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对中部和上部不同成熟度河南烤烟烟叶中的多种重要中性香味成分和常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结合毛细管GC及GC/MS对香味成分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了异佛尔酮、氧化异佛尔酮、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等22种重要香味成分。根据行业标准测定了不同成熟度烟叶中总糖、总氮、总植物碱等常规成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香味物质的含量及所测物质中醛类、酮类、醇类的总量都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上部烟叶随着其成熟度的增加,总植物碱的含量随之增加,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及糖碱比随之减小,总氮、蛋白质的含量则以尚熟时最高;对中部烟叶而言,还原糖、总糖、总挥发碱、蛋白质、总氮的含量以尚熟烟叶最高,总植物碱以成熟烟叶最高,糖碱比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酿酒葡萄成熟过程糖、酸、VC 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法国兰、黑马依斯克、粉红玫瑰、小白玫瑰、自羽五个酿造品种成熟过程中还原糖、总酸、糖酸比和维生素 C 的测定,结果表明:在陕西杨陵地区,这五个品种的还原糖含量都随葡萄成熟度的提高逐渐增加,除白羽成熟较晚外,其余四个品种都在8月10日左右达到高峰,以后又有下降趋势,维生素 C 的变化与还原糖相似。而总酸含量随成熟度的提高逐渐下降,几个品种的糖酸比都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烤烟复烤片烟在济南自然陈化期间化学成分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8个产区14个烤烟复烤烟叶样品自然陈化7~51个月期间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和总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增加,总糖、还原糖、烟碱和总氮含量逐步降低;南方产区糖降低幅度高于北方产区,上部烟叶糖含量下降幅度高于中部烟叶;总氮对陈化期间感官质量变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晒红烟为材料,根据打顶后各个时期不同部位叶片外观特征变化及成熟度来研究晒红烟成熟度与产量、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上部叶在打顶后30d,中部叶在35d,下部叶在40d,叶片成熟特征表现比较明显。此时成熟度达70%~80%,烟叶的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最高;而烟叶中的烟碱、总糖、还原糖的含量以成熟度80%为最高且适宜。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油橄榄果实成熟过程中主要化合物的变化,探索最佳成熟度,本试验以不同成熟度的皮瓜尔鲜果为材料,测定其蛋白质、还原糖、粗脂肪、总多酚的含量,以及果油中主要的脂肪酸和角鲨烯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蛋白质含量无较大差异,还原糖先降低后略有升高,粗脂肪先升高后趋于平稳,总多酚先降低后趋于平稳;各种脂肪酸相对含量在整个成熟过程中变化不一致;油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是橄榄油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角鲨烯先升高后降低。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油橄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第四成熟度为油橄榄果的最佳成熟度。  相似文献   

6.
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明确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最主要的化学成分。  方法  测定国内外6个产地共107份上部烟叶样品主要化学成分,评价其感官质量,分析化学成分指标与感官质量总分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主产烟区8032份上部烟叶样品的3项主要化学成分。  结果  ① 简单相关分析显示,总糖、还原糖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氮、烟碱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显示,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最主要化学成分为总氮、总糖、烟碱。③国内多数主产烟区上部烟叶总氮含量均高于国外上部烟叶,总糖、烟碱含量接近于或者高于国外上部烟叶。  结论  要提高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应着重控制总氮含量,协同控制烟碱含量和提高总糖含量。   相似文献   

