标准。LC50与时间的关系密切,随着时间的推移,LC50逐渐变小。同时,还表明锌的致毒过程较快,鲫鱼在48h内即出现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