7.
罗平县海拔高度和土壤类型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罗平县不同海拔高度和土壤类型与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烟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和硫的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烟叶烟碱和总挥发性碱的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红壤条件下,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土壤有效镁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黄壤条件下,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与土壤有效硼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新积土条件下,土壤有效硼含量与烟叶还原糖、糖碱比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烟叶烟碱、总挥发性碱含量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两糖差呈显著负相关。罗平烟叶在1 600~1 800 m的海拔高度范围以及黄壤条件下的烟叶化学成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讨贵阳烟区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素质特点和适宜成熟度特征指标,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下中上3个部位由低到高3个成熟度鲜烟叶的含水量、色素、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烤后烟叶等级结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部位随着成熟度的提高,鲜烟叶片、叶脉和整叶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类胡萝卜素/叶绿素逐渐增高,且达到显著差异;总糖、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从不同成熟度的烤后烟叶等级结构、均价、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质量综合分析表明,下中上3个部位适宜成熟度为XM2、CM2、BM2,即下部烟适宜成熟度外观指标为叶面60%黄绿色,主脉变白1/3以上;中部烟为叶面70%黄绿色,主脉变白1/2以上;上部烟为叶面80%黄绿色,主脉变白2/3以上。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采收成熟度对南果梨货架期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后120、125、130、135d采收的南果梨总糖、还原糖、淀粉、总酚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可滴定酸含量差异极显著;冷藏后常温货架期果实的褐变与果实采收时总酚、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直接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以及淀粉含量存在着间接的关系;冷藏前后南果梨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变化幅度最大。盛花后135d采收的果实冷藏前后总糖、淀粉、总酚可滴定酸含量变化最大,120d的果实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最大,盛花后125~130d采收的果实冷藏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均较小;综合考虑果实的褐变程度和品质两方面因素,确定长期贮藏南果梨的适宜采收成熟度为盛花后125~130d。  相似文献   

10.
以大理南涧两年(2008-2009)的红花大金元品种各24个等级48份烟叶样品为材料,测定了不同等级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和多酚类物质含量,对不同等级、不同叶组烟叶所测物质成分含量的差异,以及主要化学成分与多酚类物质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升高,多酚和烟碱含量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中部叶最高,下部叶最低;上部和下部叶中,随着叶色加深,多酚、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都降低;同一部位和相同颜色的烟叶,等级越高,多酚、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越高;芳香值中部烟叶最高;主要多酚类物质与糖类物质和K2O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氮化合物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控氮降碱依然是进一步提高大理南涧红大上部烟叶质量可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产区影响上部烟叶内在品质的关键外观指标,制备我国5个生态二级区上部烟叶品质梯度样品,对不同生态区上部烟叶外观特征与感官品质、外观特征与化学成分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生态区上部烟叶的多数外观特征指标分值差异显著。②在一定范围内,上部烟叶随颜色加深,香气饱满程度提升,总氮含量(质量分数)增加,糖碱比值、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下降;随柔软度改善、油润感增强或身份趋于中等,香气质感和口感舒适程度改善,糖含量和糖碱比值升高。③随机森林特征贡献率分析发现,豫中和豫西生态区影响上部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外观特征指标为身份、油润感和成熟度,湘南生态区为叶片结构、身份和颜色深浅,滇东生态区为柔软度、叶片结构和颜色深浅,渝东南生态区为油润感、叶片结构和成熟度。影响上部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外观指标在不同生态区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烤烟成熟过程中部分酶活性及碳水化合物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烤烟成熟过程中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碳水化物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优质烤烟的生产中烟叶采收成熟度以及采收时间的把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成熟过程中,中上部烟叶转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淀粉酶活性表现为双峰曲线,在上部叶中表现更为明显,碳水化合物含量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上部叶中糖含量在移栽100 d后又略有回升。在叶片达到生理成熟之前,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烟株体内光合产物的积累,淀粉的积累大于降解,达到生理成熟时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降解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淀粉含量最高,之后进入工艺成熟,淀粉含量开始降低,糖含量略有回升。中上部烟叶分别在移栽后85 d和110 d,达到生理成熟,之后分别在移栽后90 d和115 d达到工艺成熟。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化学试剂改善上部烟叶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对上部烟叶进行处理,考查其品质.结果表明:双氧水能使卷烟香气质改善,香气量增加,刺激性和杂气减轻;乙酸能使卷烟香气质改善,香气质增加,烟气浓度和劲头减小,刺激性和杂气减轻,余味变好;磷酸氢二钾能使卷烟燃烧性增强,烟灰变白紧卷;双氧水、乙酸、磷酸氢二钾混合添加处理,效果更好,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也发生一定程度变化,水溶性总糖增加,总氮减少,烟碱减少,挥发酸增加,挥发碱减少.  相似文献   

14.
遵义烟区上部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明确遵义烟叶化学成分对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根据取样代表性原则,在遵义10县(市)采集上部烟叶样品68份,对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和化学成分检测。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评吸质量与总糖、还原糖、淀粉、糖碱比、钾氯比、施木克值、糖氮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植物碱、总氮、氯、挥发碱呈显著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反映了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糖氮比与香气质、余味、杂气、刺激性得分、评吸总分的正相关性;总植物碱、总氮、挥发碱与香气质、余味、杂气、刺激性得分、评吸总分的负相关性;钾、钾氯比与香气量、余味得分的正相关性,氯与香气量、余味得分的负相关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总糖、总植物碱、糖氮比、氮碱比对香气质、香气量和余味均有较大的正向直接效应,总氮、糖碱比、施木克值对各评吸指标均有较大的负向直接效应。综上所述,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遵义上部烟叶糖组分含量、降低含氮化合物含量将有利于提高烤烟的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低烟碱品种结合低烟碱栽培模式对烟碱的降低效果及其他烟叶化学成分和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河南省许昌市,以常规品种中烟100、低烟碱品种ITB687和超低烟碱品种NC926为材料,设置当地常规栽培模式(LCCP)和低烟碱栽培模式(LNCP)进行栽培试验。【结果】(1)不同品种在LCCP下农艺性状差异较小,而LNCP模式对其生长后期影响较大,叶片长宽比增加,上部叶面积和单叶重显著下降。(2)在LCCP下3个品种的生物碱含量差异极大,NC926上部叶和中部叶调制后烟碱含量分别为0.28%、0.21%。LNCP显著降低烟叶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但低烟碱品种在LNCP下烟碱降幅相对较小,其中NC926上部叶调制后烟碱含量降低38.03%,中部叶无显著差异;高烟碱品种采用LNCP降低幅度相对较大,其中中烟100上部叶和中部叶调制后烟碱含量分别降低44.11%、30.01%。(3)在LCCP下不同品种同一部位烤后烟的还原糖、总糖、总氮含量均表现为中烟100>ITB697>NC926,LNCP下烟叶总氮含量降低,上部叶还原糖、总糖含量增加,但中部叶还原糖、总糖含量降低。(4)...  相似文献   

16.
盆栽试验条件下,以香料烟品种云香巴斯马1号为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对香料烟常规化学成分、香味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香料烟总糖、还原糖和挥发碱含量下降,而烟碱和总氮含量以土壤水分55 %±5 %处理最高,40 %±5 %处理次之,70 %±5 %处理最低。随土壤水分含量下降,中部叶(cutters)除新植二烯和乙酰吡咯外,各类香味物质含量以及香味物质总量均呈增加趋势;上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降解产物的含量提高,但增幅小于中部叶。上部叶赖百当类物质和西柏烷类物质的含量随土壤水分含量降低而减少,有机酸3项指标和酯类物质含量以土壤水分为50 %±5 %处理最高。评吸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中部叶香气质改善,香气量和浓度增加,杂气和刺激性减小,感官质量变好;上部叶感官质量以土壤水分含量为50 %~60 %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时期环割对烤烟上部烟叶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别设打顶后环割(T1)、下部叶采收后环割(T2)、中部叶采收后环割(T3)3个处理,以不环割烟株作为对照,对上部烟叶农艺性状、光合参数、糖代谢指标、碳氮代谢关键酶、氧化胁迫指标、化学成分、烤后感官质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下部叶采收后环割(T2)能够促进烟叶开片,长宽比降低7.90%,叶面积提升6.53%;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胞间CO2浓度提升16.48%,蒸腾速率下降20.26%。环割处理不同程度地抑制叶片中SOD、POD、CAT活性,提高烟叶中MDA和H2O2含量,促进叶片衰老。T1、T2处理显著提高α淀粉酶、β淀粉酶、总淀粉酶和NI活性,降低叶片NR活性,显著降低烤后叶片烟碱和蛋白质含量,烤后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提升,余味改善,感官质量提高。以下部叶采收后环割对烟叶质量的改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8.
为改进栽培措施、提高烟叶品质,对打顶后的烤烟茎进行截流(环割)处理.结果表明,截流对初烤烟叶物理性状和吸食品质有重要影响.截流可提高中上部烟叶的成熟度,降低中部淡黄烟比率,增加中上部桔黄烟的比率及香气质和香气量,明显改善吃味,提高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